近日有傳聞指,受「薄熙來事件」影響,中央決定推遲召開十八大。
「十八大」全稱「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黨章規定,每5年一次
的黨代表大會,將重新選舉領導層「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又負責選出政治局委員及其常委、總書記。因此,每次黨大會都會進行高層換血,現屆9名常委中的
胡錦濤等7人,十八大將告退,只有內定接任總書記的習近平及明年接任總理的李克強留任。
中共人治色彩濃厚,人事安排不僅對中共會否推行政改、走回頭路等至為關鍵,對龐大經濟利益向哪個家族、企業及行業傾斜,也有決定性影響。勝者將獲大量回報、敗者將失巨大利益之下,每屆黨大會的權力鬥爭都異常激烈。
再激烈的權爭都有「死線」
不過,再激烈的權爭都有「死線」:在黨大會前必須協調好,令會議可隆重召開、勝利閉幕。這是至高無上的政治任務,近期各省市領導表態擁護中央決定時,就不斷強調要確保十八大順利舉行。
去
年10月的中共六中全會「決定中共十八大於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若因為權力分配談不攏而推遲十八大,不僅徹底暴露中共內部分歧,打破團結假象,
更有蔑視中全會之嫌,對中共權威將造成極大衝擊。更甚者,憲法規定,明年3月的全國人大必須選出新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及總理;換言之,中共必須在此之前決定
好人選,若十八大推遲舉行,將打亂明年兩會人事佈局。
因此,推遲十八大的可能性不大,再難談的人事安排、再難寫的政治報告、再難下的薄熙來案結論,都必須按時完成,以維護中央權威及維持中共有效統治。
香港 明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