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新數字顯示,內地農民工總量達到2.5億,上升近500萬,其中1億人固定生活在大城市中,而當中六成是在城市長大的「農二代」,他們的平均月入只有2049元人民幣,雖較上年增長兩成多,惟即使能追上通脹率,與真正城市人比,還是望塵莫及。
學歷低 無正規職業培訓
農民工多半是初中畢業即背井離鄉,農二代即使從小在城市就讀,但因只能入讀農民工子弟學校,以及戶籍限制,初中畢業也無法在城市升讀高中,加上學校質素
差,能回老家升讀高中然後考上大學的只是鳳毛麟角。他們正規教育學歷低,又未受過正規職業技能培訓,技能素質普遍較差,就業競爭力不,當普通工人或打餐
館工成為唯一選擇。
難入城戶 無法享用資源
農一代以及他們的子弟農二代,生活在城市底層,在經濟急速增長的年代,還有一個盼頭,但目前經濟增速放緩,又需從勞動密集型升級換代到技術密集型,他們在城市生存的空間愈發縮小。
北京也不是無動於中,要求地方政府要善待農民工,包括要為他們提供廉租房及義務教育,但因缺乏足夠資源,僧多粥少,也就優先照顧本地居民。目前推行的所謂居民證制度,讓農民工申請成為本地戶口,因條件苛刻,也就成為限制他們享用城市資源的合法擋箭牌。
這些農二代的家鄉本來就資源匱乏,他們到了城市也無從照顧,而城市又把他們作為外來戶,隨時被升級換代淘汰,而他們又不可能返鄉務農,早晚不可避免成為城市的「計時炸彈」。
阮紀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