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哪怕仅仅是浏览国际媒体有关报道的标题,就大致会感到在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国际媒体记者们想不笑都难。
看报看题
《今日美国报》的标题是:“中国要美国停止通过推特报告北京恶劣的空气。”该报配发这条消息所用的图片是,一个男子骑电动车横穿大白天暗无天日的北京街道。
英国大报《独立报》的标题是:“中国警告外国使馆:公布空气污染数据非法。”配发的图片是,北京一所高层建筑几乎消失在浓重的阴霾背景中,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前景中懒懒地飘扬。
印尼英文《雅加达邮报》的标题是:“北京正告外国使馆:不要发布空气质量读数。”
印度英文大报《印度时报》的标题是:“北京向外国使馆发出警告:不要监测我们的污染。”
法新社的标题是:“中国要求外国使馆停止发布(空气)污染数据。”
美国《大西洋》杂志网络版的标题是:“中国要全世界停止注意其严重的空气污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标题是:“中国要求外国使馆不要招惹污染迷雾,China tells foreign embassies to keep clear of pollution haze。”
这个标题可谓一语多关。“to keep clear of”的本意是“不要靠近”,在这里也可以表示“不要掺和进,不要招惹”。“pollution haze”的字面意思既是“污染的烟雾”,也可以是“有关污染的煳涂账”。
CNN配发的图片是暗无天日的北京街道,近景中的汽车看上去模模煳煳,中景中的立交桥半隐半现,远景中的两座超高层建筑几乎被烟雾彻底遮盖,大有鬼影憧憧、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视力的意味。
作为世界媒体的一部分,美国之音也碍难免俗。
美国之音网站星期三的一条英文博文,其意蕴尽在不言中的滑稽题目是:“中国环保官员将停止发布‘蓝天日数字’Chinese Environmental Officials to Stop Counting 'Blue Sky Days'”
需要在这里做一点很有可能煞风景的补充说明:先前在北京居民用自己的眼睛和呼吸道感受到空气污染明显加剧之际,北京当局却宣布空气质量良好的所谓“蓝天日”大幅度增加。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空气污染数据由此受到中国公众信任,并显然引发中国政府不快。
环顾世界媒体报道,看来还是日本报纸最严肃。日本《产经新闻》的标题是:“美国继续进行北京空气观测,并对中国提出反驳说,‘(监测空气污染)并非干涉内政。’”
标题之下依然滑稽
中国空气污染严重,却指责外国使馆进行监测是干涉中国内政。这种做法跟中国盲人陈光诚遭受地方政府雇用的流氓打手长期非法拘禁和殴打、中国政府却指责外国使馆给陈提供了暂时的保护是干涉中国内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主要报纸《纽约时报》在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显然是力图让读者注意中国的这种滑稽。首先,《纽约时报》星期三发表的报道的题目本身就很滑稽:“中国要求其他国家不要发布其空气数据。”
在这本来就很滑稽的标题之下,则是更滑稽的新闻导语:
“中国多年来让人喘不上气来的烟雾刺激人的眼睛,让人的肺感到难受。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监测仪器按时将这种空气污染情况记录下来,通过推特每小时公布。中国政府星期二终于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坚决的立场。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严正要求外国政府停止发布有关中国空气的数据。”
中美各执一词
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星期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会上,对他所说的“个别驻华领事馆”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提出异议,主要是基于两点理由:1)此种发布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干涉中国内政;2)“个别驻华领事馆”的监测只是基于一点的观测,因而不全面,不准确。
对于第一点理由,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星期二表示:美国驻华使馆在中国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将有关信息提供给大使馆内的美国人和在中国生活的美国人,美国不认为这违反了中国法律或维也纳公约,美国方面会继续发布有关的信息。
路透社的报道说,托纳表示,“坦白地说,空气污染在中国很多城市和地区是一个问题。美国方面只是向美国人提供这种信息,以便他们可以做出有关户外活动安全的决定。”
对于第二点理由,美国使馆从发布北京空气监测报告的第一天起就对用户明确声明:美国使馆发布的数据是不全面的,“(北京)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是无法通过单一空气监测站的数据得到的。”
玩笑-认真难确定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驻上海和广州领事馆发布所在地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受到中国公众的欢迎。在中国政府将这种数据发布提升到“干涉中国内政”的高度予以强烈批评的同时,一位中国网民在美国大使馆的推特上留言,对美国使馆提出了跟中国政府观点截然相反的要求:
“好玩一箩筐For Fun _@ljj1998
希望除了空气外再帮我们测测自来水、食品,谢谢。”
现在还难以确定这位网民提出这种要求是在开国际玩笑还是严肃认真。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公众对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十分担心,并且不相信中国官方有关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性的说法或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