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
宣布重查郭美美之后,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获得的舆论待遇也没比“一片‘滚’字”好多少。不屑一顾的批评者们,懒得理会这个社监委与中国红十字会在理论上的独立关系,继续表达着自己对官办慈善事业的“打死不信”。
先是在微博上出言怒斥。@陈宗鹤先生奚落:“真是闹腾,红十字会公信力丢失居然去复查郭美美。你儿子考试不及格,怎么不去查马化腾?你老婆信用卡刷爆怎么不去查马云?难道你贪污被抓,是因为我们老百姓捐款太多,你们花不光造成的么?这么说,我还想去查李大钊了!”
“有人事隔这么久,突然后悔当初放过郭美美了。别说重新调查了,红会就算真的‘杀’了郭美美,我也不会捐款给他们,除非中国红会、国际红会两个红会接轨成一个国际红会”——@赵何娟决绝起誓,不过,最狠的还是她附上的标签:“你杀了嫖客、小姐也都没法证明你不是个窑子啊!”
@光远看经济今晨亦已加入阵营:“红会,别太无耻了,你们真以为是郭美美毁了你们?这就是你们反思的结果?别入戏太深了,看看戏台下面,还有几个观众?”
事实证明,在“要不要再相信一次”的这场测验面前,社监委成员白岩松、俞可平、袁岳等人的信誉,远不足以扛起在民间舆论场上声名狼藉的中国红十字会。
@21CN聚投诉——这个隶属于21CN网的微博账号——早在前天午前就一一列出16位社监委委员的名字,并质问发言人@王永:“1.既然需重启调查,何以你们昨晚还断定‘郭美美事件中没有蛀虫’?2.16委员几人认同‘没蛀虫’?3.贵委主任委员是哪几位?是红会确定的吗?有何权限?4.你们是被红会聘请的,下来不由红会决定产生的委员何时出现?”
根据中国青年报今天发布的的舆情观察,七成网民期待“晒账”胜过“查人”》:“‘重查郭美美案’的新闻面世不足15个小时,转载量已近620条,并登上百度新闻门户首页。微博平台上的讨论更加火热,主题微博达2.7万条。在新浪微博,‘重查郭美美案’一度进入当日十大热门话题榜。但正如近年来多数红会新闻一样,红会社监委拟重查郭美美案,也陷入了‘叫座不叫好’的尴尬。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1000条网民意见显示,尽管关注者众,但仅有27.8%的网民对此表示赞赏,逾七成(72.2%)网民持不认同态度。”
根据文中分析,更多网民(39.6%)不买账的理由,则是怀疑“重查郭美美案”只是红会试图将当前募款难的境地,归咎于郭美美。新联合公益基金会官方微博分析被这家报纸形容为一语中的:“郭美美案只是一个导火线,最主要的是,官方公益组织体制导致的透明性不足、对外响应缓慢,在互联网面前,难以满足公众的‘苛刻’要求。重查郭美美可以看作一个公关事件,但很难根本性地扭转局势。”
“不买账”阵营中的主将当然非@落魄书生周筱赟莫属。这位揭发官办慈善组织黑幕而成名的时事评论员,紧盯着@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的一言一行:“上午刚官微发布要调查郭美美,中午马上就说还未经半数以上委员投票通过,这样出尔反尔是啥意思?这个官微到底是真的是代表社会监督委员会,还是只有某一个人在控制?@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除了帮红会澄清以外,做过什么监督红会的行动吗?红会那么多废话干吗,敢让老百姓随便查账吗?”
所谓“出尔反尔”,是指这个代表社监委的官方账号昨天上午曾转发《红会社监委下月拟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之媒体报道,宣布“社监委内部已经对重查郭美美案达成初步共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也表示愿意配合这次调查……待芦山地震灾后的紧急救援救灾基本完成后,社监委将启动针对郭美美案的重新调查”,但在午后时分,又以“致谢与声明”的名义声称:“社监委委员@刘姝威、黄伟民、@王永建议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的消息得到广泛关注,不少媒体和网友也希望参加,特此致谢。按照社监委章程,该提议须由半数以上委员通过方能启动,进一步的消息将随时发布。”
不过,稍顷,新华社已发布《中国红十字社会监督委员会将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的正式电稿:“‘在芦山地震的抗灾救援中,我们注意到,尽管中国红会作了大量工作,但并未得到社会认可。很多公众仍然将郭美美事件作为红会贪污腐败、挪用款物的代名词。这种情况对救灾、救助、救护等工作的展开非常不利。’王永说,郭美美和红会到底有无关系,既不能只听网友的一面之词,也不能由红会说了算。社会监督委员会要重新进行彻底调查……‘这次调查将是独立的,没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参与。’王永说,调查将由社会监督委员会牵头,邀请利益不相关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也将通过媒体征集有代表性和公信力的公众代表一同参与调查,调查过程和结果都将全部向社会公开。”
其实,王永“号召大家从网上推举代表”的表态,在昨天的北京青年报上就已呈现,并且,按照报道中他的说法,对于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程序之事:“社会监督委员会的几个委员已经建议过很多次了,红会一直有些顾虑,因为调查郭美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考虑到之前国家纪委部门、监察部门、民政部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调查工作已经结束,结果已经正式向社会发布,‘我们再调查是不是对这些部门存在不信任?还是要推翻他们的结论?’”
“但是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们已经达成一致,有结论了但是公众并不认同,‘因为当时介入调查的都是政府机构,太官方了’”——王永对舆情反叛有原因分析,也有扭转信心:“第二次调查的结果向社会发布后,我相信会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任。”
24小时之后,王永还有信心吗?昨天凌晨,他通过个人微博发布“午夜心语”:“从地震开始后的一个小时到现在,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而且还必须面对源源不断的负能量,这得是多么坚强的人才能扛得住呀!红会的同志不容易!以前我不大相信有水军,这次算是眼见为实了”;昨晚22时许,又贴出微博跟帖里同一个ID反复发布的“滚滚滚”,向他心目中的“水军”苦笑一声;然后,就是向@环球时报评论的支持表示谢意。
环球时报今天为王永提供了完整描述感受的版面:“24日,一则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拟重新启动针对郭美美事件调查’的新闻将我推上风口浪尖。作为红十字会社监委委员,我曾经三次提出重查郭美美事件,这次终于有望提上议事日程。目前,网上对此事褒贬不一,我本人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我认为,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或许不足以重塑中国红会的公信力,但只要郭美美的事情一天不说清楚,红会就一天无法让自己恢复公信力。这也是笔者之所以多次提出要重查郭美美事件的原因。”
显然,王永看到了对自身角色的指责,所以要借此辩白:“网上也有人骂社监委,说怎么看起来社监委像是专门为红会辟谣的,却忘记了自己监督红会的责任。实际上,自芦山地震发生以来,社监委收到50多条举报,绝大多数被证明是谣传,没有调查价值。比如‘台湾红会称进入灾区需要500万元人民币买路钱’……‘红会工作人员买1万块钱的东西,要求开5万发票’……“购买路虎车队”……更可笑的是,还有人认为中国红会不是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害得国际红会不得不发表声明澄清。当然,我们非常清楚,社监委的主要工作是监督而非辟谣。24日下午,在中国红会紧急救灾物资的采购协调会上,中国红十字会有关领导和中央采购办的有关负责人,就采购事宜达成一致,要求社监委委员及社会招聘的监督员一起参与此次招标的专家遴选和评标,以及救灾物资生产、运输及最终的发放环节。这样的透明公开,在中央采购史上是第一次。”
文末,这位全国青联委员、顺风车(拼车)发起人是要向那些在微博论坛上不停给他送上“滚”字的人们说说自己的灾区实地感受:“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网上红会面临一片骂声,而在救灾现场,人们最信任的还是红会。志愿者和灾民一看到红会的标志,就好像找到了组织,很多志愿者主动跑到红会的工作地点,要求接受志愿任务。截至24日,红会募集的捐款已超过2.7亿元,在国内慈善机构中名列前茅。事实表明,红会仍然得到民众信赖。我相信,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希望红会倒掉,如果中国红会真的倒下,那将是每个人的损失。”
数据的确是这样。虽然在震后起初两天,壹基金所获捐款额远超红会,并就此成为憎恶官办慈善机构者津津乐道之事,《得民心者得善款》的评论昨天仍在流传,不过,在工作日到来之后,依靠占据中国统治地位的体制动员,最终流向红会的善款总额已经迅速反超,王永口中的“名列前茅”还算是谦虚了。正如宋石男在其南方都市报专栏中所言:“红十字会丧失的只是民信力,而非‘公’信力”。
都市时报昨日社论《雅安地震是官办慈善知耻而后勇的机会》,即描述了“随着更多的民众、企业,尤其是国企加入到捐款的队伍,中国红十字会的难堪状况得到大大缓解”的这一幕:“果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固然红会早已信誉扫地,固然网友们纷纷对红会的赈灾信息发出‘滚’的最强音,但并不妨碍红会在度过震发初期的低潮之后,掀起一场后来居上的绝地反击。逾亿的捐赠,证明红会仍然是中国当仁不让的首席公益慈善组织。”
当然,在异议者看来,这也并没什么稀奇,甚至更加令人痛恨红会。当各地党报刊载着干部群众为雅安捐款的画面时,互联网上则涌动着对强行摊派慈善任务的指控,腾讯大家专栏昨日所刊《善举的真相——中国式“逼捐”》,作者@章文的文章就是引述了网络抱怨:“昨天一个学生在微博上吐槽:我们学校要求各班为雅安人民捐款,可是中职学校学生经济也不宽裕,有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都是问题,怎么可能还捐款呢?”
评论“重查郭美美”之时,@刘胜军改革昨天上午曾经认为“红会此举,并非幡然悔悟,而是因为自身面临捐款断流的‘收入危机’”,不过此后,他也明白,从数额上来讲,红会所能收到的捐款远未“断流”,只是,他也要明知故问:“谁捐的?好奇怪耶!”
网易来告诉你。今晨首页推荐新京报对本地募捐行为的揭发,标题为“幼儿园变相强制儿童为灾区捐款:捐红色的钱”:“不为地震捐款,孩子就拽着家长衣服不让走,这是前日在丰台区南四环某幼儿园门口发生的一幕。而在丰台区另一所初中,老师拿本登记学生捐款数,很多学生跟风捐款超百元。多位家长表示,这些募捐变了味儿,觉得学校和老师强制孩子多捐款”。而在杭州,青年时报头条评论已然直言《能否取消组织学生捐款?》,并获新浪推荐。
网络舆论中,拒绝捐款者通常都会强调自己的纳税人身份,搜狐微博昨天所公布舆情调查数据中,除了68%的投票者宣称“不会把钱捐给郭美美们去买奢侈品”外,几乎同样多的声音在高喊“我们已经纳过税,政府有义务救灾”。
今天,这家门户网站又在首页将“逼捐”形容为“中国式烦恼”,配上“强制捐款就像强奸一样”的网友评论。“直接从工资明抢?”——编者按写道:“越来越多的人反映单位和学校以‘抗震救灾’的名义来逼捐。所谓中国式‘逼捐’,重点在‘逼’,也就是说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是要‘捐’的,不捐不行。更可恶的是,这是打着‘爱心’旗号的‘逼捐’,站在道德高地上,对被逼捐者进行道德施压和绑架。基本逻辑是这样的:捐款等于爱心,不捐款等于没爱心。这是用虚伪道德来强奸爱心,并以此牟利的可耻行为。也许你被逼无奈还是得捐,但在更多的单位搞逼捐之前,先提出反对的声音总是好的。”
根据新华社昨晚访谈稿,截至昨日下午17时,全国红十字系统共接收捐赠款物2.7亿,其中总会接收款物7996万元。在由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再次承诺“保证捐赠款物使用的公开透明”后,记者问及“如何看待网上的质疑和批评?如何重塑红会形象?”,副会长王海京答:“我们没有更多的别的办法,只能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救灾备灾的专业化水准和公开透明建设,将红会的工作装在玻璃盒里,一举一动都能让公众看到。除此以外,别无他路。”
并且,虽然按照中国相关规定,慈善组织可在捐款中提取不超过10%管理费,但这家官办慈善机构昨天公开宣布:“针对芦山地震的捐赠款物,将按照捐赠人意愿使用,红会不从中提取管理费,只是按照节俭原则从捐款中据实列支开展救助工作所产生的实施成本。“
今晨京华时报正是以此作为对红会言行的报道主体,并以头条评论表达期许——《重查郭美美挽回民众信任》:“新一轮调查的一个看点就在于更多地引入公众参与……且不论调查结果究竟如何,这种开放式的调查方式,无疑更有公信力,更能说服人”。
当然,结语之时,特约评论员陆文江也不会忘记互联网上的“政治正确”:“郭美美事件固然需要查个一清二楚,不能成为悬案,但对红会来说,更需以调查为契机,全面反思自身运行管理中的不足,大刀阔斧地进行慈善改革,在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等方面有脱胎换骨式的进步,进而重塑现代化、透明化的慈善组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公信力阴影,重获广泛的社会信任。”
同在京城,新京报与京华时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多了一点疑虑,这或许也正是其社论《再查“郭美美”能否重塑红会公信》能够获得腾讯新浪凤凰共同重点推荐的原因:“‘郭美美事件’的真相或许并不复杂,但教训足够深刻。要想重塑公信,根本之道不是想办法和郭美美‘切割’,而是对目前红会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包括‘郭美美事件’在内的很多涉及红会的事件,问题主要出在红会一些分支机构。但在治理结构上,红会总会和分会是‘两张皮’,财务、人事、业务等是分开管理。如何在制度上理顺,是难点所在。红会监督委员会在这些方面多发力,或许比再查‘郭美美事件’更有价值。”
固然也承认“在这种动辄得咎的语境之下,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或许是一个契机”,但这篇社论更想讲的是“从制度上对症下药”:“‘郭美美事件’之所以让公众念念不忘,根源还在于,这一事件暴露了红会的深层次问题——封闭运行、信息公开严重滞后,加之体制、机制不顺等,众多红会‘内部人’、地方分支机构肆意透支公益事业声誉。几乎每一次‘质疑’、‘辟谣’的过程,都会导致一次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不过是这一连串危机中的标志性事件罢了。”
南方都市报以社论宣布《若想重塑红会公信力,去行政化或为必由之路》:“按照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发言人王永的看法,了解、关注郭美美与红会信任危机的人,很多都明白郭美美与红会其实并无关联,只是红会自身的调查报告缺乏公信力,无法做到自证清白。这样的观点若从微观上讲,也许不无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将郭美美看成是公众误解红会的一个由头,那一定是大错特错。因为郭美美炫富所引发的,并不仅仅是公众对于红会与其的关系的不满,而是长期以来公众对于红会运作封闭混乱的极端不满。”
“公众的偏见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更重要的是,红会目前所启动的改革与公众的期待还存在相当距离”——这家广东媒体直接以赵白鸽上任后的红会改革为剖析对象,批评其“重技术而轻结构”:“何谓重技术?实际上就是在信息公开、舆论应对方面有进步,懂得如何去调动舆论。何谓轻结构?是指红会在确定自身与政府的关系时,没有选择远离行政地位,以确保自身的独立性,而是坚定地靠向了政府,将自己定位为‘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的助手’。”
所以,尽管也承认“将业已标签化的‘郭美美’与红会实现彻底切割,客观上对于恢复红会的形象将有一定帮助”,但南方都市报对这番重查前景充满悲观:“问题的核心显然不在于一个炫富女孩是否存在,而在于红会在定位上对行政地位的恋恋不舍。这势必造成了红会在先天上就存在‘独立性不足’的缺陷,而一个不够独立的组织想要重新赢得公众的公信力,注定只是一个乌托邦。”
潇湘晨报社评《郭美美事件远非红会公信力的死结》除了将红会比作国产奶粉外,还对“社监委的超脱”不肯放心:“既然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的建议很久之前就已经提出,并且是多次提出,为什么直到在此次地震中再次撞上南墙,这些建议才成为现实?到底需要谁的批准,如果宣称自己是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的社监委,还需要唯被监督者的马首是瞻,那么这种第三方独立性就是一句空谈。因为遭到质疑,所以要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如果不调查,红会的声誉就很难恢复。这样的表述,似乎将重查郭美美事件当作了换取红会名声的一个砝码。如前所讲,这是还账,不是交换的筹码。何况,以恢复声誉为目标的调查,能够调查出所谓的真相吗?”
草根网民之外,尤其需要@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谦恭地说一声“谢谢提醒”的,自然是来自@人民日报的微评。《调查郭美美别剑走偏锋》昨晚发布:“郭美美就像红会信任危机的滑铁卢,固然应该刨根问底,但是仅止于此,却有剑走偏锋、避重就轻之嫌。说到底,郭美美只是一面镜子,要看到它所折射出来的管理症结,在信息公开、透明管理上下功夫,才能重塑公信。”
同样顺应微博世界潮流的还有@央视评论员,昨晚贴出“郭美美事件”关系图,与@央视网新闻、@网络新闻联播这两个兄弟账号齐声质问,“难道都是郭美美的错?”:“红十字会的声誉危机,难道只是因为郭美美吗?为什么只有在‘捐你妹’出现之后,红十字会才想起来再次把‘郭美美’推到社会监督的审判席上,试图通过与郭美美进行强烈切割,来摆脱自己的声誉危机?”
再加上重庆时报《重查“美美”能否为红会救赎?》、钱江晚报《重查郭美美,不足以挽回信誉》、新闻晨报《“郭美美”是道坎,红会还需向前看》、广州日报《重查郭美美能否“救赎”红会》、青年时报《重启郭美美调查不过是女人祸水逻辑》……总之,从中央喉舌到都市报,再到微博意见领袖,林林总总,皆言“中国红会要迈过‘郭美美’这道坎,关键不在于调查事件、重复或颠覆既往结论。更重要的是,大力进行机构变革,调整运作机制,以公开透明、迅速高效的形象挽回人心”;“放倒中红会贞洁招牌的,不是郭美美,而是长期缺乏有效监管、附着在慈善事业身上的权力之手,欲望之手。”
压倒性的质问声中,倒是东方早报今天由前方记者发布了一篇《芦山赈灾五日:中国红会在骂声中与“草根慈善”赛跑》。提要中,是中国红会宣传处处长陶艺军在强调“红十字总会不会太纠缠于谩骂,而是努力将救灾工作做好”:“公众对于红会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是否公开透明和是否存在腐败两个方面的问题,但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红会的工作流程。”
或许陶处长说的也没错。凤凰网今晨已有首页专题《红十字会之谜》:“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庞大,业务模式不透明,运作十分神秘,要想搞清楚红十字会的运作脉络,几乎不可能。也许,正是这种‘神秘’的存在方式,助推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
而且,根据中国红十字会赈灾救护部部长王平说法,“红不能去官方化,级别高点更好发挥作用”。这个被腾讯网易推荐在首页,来自潇湘晨报:“王平认为,红十字会不能去官方化,这是法律赋予红会的特殊职能,跟其他的慈善组织没有可比性……红会有权发起募捐,有权处分其接受的救助物资,但有的政府部门提出将款物交出,红会不愿意交,但‘基层红会很弱,很难办’。王平认为,红十字会是政府工作领域的助手,‘但红十字会在中央层面协商得好,到了基层就没那么好了。’此次地震,王平想见到雅安市党政负责人都很难。根据现行的组织结构,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副部级单位,类似一个介于政府与GO之间的组织。王平说,如果中国红十字会级别高点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人人皆斥红会症结就在于“官化”、“行政化”,红会官员却说还想“级别更高”,此言一说,当然迅速在微博论坛上招致“死不悔改”、“变本加厉”的痛骂。不过,其实在这篇报道中,也有另一位通常以正面形象出现在民间舆论场上的意见领袖,愿意为红会说句好话:“邓飞认为,此次地震,企业、个人选择通过民间公益组织捐款较多,尤其是壹基金,其在运作中的公开、透明和专业能力值得钦佩。但红十字会也在努力弥合公众信任。邓飞说,在天全、宝兴等地,救灾帐篷几乎都是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提供的,效率也很高。”
其实,不仅邓飞,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早在4月20日当晚即在微博中“请大家对红十字会的工作给予支持”,还有被称作“最著名批评者”的李承鹏,也曾对赵白鸽的帮助表示感谢,今晨更新《一线报告》时,又声明“虽然我痛恨中国红十字的糟糕管理,但它十几支救援队的队员却在尽力为灾区作贡献”。
作为@李承鹏的好友,@五岳散人虽也曾在昨天下午嘲讽过“拿郭美美人头祭旗”,但他深夜时分,还是重写感言:“我不希望红十字会倒下,除了这个想法目前不现实之外,现在并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填补其留下来的真空。没有一个组织能够象红十字会一样掌控着如此多的资源,以及有着如此完善、深入的组织形态。哪怕从现在开始全部放开慈善公益领域,十年之内都不会有同等量级的机构出现。”
但是,作为李承鹏前方救灾的后盾,@肉唐僧更加决绝。这位凭借个人信誉开创中国民间慈善新形式的专栏作家,昨夜置顶“《送饭党人文集》之——从雅安到安卓》,不改毒舌本色:抓个正科顶缸也好,抓个副处顶缸也好,你改不了狗吃屎的本性;你换个赵白鸽也罢换个赵黑鸭也罢,你不去掉官办性质,换赵匡胤也没用……红十字会这条死狗要继续打。其核心在于:要让全社会的人都明白,官方无权办慈善。”
既然对手如此心狠手辣,也就怪不得左派意见领袖要绝地反击。此前,他们就曾经发起“壹基金与共济会有染”等指控,现在,发现“重查郭美美”依然引来骂声一片,@司马南、@司马平邦、@传媒人苏见等均转发@大众老虎之论:“郭美美舆论事件中的公知水军操作手法和在动车事件中的公知水军高度相似……他们是网络上的黑社会,掌握了网络主导权,受资本控制,为资本服务。越来越感觉郭美美事件是个局,与动车事件一样;提醒大家注意:以前和现在都在用郭美美来打击红十字会的这些人,对于重新审查郭美美事件,竟持反对态度。而且这不只是他一个人这么看,评论里不少看起来跟红十字不共戴天的人都反对重查郭美美。这些人需要的不是真相,而且他们才最怕真相。”
泛华网滾动新闻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既然要交易, 可以再相信红十字.条件对等,请放过 薄熙来 王立军 刘志军 张曙光 .
回复删除有人推荐彭丽媛执掌红十字会 ,我认为眼界太低了; 凭她的低调作风她任国家主席 总书记 是最合适人选,解放思想不能停留在嘴上,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思想吧.
回复删除听说郭MM应战 要揭秘,让中国红十字硬生生的拉出来的屎吃了回去, 又听说有个郭MM和某组织的领导性贿赂视频17.2G曝光,泛华网 可否能搞到?来源: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9163291
回复删除那个视频也许有假,只是钓鱼而已.
回复删除什么叫 大盗不死 国难不止. 现实版: 一个小面馆 卖了个20元一碗的面,他们雷厉风行 这个法那个道德的 ;你们半夜鸡叫式的股事 油市调价 你们红十字收了十几亿人的捐款 你们的路桥费 你们的邮电 你们的土地财政...... 他的面可以不吃 , 你们的能不用吗?
回复删除对一个非正常国家的捐款 ,小心香港 你们的捐款 会成为杀死你们的利器.愿香港 自立自强 保重自己吧, 答案在台湾.
回复删除中国政府两会期间 有谁敢提 郭MM 这3字?
回复删除郭美美 四两拨千斤大战 红十字 第二季 完美谢幕 , 巾帼美美 获十三亿认可 胜出 ,鸽子队 败; 第三季可否需要耐心等待......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