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2月13日星期三

共识网 | 王韬:改革的表与里

  改革不是终点,是去终点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跑了30多年,不过还在路上。改革是一个模糊的词语,它描述了行动的属性,却不负责指出行动对象和行动方式。所以人人可以喊改革。“我们需改革!”没几个政治家在上台时不是这样说的,却没几个人说到做到。一人支持的改革,成了另一人改革的阻力,于是,人人高举改革大旗,实则莫衷一是。到底改什么?

  这就是当下中国的情形。表面上看,人人团结于改革大旗下,民意激荡,改革大势无可阻挡,但事实上,处处掣肘,利益盘根错节,诉求分化,加之意见分歧,改革裹足不前。

  因此,共识和顶层设计变成迫切的事。所谓共识,要回答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是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毫无疑问,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最终的大方向。但顶层设计的问题要复杂的多。之所以要顶层设计,是因为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项局部改革都掣肘于其他改革,各自交错,互为条件。从何处突破悬而未决,顶层设计要找到这个突破点。

  可是,真能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改革方案么?看前三十年的改革路径,与其说是规划与计划下的意料之中,不是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中的意料之外。政治经济社会运行机理复杂,人的有限理性注定开不出一条明晰的改革路线图。前苏联的休克疗法的剧本写的倒是清楚,可结果是演砸了。

  纵有顶层设计,操作起来也还是一项一项的变动。这每一项局部变动,大体都要经历一个议题设置的过程,从引起关注,到被研究讨论,到提上日程,再到通过,再到修正完善,这个过程耗时不短。这就如一个中医开了一套调理全身各器官的方子虽然有用,但还是少不了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疗法。因此,设计归设计,不如直面眼下迫切的问题来得直接。改革不是难在算计,而是难在下决心,缺试错的勇气。

  说很多问题还没有到迫切的程度,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危机重重。启动内需靠增加收入,完善社保。城镇化自然是动力所在,可户籍和土地制度不改,城镇化是空中楼阁。启动内需还靠还富于民,政府少拿,百姓多拿。这是财税和收入分配改革,可惜叫政府自己割肉,不大容易。

  产业升级喊了多年难见成效,真正原因是要素无法升级。先看人力资本。拥有世界第一的博士产量,创新能力却贫瘠,扼杀天性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是罪魁祸首。恶制度一天不改,创新人才一天不出现。但是,这是一个敏感区域,敢提的人尚且很少,更无望有迅速的改变。再说资本。中国现在不大缺钱,可是钱跑不到创新研发上,而是往房地产往垄断行业跑,有坐收渔利的事,没有企业会吃力不讨好地搞什么创新。利率市场化,国企改革,是出路。

  从社会的的角度看,不稳定因素在积累。其中征地纠纷是大头。土地财政积习难改,地方政府被逼的“恶”无休止蔓延,不靠土地,又能靠什么?要想改,就要动征地制度,也牵涉到央地财权的重新分配。再者,当属劳资矛盾。廉价的劳动力创造了制造业的强竞争力,可忍受得了低福利、低保障的劳动力不会长期存在。新生代工人维权意识强于前辈们,劳资矛盾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有一大动因。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不久的未来,中国这个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国家,也许会面临愈加严重的劳资冲突,这看似是工业化不可避免的代价。

  这些矛盾的怎么化解?冲突宜疏不宜堵,单靠强力压制只会使情形恶化,唯有建立起更加公平和民主的政策制度形成机制。走到今天,不能只讲效率不管公平了。要让社会的不同群体都有表达民主诉求的制度渠道,让利益公开博弈,用程序正义缓解社会风险。实现这一点,要允许结社,鼓励社会组织发展,行政体制也要改。但是我们的执政者缺乏这个勇气,在他们看来,允许社会的横向联合和利益博弈威胁社会稳定,但事实上,压制才是不稳定的根源,放开社会管控才是缓冲社会矛盾的唯一出路。可惜,在这一点上,执政者的思路转变不会一夜之内完成,这就为时局增加了不确定性。

  总之,为了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不改不行。

  改革不是解数学题,按部就班地推理下来保证没错。历史中被学者设计对的事情是少得可怜的,因此,改革是个实践的问题。适度规划研究必不可少,但切忌蹑手蹑脚,裹足不前。纸上谈兵是无意义的,只有行动起来,才有调整的空间,才有经验的积累。

  莫不可小看地方试点的意义。近年来,地方虽创新空间有限,却仍有不少积极尝试令人耳目一新,只可惜这其中鲜有被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范例。这是改革停滞的另一原因。反观前三十年改革,创造大都来自民间,执政者之功劳,则在于适时地将地方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制度。时下继续推进改革,仍然要让地方放开手脚,发挥民间智慧。

  从商品极度稀缺、政治高度管控、思想匮乏,到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力量崛起、思想多元,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变迁当然令人欣喜。但时至今日,这些改变都不完全,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体制还未形成。改革进行至半,可能前进,亦可能后退,这是危险处。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发出如此的感叹,但用这句话形容当下的中国,似乎格外贴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