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下月将召开一个制定政策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背负着他们鼓动起来的巨大预期;同时,来自一家主要的政府研究机构的报告,增加了人们对领导层将采取支持市场化改革的大胆举措的猜想。
但专家们指出,困难的政治现实可能会迫使支持这种改革的人采用更适度的变化。
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已多次指出,下月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会议将推出深远的经济改革措施。其他高级领导人也让人们对中央委员会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充满雄心勃勃的期望,中央委员会的正式成员仅包括200多名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政府曾说,这次会议将在11月举行,但尚未给出确切日期。
中国的领导者普遍承认,除非对政策进行大的调整,国家的经济将不能保持所需要的增长,这种增长是为了满足国民对更好的工作、收入和机遇的需求。领导者还认为,政府长期以来的增长方式,也就是依赖大量投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方式必须改变,以建立更公平的经济和更强大的社会保障系统,使普通农民和工人对花钱感到更有信心。
据国家媒体报道,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周末的一次会议上说,"三中全会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由7人组成的共产党核心团体,他说,"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
但党的领导人没有就他们改革的意图做过具体介绍。在缺乏来自上层的清楚解释的情况下,投资者、外交官、记者以及级别较低的官员们都试图从领导人的讲话、国家媒体的报道以及政府智囊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剖析可能出现哪些变化的信号。其中期待值颇高的,是一个来自一家政府研究中心的具体建议,这个被称为"383方案"的建议,最近几天在媒体和投资者中引起了激动的喧哗。
这个方案来自为政府高级官员提供咨询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的报纸报道称,刘鹤担纲领衔这一方案的起草,他是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顾问。刘鹤也负责这次三中全会的筹备工作。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个支持市场自由化的大胆方案,它将限制政府的某些权力,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需要这类限制。
"383方案"提出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以及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
这一方案在本月首次向社会公开,自从发展研究中心上周在自己的报纸上将其发布以来,引起了投资者和中国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方案的扼要称,"新一轮改革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扼要称,"政府发挥作用的合理范围也是随着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报告中提出的改革设想惊人地直率且具体,这在一个把不透明的口号作为命根子的政治体系中尤为突出。
方案中提出的改革包括增强政府运作透明度,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鼓励对能源和电力行业的私人投资,以及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能更容易的租赁土地,当他们的土地被用于商业开发时,让农民得到更多的收益。根据这一方案,中国的金融业也将受到自由化的震动。
方案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奠定基础。"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将解除国家对使用人民币交易的一个主要控制,让人民币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入流出。
但几位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媒体报道和评论中反映出的公众激动,必定受到中国政治约束的制衡。中国领导人可能会采取一个更慎重、更有限的方案。不管怎样,下月召开的三中全会可能也只会给改革方案提供一个大致轮廓,而不是一个具体蓝图。
第一家刊登这一改革方案的《中国改革》杂志主编张剑荆说,这一方案给窥视官方思路提供了一个窗口,但不应被解读为政府的路线图。他说,公众对这个方案的兴奋让他感到吃惊,这只是研究人员为官员提供的多个方案之一。
张剑荆在北京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的看法是,不应该过度解读这一方案。实际上,这是所作的多个研究方案之一。它不是三中全会报告的草案。"
张剑荆补充说,"它的确有一些参考价值,因为它至少代表了发展研究中心的意见,而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智库。"国务院相当于中国政府的内阁。"我相信这个研究很重要,但这绝对不是一份共产党的文件。"
发展研究中心方案中提出的许多建议以及最近几个月流传的类似建议,都涉及打破经济命脉领域中的国家控制:资本、土地、人口迁移,以及能源和自然资源。政府前官员吴伟曾深入参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市场改革,他说,对致力于维护一党专治的中国领导人来说,这些都是有政治争议的选择,他们可能或者完全躲避之,或者采纳某种削弱了的形式。
吴伟在北京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不进行政治改革就不可能推动这些改革。这些举措的绝大多数都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
中文报纸《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一位不具名的政府顾问的话说,"383方案"是提供给中央参考的众多咨询报告之一。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中国经济学家邱晓华告诉第一财经,投资者应该用中国的政治现实冷却一下他们的热情。
邱晓华说,"一方面说明市场渴望,对改革有很强期待;另一方面说明市场浮躁,对中国政情不了解。"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张亮亮
纽约时报中文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