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最让我纠结的就是手中存留的外汇能换回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于是乎感叹人民币真的升值不少。可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家门口买东西,又会发现用等额人民币能换回的柴米油盐越来越少,便又感叹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有意思的矛盾出来了:人民币到底更值钱了,还是更不值钱了?
很多人给出了答案: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似乎回答了,但其实还是没回答,从购买力看,人民币购买力明明狂贬,这“对外升值”又从何而来呢?又有回答:是因为美元超发,”水淹人民币“,于是水涨船高。可还是不对:
以买同品牌同档次牙膏为例,数年前在美国超市里通常2美元可以买到的,现在是3美元。按之前1:8汇率,以前人民币16元,现在18元。在1:8时期,在京沪等地超市里这样的牙膏很好了,那时大众的牙膏往往在5-10元。而今天的1:6时期,要想买同品牌同档次牙膏,均价通常在35-40元人民币左右。那么,这35-18=17元的中间差异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人民币泡沫,人民币价值和汇率间的巨大背离!如果用这牙膏对价,我们发现美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汇率应该是1:11.6,也就是说名义汇率比实际价值汇率高出将近一倍!
顶层设计者们不会不知道我等小民都可发现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官方汇率还是只升不跌,而同期以房价上升为拉动,所有商品价格跳升呢?也许这后面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已远超外人想象。
不管怎样,我们手中仅有的一点存款该怎么办?任凭等到泡沫崩溃的那一天?No,到国外买东西,如果能把国外的房子买了搬回来更好,但是不可能。于是,就买那些可以搬的,见什么买什么,然后搬回来放在家里的柜子里,衣服鞋子帽子甚至内裤袜子... 不但买现在,还买未来起码5年的;不但买自己的,还买全家人未来5年的。
家里都塞满了,就不用去家门口超市商场买这些东西了。但是没有了这些城市中坚的日常消费,经济如何回复如何改善呢?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国内需求不振,生产下滑,... ... 制度设计者们没办法,再次举起“投资,房产”大旗。泡沫越来越大,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泡沫... 但是我们说,再高的堤坝也挡不住永远奔流不息的河水,总有无法再高的时候。那么,当堤坝无法再高的时候,也就是溃坝、决堤的时候。
现在唯一不可预测的是,这个时间点在哪里。
而我们的真心希望是,法律健全了,社会公平回来了,贪污腐败惩处、管制住了,于是乎牙膏价格也就回归了。如此,我们就不用满世界奔波囤货了。
来源:唐尧北漂博客
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11月5日星期二
2013年7月4日星期四
人民币可能已经升值过快过多?
MNI周二发了一篇有趣的报道,谈了市场对于人民币的态度或许有所改变:
一些监管机构的官员认为,央行在今年初让人民币升值过快是个“巨大的错误”,因为这使得在岸的外汇水平过高,当贬值预期抬头、资本开始流出中国的时候,这可能带来麻烦。
尽管央行的政策已经受到了金融系统监管机构官员的指责,但不清楚这是否会对政策造成影响。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反对意见显示出政府内部对资本外流的忧虑,并且担心政府的汇率政策可能还推动了这一过程。
一位监管官员最近评论道:“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现在的升值幅度已经到了极限。尽管大规模资本外流尚未发生,但贬值预期可能在未来带来的麻烦要比升值严重的多。”
该官员表示,人民银行应该让人民币兑美元的每日中间价和资金流的情况相符。
如果这篇报道所言属实,那么这无疑显示出中国的一个关键担忧就是人民币政策的变化和可能的贬值可能推动资本外流。因为当人民币贬值时,这不仅会伤害中国的海外投资,还会吓跑热钱,而这些热钱以我们尚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在支撑着中国的金融体系。
MNI的报道还提到:
市场参与者一直怀疑,在采取更多汇率改革(比如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区间)之前,央行正不顾市场趋势而有意引导人民币走高。
度量资本流动的指标—外汇占款,从今年前四个月的平均3774亿元下降到五月的668.6亿元。
如果中国继续努力开放其资本账户,那么资本外逃并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风险就会上升。不仅仅如此,那些原本认为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是一个好主意的海外商人会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价值低于原本所期望的。
以下来自Euromoney的观点也值得关注,他们猜测人民币可能高估达到30%,报道写道:
“中国的出口商不断削价竞争,造成了利润率的降低,影响之后的投资。这种通缩效应是人民币被高估的证据。中国的需要对资本开放改革非常谨慎,因为 如果国内消费无法及时填补上出口下降的漏洞,经济就将出现严重的下滑。中国的外贸盈余去年反弹至GDP的2.1%,且今年还在不断上涨。但这并不是因为出 口在增长,反而是因为对进口增长的预期正在消散,同时伴随着消费增速的减缓。”
位于香港的Lombard Street经济学家Freya Beamish的观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他认为人民币的汇率只是个烟雾弹,人民币可能被高估超过30%:
此前中国一直不愿意让人民币的名义金额走高,转而通过通胀的隐蔽方式来实现。而如今人民币的高估给经济带来了通缩的压力,挤压企业利润,这正是拖累经济的主要因素。
这种效应体现在中国正面临的生产价格通缩。PPI从2011年中的年华+7%左右下降到了如今的-2%-3%,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6个季度,这强烈暗示人民币被高估。
因此,中国面临的产品价格通缩。这种情况在宏观上也可以得到解释。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调整后单位劳动力成本自2005年以来上涨了11%。这种增幅 在其他交易对手国都没有出现。如果一种货币在名义上不能升值,那其真实价格就会上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观察到中国的通胀要比美国来的高。人民币真实价 格的升值其实远多于其名义价格。”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结论,因为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中国的实际利率在走高,此前中国的实际利率一直处于负值。
但如今美国的实际利率再度走高,看起来中国国内制造的人为通缩很可能变的不可持续。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一些监管机构的官员认为,央行在今年初让人民币升值过快是个“巨大的错误”,因为这使得在岸的外汇水平过高,当贬值预期抬头、资本开始流出中国的时候,这可能带来麻烦。
尽管央行的政策已经受到了金融系统监管机构官员的指责,但不清楚这是否会对政策造成影响。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反对意见显示出政府内部对资本外流的忧虑,并且担心政府的汇率政策可能还推动了这一过程。
一位监管官员最近评论道:“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现在的升值幅度已经到了极限。尽管大规模资本外流尚未发生,但贬值预期可能在未来带来的麻烦要比升值严重的多。”
该官员表示,人民银行应该让人民币兑美元的每日中间价和资金流的情况相符。
如果这篇报道所言属实,那么这无疑显示出中国的一个关键担忧就是人民币政策的变化和可能的贬值可能推动资本外流。因为当人民币贬值时,这不仅会伤害中国的海外投资,还会吓跑热钱,而这些热钱以我们尚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在支撑着中国的金融体系。
MNI的报道还提到:
市场参与者一直怀疑,在采取更多汇率改革(比如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区间)之前,央行正不顾市场趋势而有意引导人民币走高。
度量资本流动的指标—外汇占款,从今年前四个月的平均3774亿元下降到五月的668.6亿元。
如果中国继续努力开放其资本账户,那么资本外逃并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风险就会上升。不仅仅如此,那些原本认为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是一个好主意的海外商人会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价值低于原本所期望的。
以下来自Euromoney的观点也值得关注,他们猜测人民币可能高估达到30%,报道写道:
“中国的出口商不断削价竞争,造成了利润率的降低,影响之后的投资。这种通缩效应是人民币被高估的证据。中国的需要对资本开放改革非常谨慎,因为 如果国内消费无法及时填补上出口下降的漏洞,经济就将出现严重的下滑。中国的外贸盈余去年反弹至GDP的2.1%,且今年还在不断上涨。但这并不是因为出 口在增长,反而是因为对进口增长的预期正在消散,同时伴随着消费增速的减缓。”
位于香港的Lombard Street经济学家Freya Beamish的观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他认为人民币的汇率只是个烟雾弹,人民币可能被高估超过30%:
此前中国一直不愿意让人民币的名义金额走高,转而通过通胀的隐蔽方式来实现。而如今人民币的高估给经济带来了通缩的压力,挤压企业利润,这正是拖累经济的主要因素。
这种效应体现在中国正面临的生产价格通缩。PPI从2011年中的年华+7%左右下降到了如今的-2%-3%,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6个季度,这强烈暗示人民币被高估。
因此,中国面临的产品价格通缩。这种情况在宏观上也可以得到解释。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调整后单位劳动力成本自2005年以来上涨了11%。这种增幅 在其他交易对手国都没有出现。如果一种货币在名义上不能升值,那其真实价格就会上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观察到中国的通胀要比美国来的高。人民币真实价 格的升值其实远多于其名义价格。”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结论,因为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中国的实际利率在走高,此前中国的实际利率一直处于负值。
但如今美国的实际利率再度走高,看起来中国国内制造的人为通缩很可能变的不可持续。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2013年5月23日星期四
联合报:人民币汇率升值已是必然
来源:联合报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美,6月将与欧巴马举行元首峰会,再度促使人民币汇率走高,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汇率去年平稳了一年之后,今年开春以来出现走扬的趋势。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密切,再加上两岸签署货币清算协议之后,现在人民币与新台币可以直接兑换,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于台湾经济的影响会比以前更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于人民币汇率长期的可能变化趋势,做仔细的讨论。
先从短期趋势来看,造成今年以来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因素有好几个:第一,去年底日本首相安倍宣布要开始大量增加货币供给,让日圆快速贬值,塬本已经过多的国际热钱又更加氾滥,造成今年以来大量的热钱流入中国大陆,引发人民币快速的升值。今年第一季,大陆外汇存底增加了1,310亿美元,几乎已经等于去年全年大陆外汇存底增加的总额。而今年第一季增加的1,310亿美元当中,贸易顺差占432亿美元,另外的878亿美元应该都是热钱流入所贡献的。其次,第一季大陆出口成长率为18.9%,远超过去年同期的8.9%,也就是说,大陆出口又回到两位数的成长,可以预期大陆今年的顺差会比去年好很多,因此有机会再推升人民币汇率走扬。
再从长期趋势来看:第一,在国际金融海啸之后,美国、欧盟,及现在的日本,莫不以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因此这些重要的国际货币很可能都会出现长期走弱的趋势,相对的,人民币就会因此出现长期走升的趋势。
二,从经济成长的基本面来看,虽然大家都认为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率未来可能无法再达到保8的目标,但是即使是现在只剩下7.7%的水准,与美欧日等国的经济成长率相比,大陆的经济表现仍然是强了许多,因此国际上对于人民币的信心依然会比其他几种国际货币要强很多,所以从经济基本面的表现来看,人民币长期上扬的机率仍然是很高的。
叁,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另外一个重要的长期因素是这一国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国内的通膨很严重,表示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在下降,此一货币兑换其他国家的汇率应该要下跌。过去以来,大陆的通膨一直都很严重,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会产生负面的效应。但是,自从去年以来,大陆对于国内通膨就很严格的控制,去年全年大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只上升了2.6%,这是大陆很少见到的稳定。而今年第一季,大陆CPI仍然维持在2.4%的稳定水准,如果大陆物价可以维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那么人民币汇率就又有上升的机会了。
最后,影响人民币长期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近年以来,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量快速成长,去年大陆出口已达2.05兆美元,远超过美国的1.55兆美元,大陆进口为1.82兆美元,略低于美国的2.34兆美元,而大陆贸易总量为3.87兆美元,几乎等于美国的3.89兆美元。由于大陆进出口成长率远高于美国,因此毫无疑问的,从今年开始,大陆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体。
但是,人民币竟然还不是国际化的货币,这对于一个这么重要的贸易国家来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有这么多的国家需要与大陆贸易,人们当然希望手中能持有一些人民币,未来与大陆交易时,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如此就可减少一些因为汇率变化而可能产生的风险,所以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事。也因此,现在有许多国家与个人希望能持有人民币,以因应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上对于人民币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人民币长期上升的趋势必然也是可以预见的。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美,6月将与欧巴马举行元首峰会,再度促使人民币汇率走高,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汇率去年平稳了一年之后,今年开春以来出现走扬的趋势。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密切,再加上两岸签署货币清算协议之后,现在人民币与新台币可以直接兑换,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于台湾经济的影响会比以前更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于人民币汇率长期的可能变化趋势,做仔细的讨论。
先从短期趋势来看,造成今年以来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因素有好几个:第一,去年底日本首相安倍宣布要开始大量增加货币供给,让日圆快速贬值,塬本已经过多的国际热钱又更加氾滥,造成今年以来大量的热钱流入中国大陆,引发人民币快速的升值。今年第一季,大陆外汇存底增加了1,310亿美元,几乎已经等于去年全年大陆外汇存底增加的总额。而今年第一季增加的1,310亿美元当中,贸易顺差占432亿美元,另外的878亿美元应该都是热钱流入所贡献的。其次,第一季大陆出口成长率为18.9%,远超过去年同期的8.9%,也就是说,大陆出口又回到两位数的成长,可以预期大陆今年的顺差会比去年好很多,因此有机会再推升人民币汇率走扬。
再从长期趋势来看:第一,在国际金融海啸之后,美国、欧盟,及现在的日本,莫不以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因此这些重要的国际货币很可能都会出现长期走弱的趋势,相对的,人民币就会因此出现长期走升的趋势。
二,从经济成长的基本面来看,虽然大家都认为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率未来可能无法再达到保8的目标,但是即使是现在只剩下7.7%的水准,与美欧日等国的经济成长率相比,大陆的经济表现仍然是强了许多,因此国际上对于人民币的信心依然会比其他几种国际货币要强很多,所以从经济基本面的表现来看,人民币长期上扬的机率仍然是很高的。
叁,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另外一个重要的长期因素是这一国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国内的通膨很严重,表示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在下降,此一货币兑换其他国家的汇率应该要下跌。过去以来,大陆的通膨一直都很严重,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会产生负面的效应。但是,自从去年以来,大陆对于国内通膨就很严格的控制,去年全年大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只上升了2.6%,这是大陆很少见到的稳定。而今年第一季,大陆CPI仍然维持在2.4%的稳定水准,如果大陆物价可以维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那么人民币汇率就又有上升的机会了。
最后,影响人民币长期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近年以来,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量快速成长,去年大陆出口已达2.05兆美元,远超过美国的1.55兆美元,大陆进口为1.82兆美元,略低于美国的2.34兆美元,而大陆贸易总量为3.87兆美元,几乎等于美国的3.89兆美元。由于大陆进出口成长率远高于美国,因此毫无疑问的,从今年开始,大陆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体。
但是,人民币竟然还不是国际化的货币,这对于一个这么重要的贸易国家来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有这么多的国家需要与大陆贸易,人们当然希望手中能持有一些人民币,未来与大陆交易时,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如此就可减少一些因为汇率变化而可能产生的风险,所以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事。也因此,现在有许多国家与个人希望能持有人民币,以因应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上对于人民币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人民币长期上升的趋势必然也是可以预见的。
Labels:
人民币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