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经营环境恶化 中国台商卖地卖厂大逃亡

    (中时电子报) 中国经营环境改变,中小企业缺乏人才与管理技术,台商优势尽失,今年以来更明显爆发撤退潮,只能出售土地厂房,希望全身而退。
   
      一家位于上海、专门服务台商的顾问公司,今年以来每天生意红火,会议室里坐满神色仓皇的台商企业主,他们都抛出相同的需求──如何卖掉自己一手打造的公司?  
 
      自二○○八年金融风暴发生以来,制造业台商在中国处境日益艰辛,但近来竟出现加速恶化的趋势。这家顾问公司负责人表示,过去平均每月仅有三家台商洽谈出 售事宜,「但现在,每月竟高达三十家台商,而且还主动提出卖土地与厂房。」这种几近逃命潮的情况,让同样身为台商的顾问公司负责人看得胆战心惊。

     另一家设厂上海的大型台商,该公司总经理也感受到类似的气氛。最明显的徵兆是,已维持一段时间的缺工潮,最近突然悄悄的缓和下来。「过年前,找不到人的,最近突然都找到了。」

  引爆逃命潮!  劳力密集产业 丧失竞争力

      另一个指标:中国大陆工厂员工的一个重要来源──建教合作;过去上海周边地区的技职学校,对他这种「黑手工厂」看不上眼,不愿送学生来,但最近竟然有几所学校主动找上门来。
   
     这些不寻常的迹象,让这位已到上海二十多年的台商研判,现在中国可能正出现金融风暴之后的第二波关厂倒闭潮。他自己亲身遇到的两个桉例:一家年营收规模达数十亿元的福建台商,透过券商找上他兜售;另一家上海小型台商,则打算卖掉厂房土地。
   
     从不同类型的中国总体数据,也可看出端倪。中国外销接单的重要指标──刚在五月初结束的广东交易会,成交量竟较去年同期下滑二‧二%,这是金融风暴以来第 一次下滑。而且,不久前公告的中国四月份货品出口总值,仅较去年同期成长四‧九%,远低于一般预期的八到九%,又唤起各界对中国制造业二度衰退的担忧。
   
    而从中国出口结构的改变,更可一窥台商的窘态。众所皆知,制造业台商多集中在「加工出口」领域,举凡笔电、成衣都列在该类。而根据澳盛银行的研究 指出,过去「加工出口」占据中国贸易半边天的局势,在○八年后出现剧烈改变;一一年,相关的进出口,仅占到贸易总值的三六%。主要原因是「劳力密集产业已 丧失竞争力了。」
   
     观察中国将近二十年的康师傅集团财务长林清棠指出,过去市场高度成长时,台商经营问题不大,但市场出现变化时考验才真正来临,「到底台商赚的是机会财、还是管理财,是短线投机还是永续经营?实力从现在才开始见真章。」
   
      而这个关键时间点,就是二○○八年先后发生「中国政府施行劳动法」与「金融风暴」事件。

 裸泳现形记! 营环境恶化 拖愈久愈惨
   
     一位东莞台商表示,劳动法施行后,退休金提列须依年资溯及既往,「以前的工人是没领到钱就走,现在却是资深员工不肯走,等着领退休金,造成人事成本提 升。」而最近一波规定,是连台商干部也得加入中国社会保险,台商抱怨四起,而据推估,国内电子大厂广达因为这项新规定,每年增加超过一亿元的成本支出。
   
     不仅经营成本节节高升,台商的核心研发技术也大量外流,一位在深圳生产连接器的台商直言,「说好听是研发在地化,其实是为了降低成本,只找一位台湾人带着中国人做,结果就是为自己培训竞争者,至少我就培养了三、四位老闆。」
   
     上述情况几乎是中、小型台商的共通问题,在自身竞争力、管理都无法提升的情况下,偏偏又遇到金融风暴问题,以及隔两年随即爆发的欧债问题,让外销市场雪上 加霜,「经营成本愈来愈高,但商品价格却无法转嫁,拖愈久就愈无利可图,还不如收一收算了。」争相退出中国的台商,犹如上演一场大逃亡、先跑先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