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中共党报高调政改 炮轰围殴层出不穷 正视听恐流产

正值中国十八大换届之年,任何围绕政治改革的发声都会掀起一阵波澜。继中共党报官媒此前接连发出“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风险”及“必须改革成共识”的呼声后,《人民日报》于14日又在头版刊文并在第五版整版对这一议题展开论述。鉴于《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和广泛影响力,此文一经面世,随即引发了各界关注,层出不穷的炮轰围殴之势恐将导致中共以正视听的初衷流产。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通讯后,在第五版用整版对这一议题展开论述,并围绕六个方面论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其中“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锵锵陈词尤其引人注目。

不过,党报如此高调“以正视听”的做法,并未收获如潮的好评,反而引发各界一阵鄙夷。中共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实名认证微博对此发表观点,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是伪命题。原因在于,政改从改革早期就已开始,否则领导人依然会沿袭一贯的终身制。官员越来越难当,被追责的风险越来越大,舆论监督越来越严厉,法律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越来越坚决有效。凡此种种,无一例外都是政改的“成果”。不过,政改要继续加快,否则其他改革也推不动。但中国在改革路上,不在起跑线上。

相较于胡锡进的“端正”表态,以自由时评人五岳散人(真名姚博)为代表的民众则更为激越。五岳散人直言斥责了《人民日报》“总是提及并正面肯定”,却从来不说“具体改什么”以及“具体怎么改”的问题。同时借用“画饼充饥”的故事讽刺了中国政改的“虚无”本质。

此外,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高级研究编辑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并长期从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研究的吴稼祥称,今天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整版8篇文章,主题是政改,主调是“稳步推进”,这可以看做中共最高主媒对政改的正面回应。1986年DXP12次敦促政改,并将此议题写进次年的13大报告。在新一届班子交棒进入倒计时之际,如此重磅的“稳步推进”提法用意何在?是留给接棒者的遗嘱?

作为对吴稼祥的质问和揶揄的回应,时任清科集团的创始人、CEO兼总裁倪正东也对党报长篇累牍提政改的做法表示不满,并将政改比作“打太极拳”——讲得天花乱坠,却没啥实际动作。对此,有网友回应称,政改就像是一个讳疾忌医的病人,有病不肯就医,一拖再拖,拖下去只会病入膏肓,就算刮骨疗毒也未可治也!

不过,中国世代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禹晋永则从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主权领土争端出发,建言从肃清“叛徒汉奸”入手。称当今的中国当务之急,不是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是打击贪官污吏,更不是解决民生人权,而是肃清叛徒汉奸。同时援引邓小平“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的言辞,严厉厉色斥责了那些蛊惑人心、煽动民情、颠覆政府,意图破坏国家主权的群体,并发出“叛徒汉奸不除,国将不国”的“预言”。

诚然,围殴和炮轰之外,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不难看出,改革既面临风险和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和发展的“爆破点”。一些国家因拒绝改革或是推迟改革而导致“革命”甚至国际解体的教训也一再证明,中国“必须改革”这一论断是值得付诸实践的。

姑且不论中共政改难以落到实处的“祸源”在何处,一个显在的事实是,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就越大。简言之,改革越到最后越难改。随着改革“战线”的拉长,中共还需有效规避改革疲劳症的端倪。在官方和民间齐声呐喊呼吁之际,如果决策层顺应民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或将产生两个结果:其一是凭借“一鼓作气”达到预期改革目的;其二是因缺乏对风险的预估和抵抗能力而出现减速甚至停滞。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改革从总体上开来还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只不过速度略显不同而已。


文章来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