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美不豁免中国买伊朗石油 华府敢否太岁头上动土

【多维新闻】美国国务院11日宣布新一波进口伊朗石油制裁豁免名单,韩国、印度、台湾等7个经济体“榜上有名”,但中国却不在此列。联想到6月28日美国将开始实施制裁措施,外界开始担忧中国将成为美国的“关照对象”。中国外交部12日回应称,中国进口伊朗原油不损害其它国家的利益,完全合法合理。分析认为,中国的回应已暗示出中国不可能因美国制裁的恫吓而就此屈服,但美国也不敢对中国实施严苛制裁,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已是双方共识,中国最终或将与美国的制裁“绝缘”。

早在2012年3月,美国曾宣布首批11个免受从伊朗进口石油制裁名单,当时中国被排除在外。在6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宣布的第二批“大赦”名单中,印度、土耳其、韩国、南非、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台湾入围,中国再次榜上无名。对于两次“大赦”名单均没有中国,舆论认为主要原因有个点。其一,美国想迫使中国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站在一边。而轻易豁免中国,也就意味着美国在伊核问题上的低头认输。其二,美国此举有其国内政治因素考虑,奥巴马政府将中国列入制裁黑名单,是为了避免在大选前受到国内“对华软弱”的批评。

中国依旧处在黑名单,被认为意味着美国没能说服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中国可能成为面临制裁的石油进口大国,这为中美争端埋下了伏笔。奥巴马2011年12月签署了《美国国防授权法案》,其中第1,245条中规定,任何与伊朗进行贸易以及金融往来的经济主体,都将被限制和美国金融机构进行交易。而这一法案自2012年6月28日即将生效。

面对美国国务院11日依旧将中国列入制裁黑名单,中国政府予以了坚决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2日强调,中国从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正常渠道从伊朗进口原油,公开透明,不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不损害第三方和国际社会的利益,完全合法合理。一种声音认为,中美在此立场上的互不相让,使得中美即将发生冲突的氛围越来越浓。

对此,一些大陆学者认为,伊朗是2011年中国第三大进口石油供应国,几乎每天进口约55.7万桶。中国要做出大幅调整相当困难。如果美国因此制裁中国,势必会引发中美间的一场贸易战。对于美国的制裁,中国势必给予反击,而通用汽车(GM)、花旗银行(Citibank, N.A)都可能成为中国的箭靶子,那样美国势必损失惨重。

以上学者表示,中美建交40年以来,两国贸易额增长了180多倍。过去10年,美国对华出口累计增长468%,为美国增加了3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对美债券等间接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以当下中美经贸联系之密切,如此严重的贸易战做法美国也承受不起代价,若真走到制裁中国那一步,这绝对是两败俱伤的行为。

路透社12日独家报道称,中石化一名高管向其透露,作为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该公司2012年余下时间里没有增加进口伊朗原油的计划。该高管还称,中石化已拒绝了伊朗方面的低廉报价,他还说,“对国家而言,向石油储备库添补一些折价伊朗石油的经济利益太小,中国的真正顾虑是中美关系。” 而《纽约时报》也分析认为,奥巴马签署的制裁伊朗法案其实留有回旋余地。当认为制裁措施扰乱国际油价时,美国可以推迟实施制裁,此外奥巴马还可以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宣布对中国免予制裁。

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当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议题,都离不开中国参与。中美斗而不破,已是中美关系平常化后的一种常态。而中美只有和气才能生财,如果反目成仇,除了两败俱伤,两国一无所获。对于制裁中国行为,美国绝不敢贸然发动。在制裁生效之前,中美一定会找到一种办法,力避两国都害怕的贸易战。而当下中石化拒绝伊朗低价石油,奥巴马在中国豁免权上的态度又相当具有灵活性,便预示着中国获得从伊朗石油进口制裁豁免权存在可能。


(謇言 撰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