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

聚焦中国: 编程随想 | 每周转载:关于银行"钱荒"、地方债和理财产品

中国数字时代
- 在这里,了解祖国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编程随想 | 每周转载:关于银行"钱荒"、地方债和理财产品
Oct 28th 2013, 05:45, by Chinese Netizens

  端午假期之后,天朝的金融机构出现罕见的”钱荒”,”钱荒”进一步引发了A股市场的暴跌。今天搜罗一些相关的评论供大伙儿参考。

★银行业的”钱荒”

  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官方利率显示,从6月初开始,同业拆借利率一路走高。到了上周四(6月20日),同业拆借利率激增至13.44%,创下历史纪录。相比而言,上周三的利率是7.66%,上月的利率不足4%!
  不知道啥是”同业拆借”,请看维基百科的解释(在”这里“和”这里“)。
  通俗地说就是:一家银行因现金不足,向另一家银行进行短期借贷。”同业拆借”有不同的时间周期,”隔夜拆借”是最短的。如果”隔夜拆借利率”持续猛增,通常说明银行普遍缺钱(钱荒),为了找同业借钱,不惜支付很高的拆借利息。

  以下是相关报道:

中国货币市场闹钱荒,银行间拆借利率创新高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3-06-21)

银行资金告急 聚焦中国式”钱荒” @ 金融界

★”钱荒”的原因

  咱们天朝经常是很分裂的。一方面滥发货币(印钱比印草纸还快),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却闹”钱荒”。为啥会这样捏?

  这篇新华网的报道可以看成是朝廷的官方解释
中国式”钱荒”——不是没钱 而是放错了地方 @ 新华网 (2013-06-23)

  除了官方的解释,还有各种非官方解释。

马光远:”钱荒”——中国银行业的真实谎言 @ 腾讯网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而银行真正缺钱的原因又何在?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的一篇研究报告可谓揭示了冰山一角。惠誉的报告称:据其统计, 6月最后10天有1.5万亿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近期银行同业市场资金紧张,令产品能否如期偿付存暗涌。同时,惠誉的报告也指出,中国信贷泡沫为现代世界史上前所未有,并对中国影子银行发出警告。惠誉称中国信贷总额从9万亿美元上升至23万亿美元,占GDP比率在五年内从75%上升至200%,而美国次贷危机及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前的该比值大约为40%。
一方面是信贷规模的快速膨胀,另一方面,是银行出于盈利的考虑,要么通过”扭曲”操作,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信贷,要么通过大量的包括信托以及其他理财产品的表外业务,增加了杠杆和风险,而影子银行以及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一旦出现大面积危机,中国出现金融系统性崩盘的风险并进而将经济拖入深渊将不可避免。今年以来,高层规范影子银行,并将防范系统金融风险列为国务院五项重点工作,是的确看到了山洪逼近的影子。

中国流动性危机的来龙去脉 @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2013-06-24)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症结之一就是过度膨胀的金融体系。中国信贷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2012年达到180%,高于2008年的123%。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不断放缓,增加的这部分贷款很可能最终成为坏账。这迫使银行更主动地向货币市场寻找资金来应付日常业务。
此外,理财产品的快速扩张也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截至2012年底,理财产品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到人民币7.1万亿元,而几年前理财产品在中国还几乎无处可寻。所谓理财产品,就是安全性与存款类似,但回报率更高的一种投资工具。

★为啥央行不肯放水?

  很多银行眼巴巴指望央行出手相救。但是央行昨天(6月24日)发了一份公函。大意是:央行不打算出手了,各家银行展开自救吧。相关报道如下:
央行强硬表态 “救市”预期落空 @ 每经网 (2013-06-25)

  对于央行的动机,以下是各方的分析。各种观点不尽相同,请大伙儿自行判断。

中国政府正在发动一场”可控的金融危机” @ 福布斯中文网 (2013-06-21)
注:福布斯的这篇文章总结了4种常见论调:中国政府出手整顿论、热钱流出论、央行去杠杆论、银行期限错配论。

李佐军两年前预言:2013年七八月份可能爆发经济危机 @ 搜狐网 (2013-06-24)
注:李佐军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这是他在内部的一个小范围讲话,后来被媒体曝光。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对下一届政府领导来说,面临一个抉择,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把泡沫再接过去,再精心维护,那么他会维护到什么时候呢?最迟能维护到2015年,或者2016年,那么那个时候就是一场更大的危机。那个时候爆发的危机的责任在谁,谁也说不清楚,这是一种选择。
第二种选择,不接这个泡沫,上台之后很快让这个泡沫给破掉。破掉之后,首先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痛苦,但对于新的领导人来说是好事,因为责任很清楚,不是他们造成的,是前面造成的。

央行想看谁在”裸泳”——流动性紧绷各金融机构哭穷 @ 华夏时报 (2013-06-21)
注:”裸泳”一词出自巴菲特的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你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中国央行为何坐视信贷紧缩加剧? @ 金融时报中文网 (2013-06-21)
注:金融时报这篇文章认为,央行目前的举动带有政治色彩,是为了配合习近平近期的党内整风。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钱荒”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涉及到地方债务。以下是地方债的相关报道:

国家审计署:地方债余额3.85万亿 增长12.94% @ 和讯网 (2013-06-13)
注:这里提到的3.85万亿,仅仅是15个省级政府、15个省会城市以及3个直辖市政府和3个直辖市的区政府。

(穆迪推算)地方债余额或已达12万亿 卖地收入下降偿债难 @ 新浪网 (2013-06-15)
注:穆迪公司(Moody)是全球最权威的三大信用评级公司之一。

  以下是相关的分析和评论:

地方债务有可能引发中国债务危机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3-06-24)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很多金融专家认为,眼下的”钱荒”,实际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资金过多地通过影子银行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民营企业,特别是房产市场。
最新的官方数据也说明,中国的地方债务危机重重,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中国政府下一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投资行为的控制。
……
国家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研究员杜相乾日前对《纽约时报》中文网表示,地方政府适当借债有利于发展经济,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所贷资金的用途不够公开和透明,而这很可能导致部分资金的浪费、腐败和无效投资,再加上债务管理上缺少科学的债务确认标准,很容易造成社会公众的疑虑和担忧。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债已经失控 @ 金融时报中文网 (2013-04-17)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中国最大的内资所之一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张克在接受FT采访时表示,由于(对风险的)担忧,信永中和已经全面停止承接地方债务发行的审计工作。他同时兼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
“我们对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进行了审计,发现它们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就退出了,”张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多数没有强大的还本付息能力。情况可能变得非常严重。”
他还说道:”情况已经失控。有可能发生危机。但由于这些债务得到展期,现在成了长期债务,因此危机爆发的时机存在不确定性。”
正如FT所言,作为一名体制内人物发表如此严厉的言论是罕见的。
据FT统计,2013年第一季度,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发售了2830亿元人民币债券,同比增长一倍多。通常人们会预期这样的增长将提振经济,但2013年首季中国经济增长意外放缓至7.7%。
张克表示,从公共广场到道路修缮,许多地方政府投资于回报平平的项目,因此只能依靠借新还旧来偿还债权人。
“你能做的事只有发新债以偿还旧债。但这种做法迟早会有撑不下去的一天,”他表示。

地方债压顶政府缺钱大力卖地——如此偿债不可持续 @ 金融界 (2013-06-20)

★金融危机的风险

  本月发生”钱荒”之后,有不少金融界人士警告金融危机的风险。以下是相关的新闻和评论。

袁剑:静悄悄的危机 (2013-06-12)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在我看来,中国在1990年代末期走出短暂困境进而急速狂奔的经济增长,在中国的思想界留下了深远的负面遗产。它让很多人误以为,中国真的具有某种坚实的制度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持久竞争力。事实上,这种制度竞争力既不坚实,更不持久。相反,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扩张之后,一直蛰伏着积累着的重大负面后果却在不断显现。迄于今,这种所谓的制度竞争力不仅已经无法继续推动强劲增长,反而在不断制造社会问题。我曾经以”经济增长成本的社会化”这样一个概念来解释中国1990年代末期之后的经济增长。意思是说,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通过将成本从企业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强制剥离出去,并分散、隐匿于整个社会之中而达到。但最后,必然要出现的社会反向运动将会抵制、反抗这种成本的转嫁,并最终以社会运动的方式将这种成本重新放回政府及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并使得政府与企业在当初获得的看上去无可匹敌的竞争力一夜流失。当下我们看到的政府与企业不断高企的成本上升,实际上正内置于这一历史进程。
……
在内部制度动力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同时消失的情况下,要想维持中国经济奇迹的玫瑰颜色,就只有加杠杆一途了。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微观主体普遍去杠杆的同时,中国却在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同时进行了大规模、高幅度的加杠杆操作。金融危机之后的5年,虽然不断微调和变换政策基调,但中国经济其实一直在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加杠杆。其时间之长,幅度之大,经济史上罕有其匹。其结果是:2009~2012年间中国的新增债务规模达到GDP的110%,债务总规模/GDP达205%。而在2013年一季度,中国的信用增长甚至达到了令人乍舌的58%。债务增长幅度不是而不是债务的总体规模从来是金融危机的一个先行指标。正是债务增长的幅度这个意义上,中国可能正在面临一个转折时刻。以至于有人将这种匪夷所思疯狂干脆描述为”中国债瘾”。许多人批评中国的经济管理者所推动的债务扩张政策,但坦率说,我对此抱有深刻的同情。如果一个体制的合法性要几乎完全依赖于经济增长,维持经济增长基本上就是这个体制全部要做的工作。
……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从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表现良好的就业情况也开始出现令人担忧的趋势。如果说,应届毕业生不到30%的签约率还只是表现了某一个特殊阶层结构性失业状况的话,那么汇丰PMI以及其他调查可能就表达更为普遍的裁员趋势。今年4月,智联招聘新增工作机会环比猛跌了23%在我们的观察中,一枝独秀的中国似乎仅仅剩下一枝独秀的房地产了——一个最不该一枝独秀的行业。如果这种状况(信贷高速增长与GDP增速背离的情况)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中国已经过了某一临界点,正在读秒进入所谓”明斯基时刻”。
水正在不断升温,而青蛙仍在一如往昔地游弋。这是一场静悄悄的危机,但却是一场足以引发历史巨变的危机。

注:袁剑曾经写过《中国——奇迹的黄昏》一书,指出天朝最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是权贵阶层对社会财富的掠夺。俺的网盘上有电子版。

许小年:持续性衰退的冬天刚开始,但是春天来时你要在 @ 共识网 (2013-06-21)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一、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
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很不乐观。
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经济数据的走弱、增长速度的下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衰退,跟大多数经济家理解周期性衰退不一样。周期性衰退,跟冬天到了得了感冒一样,过段时间就好了。但是结构性衰退,是内部得了炎症,如果不动手术,光吃药是好不了的。
……

二、四万亿1.0、四万亿2.0、四万亿3.0?
微观指数上,生产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很多行业出现了亏损,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就业形势越来越难,今年大学生毕业据说是最困难的一年!业不愿意扩大规模,不愿意投资,就不会愿意招人。
这个指数的不断走低,已经持续了十几个月。这个生产价格指数的下降,仅仅在去年下半年得到了缓解,向上走了一个下山坡,因为去年下半年执行了四万亿2.0,和09年执行4万亿1.0不同。当时是大张旗鼓宣传,让人民相信政府这个手可以支撑住经济。但是2.0是低调,打枪的不要。这次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力,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一半来自银行,一半来自债市。
我知道这个方法托不住,但是短期的烧钱会有一定作用,我当时以为会支持一段时间,经济形式下滑出现会在下半年。结果今年一季度末就出现了,连续的持续的下滑。用经济的说法是,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
想想2009年,当时的说法是政府的无形之手,拯救了中国经济,拯救了世界经济!但是去年的四万亿2.0,扔进去,好像水花都没有。
这是什么原因,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只是給他吃止疼片,止痛的效果是递减的。

周彦武:央行和政府都在走钢丝 @ 搜狐网 (2013-06-24)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流动性紧张的本质原因就是银行们一方面大搞理财产品,把3-4万亿的银行信贷隐藏在银行间资产里。另一方面是银行的放贷是肆无忌惮,毫无风险意识的疯狂放贷。
……
不给商业银行们点颜色看看,央行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过流动性的突然收紧,导致的后果可能让央行都大跌眼镜,极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流动性收紧带来的滚雪球效应将向各个领域快速蔓延,恶性循环要开始了。
……
流动性收紧如果持续6个月以上,将出现跑路潮、破产潮、经济大滑坡这样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如果央行在对峙中输了,降准或增加流动性,那意味着更大的危机在酝酿中,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个会刺激房价继续飞涨,加剧通货膨胀,更多的呆帐坏帐出现,更多的金融黑洞。

高善文:市场将迎三波冲击波 不排除机构倒闭 @ 网易网 (2013-06-22)

江苏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突然停止营业 3200万存款无法兑付 @ 财经网 (2013-06-24)

黑幕总有拉开的一天,金融危机已经来到你的脚下 (长微博)

★理财产品的风险

  ”钱荒”除了跟地方债务有关,也跟近两年很火的理财产品有关。下面这些新闻和评论指出了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被指”庞氏骗局” @ 新华网 (2012-10-16)
注:所谓的”庞氏骗局”,就是把后期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拿去给前期投资者作利息(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中行董事长肖钢在《中国日报》发表英文署名文章呼吁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他们的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

惠誉:6月最后10天有1.5万亿理财产品到期 @ 东方早报 (2013-06-22)
注:惠誉国际(Fitch Group)是全球最权威的三大信用评级公司之一。

银行理财风波起 观言基金涉资逾1.25亿延期兑付 @ 搜狐网 (2013-05-24)

中信银行再曝理财诈骗案 上百人4000万血本无归 @ 搜狐网 (2013-04-16)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每周转载:帮你分析天朝的房地产市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Chinese Netize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