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中国共产党18届3中全会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备受瞩目的社会和经济改革蓝图。
不过,这次闭门会议结束后发表的蓝图并没有引起强烈反应,部分原因在于这项计划缺乏具体内容。官方公报说,这项计划呼吁让自由市场机制在由国家控制的中国经济体中发挥更大作用,并且呼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但这些改革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改善千百万民众生活,如何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相关细节却很少。
三十年来,中国使千百万民众脱贫,大批打工者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但是许多人认为,这种经济模式现在必须改变,才能使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民众更有能力购买生活必需品。
* 民众的基本需求*
很多中国民众被住房,健保和教育问题弄得心力交瘁。北京居民说,他们希望听到有关政府改善民生计划的更多细节。
来到北京打工的张女士说,住房是她和其他人的关键问题。她说:"我们在北京打工的很多人,住不起像样的房子,因为租金每天都在涨。"张女士说:"我希望三中全会能够处理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季先生说,住房价格和污染对他来说是迫在眉睫问题。
他说:"这些问题是我们每天生活的核心问题。那些宏伟政治理念以及政策宣示,与我们普通民众无关。"
*市场的决定作用*
中国政府在公报中承诺允许市场在经济中发挥"决定作用"。中国官方媒体说,和以前让市场发挥核心作用的说法相比,这是一个重大改进。不过,这种对细微末节的强调并没有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在中国社交网站上,很多网友对已宣布的改革步骤表示欢迎,但是也有人期待更多。杂志编辑汪东亚表示,他对这次全会寄予很高期待,然而会议还是在金融,税务以及监管方面缺少实质性改革。
律师段万金说,他对国企改革没有细节感到失望。
还有人说,中共的这次会议和30年前1978年召开的那次会议没有区别。在那次会议上,邓小平开始了"改革开放"政策。一位网友说,那次会议和这次会议的最大区别,就是使用了"深化"这个字眼。
北京清华大学经济学者蔡继明说,和邓小平三十年前启动的改革相似,目前这轮改革需要时间才能调整法律,消除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他说:"公众希望看到,推进改革要大刀阔斧,有人甚至认为,改革可以一蹴而就。然而中国的改革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市场优化,还是国企主导*
有人已开始注意政府计划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大矛盾,那就是,政府一方面承诺给予市场更多空间,一方面加大公有部门的力量。
国企能够得到各种补贴,可以拿到国有银行廉价贷款。有经济学者认为,民营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资本。
蔡继明说,依据他的观点,政府希望国企能够更多地与民企竞争,最终由市场来决定其成败。
有政府官员暗示,有可能改革,让民企在国企中投资,用以帮助国企实现多元化。但是官方尚未就此正式宣布。
蔡继明说, 有一个办法可以让竞争更公平,那就是要求国有公司把更多的钱上交国家。他说:"现在国有企业上交的金额只是税后收入的10%,我认为应当提高百分比。"
*围绕改革的内部斗争*
一些分析人士说, 全会公报缺乏细节并不意味着领导层不准备推进改革。在有些情况下,这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高层还需要在改革问题上赢得更多的党内支持。
法律学者何家弘说, 在司法改革问题上, 公众越来越要求司法公正,互联网也有助于推动改革,但改革的速度最终要由政界人士来决定。
他说,"我希望改革早些实现,但是从政界人士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还是保持社会稳定,因为改革太快社会就会不稳。"
香港中文大学的政治学学者林和立说,习近平主席再次表明决心改革,但是由于政府内部的既得利益,让市场起更大作用和创造一个更平等的竞争环境,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要大大超过预期。
他说:"很多高官的子女,还有一些前高干都加入了这些巨大的国有企业集团,这些既得利益者不太可能交出垄断权。
*安全委员会与改革委员会*
中共全会公报有两点特别引起关注,那就是成立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分析人士说, 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要帮助解决中国领导层所认为的日益严重的国内外安全威胁,比如社会动乱,恐怖主义和领土争端。
林和立说, 这些机构很可能会确保共产党掌权不会受到威胁。他说,中国政府认为外国敌对势力企图在中国挑起麻烦,推动所谓的颜色革命,而中国当局所说的敌对势力通常是指美国。林合立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合并使用军队,国家安保,警察等其他力量来防范所谓敌对势力。这不利于中国的公民社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