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农村插队还不忘学习
王岐山:深深体会了饿的滋味
李源潮:4人一天割稻7亩2分
张德江:百余人中第一个入党
电视剧《知青》在央视首播后,引发国人关于“知青”的时代记忆。上世纪60年代末,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投入到“上山下乡”运动中,与共和国一起蹉跎、奋进。中国政坛有知青背景的高官数不胜数,仅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就有多人,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李源潮、张德江,都曾是“知青”的一员。
习近平在延安插队的日子
“没有一点书生的架子”
延安市东北方向,有一个叫文安驿的小镇。文安驿往南,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走几公里,就到了梁家河村。1969年1月,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来了一群北京知青,其中一人就是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
当时,这批知青的年龄大多十六七岁,习近平更小,还不到16岁。
知青来到梁家河的第一顿饭,吃的是当地名吃“抿尖”。抿尖的原料以豇豆或豌豆面为主,也可以掺入一些小麦粉或玉米粉。面团和好后,放在一种类似擦子的器皿上(叫“抿尖床”),下面是沸腾的锅。用一个“工”字形木板(叫“抿拐”)在抿尖床上往下搓面团,抿尖就会落入锅内一寸长,两头是尖的,故名“抿尖”。
习近平插队梁家河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基建队劳动打坝淤地。梁家河村村民梁新荣那时只有十多岁,如今回忆起习近平在干活的情景时,还是历历在目:“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书生的架子。”
“爱看书”、“好学”,是梁家河村人对习近平的又一评价。也就是在这里,习近平1974年1月入党。
“点子多”的习支书
入党后不久,习近平即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有一天,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一些农村在搞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方便廉价。几天后,习近平到公社请了假,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地区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那时,延安还没有通火车,他要坐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车到四川。
几个月后,当社员用第一口沼气池的沼气做饭、照明的时候,乡亲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的习支书“有知识、点子多”。到1975年,全村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一共建成几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社员做饭、照明的问题。
1975年秋天,习近平被推荐读清华大学,听说习近平要回北京上学了,队里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吃饭。当年10月7日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他们排了很长的队送习支书,足足送了10里。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60里送他到县城,晚上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他们一同到照相馆照了纪念照那是他们第一次照相,花了5.5元钱。习近平要付钱,大伙儿不让,最后你三角他五角凑够了这些钱。
李克强在“停课”的日子里
到农村去,插队不忘学习
李克强青少年时代受父亲李奉三的影响较大。李奉三是安徽省一位地方官,曾任凤阳县县长,其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1955年7月,李克强出生在安徽合肥。小时候,他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学进入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学习。然而,李克强步入中学不久,“文革”就开始了。李克强虽然成绩优异,但只好辍学在家。父亲李奉三常带着李克强与供职于安徽省文史馆的国学大师李诚谈文论道。少年时的李克强聪明好学,天赋过人,使得李诚将其视为门生。拜李诚为师的5年时光,李克强在“停课闹革命”的日子里学业不但没有荒废,相反学识与日俱增。
1974年3月,李克强与其他同学乘坐大客车到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
由于水土不服,李克强一度全身皮肤溃烂。但他坚持田间劳动,一年到头大都用挎包装着干粮和咸菜下地劳动。渐渐地,农村生活习惯了,农活也大多会做了。革命加拼命精神,着实锻炼了李克强的筋骨,磨砺了他的意志。
李克强每天从田间披着晚霞归来,心底铭记李诚教诲,自学起从合肥带来的书籍,夜幕降临之后还往往挑灯夜读。同时,他还尝试着把自己的知识用于实践,带领农民科学种田,推广水稻良种,深得农民的拥护和公社党委的赏识。
高考第二志愿才是北大
1976年5月,李克强宣誓入党。这一刻,李克强开始在一个红色起点上起跑。
1977年8月,邓小平拍板决定恢复高考。听到这一消息,李克强喜不自禁,立刻着手准备课本,加紧自学,如饥似渴地“备战”。
这年12月,那场在冬日里举行的考试,成为一个时代的转折点。李克强成为570万人中的一员,走进改变了一代人命运的考场。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安徽师范学院,第二志愿才是北京大学。难熬的等待后,高考录取通知书终于收到,让李克强兴奋的是,自己被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这在凤阳轰动一时。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联名签订包产到户契约,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而这年的3月,李克强已带着憧憬告别了4年的插队生活,离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的凤阳,走进北京大学。
王岐山
半路改行研究经济
1969年初,毕业于北京35中的王岐山,随两万多名北京知青来到陕西,在延安冯庄公社插队落户。王岐山在延安插队落户的这段经历,留下的资料甚少。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吃。王岐山多年后回忆,当时他选择了延安圣地,没有去黑龙江,“后来跟黑龙江的同学见面后我都想哭,他们干活累了至少还吃得饱啊,我这是累了还吃不饱,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
1973年,王岐山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1976年毕业后他放弃自己的专业民国史,转而投入当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1982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借调走了王岐山,从此他步入从政之路。
李源潮
4人一天割7亩2分稻
与政治局委员中其他几位插队知青不同,李源潮是农场知青。
位于江苏大丰境内的海丰农场最早是上海农场的一个分场。李源潮是第一批5000多名“老知青”中的一员,待在仿部队建制的海丰农场庆丰二队,当时还用“李援朝”的名字。和他一起下放的知青梁铁旦回忆说:“我们四人一天割稻7亩2分,那时秋收很紧张,农活很艰巨,虽然很艰苦,但大家看到劳动成果,心里很高兴。”
1998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李源潮带着妻儿从北京回大丰“探亲”。他回忆起当年在这里挖河挑泥时的情景:工棚就建在海堤边,有时夜里会突然涨潮,海水一直涨到床边,被子全湿了,人要赶紧往堤上跑。兴致很高的他还让儿子当了一回“挑河工”。
张德江
“在知青中很有威望”
1946年11月4日出生的张德江,在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算是年轻的。在他的简历中,明明白白写着“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知青”,他也是一名插队知青。
“插队知青”的全称是“上山下乡插队知识青年”。因为“停课闹革命”而被耽误了正常学习进程的1966年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在校生,又被习惯称为“老三届”。“老三届”中资格最老的,当然是1966年没有机会入读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习称“老高三”。张德江便是其中之一,他1968年11月到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下乡。
当时的老会计邢锡国说:“张德江是七队集体户的户长,他在知青中很有威望。”
在队长胡乃和政治队长张德江的带领下,太平七队很快就走在了全大队的前面。当时学校的老师每月才拿30元工资,而每个社员一个月平均能收入100余元。张德江由于表现出色,成为100多名下乡知青中第一个入党的人。 (据7月9日《济南日报》)
送习近平(前排中)上大学时,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