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3月29日星期五

犀利公:梦就是梦

十九世纪末最热闹的中国梦无疑是立宪。代表官方描绘这一梦想的是皇帝本人。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 诏》,宣布实行新政。鼓吹君主立宪的康梁师徒等人,也都在朝堂上任了职。一百零三天后,光绪帝被囚,谭嗣同等人被杀,康、梁逃往国外,维新派梦断京城。美 梦变恶梦的根源是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特别是慈禧本人的利益。

两年后(1900年),在“庚子之乱”的强烈刺激下,慈禧本人亲自主导新 政,再次向臣民们描绘美丽的中国梦。尽管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诸多革命组织的鼓惑,但绝大多数国人还是对新政有所期待,因为这五年 (1901-1905),朝廷在改革刑律、编练新军、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等多个方面,都有看得见的举措。民众最为期待的政治改革,尽管姗姗来迟,但还 是在新政实行五年后揭开了序幕。1905年12月,慈禧派出五大臣分赴日美欧考察宪政。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宪法大纲》,宣布九 年后正式召开国会,推行宪政。

简略回顾这段老掉牙的“中国梦”史,是想揭示一桩事实:梦就是梦,当不得真。当拉链拉到可以看见大致轮廓时,人们终究会认清私处的丑陋。清廷改革的拉链很 长,头一段是洋务运动,长达34年(1861-1894);第二段是维新变法,持续了4年(1895-1898年);第三段是清末新政,实行了5年 (1901-1905);最后一段是预备立宪和立宪,开启于1906年。1911年5月8日,清廷公布了第一届内阁名单,13名国务大臣,满九汉四,庆亲 王奕劻为总理。此时,人们终于看清了清廷的“私处”——立宪是假,维持皇族集权是真。

清史研究近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慈禧多活10年,立宪可成,辛亥革命当可避免。然而,持论者是否理性地分析过:满清贵族集团会主动放弃既得利益吗?

与此类似,民国史研究者也有一种论调:如果没有苏联武装的中共军事力量的攻击,国民党一定会建立起美式民主政体的。然而,持论者同样忽视了当时国民党集团 的严重腐化现状。日寇甫已投降,各位大员分赴各地“劫收”,大肆贪腐、勒索,以致于不少“光复”地区的百姓悲叹不如日据时代(龚选舞《一九四九国府垮台前 夕》)。至于国民党日后在台湾的向善与新生,那是在蒋介石这位强人去世后一个客籍组织的不得已选择。

执政者在无法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堡垒时,只能回避现实,编织美梦,向民众作空口许诺。十九世纪末的清廷如此,二十世纪中期的民国也是如此。国民党还都南京 后,也承诺土地改革,也开始“民主”选举,但民众已经不再相信了,他们宁愿相信宣称日后会给予他们土地和民主的共产党。

无论是清廷垮台前向民众许诺的立宪梦,还是国府在大陆垮台前许诺的宪政梦,都不过是旧体制在终结前的最后一梦。他人包办的梦想通常实现不了,一如毛承诺过 的民主自由,邓承诺过的共同致富。对“××新政”抱以多少期待和赞美,就会收获多少失望与羞辱。没有体制的更新,就没有梦想的实现。自己喊理论自信道路自 信制度自信没有用,民众相信才管用。

2013-03-2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