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中关系无疑是21世纪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也最具挑战性的双边关系。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亚洲事务资深顾问葛来仪说:"美中关系越来越复杂,对于两国领导人来说都很难处理,因为各自有各自的国内民众以及盟友的利益。我认为,美中关系继续是合作与竞争的结合。"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项目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认为,近年来,美中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
他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一点儿都不好。在亚洲,很明显美中两国在该地区进行一场战略竞争。这场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恶劣,而不是更好,而且越来越激烈。"
也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2012年2月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访问美国时提出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
*新型大国关系指的是美中关系*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葛来仪认为,习近平提出这个概念的真正意图是为了在中国成为一个强国之际稳定美中关系,尽管这一提法由于引起俄罗斯等其他大国的不满而扩展到涵盖中国与俄罗斯等其他大国的关系。
葛来仪:"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关于美中关系的,这是因为美中两国都希望避免重复新兴强国挑战既有强国最后走向战争的这种老路。在历史上15个这样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11个这样的例子。中国和美国都有意要避免这种结局。"
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总统特别助理兼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局资深主任的李侃如认为,中国外交的90%受到中国国内发展情况的影响。鉴于习近平的优先考虑是解决国内问题,因此他不可能在国际上找麻烦。
李侃如:"他不会在中国的海上主权要求上让步,但是他也清楚地表明希望美中关系稳定发展。他不希望挑战美国,制造麻烦来挑起民族主义情绪或是别的什么。他不要这种注意力的分散并耗费资源。"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还表示,习近平与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进行长时间的单独对话而且准备再次这样做都表明,习近平希望与奥巴马建立互信,减少美中关系中的问题,从而使得他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国内问题上。
*陈破空:新型大国关系就是美中两国井水不犯河水*
而在评论人士陈破空看来,习近平的新型大国关系其实就是冷战的代名词。
陈破空:"也就是说,我们彼此有意识形态的不同,有地缘利益的不同,但是彼此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就是说我不损害你的利益,你也不要来损害我的利益。也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实际上这就是苏联跟美国在冷战时代形成的格局。"
这位《假如中美开战》一书作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远交近攻。
陈破空:"很明显,周边国家的领海领土之争,它寸土不让。远处的国家,像美国或者欧洲这些地方,尽量交好。所以它跟日本、东南亚国家有事,跟远处国家没事。"
在陈破空看来,中国外交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欺弱怕强。他举例说,中国可以把领土出让给俄罗斯,但是却跟菲律宾和越南寸土不让,在自己实力不如日本的时候不会跟日本争,现在实力超过日本后就开始跟日本争。
陈破空认为,不管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其终级目标就是称霸全球。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那一天指日可待。中国著名的学者、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在《历史的惯性》一书中预测,中国在2023年可望超过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谭宝信:中国难以成为超级大国*
长期生活在香港的中国观察人士谭宝信却在他的新书《蹒跚的巨人》中断言,鉴于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数量之多以及问题之严重,尤其是人口结构方面的巨大挑战,中国将难以成为全球第一大国。
不过,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当他断言中国不太可能成为全球大国的时候,他也应该说,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超级大国。
谭宝信:"尽管美国在很多年里除了入侵格林纳达以没有打赢一场战争,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到苏联的垮台,很明显,它还是全球的超级大国。但是最近几年,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失败已经使得它的这一地位被削弱。因此今天说美国仍然是一个超级大国是不正确的。"
在他看来,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多极世界,其中美国仍将是最强大的国家。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美国政府这次的关门加速了早就预测的美国的衰落。那么一个衰败的超级大国会是什么样子?而一个由中国来主导的世界又将是一种什么情况?这些问题,我们只能留待历史来做出答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