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共中央本月初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由二百多名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參加的高層會議,敦促黨內緊密合作,推進十八大各項準備工作,並宣布薄熙來下台是一次「孤立案件」。據說胡錦濤同時呼籲與會官員結束意識形態的分歧和制止醜聞導致的傳聞。
若報道屬實,訊息便耐人尋味,說明薄案並非政治案件,也不涉政治路線之爭,只針對涉案人員,並不針對重慶模式,也間接否認重慶搞文革之說以及周永康涉案論的傳聞。北京如此處理此案,一方面是最大程度降低政治動盪,確保十八大順利召開,另一方面也反擊自由派藉薄案進行政治逼宮。
自從溫家寶在今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提出反對文革說後,自由派紛紛將重慶模式與文革復辟掛鈎,海內外掀起一股以批判重慶聲討文革的輿論浪潮,有輿論更對薄熙來家族進行全方位起底,株連整個家族;至於京城政變說,周永康被停職、提前交權等消息甚囂塵上,高層分歧,路線未明,使中共面臨空前的政治危機。
在今次政爭中,自由派利用薄案隔山打牛,企圖通過文革論來煽起民眾對重慶的反感,並以此打擊左派力量,影響十八大的政治路線,並開啟中國走向普世價值的改革之路。所以,在這三個月中,自由派主導的輿論掀起「倒薄、打周、挺溫」這三步走策略。不過,自由派掀起浪接浪的輿論攻勢,尤其是西方媒體的高度介入,反使北京提高警惕。
事實上,當局在處理薄案時還留有許多餘地,張德江在重慶也沒有展開全面政治清算,薄熙來在重慶的人馬基本維持不變,包括市長黃奇帆、打黑公訴官么寧等人都穩坐釣魚船,並入選十八大黨代表,說明當局不準備徹底否定重慶模式;而一直被自由派攻擊的周永康也無垮台的迹象,反而頻頻亮相,發表「重要言論」。種種情況顯示,北京政局的發展並未朝着自由派設想的軌道運行,反而可能朝着相反方向發展。
分歧不除 凶多吉少
據外國媒體報道,胡錦濤頂住要求清算薄熙來勢力的自由派的壓力,並得到黨內元老支持;相反溫家寶的文革論在高層受到批判,被認為故意挑起意識形態分歧,加劇形勢的複雜化。不管報道是否正確,中共高層在薄事件中的分歧顯而易見。十八大如果不能消除這個分歧,並在人事上進行相應安排,未來五年,中共將凶多吉少。
馮海聞
太陽報
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全部目录
- ► 2013 (4408)
 
- 
        ▼ 
      
2012
(6717)
- 
        ▼ 
      
五月
(1525)
- 
        ▼ 
      
5月 29
(46)
- 被禁出版的温家宝传片段摘录
 - 浙江嫌犯逃亡13年后成张家港市党校副校长
 - 纽约时报:中国曾火热的经济正逐渐冷却
 - 朝鲜遭遇50年不遇严重干旱
 - 绕也绕不开的中国市场
 - 中共为什么同意放走陈光诚?
 - 陈光福计划提出行政诉讼 律师重申当局违反刑诉法
 - 胡平:回顾陈光诚事件的若干问题之二
 - 五分之一的欧盟在华企业考虑说"再见"
 - 中国在拉萨两藏人自焚后加强控制
 - 美媒:美国只是中国人心中的“二号敌人”
 - 经济学人:中国的经济有多坚韧?
 - “六四”定性三步走:动乱、暴乱、风波
 - 解放军总参驻日本外交官窃密失败 逃回国
 - 解放军驻日书记官疑为卧底间谍 警方约谈前兔脱返回中国
 - 章子怡傳言 粉絲心疼
 - 恐薄去政息 外資停聽看
 - 紛傳常委候選人進行投票,李克強等竟然出局
 - 傅申奇:悲哀!流亡美国是维权人士的最后归属
 - 郎咸平:新一轮经济刺激让中国陷入日式大萧条
 - 老实人如何在夹边沟变成贼:亲见留美博士饿死
 - 中国对外援助金额曝光:五年豪砸将4700多亿
 - 美媒称越来越多华人加入美军 发誓效忠美国
 - 章子怡淡然回应四起流言:造假都造上天了
 - 他们像一群猪一样被驱赶着上了手术台
 - 李逸轩:我在等待一把火
 - 耶鲁前校长说:中国教育“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笑话
 - 蔡仁赐:谁才是中国人民的头号敌人
 - 情感驿苑:国家一旦没了正义,就沦落为最大的匪帮
 - 荣剑:价值一千元的灵魂
 - 看来国内刺激经济的行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 美国没搞QE3,中国却推出了经济刺激方案,为什么呢?
 - 时代周刊:中日战争或只剩1至2年 已无妥协余地
 - 刘志军判定四宗罪 高铁业大洗牌
 - 中国作家价值千元的灵魂
 - 《经济学人》:“蛮夷”再临中国
 - BBC:“发展是硬道理”彻底破产
 - 为什么说薄熙来要危险得多?
 - 《环球时报》: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 中共以做代说 “六四”政治风波定论难“翻案”
 - 胡溫有膽把薄熙來抓起來,只怕沒膽把他殺掉
 - 薄熙來案「孤立論」意味深長
 - 胡力漢:平反六四心結何時了?
 - 胡錦濤總理為何放過薄熙來餘黨?
 - 捲入薄熙來案 章子怡「賣肉」受查禁出國
 - 谷开来毒杀铁证 传王立军在太平间解剖台上取得海伍德验体
 
 
 - 
        ▼ 
      
5月 29
(46)
 
 - 
        ▼ 
      
五月
(152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