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

去蕪存菁看重慶模式

李孟洲

薄熙來涉案倒台事件,從立軍「叛逃出走」之時起算,已在海內外喧騰了3個月。人們除了熱烈議論相關案情外,也帶著異樣眼光回看薄熙來近年在重慶搞的「重慶模式」,因而對該模式有了不少的負面評價。

     其實重慶模式和薄熙來所涉及的違紀或違法案件,雖有關聯性,但並非是一體。換言之,在薄熙來出事後,重慶模式仍可以切割出來,用客觀冷靜的標準加以檢 驗。當局不妨採取「去蕪存菁」手段,來處理該模式。即去掉其有害於整體利益的部分,另保留其有益於社會福祉的部分。這樣才能為重慶廣大民眾帶來最大的好 處。

     關於重慶模式的定義,坊間有好幾種版本。其中相通的情節是「唱紅打黑」。這部分過去在重慶實行時,確實已給社會整體帶來了「弊大於利」的後果。其中之 「唱紅」,打亂了大陸政局生態的平衡。而「打黑」,則是對「法治」和「法制」造成嚴重的衝擊和扭曲。尤其,薄熙來所涉之案情,和過去其打黑的手段及過程, 實有不小的「交集」。所以,在他倒台後,否定那種唱紅打黑的手法,確實可以得到民意高度支持。

     可是,重慶模式在唱紅打黑之外,還有很多事關經濟與民生的內容。這部分雖然各方的認知與感受都不同,但總的看來,它對重慶社會的效應是「利大於弊」。因而現今當局對這部分的處理,非但不應採取否定的態度,甚至應盡可能保留及延續,只需作必要的調整。

     重慶模式的這個部分,主要強調「民生導向」,所以,近幾年來,重慶市大力推動農民戶口改革(轉為城鎮戶口)、積極建設保障房、慷慨補助市民創設「微型企 業」等作為,在大陸都很有名氣。其中,鼓勵開設微型企業的政策,凸顯了當時重慶市高度重視居民創業與就業的政策思維,重慶市當局也以此來回應外界對其「走 左派路線」的質疑,說其以此扶持眾多「小老闆」,怎會是左派?

     當時重慶的房地產政策也很有特色,主要是大力調控土地價格,連帶使當地房價相對平穩。截至去年年末,薄熙來出事前夕,重慶主城區普通商品房的價格,也就是1平方米1萬元人民幣左右,只有上海北京的5分之1。而在低地價成本的激勵下,重慶市的城區建設和內外商投資進展快速。目前該市已有現代化大都會的氣派。

     唯讓人詬病的是,當時重慶模式的經濟運作太過「集中」,該市當局卯勁養大當地國有企業,還包攬全市的土地交易、主導全市金融資源的分配。重慶市當局因而成為全大陸最具經濟實力的地方諸侯。這樣的結構,雖便於調動資金,進行民生建設,但過度的集中統籌,卻也增加了「內幕交易」、「政治分配」的風險,難免衝擊市場經濟機制。如今重慶市新領導班子如果要調整以往的重慶模式,則調整方案可由此切入。

     (作者為投資中國信息網社長)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