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中国连续三次降息,经济增长却依然怠慢/巩胜利

【全球前沿】中国货币已连续三次降息,但经济增长却依然怠慢——息率之美元、欧元与人民币的冲突
   
    【特别摘要】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中国央行两次降息——这是中国货币利率调整的前所未有。中国央行在其公告中说,自2012年7月6日周五起将金 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至6%,此举增加了借贷(其结果就就是人民币放款的力度更大)的吸引力。为增强效果,中国央行还说,将金 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此前为0.8倍。此举使借款人更能承担得起贷款。一般情况下,中国央行为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设定下 限,为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设定上限。有专家一针见血的分析道,连同6月份的那次降息,理论上讲,目前中国的一年期贷款利率较几周前降了2.4个百分点。这就 是说,中国政者在急切的力促经济下滑、寻求新的增长点。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意味着中国乃至中国央行显然感到明白的担心;为了帮助全球第一大“出口导向 型”的延续、身处困境的中国企业保持出口,中国扭转了人民币对美元稳步升值的趋势;有前沿“市场经济地位”经济学家更尖锐的说: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第三个 引擎(这与全球所有法治国家形成根源悖论)──国有企业对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但经济学家警告说,这样的行动有可能进一步巩固国有企业的绝对垄断地 位和力量,同时可能会导致资金被浪费在低效项目和一贯“国有企业”上。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后,2011年11月末,中国已经进行了三次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 金率,前沿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下调存准率,否则中国经济高“增长”就是空话、难以维系,但中国经济“高增长”也是全球大国中成本最高的负担。
   
    自从2008年9月15日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后,到2012年7月初:美元一直处于其200多年来历史最低点的0至0.25%基准利率,近4 年来利率变动仅三次、利率变动之差只有0.50%不到;欧元,也是其10多年以来最低利率0.75%上(6月5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 息率变动不过五次,利率变动之差不过0.50%。而中国人民币,近4年来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变动超过40、50多次,这也可能是中国经济落差最大、 起伏最大、悬殊之最高远的根源差别所在(人民币息率包括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与外汇汇率等)。而今4年多以来,全球各国至低利率,几乎成全球各国采取一 致对策金融海啸的大势所趋(主要指所有“市场经济地位国”)。然而,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通胀几乎是一对绝对矛盾的对立体,特别是转型为“市场经济地位” 国家的中国尤为重要(因为中国在全球金融海啸后一直徘徊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地位”之间),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国的通胀达到了62年来之 顶峰,中国的房地产也上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尖峰,中国资本、股市却下跌到历史的几乎的最低点……要解决中国国策与“市场经济地位国”兼容与通胀、经济增长 的悖论问题,不是中国利率、货币调整所能够根源解决的问题,而是国策更重要于货币利率。怎样使中国经济增长高速又不通胀,即融合主要发达经济体又伸张有 余,这是中国国策、游戏规则的一种长期建树、是中国国策要调整的一个根源难题。
   
    自2012年6月7日,中国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将从3.5%调降至3.25%,一年期放款利率将从6.56%调降至6.31%。 这是自2008年9月15日全球金融海啸后,中国货币所作出的频繁高达五十多次的升降下调利率的重要之一。7月6日,中国央行再次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 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人民币开始连续实施两次降息、放大流动性 策略,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同日,欧洲中央银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水平,ECB将其基准利率从1%下调至0.75%。这可能是该行迄今为止最为大胆的救市举措,有着明确的目的与方向,意 在用货币疏通信贷市场、防止欧元危机进一步恶化。其实,看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大势,就看其货币发行、利率、波动收涨、上下摆动的稳定与否,象 一个人的血脉跳动一样,血脉过频绝非是人类的好事,利率过频也是这样,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趋势在上下大波动的大起大伏之中……
   
    根据21世纪前十几年的缠斗,再具体到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后美元与人民币步步紧逼的交恶,有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研究判断:现在美元与人民币可以肯 定、在相当一段时间稳稳落在1:5.50-5.80之间,从而不会再出现大的波幅、汇率争斗;但欧元与人民币的争斗将再起风云……
   
    美国、欧盟、中国三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GDP超过70%;人民币、美元、欧元全球直接使用人口超过25亿;仅美元占全球货币流通市场总量超过 60%;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元”占全球货币市场总量近80%;但这“三元鼎立”,特别是人民币实施的发行、利率、汇率,所实行的非“宽松货币”长期策 略等,正与美元欧元形成一种相向的长期格局。这就是说,这“三元鼎立”的“冲突”将在21上半个世纪囿人民币的机制而演绎的更加多变、更复杂而难以兼容、 出现出更加沟壑、兀立……
   
    2012年以来,中国央行降低基准利率、降存款准备金等已实施超过数次之多。中国货币利率是全球大国中升降利率最频繁、频率最高、最难以把握的一 种货币量。货币利率频繁升或降,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缺乏持续的稳定性,进而使这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大多数法治国家频频相触,使国内经济运行不稳 定、物价、通货膨胀动荡、起伏超大。
   
(A)
   
    中国2008年以来首度降息。中国央行周四(6月7日)在官网上出人意料地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将从3.5%调降至3.25%,一年期放款利率将 从6.56%调降至6.31%。中国央行表示,银行业可针对放款基准利率打20%的折扣,自原先的10%放宽。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外销萎靡、内需不畅、却只能启动新一轮的投资拉动,囿之中国央行在此时宣布降息,旨在为刺激经济回暖。在欧债危机恶化威胁全球成长之际,加强抵抗经济趋 缓。此举还意味着,中国决策当局担心借贷成本重创企业支出,并拖住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扩张的脚步。
   
    这次降息,距离上次降低存款准备金不过20余天。更为微观地考察,降息也未能根本解决信贷过紧问题。在以往严厉的信贷控制措施之下,银行价格信号 已经不能完全体现真实信贷价格;降息与否是价格因素,比起信贷价格偏低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信贷管制偏紧,使得无数民企无缘银行信贷,遑论讨价还价。简单而 言,对于真正能够带动经济的民营企业而言,目前“量”的问题比“价”更紧要,也就是扩大信贷量比起减息更为真实紧要。这是中国国内最大的金融变化量与企业 发展的新环境。
   
    6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在北京如是说“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目前被温和低估”。这是IMF近几年来在人民币汇 率问题立场上作出的最重要也最积极的一次“变调”:从前几年曾经的被“显著低估”到今天的“温和低估”,则意味着人民币被低估的可能性已大幅下降,说明人 民币升值依然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从国际上来衡量所看到的未来变化。

美元与人民币,是21世纪全球唯一斗争、悖论最激烈的两种货币。根据21世纪前十几年的缠斗,再具体到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后美元与人民币步 步紧逼的交恶,但现在美元与人民币极有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稳步落在1:5.50-5.80之间,但这个前提是美元不会再次出现贬值、经济危机、金融海 啸……这是囿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第二大经济体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所最后决定的。
   
    如果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有生态环境的金融服务,它们实际上是可以承受比目前官方利率更高的利率成本:无论如何,目前官方利率远低于信贷影子价 格,也远低于民间金融市场的黑市价格——是源于无法获得正常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才被迫寻求黑市金融服务。与之相反,目前垄断了绝大部分正规信贷服务的国 有企业、地方政府,对价格压力要敏感得多,换而言之,他们也是降息的最大受益方。由此可见,本次如此特别方式的降息,自然也是政策组合拳的权衡结果,但其 难以撼动当前信贷格局的失衡因素,不能指望减息能够为中国实体经济注入“强心针”或走得更远。
    中国连续三次降息,经济增长却依然怠慢/巩胜利
    中国国务院5月23日警告说,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正在升高,有数名银行业高层人士上月透露,受信贷需求减退影响,中国几家大型银行可能无法达到放 贷目标,这是至少7年来首见。中国央行上回调降基准利率是在2008年年底,当时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方案,以应对全球金融海啸产生的效应。中 国利率自2011年7月升息以来便没有调整过。
   
    中国央行为刺激贷款,自2011年11月调降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为3年来首见,2012年2月和5月再两度调降存准率。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最新数 据显示,中国5月制造业扩张速度创6个月来新低,使中国经济趋缓恶化迹象加深。中国总理温家宝上月曾表示,将稳定成长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在此之前,数据显 示4月工业生产、新增贷款和出口成长全都无法达到市场预期水平。2012上半年,中国通膨已明显降温,使当局产生了松绑政策有空间可乘。据统计,中国4月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去年同期攀升3.4%,连续第3个月低于官方所设定的4%目标。而中国2011年7月通膨率达6.5%,创下62年之最。但中 国货币利率策略一直未走上具有生态环境的常态发展之路。
    中国连续三次降息,经济增长却依然怠慢/巩胜利

    中国连续三次降息,经济增长却依然怠慢/巩胜利

    中国连续三次降息,经济增长却依然怠慢/巩胜利

    中国人民币,是自全球金融海啸以来波动最大、调率最多的一种货币。美元,从金融海啸至今,没有发生任何利率变化,一直停留在0.25%的基准利率 上没动过;欧元,先是金融海啸前在1.50%基准利率上,然后是先后调整两次落在1.00%最低利率,现在又重新调回升到1.00%基准利率上,近三年调 整利率差在0.50%之间;而人民币则最不同,从存款准备金到基本利率等,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中至少有20多次调整,难怪中国经济是全球大国中波动最大 的国家,由此而带来的经济、社会、财富、人民生活等都是巨大,波动也最大。货币,是一个国家的稳定之根源,是人们生存、生活的根本,货币利率调整越频繁, 生活的波折就可能越大,引起的社会波动就越更大。
   
    而美元在全球金融海啸后近四年时间(指2008年9月15日至2012年6月10日),美联储将其基准利率自2008年12月17日起由 0.75%调整为0.25%,将联邦基金利率自1.0%下调至0.0-0.25%区间;欧元近三年基准利率为1.00%—1.50%之间,其近三年其间也 只有0.50%的差动;而人民币近三年来,从基准利率、到存款准备金等,据不完全统计,其总数有40、50多次的巨大变动、升降、从天上到地下的剧烈大动 荡。这是我们从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中所看到的美元、欧元、人民币比较后得出一番于世不同新锐论著。自周五起,调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而此 次中国降息目的非常明确:为三年半来首度降息;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力挽经济继续下滑;问题在是,凭纯降息,就能解决中国当下经济困境?中国降息是金融环境 的释然,却难降中国经济源头之困忧。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但这是中国的一厢情愿,需要与美欧形成一定融合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货币利率的国家大略,是一个国家长期繁荣、持续稳定的根源所在。很显然:货币发行、货币利率变化越多、越快、越陡然、越大上大下,那么这个国家长期的经济繁荣、持续稳定就难以实现。货币利率、发行的持续稳定,是这个国家稳定的根源所在。
   

(B)
   
    中国货币——人民币利率,是全球最高货币的利率国家,也是2008年9月15日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利率调整幅度最大、最多的货币之一。与美元之比, 利率约高出40倍,美元当前基准利率为0.25%,所以美元依然有全球最大的扩张势头;与欧元之比,约高出20倍,欧元当前基准利率为1%。如何看待中国 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今年一系列放松货币政策的开始吗?货币政策会放松到何种程度?这是当前国内市场迫切想知道的内容。实际上,2012年 春节之前已有不少投资银行和经济学家预期存备金率会下调,因此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自2011年11月底金融海啸后第一次调降 存准率以来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又一举动,也是中国国务院所说宏观调控要保持“预调微调”的具体体现。从国内当前形势看,经济中的诸多不确定正在强化: (一)是国内实体经济领域出现持续的不景气,大量中小制造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增加、融资困难等问题。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传统出口加工业密集的地区,有 一批中小企业已难以维持。(二)是在持续调控下,中国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相关产业链的流动性已日趋紧张。(三)是国内不少地方在巨大的地方债务压力之下,一 些地方的财政已处于危险之中。
   
    与全球主要“市场经济地位国”不同,与2011年也不同,2012年中国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的微妙之处是“搞平衡”——稳增长与抑通胀要平衡,稳外 需与促内需也要平衡,以实现中国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不过,从央行在3个月内两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中逐渐增多的负 面信号,使得中国政策开始向“保增长”方面倾斜。如果国内外经济形势维持现在的态势,这种政策重心的倾斜恐怕会成为2012年的政策执行基调。中国要保持 9%左右的增长速度,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中国62年来至高的通货膨胀、房价飞涨怎样平衡?
   
    调整货币利率不是万能的,倘若商品、产业的“游戏规则”如“计划经济”那样僵死,那么利率也是根源无奈的。不过,如何松货币?这里的政策尺度仍然 十分微妙。人们注意到,央行日前将今年广义货币供应(M2)的增长目标订为14%,较去年目标要低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中国央行暂时无意对货币政策取向进 行大调整。就此看来,当前形势来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是当前力度最大的政策,货币政策远不能放松到下调利率的地步。
   
    此外,2012年的通胀压力仍然是中国的一大要事。中国国务院主要官员最近不断强调,今年“一定要控制住物价上涨”,就体现了决策层对通胀压力加 大的担心。观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国内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走势依然未到位,以及国内多种成本近乎刚性的上涨,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上涨的局面司机反 复,2012年有很大可能出现再起一浪高峰。从2012年1月的通胀数据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处于危险、不容乐观的境地,因此中国央行现在放松货 币政策仍需要谨慎的对待。怎样当然面对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通货膨胀,也不是调货币利率就能够一劳永逸的,还需要中国经济、产业、税率等“游戏规则”更有 作为才是。
   
    货币、利率上下大动干戈,是最近四年来(全球金融海啸以来)中国经济与其它“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美元欧元区的根源最大不同。然而,中国要稳住增 长、改变市场预期,仅靠央行“松货币”利率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市场经济地位”的游戏规则,现在中国国内很多企业感觉经营上很紧,除了货币和融资因素外, 还有中国银行业“吃”的太多、太深也是中国与其它“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最大不同;更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庞大的中国市场上没有机会、垄断太严重,利益集团 已经“包天”;大量、铺天盖地的中国小型企业几乎根本没有任何资本获得的来源;有时候即使中国政府在政策文件上大张旗鼓的放开了市场,企业想进入市场竞争 也是寸步难行;比如怎样提高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不要依赖出口创汇等,这需要实际突破才行。若想影响中国国内的市场预期,松货币当然是便捷的政策信号。但对 于中国国家政策相关部门而言,在松货币利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更重要的是“松市场”少管制、多规制和“促改革”!
(C)

    从最近三年多以来(2008年9月15日——2012年2月20日)美元、欧元、人民币对比,利率的实例可以看出、并证实:三种主要货币中,中国 货币是加减息最频繁、升降息最多、变化最无常地一种货币了。在2011年7月7日中国这一次加息的第二天,中国央行掌门人周小川在2011年7月8日“全 球金融秩序改革论坛”上表示,CPI是年化数据,所谓见顶是指同比而言,意味着价格纠偏需要一段时间。周氏话音刚落,中国6月份CPI更是达到三年来创纪 录的6.4%新高。就此而言,这让中国央行掌握货币、利率策略杠杆格外力不从心,甚至根本无奈。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和社会,货币、利率只是一种非常有限的 使用工具,根本还要看这些国家中央政府整体的“游戏规则”的建树与市场经济管理水平,而中国这种只有十多年、“中国式”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整体管理水 平,还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最初级阶段。从国内来讲,中国最最缺乏的是国家整体市场调节的能力和宏观引导,而不是直接参加的动作,往往用党和政府行政手 段来加以扼杀、抹去经济、企业、公司的过去,这是中国市场与欧美市场经济国家、发达国家市场最显著、明显的完全不同点的策略手法。
   
    如今2012年的中国银行业经营的人民币,利润、成本之高举世罕见。据2012年02月6日《广州日报》引述《法制日报》题目为《内地银行日赚6亿暴利超石油烟草 手续费7年增10倍》报道,中国银行业有三大灾难性收费为:⑴、大利差盘剥。中国的16家个公开上市银行披露,2011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坐等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也就是说,不用干任何事,在中国银行业经营中就完成了其经营业务80%以上的总量,且这是全球其它银行中没有的“天上掉馅饼”的“嗟来之食”。⑵、手续费繁多。2003年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据中国国家有关方面制定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所列举出的收费项目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⑶、银行暴利。“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确实非常靓丽。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仅靠以上三招中国国家的“游戏规则”规定收费“盈利”,中国银行业的运行成本成全球之最。
   
    中国银行业,靠吃利差:银行营收七成来自利差,从已公布业绩的几家上市银行来看,去年其利润增长都在40%至50%,创历史新高。 中国的银行确实很赚钱。在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遇到了困难,增速逐步放缓,而从已经公布业绩的几家上市银行来看,其利润增长都在 40%至50%,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去年8月,12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11年的上半年业绩,共实现净利润4244.47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就有2057.43亿元,几乎占到了净利润的半壁江山。增收费:收费项目7年增加10倍,正是传统的“吃利差”和新增加的“手续费”的双重 驱动,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暴利。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曾向媒体披露了一份其领衔撰写的《银行卡收费不当问题调查研究》。这份调研报告指出,2003年 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 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垄断地位利润激增,当前中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业利润激增源于垄断(数据显示,中国工、中、 农、建四大国有控股银行占有中国整个市场近80%的市场垄断份额),其金融意义上的技术含量甚为微弱。一名消费者更是对此痛批,中国银行业所谓转型背后, 是对消费者“强取豪夺”技术含量的与日俱增。“四大银行占有市场太大”,“银行暴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垄断地位。”正是由于金融改革还没有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不平等,而由此造成的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使得一方面银行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另一方面消费者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对银行进行反垄断审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则将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称之为“相对性垄断”。“首先,中国的银行市场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银行业不是说谁想开就能开的,牌 照并没有放开,准入门槛非常高;其次,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高,达到70%、80%,而且几大国有银行在调整银行收费价格的时候,相互之间一 沟通,消费者只能是被绑架,只能接受被动服务,因为这几大国有银行占有的市场范围太大了。”“这里的银行至少有上千家。”身处美国的刘俊海建议,应该适时 地依法对银行业进行反垄断审查了。“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反垄断法,监管部门如发改委、银监会等,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依据反垄断法对一些银行及其商业行为进行 审查。”
   
    从国与国际之间来讲,“中国式”“中国制造”走在了所有“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之外的另一条路上,其最大利益获得者就是中国政府自己(一、中国外汇 储备年年增长就是当然的例证;二、中央政府应本该是一个公正、公平当然的裁判员,却没有“公正”的“裁判”中国市场),现在却令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对 中国政府只能是望市场经济而兴叹。再比如,中国加入WTO十多年来,与WTO的游戏规则还每每多有碰撞、矛盾,让众WTO成员国家去遵从、适应中国国家的 “游戏规则”这显然非常不现实,那么中国与它国的贸易冲突就要长期延续下去,中方却非要将WTO的官司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打下去(一如有30多个国家参 与的轮胎“特保案”),拿着鸡蛋去碰WTO的石头;中国银行业依然没有脱离政府主导的整体环境 ……于是,中国要建立与全球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市场经济地位”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一直强调“特色中国”市场经济的一帜独树,全球的“法制国家” ——市场经济体系又怎样去建立而不冲突,进而国与国之间融通、和谐、来实现全球贸易、贸易制度及贸易裁判的建立和共赢?
   
    按着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解释中国货币的“中医药”理论来讲,一个国家的货币利息就像一个生命心脏的脉搏跳动一样,倘若一个心脏超速或加速跳动,就 难免影响到它的五脏六腑。利率也是这样,是国家货币的脉搏,利率过快、过频运作波动,由这个国家组成的“五脏六腑”就当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异常,短 期内还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长期加速、超频、高速运行,那么人体就会出现“五脏六腑”失衡等“三高”现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中 的任何一项发展都可以致残、致命,若是“三高”三联发那么将无情的夺取人的性命。利率也是如此,美元、欧元利率可以稳定坚如磐石,而人民币利率为什么变动 那么快、那么频繁呢?这是中国过去、这三年经济整体“不稳定”的重要成因之一。倘若一个生命脉搏跳动紊乱、心脏病高血压,再不及时治疗,那么它的岁月也许 就剩下不多了……
   
    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偏大,不是好事,几乎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据今年6月末、最近一期英国《银行家》杂志(Banker Magazine)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年度排行榜揭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几乎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三分之一(29%),远高于2007年时的4%。 该杂志数据显示,三家中国银行业者位居获利榜前三名,中国工商银行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其税前获利达432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紧随其后,税 前收入分别为348亿美元和268亿美元。相比中国银行业利润的高歌猛进,欧元区银行的表现一片惨淡。据此《银行家》杂志估计,欧元区银行去年利润占全球 银行业利润的6%,而5年前为46%,其资产总额占全球银行业的45%。该杂志还表示,美国银行的一级资本截至2011年底为1,590亿美元,较前一年 收窄,但较摩根大通多出90亿美元。目前,摩根大通JPM.N以267亿美元的获利位列第四,汇丰控股HSBA.L则是最赚钱的欧洲银行,获利219亿美 元。美国银行BAC.N连续第二年在该杂志前1000位银行排名中位列第1,该榜以一级资本作为指标,考量银行大规模放贷以及经受冲击的能力。摩根大通在 该排行中位居第2,且首次有四家中国银行业者跻身前10。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位居第3,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6,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列第9和第10 位。不过,全球银行业中,后起的中国银行业业绩可能已经见顶,随着经济减速及可能的坏账率上升,再加上已破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未来银行业业绩将可能逐步 下降。银行业“暴利”,不是一个国家设立这种行业的初衷,而是中国囿“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的一种重大失误。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几乎占全球的 三分之一,而中国企业、产业、13亿公民都受累银行业利益过大而难以同步增长。
   
    后缀 没错,中国是与其它国家货币、汇率之比都面临着全球主要大国之间、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人民币升值、变息的压力,中国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与它 国毫无任何干系,是中国自己决策的结果。但这种频繁、太多、众多的动态变动,使中国货币利率波动、利率实施都达到中国社会难以应付、人心惶惶的尖端,进而 使中国社会自然生成不必要上下大幅波动,也是中国社会与美欧以及所有“法治国家”的货币、贸易顺差形成新一轮重要不同与众国家另向的重大差异。现在,美联 储、美元决定将基准利率0.25%延长到2013年之后,欧元基准利率也到最低点的0.75%,这使中国货币运行更艰难、难于出手。中国的基准利率、存款 准备金、汇率已成全球主要国家间贸易往来无法绕过的之最。
   
    至今,第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已近四年,而全球最大两个财富经济团——美国、欧盟都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中长期新危机之中。而这次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 债务危机之初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出现的一场历史未有过的新危机。当年美国雷曼兄弟倒闭后,美国政府为了拯救银行牺牲了纳税人的利益。而欧主权债危机, 已演变成欧盟、欧元最大的一场持续危机,但富裕了300年的欧洲能顶住这场历史不期而遇的空前危机吗?现在美国国家债务与国家创造的GDP一样在同等的飙 升,成为一轮又一轮新危机的又一大新兴病灶——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美元欧元纸币贬值危机的综合症正在蔓延……对于全球使用人口最多的美元、欧元、人 民币这近30亿人口使用的三大主导货币来讲,那个更有深底价值?那个更值得财富增值的投资?那个更有财富潜在、不腐败的力量?你是否从本学者深入分析、发 现的巨大天机中捕看捉到了更大玄机和力量?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巩胜利特别声明:作者对本文所著内容与事实,负有不可推卸、当然的法律责任。本文谢绝除此发稿之外,一切其它任何媒体的转载、摘编、BBS和上网链接或刊载。若有任何疑问及版权问题请通过Gvv21@hotmail.com与作者本人联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