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10月12日星期五

人民日報大談政改 薄案交司法後釋新信號

【大紀元2012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報導)近日中共喉舌人民網連續二天發表文章大談政改問題,甚至提到了不改革死路一條的高度。而且之前一天,中共國務院發佈《中國司法改革》白皮書,同時國務院還公佈了取消和調整314項行政審批項目,稱凡公民可自決行政審批項目政府應退出。

這是自9月28日薄熙來被宣佈開除黨籍、公職,移交司法機關處置後,中共向外釋放的新信息。

薄熙來案是歷史大事件,讓中國處在十字路口,因此習近平「背傷」真相涉薄熙來案真相,也是中南海胡、溫與江派陣營的搏擊戰的延續。

財新記者胡舒立評論認為,直面薄熙來案並吸取教訓,意味著深化全方位改革、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已勢在必行。薄熙來也會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查處。

人民日報 「不改革死路一條」

10月10日,人民網刊登了署名公方彬的文章《新政治觀 創新點與突破口》,文章稱不改革死路一條,為甚麼政治體制改革遲遲未上路,不是懼怕民主,而是很大程度上緣於理論準備不足。沒有科學理論作指導,就不能保證正確的改革路徑云云。有些媒體轉載時直接將標題更改為《遲遲未政改因理論準備不足 非懼怕民主》。

10月11日《人民日報》還發表評論文章《若不能不計譭譽改革將寸步難行》

官媒文章稱中共走過90年,期間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兩次飛躍,「第一次是毛澤東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解決了民族獨立問題」。「第二次是鄧小平取得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有效解決了民生問題」。文章認為要實現「第三次飛躍,出路在民主政治,支點在確立新政治觀」。

文章分析在經濟體制改革已經走出很遠的情況下,政治體制改革裹足不前,必然導致錯位,進而產生矛盾和衝突,小則羈絆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能力,影響經濟持續快速高效發展,大則危及執政。官媒評論直接表明不改革死路一條。

民間分析政改理由 稱黨內有限民主是白搭

北京世紀皓產公司董事長戴慶認為人民網的評論文章表明第一、二代幹了開天闢地的大事,三、四代無大作為,寄望十八大後?第五代領導?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導師、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徐昕教授對此回應說,誰說遲遲未政改因理論準備不足?中國的理論家多多多多……他們講起理論來可是一套套套套套套套…比如,前幾天看到全國政協常委李君如、中央黨校原副校長說:中國絕不會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制度,今天他又說:中國堯舜時代已實行協商民主。隨時受不了,莫言莫言。

廣東的執業律師「嶺南左月刀」認為憑直覺政改很快將開始。理由有著二點:1、有任期限制的寡頭制具政治理性,他們很清楚維穩不可持續,改變是必須的,否則坐等崩潰。2、時間窗口打開了,這次動真格的概率高。時間包含諸多條件因素,時間不到,條件難以成就。

也有評論說,官媒文章稱中共走過90年已經發生了二次飛躍,第三次飛躍出路在民主政治,其實就是黨內有限民主,比如高層海選等等,是沒用的,中共一樣走到死胡同。

9月29日,在九常委集體出席的十一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再談「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體制改革」。

官媒首次沒有刪減對此進行報導,而此前7月23日,胡錦濤在黨校講話中以相當篇幅論述政治體制改革,強調其具「重要位置」,「堅定不移加以推進」;而習近平表示要「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開放」,政改似乎是中南海高層的共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