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4月29日星期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言消除“双重国籍”

[提要] 所谓“双重国籍”,是指加入外国国籍后又未注销中国国籍。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加入外国国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国国籍,但现在 “双重国籍”在我国已不是个例。改革开放以来,有较大数量的留学人员和以其他方式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在取得外国国籍后,并不报告,还保留着中国身份证甚至更换了二代身份证,户口也没有注销,出现了难于依法管理的情况…


委员称“双重国籍”没人管成潜规则

  加入了外国国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国国籍,这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然而,加入外国国籍又未注销中国国籍的实际上的“双重国籍”在我国已不是个例。

  “双重国籍”的出现有哪些原因?带来了哪些管理难题?如何才能有效消除?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的部分常委会委员,26日在分组审议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时就此发表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有较大数量的留学人员和以其他方式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在取得外国国籍后,并不报告,拥有的中国居民身份证还保留着,户口也没有注销。”陈宜瑜委员说。

  陈宜瑜认为,根据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规定,上述这类人从国籍上说应该算是外国人,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回国时继续使用中国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甚至还更换了二代身份证,出现难于依法管理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除了“双重国籍”人员自身的因素,金硕仁委员还指出出现“双重国籍”的另一种情形

  “我国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后,到我驻外使领馆申请退出中国国籍。但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公安机关未能及时注销已加入外国国籍人员的在中国的国籍信息,此类人员继续保留着国内户籍。”

  “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无效户籍,但在我国户籍管理机关继续显示为有效户籍,人为造成‘双重国籍’。”金硕仁委员说,这不仅与我国国籍法相悖,也给公安机关外国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在办理涉外行政、民事、刑事案件等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麻烦。

  由此,金硕仁委员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和我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据新华社电

  延伸阅读:

  形成原因:出入境信息平台各自为政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柏林说,有些常委委员提出,目前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由公安、外交等各部门分别建立,但从发展趋势看,应当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信息平台,以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就此,草案已作出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

  移民法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福说,此前媒体曾屡次曝光双重国籍现象,"形成双重国籍,一个原因就在于出入境信息平台各自为政,没有实现共享。因此,整合各部门平台后,有利于打击双重国籍"。(新京报)

政协委员直言"双重国籍"成潜规则 每年每月每天不断产生

  在今年的两会农工界委员的小组讨论中,农工党中央常委、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叶建农委员抛出了对"双重国籍"现象没人管的质疑,他直言这种现象目前处于"潜规则"之下。同组的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牛立文委员对此观点表达了赞同,"你讲的这事情,太多了,潜规则怎么操作的没人知道。"叶委员说,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悄悄地,出国不用注销户口了,回国来,一手一个护照,两边都沾光,"这是事实上的双重国籍,每年每月每天都在不断产生这样的现象"。(北京晨报)

评论:堵死"双重国籍"没人管的漏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国出国政策的逐渐宽松,出国留学、经商、定居的人越来越多。据报道,2002年到200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计116.26万人,其中回国留学生36.17万人,流失人员比重高达68.89%。这还不包括通过其他途径相继出国的人员。(广州日报)

  政协委员:修改《国籍法》,承认双重国籍刻不容缓

  有条件地承认双重国籍乃是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广大海外华人积极参加我国的经济建设、从法律上保护全世界华人华侨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在今时今日的中国,修改《国籍法》,承认双重国籍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市侨联主席朱世增在2010年全国政协大会上建议。(新民晚报)

  1955年之前中国“默认”双重国籍,东南亚国家爆发大规模"排华潮"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有其历史原因,主要是为东南亚华侨考虑。"长期关注科技人才流动的旅美学者田方萌告诉记者。1955年之前,中国 "默认"双重国籍。但此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爆发大规模"排华潮",怀疑中国向其"输出革命"。为打消这些国家的疑虑,保护当地华人免遭迫害,中国政府宣布废除双重国籍,并将之写入法律,延续至今。

官方态度十分谨慎,短期内不会放开

  "如果中国又承认双重国籍,容易引起东南亚等国的猜疑,不利于当地华人的长远生存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戴瑞君在《双重国籍再思考》一文中如是分析道。

  但葛剑雄的反驳同样有理,"这种关系在外交上应当‘对等’。比如,有些东南亚国家反对‘双重国籍’,那么,我们仍然采取不予承认的做法。但是,如果对方承认,我们也应该承认。"

  目前,官方的态度十分谨慎。2011年7月2日,一位接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人士告诉记者,双重国籍的话题因近来加拿大以及北美华人的再度热议而引发各方关注。但国籍法的修改,涉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话题。短期内,国籍政策不可能放开。

  "这未免太看重双重国籍的作用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副主任陈琪表示,"所谓‘外交政策’是指如何实现外交目标,比如,怎样处理南海问题,怎样与美国打贸易战,但双重国籍能带来什么样的实际收益?基本没有。唯一的可能就是吸引人才归国。"

  而撇开东南亚,"我的担心是,放开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拉大国人的不平等感,少数精英的‘双重国籍’身份可能会使普通民众觉得他们离心离德,从而减少社会凝聚力。"田方萌说。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将为官员外逃、不法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等等提供某种便利。"黄欢说。(时代周报)

我国部分腐败人员秘密取得外籍或双重国籍

  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出现新变化。有的违纪违法人员把作案地选择在国外、境外,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境外,还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深圳新闻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