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站到挪威奥斯陆市政厅讲台上,全场起立鼓掌致敬。1991年她得奖时,正遭到软禁,由丈夫及两儿代为领奖。21年后的今天,她坦言当年听收音机广播,得知自己获奖,感觉「不真实」。
「在软禁期间,我常觉得不再属于现实世界。(但获奖)令我重拾实在感,把我领回人类社会。更重要是,诺贝尔奖令世界注意到缅甸追求民主和人权 的斗争。我们没有被遗忘」,因为「漠视苦难,就会有冲突」。「对我来说,获奖就如同让我把对民主人权的关注超越到国界之外。和平奖在我心里开了一道门。」
虽然她为争取民主人权而吃了不少苦,但她没有怀恨,反而「庆幸自己活在一个世界各地的人会关注良心犯命运的时代、一个普遍把民主和人权视为所有人与生俱来权利的时代」。
昂山素姬对于人类抱持极大期望,相信只要人类齐心追求和平,世界会更美好,但她反对抱着盲目信念。「杜绝负面力量(是永不可能的)……追求世界绝对和平,是无法达到的,但我们必须持续朝着这目标行进,如同沙漠中的旅人目光不离那颗将引领他获救的明星。」
「即使没有完全和平,同心协力追求和平,仍可让个人和国家在信任和友谊中团结起来,令人类社会更平安、友爱。」她提到缅甸近日连续爆发教派和民族冲突,强调在多民族的缅甸,只有真心团结,国家才有和平的未来。
昂山素姬坦言,在逆境中发现了极少数的美好物事,其中一样是善心的宝贵。「我蒙受的善意,不论大小轻重,都让我确信善心在世间永不嫌多。善意就是以仁慈和暖意,回应别人的希望和需要。哪怕只是小小好意,也可慰解忧伤的心。」
善意可以改变世界,而昂山素姬更盼望世人同心「创造一个没有人流离失所、没有人陷入绝望的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能自由过着和平生活」。
「所思所想、片言只语、每个行动,只要是正面的有益的,就是为和平作出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做到。就让我们携手,尝试创造一个和平世界,让我们可以安心地入睡、快乐地醒来。」
后天(周二)67岁生日的昂山素姬,日前在欧洲行首站瑞士曾感不适,昨天看来精神仍不算很好。她之前表示,得奖演说并非21年前一早写下,而是上周才执笔,所说的话反映了她拥有这24年的经历后的想法。
由长年软禁、害怕被放逐、连丈夫在英国病重逝世也不敢探望奔丧,到现在光荣出国,这次行程可说是她民主斗争的胜利象徵。但她前天谈到缅甸民主 路,说:「我们肯定还未到终点。远远未到。我们才刚起步。而且这条路不会畅顺易走……我们必须本着全国和解的精神去克服重重障碍。」
这次欧洲五国行,是昂山素姬24年来第一次踏足欧洲,她前天到达奥斯陆,与首相斯托尔藤贝格见面,形容这是一次「再发现之旅,以新目光看世界」。她稍后跟在当地的缅甸人见面,之后会转到爱尔兰、英国和法国访问,并在英国过生日。
来源:法新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