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的匿名信源

周乃蓤

纽约时报这几年大量裁员的结果,不可避免的质量下降,尤其反映在采用素质可疑的自由撰稿人供稿,以及编辑把关的松弛,一些西方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几乎不再遵循,美国第一大报退步到这个程度真令人摇头叹息。

上个月一篇特写 “外教在中国教新闻如履薄冰” (Treading a fine line by teaching journalism in China),找不到核心段落. 到底这篇特写的意义何在?想要告诉读者什么?为什么随随便便的引用匿名信源?这些技术上不够格的稿子,是怎么过关的?

特写首先引用的是报道越战和伊拉克战争荣获普利策奖的Peter Arnett,他说他教学生讲真话, 不过英文的truth 也可以译为“真理“,这就有些玄乎了。接着一位加拿大籍的外教说中国人没有言论自由的概念。再来一位农大的教师称有人举报她在课堂言论反动,校方要派人督查,她宁可辞职也不容忍对她教学的干扰,结果成功的捍卫了尊严。

第四位受访者说,他在课堂上讲述美国报社如何报道五角大厦文件,西方记者如何把卢旺达的种族残杀,柬埔寨屠杀公诸于世,学生听得茅塞顿开,成群的向他索取电邮地址。可是这位信源不愿透露姓名,怕遭到报复,如此畏首畏尾的行为和他在课堂上强调的记者勇敢的表现,不是正好相反吗?如果农大外教可信,早就有学生举报他了,他还有机会面对记者来自我吹嘘?这些矛盾的地方,编辑怎么能不经确认,就全套引用?如果这位外教所说只是发生在他个人,显然不具代表性,如果相当普遍,记者多下一点功夫就能找到敢说敢当的人,已经离职者的外教,不怕饭碗被砸,做为署名的信源总可以找得到吧,为什么不多下点功夫找找呢?

使用匿名信源在业界很受争议,水门事件要是没有匿名信源,就报道不出来,可是主流媒体都是把匿名做为极端的例外,要多方佐证,内部编辑背书,才能引用。不假思索的刊登这一类捉风捕影的话,太草率了。也许这是为了迎合一般西方读者的期待,认为捍卫新闻理念的外教在中国一定会与官方遭遇冲突,受到迫害,这是“不言自明”的定律。 其实那位说大话的外教,完全在扯淡。五角大厦文件的一桩公案,在百度上一搜就搜出一大堆,根据次事件拍成的电影在豆瓣网也能看得到,卢旺达惨案和红色高棉亦然,没有必要偷偷摸摸的透露给中国学生。至于是不是有学生为了讨好教师,前去献媚,我们不得而知,我的感觉上,可能性不是很大。

近年国内新闻专业的院校加强国际化确聘请了许多外教,正赶上美国媒体大裁员,工作很不好找,于是外教的供应不成问题。一方面有需求,一方面有供应,是个两全其美的结合。然而这些转业记者一脑子还以为中国学生如同在改革开放初期,还处于相当封闭的环境,对西方知识强烈的向往,殊不知这些80后的年轻人,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这些外教遇上敢对话的学生时,顽固的认为中国学生彻底的被官方意识形态洗脑,很少检讨自己的预设前提是不是出了问题。

外教们常有一种传教士的情怀,言传身教的是“普世价值”,绝口不提新闻媒体在他们本国受到空前的挑战,以及美国新闻教育定位不明确、院系内争夺资源、无法推进改革的种种问题。这些人当中固然有尽心尽力的好老师,但是也有不少怀着各式各样的动机来华,个人的利益至上,教学不过是个幌子而已。最让我齿冷的是一位美籍同事为了讨好来访嘉宾,把阿谀肉麻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先发给学生,安排的提问,这种行为在美国是绝对会遭到谴责,然而到了中国,用的是双重标准,还有什么资格来宣讲“无所畏惧,无所奉承” (without fear or favor) 的独立新闻理念?

一些外教本身不自重,是这个群体良莠不齐,可是纽约时报编辑水平变得如此低下,的确使我很痛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