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7月21日星期日

专家指中国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仅具象征意义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中国人民银行在7月19日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虽然贷款利率市场化应该得到称赞,但不少财经专家都认为,短期不会对实质利率水平带来太大变化,因存款利率上限并未开放,意味金融机构定价能力未受到挑战,举措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经济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陆挺20日在《福布斯》杂志撰文指出,此举对经济和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将会相当有限,“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国央行在6月份银行间市场那场尴尬的流动性紧张之后推出的一个象征性的举措。真有有意义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定要涉及解除存款利率的管制。中国央行在未来几年里很可能会在这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市场必须耐心等待”。

华尔街日报亦指出,开放贷款利率管制,不能够对刺激中国疲弱的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开放的幅度亦未能达到很多经济专家的预期。报道指出,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在7月19日宣布的新举措,只是放开贷款利率的管制,但对储蓄存款利率的管制依然生效,中国领导人只是希望此举能减低贷款成本刺激经济,对金融业引入更多的竞争。

陆挺的文章则指出,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将对贷款利率和信贷分配造成有限的影响,因为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绝不等同于降息。极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或许能够从中略有获益,而中小型企业可通过农村信用社得到更多的正规融资。

陆挺进一步指出,此前,贷款利率下限并没有真正作为有约束力的制约因素。中国央行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只有11%的新增贷款执行下浮利率。鉴于一年期贷款利率下限在近一段时期始终维持在4.2%,仅比银行间市场七天回购利率高出90个基点,各大银行将贷款利率降至低于此前下限的空间非常小,“我们认为,只有极个别的大型国有企业才可能从这项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举措中略有获益。因此,各大银行可能会在短期贷款业务方面获得一点点与债券资本市场相竞争的优势”。

此外,票据贴现利率长期以来一直是由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而不是中国央行的贴现率——所决定的,因此陆挺相信“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RF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