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舆论压力之下,10月11日,现任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小琳通过一种非常不正式的方式作出回应,新浪微博上一个仅有1000多名关注者的"中电国际"官方账号声称,受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委托,声明三点:1、李小琳未与任何保险公司有个人往来,也不认识什么保险公司的人;2、网上关于其涉及什么保险交易的谣言,纯属恶意卑劣的中伤;3、其本人保留追究造谣者、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种类似口授记录的语气,让人联想起2012年初两会期间薄熙来的自辩——"有人造谣说我儿子开了什么"红色法拉利",完全是无稽之谈! " 律师刘晓原也评论说,这让人想起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为刘铁男的辟谣。
李小琳涉嫌为瑞士保险公司违规入华扮演掮客
《每日电讯报》声称,这一事件"为中国的金钱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鲜的内部视角"。但实际上,这件事本身已经是近20年前的陈年旧事。不过从反面来说,也让人们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腐败局面,早在20年前就已经成型。
据《每日电讯报》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保险巨头——苏黎世保险公司打算进军中国市场。1995年,李小琳把该公司高管介绍给中国新华人寿的三位大股东认识,后者同意把新华人寿的近四分之一股份出售给苏黎世保险,作为回报,苏黎世保险把1690万美元打入避税天堂巴哈马群岛的一个离岸瑞士信贷户头上。
在建立人脉之后,苏黎世保险在2000年又支付了5100万元人民币,收购新华人寿10%的股份。而这项交易后来让苏黎世保险获利颇丰。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在2004年时,苏黎世保险又斥资4.376亿元,将持股比例提高到20%。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中国尚未对外资开放保险业务,这一领域的限制直到4年后才解除。换句话说,1995年的类似交易是违反当时政策的。但是苏黎世保险的对外声明坚称,他们持股新华人寿,符合相关法律和保监会的规定。
"内斗"揭"家丑"
近年来,中国高层官员频频传出家族隐秘财富的丑闻,但也有观察人士质疑称,某些情况下,这种丑闻是内部人士爆料的结果,以此作为权力斗争中打击政敌的手段。不过,此次李小琳"掮客门"事件,是因为一场发生在中国境外的法律争端而引起,是一场因"内斗"发酵而成的"家丑"。
这起法律争端正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郡(Fairfax county)的法庭上演。现年59岁的张宏伟于2010年起诉前雇员赵竑。赵竑曾经是张宏伟的心腹,为后者打理生意并照顾家庭,但从2004年起两人逐渐不和,随后张宏伟在费尔法克斯郡法院对赵竑提起五项诉讼,其中包括指控后者挪用数百万英镑的款项。正是在这一系列诉讼中,苏黎世保险提供款项用来贿赂中国高官的消息第一次被公之于众。
而在整件事件缘起当中,李小琳扮演了关键性角色。在1995年10月欢迎瑞士联邦总统的国宴上,李小琳对校友赵竑说,苏黎世保险的主席对进入中国市场很有兴趣。赵竑把这个意思转达给当时的老板——新华人寿的前股东,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经过多次商谈之后,双方起草了一份股权转让合同。
赵竑在法庭上承认,他当时的角色,就是帮助苏黎世保险获得政府批准,从而进入中国市场。他把这笔来自苏黎世的钱形容为"信赖费用"。赵竑的律师说,这是一笔桌面下的交易,可以把它称之为贿赂、非法基金或者"润滑油"之类。
在另一方,原告张宏伟的律师声称,没有证据表明这笔交易是违法的,但是也没有否认这些钱来自苏黎世方面。
《每日电讯报》获得的法庭文件显示,苏黎世保险还提供款项,用来贿赂几位高级别官员,据称,这些直接负责决策外资准入问题的官员,在访问美国时分别得到数千美元的"零花钱"。不过,对于苏黎世保险是否清楚这些钱的用途,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在诸多的支付款项中,特别被提到的,是一笔用来购买房屋的60万美金,供当时正在美国上学的财政部长项怀诚的女儿使用。原国土资源部长田凤山1998年访美时,也得到一笔10000美元的"零花钱"。此外原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司长马鸣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都曾经涉嫌接受类似贿赂。
在国际范围内,李小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因为她的父亲李鹏而蒙羞,尤其是李鹏在镇压1989年天安门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让西方舆论耿耿于怀。《每日电讯报》在发表调查报道时,使用的标题就是"'天安门屠夫'的女儿为保险巨头的秘密交易牵线搭桥"。
而在中国国内,近年来李小琳的一些言论也备受争议,例如她声称自己的成长是自己一步一步努力的成果,"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如果此次她为苏黎世保险公司违规入华扮演掮客的消息被证实,将是对自己的一个巨大讽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