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前公示出席该市十八大代表的50人候选人名单,现任市委常委中有6人榜上无名,除兼任市委书记的副总理张德江预料将在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出选外,其余5人包括市委宣传部长何事忠、政法委书记刘光磊、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两江新区书记徐鸣,以及重庆警备区政委梁冬春,都将无缘出席十八大,显示重庆市领导层即将大换班。原订本月召开的重庆市党代会已被推迟至6月,但官方未解释原因。
《重庆日报》报道,重庆市委从前日开始公示今年将参加全国十八大的50名代表候选人名单,将从中选出42名正式代表。名单中包括市长黄奇帆、市委副书记张轩等人,女检察官?宁亦入选,薄熙来任内最富争议性的两大案「文强案」和「李庄案」,都是由她出任公诉检控官。
未上榜的市委常委中,两江新区党委书记徐鸣被视为薄熙来的亲信,他从商务部起就追随薄,到重庆后,先后任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委秘书长,被视为薄的「文胆」。薄熙来失势后,徐鸣曾公开声称「不为传言所扰,坚决拥护中央」。
张德江无名 料出选中央团
重庆市委宣传部长何事忠,曾是薄熙来「唱红」的忠实推行者,但他属于重庆本地出身干部,曾在贺国强、汪洋等人手下任职,不属于薄的嫡系,?且他年底将满60岁,今年1月已当选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料将平安退休。
重庆市政法委书记刘光磊现年58岁,原为贵州公安厅长,来重庆后长期分管政法,对「打黑」负有一定责任。不过,曾有消息称,刘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安排在薄熙来身边的线人,负责报告重庆动态,其与北京的热线曾遭王立军监听。
至于年仅48岁的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本来就是重庆老市长包叙定从国家机械工业部带来的秘书,估计不久将调离重庆,或返京任职。
至于属于解放军少将的重庆警备区政委梁冬春,现年57岁,已达服役年期上限,料将退役。
王立军任内被撤派出所「翻生」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原定于5月召开,但现在延至6月举行,虽然官方未说明推迟的原因,但一般预料与大换班有关。
另《重庆商报》报道,重庆已在荣昌县率先恢复了王立军任内撤销的6个乡镇派出所。2011年,县公安局为安排警力集中到王立军力推的交巡警平台,先后撤销了6个派出所。报道称,撤派出所令百姓办事更不方便,因而要恢复,但报道并无提及该县交巡警平台会否因此而减少。
相关报道:习近平上海当选代表 竟未获全票
上海第十次党代会昨日闭幕,政治局委员俞正声续任市委书记。同时公布的十八大上海代表团名单中,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及俞正声都榜上有名。党代会期间,数百人连续在会场外请愿,8人被捕。另外,天津市党代会昨日开幕,由政治局委员兼市委书记张高丽作报告,会议将选出十八大天津代表团。
中新网报道,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昨日闭幕。大会选出73名上海市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习近平、俞正声等「高票当选」。较早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江苏、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新疆当选十八大代表时,都是「全票当选」。在5年前的十七大党代表选举中,时任上海市委记的习近平,亦是在上海团当选党代表。
昨日选出的新一届上海市委,俞正声连任书记,副书记由市长韩正、殷一璀连任,常委中的3名新人是曾任宝钢集团总经理的副市长艾宝俊、曾任驻爱尔兰大使的市商委主任沙海林,以及曾支援西藏、曾任日喀则地委副书记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尹弘。而60岁的市政法委书记吴志明、63岁的市纪委书记董君舒、59岁的常务副市长杨雄,以及上海警备区政委朱争平,未再连任市委常委。
据报道,数百上海访民到党代会会场前示威,大批公安在会场外戒备。据悉,共有8名示威者因「寻衅滋事」罪而被拘留。
另外,天津党代会昨开幕,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工作报告中承诺「少说多干,低调实干……不搞形象工程,不做劳民伤财的事」。
文章来源: 明报
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23日星期三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的理論研究之路越走越窄
《內幕》主筆:夏寒冬 程恭羲
如果沒有江澤民,就不會成就王滬寧,那麼中國就會多了一個出色的政治學家。正是由於江澤民的賞識,吳邦國的賞識,才有了王滬寧今天的國家領導人位置。
如 果胡錦濤在中國知識界和精英界有朋友,那麼王滬寧可能就不會留在北京,他的出路很多,可以選擇去當封疆大吏,也可以重返校園繼續從事他的政治學研究。可胡 錦濤偏偏在知識界和精英界沒有朋友,只好求助於曾經輔佐過江澤民的王滬寧繼續輔佐他,從這一點來看,坊間所流傳的胡不如江,似乎還真有些道理。
1955年出生的王滬寧,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前文談過,由於胡錦濤對劉雲山極左的表現十分不滿,有意想讓王滬寧取代他的位置,可王滬寧進入常委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又不能將其排除在外,其原因如下:
我們已多次強調,中共十八大其實就是江胡派系的一次大較量和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在江胡較力呈膠著狀態時,王滬寧的特殊角色,能在關鍵時刻,作為雙方的話事人而被雙方接受。尤其是在胡錦濤推出令計劃時,王滬寧則會被江澤民提出來作為平衡條件。
王滬寧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代政治學研究生,進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之前,他是復旦大學的青年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之後,王滬寧成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開始是政治組組長)。學者從政,而且是如此知名的青年學者從政,在中國學術界、政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王 滬寧的才學的確非同一般,曾慶紅曾在復旦與他一席談話而引為知己。在江澤民之前,吳邦國就曾有過請王滬寧作政治顧問的念頭。這些人對王滬寧念念不忘,而且 多次在江面前提起。後來,江為此還同王滬寧開玩笑說:“如果你再不進京,這一幫人可要跟我鬧翻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相對開放的“政治小陽春”時期,據 說與王滬寧對江澤民的引導不無關係。
王滬寧是兩朝重臣,江澤民至今都依然把他當成自己人,而胡錦濤上台後依然倚重他,讓他主抓中央政研室工作。在講究派系的中共內部,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也可見其才學非同一般。
王在中共理論方面的貢獻也的確不凡。曾直接參與、起草了“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大論述;是江澤民、胡錦濤時代,中共高層的重要理論智囊。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書記處書記;是繼鄧力群之後,又一位理論界人士擔任書記處書記職務。
就像胡錦濤在知識界沒有朋友一樣,性格內向的王滬寧在生活中也沒有幾個像樣的朋友。據一位老友介紹,王也曾想結交幾個知己,可朋友一到他家,他卻無話可說,找不到任何共同話題,“這樣的聚會很沒意思,大家都很尷尬,所以也就不再往來了。”
另 一位北京觀察家分析指出,由於王滬寧總是沈醉於政治學理論研究,對中國政治和社會發生的巨變缺少一定的瞭解,導致王滬寧在中共理論研究上視野越來窄,所提 出的政治論述也越來越小氣。從“三個代表”到“科學發展觀”便可看出王滬寧對中共理論的研究,似乎已無路可走了。這不能不說是王滬寧式的悲哀。
還 好,王滬寧本人是中共高層中基本沒有腐敗傳聞的高級官員。據說生活和工作中他都非常低調。他的低調讓江澤民和胡錦濤等最高領導人很受用,可也讓另一些人心 生懼怕。有人就曾經打小報告,認為王滬寧潛伏得很深,不能給他實權,否則,他會搞出不可收拾的事。這種說法,暗指王滬寧在本質上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受西方 影響嚴重。
對於胡錦濤有意讓王滬寧接管宣傳和意識形態,據消息人士披露,王滬寧本人對當中國的意識形態沙皇興趣缺缺,但卻屬意主管外交——畢竟,他是學國際政治專業的,談起全球舞台上的合縱連橫,他更覺得逸興遄飛。
自 中共建政以來,涉外事務主管進入政治局的情況並不多,更沒有進入政治局常委的先例。這一點,早就被人詬病,中國問題專家何頻早就撰文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 景下,中國全面開放、與世界接軌的今天,涉外部門的主管卻政治地位一直不高,不僅相當奇怪,而且直接影響到中國的涉外決策。那麼,是否會從王滬寧起,來一 番改變?
儘管改變的希望不大,我們還是願意拭目以待,如同我們期待中共十八大能有真正的改變一樣。(《內幕》)
如果沒有江澤民,就不會成就王滬寧,那麼中國就會多了一個出色的政治學家。正是由於江澤民的賞識,吳邦國的賞識,才有了王滬寧今天的國家領導人位置。
如 果胡錦濤在中國知識界和精英界有朋友,那麼王滬寧可能就不會留在北京,他的出路很多,可以選擇去當封疆大吏,也可以重返校園繼續從事他的政治學研究。可胡 錦濤偏偏在知識界和精英界沒有朋友,只好求助於曾經輔佐過江澤民的王滬寧繼續輔佐他,從這一點來看,坊間所流傳的胡不如江,似乎還真有些道理。
1955年出生的王滬寧,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前文談過,由於胡錦濤對劉雲山極左的表現十分不滿,有意想讓王滬寧取代他的位置,可王滬寧進入常委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又不能將其排除在外,其原因如下:
我們已多次強調,中共十八大其實就是江胡派系的一次大較量和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在江胡較力呈膠著狀態時,王滬寧的特殊角色,能在關鍵時刻,作為雙方的話事人而被雙方接受。尤其是在胡錦濤推出令計劃時,王滬寧則會被江澤民提出來作為平衡條件。
王滬寧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代政治學研究生,進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之前,他是復旦大學的青年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之後,王滬寧成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開始是政治組組長)。學者從政,而且是如此知名的青年學者從政,在中國學術界、政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王 滬寧的才學的確非同一般,曾慶紅曾在復旦與他一席談話而引為知己。在江澤民之前,吳邦國就曾有過請王滬寧作政治顧問的念頭。這些人對王滬寧念念不忘,而且 多次在江面前提起。後來,江為此還同王滬寧開玩笑說:“如果你再不進京,這一幫人可要跟我鬧翻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相對開放的“政治小陽春”時期,據 說與王滬寧對江澤民的引導不無關係。
王滬寧是兩朝重臣,江澤民至今都依然把他當成自己人,而胡錦濤上台後依然倚重他,讓他主抓中央政研室工作。在講究派系的中共內部,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也可見其才學非同一般。
王在中共理論方面的貢獻也的確不凡。曾直接參與、起草了“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大論述;是江澤民、胡錦濤時代,中共高層的重要理論智囊。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書記處書記;是繼鄧力群之後,又一位理論界人士擔任書記處書記職務。
就像胡錦濤在知識界沒有朋友一樣,性格內向的王滬寧在生活中也沒有幾個像樣的朋友。據一位老友介紹,王也曾想結交幾個知己,可朋友一到他家,他卻無話可說,找不到任何共同話題,“這樣的聚會很沒意思,大家都很尷尬,所以也就不再往來了。”
另 一位北京觀察家分析指出,由於王滬寧總是沈醉於政治學理論研究,對中國政治和社會發生的巨變缺少一定的瞭解,導致王滬寧在中共理論研究上視野越來窄,所提 出的政治論述也越來越小氣。從“三個代表”到“科學發展觀”便可看出王滬寧對中共理論的研究,似乎已無路可走了。這不能不說是王滬寧式的悲哀。
還 好,王滬寧本人是中共高層中基本沒有腐敗傳聞的高級官員。據說生活和工作中他都非常低調。他的低調讓江澤民和胡錦濤等最高領導人很受用,可也讓另一些人心 生懼怕。有人就曾經打小報告,認為王滬寧潛伏得很深,不能給他實權,否則,他會搞出不可收拾的事。這種說法,暗指王滬寧在本質上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受西方 影響嚴重。
對於胡錦濤有意讓王滬寧接管宣傳和意識形態,據消息人士披露,王滬寧本人對當中國的意識形態沙皇興趣缺缺,但卻屬意主管外交——畢竟,他是學國際政治專業的,談起全球舞台上的合縱連橫,他更覺得逸興遄飛。
自 中共建政以來,涉外事務主管進入政治局的情況並不多,更沒有進入政治局常委的先例。這一點,早就被人詬病,中國問題專家何頻早就撰文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 景下,中國全面開放、與世界接軌的今天,涉外部門的主管卻政治地位一直不高,不僅相當奇怪,而且直接影響到中國的涉外決策。那麼,是否會從王滬寧起,來一 番改變?
儘管改變的希望不大,我們還是願意拭目以待,如同我們期待中共十八大能有真正的改變一樣。(《內幕》)
涉薄案的黃奇帆將何去何從?
明鏡特約記者 常江
在薄熙來3月15日免職後,重慶消息人士曾向外界透露,這幾年一直緊跟薄熙來的有“熙奇搭檔”之稱的重慶市長黃奇帆,為求自保,迅速向中央揭發薄熙來。
還有消息稱,黃奇帆聲稱王立軍逃叛美領館後,薄熙來立即嚴令他必須即刻親赴成都,不惜任何代價將王立軍弄回重慶,必要時可以對美國總領館使用武力,一切責任由他薄熙來承擔。黃曾力勸薄不要如此,靜候中央指令,但薄一意孤行,他不得不敷衍性地去成都。
也有報導稱,黃奇帆後來向中央表示,他在很多問題上與薄熙來意見相反,而且,他對王立軍本人一直無好感;他還揭發說,王立軍出逃美領館之後,重慶市發佈的王立軍“休假式治療”的微博資訊,系薄熙來親自草擬並指示立即發佈的。
黃奇帆還揭發說,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發生後,不止一次地要他放心,並對他表示,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已對他保證,絕不會允許溫家寶藉“王立軍事件”整倒他。
不 過,黃奇帆與薄熙來未倒台之前的關係,卻不像他所說的那樣,甚至就在薄倒台的前幾天,還明確告訴外界他與薄書記的魚水關係。3月4日在北京國誼賓館,黃奇 帆在60家中外新聞媒體的近100名記者的新聞發佈會上稱,“我和薄熙來書記配合默契,如魚得水,相處得愉快來勁。目前,重慶市委、市政府班子之間,形成 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局面。”
但是,在薄熙來被免職後,黃奇帆卻立刻在重慶市領導幹部會議上表態:堅決擁護中央,支持張德江工作。有網友評論 說,黃奇帆以兩個“堅決”向中央“投誠”後,已急速倒戈,並開始揭發薄熙來動用公款為司馬南的兒子支付在美國的費用的內幕。還有微博爆料稱,黃奇帆已全面 揭發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後策劃政變,並允諾成功後讓黃出任總理。
日前還有傳聞說,江澤民、曾慶紅、吳邦國等都力保黃奇帆,說他是一個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業務水準也非常出色的好同志,不應該受到薄熙來事件的牽連。
不 過,《薄熙來事件謎局》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其實,現在力促黃奇帆的,只有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一人,若說江澤民和曾慶紅也想保黃,那是抬高了 黃的身價,目前中共內部早已亂成一團,江曾竭盡全力想力保的,就是讓習近平順利接班,根本顧及不了像黃奇帆這樣的邊緣官員。”
北京消息人士還介紹說,黃奇帆在薄熙來倒台後的確說了很多事情,但主要都是替自己辯解,稱“自己只是市長,薄是書記,很多事情不得不聽一把手的,試圖躲過這一關。”
在談到中共中央最後將會如何處理黃奇帆的問題時,這位消息人士指出,“中央的意圖很明顯,待形勢穩定後,就會把黃調任另外一個閒職,來了此一生。可以肯定的是,曾經緊跟薄熙來的黃奇帆,不會再被重用了。”(《明鏡月刊》)
在薄熙來3月15日免職後,重慶消息人士曾向外界透露,這幾年一直緊跟薄熙來的有“熙奇搭檔”之稱的重慶市長黃奇帆,為求自保,迅速向中央揭發薄熙來。
還有消息稱,黃奇帆聲稱王立軍逃叛美領館後,薄熙來立即嚴令他必須即刻親赴成都,不惜任何代價將王立軍弄回重慶,必要時可以對美國總領館使用武力,一切責任由他薄熙來承擔。黃曾力勸薄不要如此,靜候中央指令,但薄一意孤行,他不得不敷衍性地去成都。
也有報導稱,黃奇帆後來向中央表示,他在很多問題上與薄熙來意見相反,而且,他對王立軍本人一直無好感;他還揭發說,王立軍出逃美領館之後,重慶市發佈的王立軍“休假式治療”的微博資訊,系薄熙來親自草擬並指示立即發佈的。
黃奇帆還揭發說,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發生後,不止一次地要他放心,並對他表示,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已對他保證,絕不會允許溫家寶藉“王立軍事件”整倒他。
不 過,黃奇帆與薄熙來未倒台之前的關係,卻不像他所說的那樣,甚至就在薄倒台的前幾天,還明確告訴外界他與薄書記的魚水關係。3月4日在北京國誼賓館,黃奇 帆在60家中外新聞媒體的近100名記者的新聞發佈會上稱,“我和薄熙來書記配合默契,如魚得水,相處得愉快來勁。目前,重慶市委、市政府班子之間,形成 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局面。”
但是,在薄熙來被免職後,黃奇帆卻立刻在重慶市領導幹部會議上表態:堅決擁護中央,支持張德江工作。有網友評論 說,黃奇帆以兩個“堅決”向中央“投誠”後,已急速倒戈,並開始揭發薄熙來動用公款為司馬南的兒子支付在美國的費用的內幕。還有微博爆料稱,黃奇帆已全面 揭發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後策劃政變,並允諾成功後讓黃出任總理。
日前還有傳聞說,江澤民、曾慶紅、吳邦國等都力保黃奇帆,說他是一個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業務水準也非常出色的好同志,不應該受到薄熙來事件的牽連。
不 過,《薄熙來事件謎局》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其實,現在力促黃奇帆的,只有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一人,若說江澤民和曾慶紅也想保黃,那是抬高了 黃的身價,目前中共內部早已亂成一團,江曾竭盡全力想力保的,就是讓習近平順利接班,根本顧及不了像黃奇帆這樣的邊緣官員。”
北京消息人士還介紹說,黃奇帆在薄熙來倒台後的確說了很多事情,但主要都是替自己辯解,稱“自己只是市長,薄是書記,很多事情不得不聽一把手的,試圖躲過這一關。”
在談到中共中央最後將會如何處理黃奇帆的問題時,這位消息人士指出,“中央的意圖很明顯,待形勢穩定後,就會把黃調任另外一個閒職,來了此一生。可以肯定的是,曾經緊跟薄熙來的黃奇帆,不會再被重用了。”(《明鏡月刊》)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