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茅于轼:2012弗里德曼促进自由奖获奖感言

    接受这个促进自由奖,是我八十多年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把CATO研究所授予米尔顿·弗里德曼促进自由奖看成是对中国多年来全体追求自由人士的鼓励。
   
    茅于轼:2012弗里德曼促进自由奖获奖感言(全文)
   
    美国东部时间5月4日晚上,CATO研究所2012年弗里德曼促进自由奖颁奖礼在华盛顿举行,茅于轼先生及夫人赵艳玲女士出席,并发表获奖感言。 茅于轼在演讲中说:“我把CATO研究所授予促进自由奖看成是对中国多年来全体追求自由人士的鼓励。”以下为茅于轼先生获奖感言(有删节):
   
    自由促进了财富的增长,把人们从贫困中解放出来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2012年米尔顿·弗里德曼促进自由奖获奖感言,2012年5月4日)
   
    接受这个促进自由奖,是我八十多年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把CATO研究所授予促进自由奖看成是对中国多年来全体追求自由人士的鼓励。
   
    追求自由,是全体人类几千年来的愿望。可是它是如此之困难。多少人喊出了“不自由毋宁死”,甚至为了自由牺牲了生命。为什么自由重要?为什么得到自由如此之困难?我们如何能够获得自由?这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人的本性是自由的。谁也不会想被关进监狱,这就是人向往自由的证明。而且在一个自然状态下人本来也是自由的。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由被剥 夺。其原因很简单,某些人的自由比别人的自由更重要,一般人的自由要让位于他们这些特权者的自由。于是历史上追求自由的运动就开始了。
   
    自由的本义并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人干涉你的自由的环境中。反过来讲,真正的自由主义是“每个人不干涉别人的的自由。”于是 每个人都能生活在没有人干涉你的自由的环境中,人人得到了最大的自由。这和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差不多的,都是建立一个没有人妨碍你自由的 环境。这成为道德的金律。反对自由的人往往说,人人都有了自由世界一定要乱,所以自由是不好的。这完全扭曲了真正的自由主义的精神。
   
    说到底,自由主义是一种个人修养,是不干涉别人应有自由的自我约束。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修养,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但是人从小长大都是 从自我为中心开始的,慢慢地懂得要尊重别人,约束自己。为此我写了一本书,题目是《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而且我还说,也要给你不爱的人以自由。因为别人 的自由是他的权利,谁也无权剥夺它。有时候也要给敌人以自由。因为你干涉了他的自由而变成了敌人。如果给他自由本来应该是朋友。 问题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使有一部分人有权干涉别人的自由而不受制裁。这是问题的所在。
   
    如果一个人真正懂得了自由的真义,并以此行事,他一定是一个受周围人士欢迎的人,和他有接触的人都会喜欢他。他的一生也会更顺当,不会磕磕碰碰。 如果他是一位当官的,用这样的处世哲学办理公务,百姓会受益很多;如果他是一位外交官,世界会变得更和平,更和谐,会少掉许多不必要的纠纷,甚至连战争都 不会发生了。
   
    可是谁最可能干涉别人的自由?恰好就是当官的,具有特权的管理者。一个社会需要有效的管理,必定赋予管理者一些特权。可是管理者利用被赋予的,或 者凭武力抢得来的特权为自己谋私,侵犯别人的自由以扩大自己的自由。他们甚至于侵犯别人的生命和财产。于是历史上自由与特权的冲突开始了 。这种冲突已经有几千年了。至今形势有了特别快的进展,自由的浪潮席卷全球,成为不可抵抗的力量。人类绝不会再花几百年来完成这个过程。再有两三代人,这 个几千年的斗争就会结束了。它一定是普遍的,人人平等的享受自由的状态。如今还负隅顽抗的特权者应该认清形势,及早适应世界大潮。
   
    在中国,由于过去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平等自由有了惊人的进步。在经济方面人均收入增加了12倍,尽管贫富差距扩大得很厉害,但最穷的人收入也 有很大的提高。中国有三亿多人脱离了极端贫困。中国的减贫对联合国全球减贫计划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收入是一个人在市场上有自由的必要条件。穷人在市场上 是没有自由的。提高收入是获取自由的最重要的方面。中国在这方面有了特别重大的进步。如果我们的贫富差距能够缩小,这个进步会更显著。全世界也一样,要让 更多的人获得自由,必须提高他们的收入。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如何做到大幅度提高收入的?简单说就是开放了市场,赋予每个人参与市场活动的自由。让每一个愿意参与市场交换的人都有机会参 与。在市场上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别人交换。这时候财富就创造出来了。过去中国的农民不能进城打工,更不能选择职业,唯一的工作就是种地。现 在他们能自由进城打工,能自己创业做小老板,能开公司赚钱,甚至也能出国去谋生。以我自己为例,过去被国家雇佣,变成革命机器上的螺丝钉,没有挑选工作的 机会。改革后我才有可能从一个工程师变成了经济学家,发挥了我的所长。
   
    自由的扩大导致财富的迅速增加。全世界进入自由交换的市场经济二百年来,人口从10亿增加到70亿,平均年龄从 26岁增加到68岁。二百多年的进步超过了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进步的近十倍。这样空前伟大的进步主要是平等自由造成的。科学技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也只有在市场环境下,通过商业化才能为人类造福。所以关键还是要有市场。
   
    在中国,不但经济上取得空前伟大的成就,在政治上也有突出的进步。最重要的是百姓的生命有了较好的保障。改革前三十年因政治原因非正常死亡接近五 千万人。改革前三十年人口的平均死亡率是千分之11,改革后三十年平均人口死亡率几乎降低了一半,为千分之6.6。改革后因政治原因非正常死亡降低到过去 的百分之一以下。中国的死刑人数近几年大约降低了一半,而且还在快速降低。
   
    不可否认,中国追求自由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由于国有企业占有垄断地位,民营企业没有平等地位,也就没有参与竞争的自由。有许多行业禁止民营企业进入,如金融业,石油业,电力业,通讯业。这些行业利润非常高。而民营企业没有进入的自由。
   
    在中国,追求自由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我在过去三十年内做的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但是世界自由平等的大潮就是由涓滴细流形成的。全世界所有的大江 大河无一不是由许许多多细流会合而成。全世界追求自由的大潮也是这样。在CATO促进自由奖的鼓励之下,在中国和全世界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人类世界追 求自由平等,和平繁荣的理想会更早地来到。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

陈光诚事件越闹越大 希拉里和北京针锋相对

「陈光诚事件」持续延烧,逐渐升高为中美在人权议题上的较劲。4日美国国务卿喜莱莉.柯林顿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此议题上交锋。喜莱莉重申美国对人权的重视,必要时会与中方「谈论个案」;戴秉国则以人权不该「干扰一国内政」回敬。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4日结束,在会后举行的中美联合记者会上,「陈光诚事件」依旧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中美代表致辞时,都没有提到这一事件,但双方公开的谈话内容中,立场针锋相对。


  双方提交联合新闻稿,在具体成果中提到,中美将加强双边对话与磋商,重申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继续就「人权问题」进行建设性对话。双方并决定今年夏天在美国华府举行「人权对话」,「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继续就人权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的承诺」。

  会后喜莱莉出席美方记者会表示,陈光诚表达他想与家人前往美国读书的意愿,中国并发表声明指陈光诚可前往国外,让美国受到鼓舞,事件已取得进展。美国会持续针对此事与中国接触,但「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她表示,美国处理「陈光诚事件」,一直以陈光诚个人选择与价值观作为主要原则,今后美国会持续与陈光诚保持联系。

  她说,「陈光诚事件」不仅是「知名活动家」的事,也涉及人权、涉及中国这个超过10亿人口的伟大国家的前途。美国一方面尊重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也尊重陈光诚个人意愿。

  她在联合记者会指出,双方在对话中也讨论到一些无法达成共识的领域。美国会继续提出人权议题,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必要时也会与中方谈论个案」,尽可能避免不同意见影响或干扰两国的合作。

  戴秉国回应,谈到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意见,确实存在分歧。但在中共建政以来,中国在人权方面已取得进展,况且没有任何国家在人权上是尽善尽美的。他强调,人权问题不应成为中美之间的干扰因素,也不应干扰到一国的内政。

  他还说,对话中双方广泛地交换意见,但双方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只能尽可能寻找共同点与合作的可能性。

陈光诚:北京未履行对我的承诺

【多维新闻】中国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说,中国当局没有按照承诺,完全恢复他的自由。

陈光诚在5月4日凌晨对美国《华盛顿邮报》说,中国当局没有允许美国外交人员“经常”到北京朝阳医院与他见面。但陈光诚指出,他是自愿离开美国驻华大使馆并前往朝阳医院接受治疗,并非被诱骗离开。

陈光诚说,“我并非被诱骗离开。如果我想离开的话,我就可以留下来。没有人强迫我离开。”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证实,中国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与妻子改变了有利于他和家人的有关看法,他们现在希望离开中国。

陈光诚改变决定令美国官员面临两难。陈光诚解释说,他离开美国驻华大使馆是为了与妻子和孩子团聚,“美国驻华大使馆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真的感激他们。”

但他指出,中国当局没有完全遵守此前所达成的协议。他举例说,他在3日就没有见到美国官员,美方一名医生3日也未获准进入医院探望他。

陈光诚说,他只能在医院与美方官员短暂通话数次,无法讨论实质的问题。

他还透露,一位自称是代表中共中央的官员曾到医院看望他,并询问了有关他家乡的情况,并明确表示当局将展开调查。

陈光诚说,“我想相信他。但与此同时,我得看他们是否履行承诺。”

《华盛顿邮报》说,整个通话持续了15分钟,陈光诚在电话中听起来很放松,这与他3日在接受此前的采访中据报感受威胁的口气形成鲜明对比。

陈光诚说,他在医院受到很好的对待,他与家人的三餐都是及时送来。他与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呆在一个房间,那里没有人监视他们。

陈光诚还表示,部分媒体在报道时误解了他的意思,他希望前往美国并不是想永久定居美国,只是想作短暂休息和学习。


(明娟 编辑)

暂时结束的陈光诚事件

     中美之间最近一场最严重的危机已经得到缓和。陈光诚事件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和美国可以处理危机,另一个是中国还没有法制概念。本台记者冯海因就此发表评论。 (博讯 boxun.com)

      评 论

    (德国之声中文网)陈光诚事件最初看起来像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辉煌的胜利,之后好像是又突然变成希拉里·克林顿的一场噩梦。最终,这位中国人权活动家的案件似乎得到解决:中国允许陈光诚出境前往美国学习。
   
    最近几天的事态发展充分说明,谈论陈光诚事件,用词必须谨慎,仔细斟酌。中国当局的承诺到底具有多大价值,尚有待观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说,陈光诚可以像"其他任何公民一样,通过正常的渠道申请出境签证。"
   
    外交部影响力并非最大
   
    与其他中国政府部门相比,中国外交部显然更善于灵活地同外国打交道。此次它确实想平和地处理陈光诚事件。但是从中国的权利结构看,外交部并非属于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部门 ,国土安全部的强硬派可能比外交部有更大的影响力。
   
    从目前看来,自2001美国间谍飞机与一架中国战斗机相撞以来中美关系史上出现的最严重危机似乎已经解决。这对美国大选以及中国政府更新换代之年 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人们的神经紧张度和言辞尖锐程度高于平常,并且面临巨大压力,但是双方还是找到了稳妥的解决办法。除了解决陈光诚事件之外,中美双 方还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过程中就一系列国际政治方面的问题,如叙利亚、朝鲜和伊朗核计划以及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进行了磋商。

    缺乏法制概念
   
    陈光诚与家人
   
    同时,这位盲人维权人士逃入美国大使馆后引发的争议也表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法制这一核心领域存在的不足。按照中国的法律,陈光诚在被 软禁的情况下逃亡是非法的。显然,北京中央政府似乎没有能力在陈光诚的家乡山东省实施中国的法律:为什么陈光诚的家乡东师古村现在依然被非官方警卫人员包 围,并对前来探访者进行殴打威胁? 为什么中国安全力量在陈光诚就医的北京朝阳医院前野蛮殴打陈光诚的支持者? 为什么北京政府本周三(5月2日)要给陈光诚在其他省份提供一个"安全保障"为什么在全部是共产党干部的北京城,对陈光诚像是保护黑手党的证人一样将其加以保护?
   
    中国的执政党面临两难困境:一些头脑清醒人已经认识到,他们需要法律来治理国家。但许多人恰恰又害怕实行法制,因为实行法制会削弱他们手中的权力。在陈光诚事件中,最终谁将占上风,现在预测还为时过早。但是其结局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给在北京一家医院治疗脚伤的盲人陈光诚带来希望。
   
    作者: Matthias von Hein 编译:李京慧
    责编:文木

茅汉奸领赏,我在现场捣乱

    【前言】我一直认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需要实际行动,其实很多时候只需举手之劳。今天中午突然发现六点半茅汉奸就在本地的希尔顿饭店领奖(领美 国主子的赏),决意去捣蛋。五点出发,十点半炸场被赶出来,到家十一点多。六个小时为我和大家出了一口恶气,值得!特别感谢我的同事给我拍照,不过苹果手 机的效果实在太差,对不起大家了。同时十分感谢网友,在漫长的等待中,是你们的评论和转发鼓舞着我。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千千万万痛恨汉奸卖 国贼的网友。
   
    出发
   
    茅于轼的汉奸言论大家都知道,就不重复。中午的时候看新闻,发现他要领取什么弗里德曼命名的推进自由事业奖,马上到这个卡托研究所看了一下。不得 了,就是一个颠覆敌对国家的大本营(该奖两年一次),2010年给了一个伊朗的卖国贼,2008年给了一个委内瑞拉的无知学生,2006年给了爱沙尼亚 (前苏联一个共和国)的总理,这次给茅于轼,这老贼的卖国贼名号彻底坐实了!
   
    开始写牌子,还到未名空间询问合适的词。接着打电话到一个媒体的朋友问他们是否有计划采访。结果他们不去,还说其他的中国媒体也不去。没有认识的 人仗胆,心里有些嘀咕,劝说手下的一个年轻人(中国人)同去给我拍照。如果我被抓去了,他将车开回来并通知我的家人。我也知道即使抓进去,只要不反抗警察 一般马上就放了,就这样上路了。
   
    这是到达希尔顿饭店的留影。
   
    左边是:茅老贼,美国人走狗 Mao,Puppy of USA 1%.
    右边是:茅老贼, 为美国富人服务 99%, NOT SLAVE
   
    等待
   
    结果到饭店一看,稀稀拉拉几个人。我就在门口等,将纸板合起来,没有人知道是什么。那些参加宴会的西装革履,我穿着浅黄色T恤,脚上一双布鞋,胡 子也没修,跟他们格格不入,还好没有人问我。人慢慢到了,就没见几个亚洲人面孔。看见两位亚裔郁郁寡欢,估计是媒体。上前去问,果然是,一位是财新网的记 者(该位跟我聊了几次,他肯定不是汉奸,希望大家不要批评他),另外一位不说自己的媒体名称(在美国不好意思跟中国人说的,只有大纪YUAN了)。他们两 位都是文字记者,没带相机。
   
    原来说6:30开始,7:30还没放人进去。我把纸板放在一个角落,大摇大摆出入大礼堂。满眼全是美国人,中国人(或者亚裔)面孔的不超过十个, 完全是美国人自娱自乐。后来看那个排位的单子,191桌,每桌八人,来宾在1500到1600。 记者不多,文字记者大约十个,摄影的两三个,SPAN电视台来了(他们专门做国会辩论转播的)。我是大失所望,原来这个奖美国人也不看重。
       
    前面先后有两人在哪里侃侃而谈,跟茅汉奸没有关系。我一直在媒体那一块溜达,肚子真的饿了,都快9:30还不见动静。
   
    捣蛋
   
    终于汉奸要上场了,先放了一下简介,特别注意到播放有大唐人(法LG的电视台)和乌有之乡网站,起因就是2011年茅侮辱毛(前者声援,后者威胁)。原来茅汉奸的临门一脚是这个,终于得到主子的赏识。
   
    茅一上台,我马上将纸板展开,往前冲,大喊“Mao, American Rich People Puppy"。台上的汉奸和主持楞住了,大家都在看我的纸板。
     
    这是美国之音的报道:就在茅于轼先生发表获奖演说之前,一位看似亚裔、戴着眼镜、穿着浅黄色短袖衬衫的中年男子突然从会场后面“冒出来”,高举着 两张牌子,试图冲到主席台上, 但是走到一半,即被工作人员挡住。他手上举着的两个牌子,一个写着“茅老贼美国人走狗”、另外一个写着“茅老贼为美国富人服务”。之前,这位男子一直站在 会场靠后、媒体所在的地方;他高举着“大字报”突然出现,让全场感到吃惊;
   
    好景不长,有保安从后台跑上来,他们也没用强,但至今胳膊隐隐作痛。有三位记者追到外面(他们都是一个地方的)采访,如有网上照片和新闻,我会补上。


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7a762801011j37.html

司马南赴朝访问称金正恩是80后 遭朝鲜人训斥

4月12日,一架俄制图波诺客机在平壤顺安机场降落。飞机很小,但仍然没有坐满。机上有10名中国人,他们是由朝鲜驻华大使馆与中国一家名叫“四月青年”的网站所组织的,其中有清华大学教授何清、军事专家蔡小川、环球财经副主编张捷。

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位名叫司马南 (微博)的个子不高的男人。

他们被邀请到朝鲜参加金日成诞辰100周年庆典,当然,在这个庆典之前,还有一个举世瞩目的项目:朝鲜将发射自发研制的卫星“光明星3号”。

美日韩政府认为,朝鲜是在借机测试导弹。因此,当4月11日朝鲜完成对火箭燃料加注程序后,美韩联合司令部即将对朝鲜的备战级别从第三级上升至第二级;同时,美军在西海海域调派侦察机,韩国则调派宙斯盾级驱逐舰“世宗大王号”,而日本,亦在海陆多地部署拦截导弹,若海上拦截不成功,将启用陆上爱国者3型反导导弹。

这天,当司马南走近航站大楼时,忽然听到一阵山呼海啸般异常壮观的呼声,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起高喊:金—正—恩,金—正—恩。

虽然是朝鲜语,但他们还是听懂了。司马南吓了一跳,快步绕过去一看,才发现这排山倒海似的呼喊来自一个电子屏幕,电子屏幕正播放着一天前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场景。在这次会议上,金正恩当选为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

这让司马南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身在朝鲜,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邀请他前来做客的国家根本就不信任他,不给他半点自由,为此,他多次与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当然,他也能理解朝鲜这些让人不悦的做法:“这个国家在很长的时间里,受到占领、欺负,因而变得过于敏感而自尊。”

参观全程统一安排

当天,一辆大巴将司马南一行送到位于平壤火车站旁的高丽酒店。高丽酒店是平壤最好的酒店,专门负责接待外宾。这里,有只为外国人服务的大宴会厅、冷面馆、旋转餐厅、健身房、按摩室、卡拉OK厅、酒吧等。

进入大厅,大堂中央红色与粉色的鲜花,映入司马南眼帘。翻译说,上面一层叫做金日成花,下面的叫做金正日花。

在酒店,司马南看到许多与他一样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宾。

“参观团人数非常之多,有黑人、白人,有戴着十字架的天主教徒,有古巴来的、尼日利亚来的、日本来的。还有很多朝鲜裔外国人,许多在中朝边境做生意的朝鲜族中国人也来了,这些人被称为朝鲜改革开放的功臣。”

“几天后,当旅游车送这些人到广场上去的时候,我看到接送的车辆有20辆,每辆坐40多人,一共将近1000人。”

但很快他就郁闷地发现,自己与所有观光团成员一样,在进入高丽酒店后,就如同被安置在这里的动物,没有行动自由,只能接受统一的安排。

“不参加活动还不行,必须去。”

而此时,那些在大型活动上偶尔会遇到的来自世界各地被朝鲜政府高调请来的记者,处境也和司马南相仿。

这天下午,朝鲜接待方没有安排活动。司马南想去街上逛逛,还带上了相机。

“我是为数不多的支持朝鲜放卫星的(人),并且被朝鲜方面请上观礼台,但是不能随便和朝鲜人说话,总是有朝鲜的人陪着,不但有翻译,而且还有不说话的人,拿着相机不能随便拍照,房间里不能上网。”

晚餐过后,翻译终于说要带他们出去走走。

“我们在街上走了一段路,但不能进商店,不能脱离队伍,并且走了才200米,就要我们回去,还一定要原路返回。”

这天晚上,司马南对陪同他们的翻译金教授说:“如果你们发射的火箭被日本拦截怎么办?”翻译金教授说:“那就开战吧。”司马南又问:“如果发射失败呢?”翻译说:“没有如果。”

盛典上的陪衬

13日一大早,他们就被叫醒了,接待方让他们到楼下待命。当司马南在酒店内的商店里买了一瓶俄制治脚气的药走出酒店大门时,他看到许多戴着记者标识的人。

他问他们要去哪,那些人回答说是到西海卫星发射场。司马南很是羡慕,问翻译金教授:“为什么他们能去,我们不能去?”金教授说他不知道。又问:“那我们现在去哪?”“到了你就知道了。”

但这天,那些记者包括住在羊角岛酒店的160多人都没有到西海去,他们去的只是平壤图书馆。因为,就在他们等候时,那个扰攘了一个多月的银河运载火箭,在朝鲜时间7:36就已发射。一分多钟后,火箭在大气层120多公里高度解体,碎片坠落在黄海海面。

最先发布消息的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它在报道中写道:美国国防部官员证实朝鲜已于当地时间13日晨发射一枚远程火箭,但美方认为其发射不久后即告失败。世界各地媒体纷纷援引这一报道。

但司马南并不知道这些。这天,他们被带往位于平壤郊区的万景台,参观金日成故居—几间被修葺一新的茅草屋。

直到下午,他回到酒店,在房间里看电视后才知道这一消息。司马南心想:他们叫我们与那么多记者来到朝鲜,竟然悄悄地就发射了,这是为什么?

他跑去问翻译:“火箭发射了你知道吗?”

翻译一脸疑惑地表示,他不知道,并且不愿多说。

“我们的翻译,他们都表示不知道,而这件事情媒体都报道了,但朝鲜人对这事佯作不知,大概是因为自尊心使然,他们觉得很丢面子。”

4月14日,他们5点多就被叫醒了,但并不是参加什么重大活动,而是去参观中朝友谊碑。

“我跟他们发过一次脾气,参加什么活动,日程安排什么的,通通不告诉你,你到目的地才知道,只在出门时告诉你,能拿什么和不能拿什么。如果是大型活动,准是提前四个小时以上让你在广场排着队去。我就跟他们说,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们今天什么事,他们说对不起,这是我们的习惯。我就跟他们爆发了一次,我说,你们的规矩是你们的规矩,现在你请我们来了,这规矩就得两个人商量着来立,你不能单方面宣布你的规矩,我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每天这样,这太不合适了。”

这天下午,翻译说,现在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什么地方?拉我们老远去看了一个大门,叫朝鲜统一三大纲领大门,就是两个巨大的穿着朝鲜族服装的女人雕塑面对面地握手,下面一条马路通过。”

到了之后,里面出来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姑娘,给他们讲解。

“我拒绝听。有什么好听的,我转身就走了。”这时,司马南终于有点明白了,这个国家邀请他们前来,却不让他们上街,不让他们接触普通朝鲜人,不让他们参观火箭发射,只把他们带往乏味的经典,其实只是为了最后一个目的:让他们参加金日成诞辰100周年庆典。

显然,他们成为这个国家盛大节日的一个陪衬。

朝鲜人不知领袖是“80后”

15日,金日成广场大阅兵。

金正恩第一次发表讲话,时长10分钟。金正恩称,朝鲜正处在“新的历史分水岭”的开端,要始终坚持先军革命。司马南们被安排在观礼台。

阅兵结束,国际媒体记者举着长枪短炮到处找人采访,但他们发现,他们根本找不着人采访。朝鲜人非常团结,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他们的采访。

忽然,一个嘻嘻哈哈、说话声音很高、表现活跃的矮个子中国男人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于是,俄罗斯第一电视台的记者就跑过去对他说:“我能采访你吗?”

那人正是司马南,他爽快地回答:“当然,没有问题。”

俄罗斯人问他:“当大家都在喊金正恩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他就说:“大家都喊金正恩,男人的眼里闪着光,女人的眼里含着热泪,金正恩、金正恩,那种声音就跟地震波的冲击似的,我们在那儿,我们看看这边,看看那边,我们觉得我们自己不太正常。”

“如果普京上台的时候,我们那边都喊普京,你感觉会怎么样?”

“我说挺好,那肯定是普京受到人民的欢迎。你喊金正恩,喊普京,说明领袖受到人民欢迎,这比领袖们成天被人议论他跟女公务员有点什么事要好。”

这时,美国之音的记者也过来了。

他们在机场与司马南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司马南在机场偷拍一个特别漂亮的臂章为007的女边检员,被机场巡视人员当场逮住,被迫删除所有照片。

美国之音的记者问司马南:“今天,金正恩第一次对外公开发表长篇演讲,你觉得他怎样?”

司马南回答说:“这个20多岁的‘80后’,还挺hold得住。”

话音未落,立即有几个朝鲜人跳出来,横在中间,不让采访继续下去,并一边往外拽司马南。这些人,正是平时跟在翻译身边的那些不说话的人。

被拉到一边后,翻译大声地训斥司马南:“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怎么能说‘80后’呢,这么说合适吗?你不要这样说!”

司马南忍不住了,大声说道:“我怎么说话还要你教我?要你批准我哪句话怎么说?我说他‘80后’有什么错?接受国际媒体的采访,哪句话、哪个口径还要跟你统一?”

“我这么一吼,那翻译立刻就崩溃了,说不上话来,后来,他们被拽走了。当天晚上,几拨人来跟我解释,我们的人、朝鲜的人、翻译、领队,都来解释,说他没有干涉我说话的意思。最逗的是,他说,‘因为我们朝鲜人民,不知道金正恩多大,不知道他是80后,你这么一说就有点那个……’”

“朝鲜人不知道他多大,因为这个信息是保密的。我问他们怎么看待他在瑞士的三年生活,他们说,不知道他在瑞士生活,有这事吗?他们只知道,他毕业于金正日军事学院,学习火炮专业,只知道他从小在军营里生活。”

而此时,中国的网民们也在热议着朝鲜的一切。

司马南的老朋友孔庆东,在微博上调侃:朝鲜通讯社宣布,卫星发射失败,主要原因是邀请了司马南现场围观。对于司马南春节期间在美国被电梯夹伤了脑袋一事,中国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向朝鲜通报,朝方对此表示非常遗憾。

司马南则如此回应:孔和尚老拿我打趣。在朝鲜,给我们当翻译的两位小金,都是留学北大的;巧的是,他们均为孔庆东的学生。

“如果我留在朝鲜”

“我在那儿感冒了,原因非常简单,连着几天都是盛大活动。16日那天,我说我不去了,这样的活动太折腾,他们说不行,统一活动必须得去。”

这天下午,是朝鲜文化部组织的金日成100周年华诞大型文艺演出。

既然去了,他们只好一直待在那看演出。但演出结束后,并没让他们回酒店,而是将他们拉到了金日成广场。

金日成广场上,十几万青年在随着乐声跳舞。司马南等人回不去酒店,只好站在一边看。“十几万男女青年一直在跳舞,跳多少个小时都不停下来。”

旁观几个小时后,司马南他们冷得不行,就问身边的翻译,翻译说,你们可以下去一块跳。

天已经黑了,广场上灯光黯淡,司马南不断地找舞伴跳舞,但那些朝鲜女人穿的衣服都一样,看不出身材,看起来挺漂亮,但一拉手,司马南就触摸到一只粗糙的手。“最后一个舞伴超漂亮,手是软的,没有老茧,后来,我才发现她跟我一样在观礼台上。她是朝鲜旅游观光局的工作人员。因为那姑娘太漂亮了,我跟她多跳了几圈,出了很多汗。”

“到夜里10点钟开始国宴,国宴上来了两个政治局委员,开始讲金日成的丰功伟绩。第二天,我就发起了高烧。”

过后,司马南对接待他们的朝鲜人说:“我想留在朝鲜生活,如果我这样做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对方哄堂大笑。

即便感冒了,但司马南也没能歇着,他仍然要参加各种朝鲜官方安排的活动。

离开朝鲜已经一个星期的他对此依然印象深刻。

在采访中,时代周报记者对司马南重复了这个问题:国际舆论认为,朝鲜粮食短缺,却要花费8亿美元用于发射火箭,这笔钱可以提供朝鲜国内八成人口一年的口粮,如此,司马南你为什么还要支持朝鲜发射火箭呢?

司马南这样回答:“第一,朝鲜研究卫星花多少钱,外人并不一定知晓;第二,朝鲜研究卫星不应该如此市场化地估价,不是那么简单的花多少钱多少收益的问题;第三,它利用卫星空间是一种正当的权益;第四,美国的反对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第五,明确了是卫星发射,不是美日韩所说的导弹;第六,即使朝鲜不研制卫星,即使拿出来这些钱,它也从国际上买不到粮食,因为美国对朝鲜实行制裁,即使从中国买,中国也很难给它足额的粮食。所以那些说朝鲜不研究卫星,可以用这些钱解决粮荒的说法,貌似人道主义,实际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朝鲜人民今天下决心要把两弹一星搞出来,这和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的精神是一致的。”

4月26日这天,美国洛杉矶时报驻华记者BarbaraDemick在一个翻译帮助下,也对司马南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前,她送给了司马南一本书。而司马南从朝鲜带回来的几本书,分别是《金日成与中国东北解放战争》、《朝美战略较量》、《金正日传略》、《关于人民政权的建设》。这几本书均为中文,由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只是出版年代不同,最后一本的著者为金日成。


记者 梁为 发自北京

牛泪:陈光诚事件的另类观察

中国的媒体和舆论管理部门,有必要从反美、批陈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好好检讨自己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中美关系发展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陈光诚事件从发生、发酵到最终爆发历时六年有余,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监督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如果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又有什么资格在目前事件已经走向和解的过程中制造噪音,乱发神经?

陈光诚事件爆发后,以胡温为首的中央和美方密切配合,积极和陈光诚进行谈判协商,答应了陈光诚的合理需求,满足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公民本来就应该拥有却被地方当局以粗暴手段长期非法剥夺的正当权利,包括安排他去读书、同意他采取正常途径申请去美国等等,这些都是很具人性化的柔性处理方式,和当局此前在类似事件上的粗糙手段相比是一个明显进步。

中央的几位大佬级人物,像胡、吴等,都表现出了这种与时俱进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尤其是胡,在中美第四次经济与战略对话致辞时,明确提出中美双方要打破大国对抗传统逻辑,建立和发展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和一年前他谈及文化改革时对西方充满警惕且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讲话一天一地——说明最高当局并不想因为陈光诚事件对中美关系造成损害,双方应该放弃对抗思维,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而吴邦国在陈光诚走出美国使馆的当天,也主持召开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在全国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这项措施也被广泛认为是因应陈光诚事件而起,反映了中央知错就改的正确态度。

然而,和上述四人态度截然相反的是,《环球时报》和北京几家地方媒体在此次发生的陈光诚事件中,却表现出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处理方式。

几天以来,《环球时报》接连发文,指责陈光诚事件是美国策划的阴谋,是美方粗暴干涉中国事务的行为——《环球时报》的批评也不能说全无道理,陈光诚事件发生当然与美方的不恰当介入有相当联系,美方的一些做法当然要痛批。但环球的极端错误在于,作为一家商业化运作的官方媒体,不能因为要批美国,就把陈光诚也描绘成为一个挟洋自重的民族败类,不能因为说是要强调中美关系的大局,就可以置看轻像陈光诚这类普通民众的合理诉求,漠视普通民众的正当权益。

尤其在5月4日,《环球时报》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人权事业不能指望捷径》评论文章。在这篇代表了环球政治立场的文章中,除了继续对美国佬进行无情嘲弄外,居然无耻的为山东地方政府和在陈光诚事件上负有重大责任的地方官员辩护,完全无视地方政府和官员对陈光诚长期的非法监禁和暴力行为,反而将陈光诚描绘成为一个性情多疑,出尔反尔的小人。

事实上,任何稍有认知能力的人都知道,《环球时报》这种做法完全是颠倒是非的报道方式,体现了这个媒体极端僵化落伍,甚至是视民众如仇敌的反动思维。很多人都认为,环球的这个心态,实际上正是中国近来官僚主义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是官民对立产生并不断恶化的思想基础,和薄熙来在重庆打着红旗搞“黑打”如出一辙,是另一种形式的“极左”,是在对一个残疾人进行着赤裸裸的语言暴力。

同样在5月4日,北京地方当局主管的《北京日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四家报纸也就陈光诚事件接连发表和《环球时报》立场、观点大同小异的评论文章。在这些充满了“文革”遗风的评论文章,除了继续对陈光诚个人进行人身攻击外,也都无一例外地继承了《环球时报》的民粹主义态度,严厉斥责美国借助陈光诚事件干涉中国内政,对美国佬继续高举高打,必欲灭之而后快。

表现最抢眼《北京日报》在一篇题为《从陈光诚事件看美国政客的拙劣表演 》文章中,甚至罕见地直接点出了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名字,把骆家辉等美国政客称之为“自作聪明制造事端,搞鸡鸣狗盗”的之徒。这种在朝鲜报纸、广播中司空见惯指名道姓进行谩骂攻击的评论方式,在文革期间曾经一度泛滥成灾,却很难想象会出现在文革已经结束了三十多年的今天,而且是在一家市委管控的机关报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环球那篇题为《中国人权事业不能指望捷径》评论文章,和北京地方当局控制的这四家媒体,都选择在5月4日这一天发布对美措辞强硬、口吻严厉的评论文章。而这一天,正是胡锦涛、温家宝等会见希拉里、盖特纳等参加中美第四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方代表团成员的日子。更为关键的是,胡温二人是明确希望中美双方要打破大国对抗传统逻辑,建立和发展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并不希望因为陈光诚事件而造成两国外交或舆论上的攻伐纷争。

我们不知道这个日期选择是巧合还是特意安排。但很明显,《环球时报》和北京地方媒体的这种方式和中共政治文化中领导人见面前要营造良好氛围的常用模式有明显差异。这到底代表了中共党内政治力量的变化?代表了环球和北京的的对美立场?还是说中共也学会了像美国一样表演政治双簧?——毕竟在过去多年,每有中国领导人访美,国会、媒体总是发出和白宫不一样的声音敲打中方,难道中国人就不可以采取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来欢迎美国嘉宾?

然而,这个解释似乎又很难讲的通。因为有人就注意到,在胡锦涛、温家宝5月4日会见美方成员之前,5月3日习近平也会见了希拉里、盖特纳等一行,或许是为了给5月3日的会见制造良好氛围,《环球日报》甚至删除了他们此前借陈光诚事件讨伐美国的第一篇“奇文”。作为同一家媒体,时隔不到一天时间,在两次领导人会见前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处理方式,其心态如何实在令人起疑。

同样让人不能理解的还有《北京日报》。我们记得在3月31日,《北京日报》曾在显要位置开设了十八大文萃专栏,开栏便以一篇《我党最高领导人何时称“总书记”的》石破天惊地指出,“从党的组织制度发展史来看,党内最高领导人的职务并非一开始就称总书记,而且总书记也并非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专称。”这篇文章被海外媒体广泛转载,被不同群体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理解进行过各种深入解读。据说北京方面为此还紧张了好一阵子,特地在4月5日发表了题为《牢记总书记嘱托》的评论员文章补救。

然而,才刚一个多月过去,《北京日报》就又刊出这么一篇与胡锦涛讲话精神和中央处理软化陈光诚事件方式完全不同的文章出来,而且四家媒体一起出动,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为了批评美国在陈光诚事件上的介入?是为了批倒批臭陈光诚这个残疾人?是代表了这些媒体的共同立场?还是有着其他不为人知的政治用意?

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表明态度。陈光诚事件的发生有其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不在美国介入,也不在某些民运人士鼓噪,更不在陈光诚个人,而是中国自身存在严重不足,对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必须认真彻底反思。对山东地方政府、官员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明目张胆地对一个残疾人进行非人道待遇,而且还采用“连坐”方式对待无辜家属的野蛮行为也必须彻底查处、严肃处理。

而中国的媒体和舆论管理部门,也有必要从反美、批陈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好好检讨自己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中美关系发展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陈光诚事件从发生、发酵到最终爆发历时六年有余,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监督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如果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又有什么资格在目前事件已经走向和解的过程中制造噪音,乱发神经?

本文选自多维牛泪博客

中国军方表态要着力忠诚于党

【多维新闻】自3月15日原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当局调查后,一场自上而下的“坚决拥护”的表态风潮席卷中国,令人关注的是,军方也在其中进行异常高调的表态跟风。在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近日主办的“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者纷纷表态,当代军人价值观要着力表现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热爱人民的根本立场、报效国家的志向抱负、献身使命的崇高品质、崇尚荣誉的精神追求。

与会者认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性质宗旨和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保持我军军事文化先进性、巩固军队思想文化阵地、发挥先进军事文化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

与会者指出,当前军事文化建设既面临一些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就迫切需要坚持不懈地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官兵的思想和行为,下功夫培养当代革命军人的“精气神”,使广大官兵坚守革命军人纯洁的道德追求,展现革命军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确保我军军事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

在薄熙来被免职后,中共出于一贯的谨慎,加强了对军队的管控。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4月14日突然高调亮相成都军区后,近日又在驻京军队院校调研时强调,要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不听、不信、不传政治谣言,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确保院校政治坚定、纯洁巩固,着眼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分析称,军队方面心照不宣的高调保持与中央一致,这种“一致”体现出中共对军队的高度领导权。




(宋如鑫 编辑)

陈光诚事件三方角力 中共经受“压力测试”

【多维新闻】中国民间维权人士陈光诚5月3日通过美国听证会表示“我可能需要到美国休养”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4日在北京表示,就陈光诚未来,中美协商已经取得进展,两国将继续努力达成最终协议,并称陈光诚愿意携带妻儿赴美学习。而陈光诚曾在此前表示希望继续留在中国从事自己的事业并继续深造。分析人士认为,陈光诚对于是否赴美的反复,反映出他情绪并不稳定,这是因为在他背后有中、美以及维权群体三种力量在拉扯,这让陈光诚事件的发展渐入高潮,如果中共能在其中很好地掌握处理手法,通过“压力测试”,将有可能形成“共赢”的局面。

陈一改初衷赴美或有“黑手”

陈光诚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停留了6日后,在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于5月2日离开大使馆前往朝阳医院接受治疗。随后,美国开始对外放风称,陈光诚没要求离开中国,也没有寻求美国政治庇护。然而,当晚就有媒体爆出,陈光诚改变主意欲前往美国。而后,美国国会与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5月3日举行有关陈光诚的紧急听证会。在听证会上,陈光诚透过电话坦言“我可能需要到美国修养”。

出现了这样的反差,据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据多维新闻记者从朝阳医院观察的情况看,医院内外都遍布警力,在医院门口拉起了警戒线,院内还搞起了“清场”,将媒体拦在院外,凡有看似可疑者,便会被盘问,凝造了一个高压控制环境,这样的环境极易造成陈光诚的“窒息”。另外,按照陈光诚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电话采访时所表示的,“使馆游说我离开,并保证会有人在医院陪我,但我下午进入病房后,发现他们都走了。”的确,在美国驻华使馆人员护送陈光诚去医院后,由于到了医院规定的探视时间,所以在就医当日,送陈光诚去医院的车牌号为使224002使馆车于下午6时30分左右离开。虽然,次日一早该车再次来到朝阳医院,但造成了没有美国外交人员“经常”到医院与他见面的感觉,会让被留下的陈光诚有被“抛弃”的感觉。试想,原本一个山村里的盲人,在经过“越狱”、山东“逃亡”到北京,还一时间成为全球媒体追逐的对象,自己心里自然会出现剧烈波动,这也是人之常情。

其次,陈光诚就医当晚,美联社报道称,离开大使馆是因当局以他家人的安全作为要挟,他开始担心,并推翻原先要留在中国进修的说法,改口称想要离开中国。更有媒体报道称,因其妻儿遭死亡威胁,所以陈光诚被迫发声望离开中国。但随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首先澄清,同陈光诚交谈的美国官员没有提及其妻儿人身安全受威胁和法律威胁,中国官员也没有发出类似威胁。而后,听证会上,陈光诚本人也指出,是自愿离开美国驻华大使馆并前往朝阳医院接受治疗,并非被诱骗离开。

那么所谓“威胁”何来?这里有一个人物很关键,即是陪同骆家辉一起护送陈光诚去朝阳医院的美国国务院首席法律代表高洪柱(Harold Hongju Koh)。高洪柱,曾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是希拉里国务卿的法律顾问。这个人物之“鬼”在于,他会汉语,是美国大使馆唯一一个能够直接与陈光诚顺畅对话的人。

陈光诚与美国官员之间的对话都要经过他翻译。据悉,高洪柱是一位国家安全法与人权领域的专家,正是这样的一个身份背景,这么样一个人为达目的,从中动一些手脚,将一些话在传递的时候放大数倍,在陈光诚那里所起到的影响就会完全不一样。

听证会上, 国会议员也同时指出了美国大使馆的失误。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方面称,原本中方与陈光诚达成互谅后,决定留在中国。陈光诚离开大使馆之前,高洪柱并没有记录下协议(agreement),究其原因是没有时间。作为一个耶鲁法学院毕业的律师,如果在一场协议中不做笔录,这是要取消律师资格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人的品行有待商榷。陈光诚会不会在他的危言耸听下一改初衷,也未置可否。

除高洪柱外,还需看到另一位带有很强目的性的人。在陈光诚决定赴美后,传出他希望能登上希拉里飞机一同赴美的消息。但从听证会上,陈光诚的讲话看,他并没有此意,他更多的只是希望她协助保障家人安全。听证会现场承担翻译角色的美国对华援助协会的会长傅希秋(Bob Fu)问,对正在中国访问的国务卿有什么要求?似有诱导陈光诚去跟希拉里提出更多的要求。会如此判断,是因为傅希秋在听证会上自称非常熟悉陈光诚逃生细节,并握有导致陈光诚离开美大使馆的“大量一手信息”。他认定,陈光诚是受威胁后,才别无选择地、不情愿地离开美国大使馆。其中有一些重要插曲非常令人困惑,亟待澄清。

而陈光诚只是回答说,希望当面谢谢她,并没有搭腔,随即呵呵笑了两声,便很快就转到对家人安全的担心问题上。整个听证会发言,陈光诚回答谨慎。反而是提问者诸多指向性,似乎在引导什么。观察人士认为,虽然傅希秋无足轻重,但他的言语间在教唆陈光诚如何将问题扩大化以达到海外人权组织目的。听证会最后,或是由于陈光诚实在保守没有说出点什么,余下的时间就成了国会议员史密斯自说自话,甚至还提议希拉里应该亲自去医院探望陈光诚。

维权群体的斗法和博弈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助推陈光诚希望离开中国的一股力量就是来自于那些维权人士。此次参与美国国会紧急听证会的人员,除美国国会对华执行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史密斯(Chris Smith)外,还包括美国得克萨斯州人权组织对华援助协会主席傅希秋(Bob Fu) 等人,陈光诚的电话就是由傅希秋接通,并翻译给参会人员。从整个陈光诚事件,可以看到维权人士一直贯穿其中,并且积极参与,罕见的成为事件中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

据了解,陈光诚从家中逃走,到北京进入美国大使馆,是由包括何蓓蓉和郭玉闪维权人士队伍“救援”的结果。在此期间,包括大陆知名维权人士胡佳的妻子曾金燕在内的维权人士频频就陈光诚事件通过海外媒体发声。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也就此发声,称“陈光诚是自由的公民,郭玉闪和珍珠(何蓓蓉)也是”,并表示全力关注处于险境中的陈光诚妻子、母亲、女儿、大哥、侄子,还有郭玉闪和珍珠。另外,曾经和陈光诚合作过的维权律师滕彪,5月2日晚发出他与陈光诚四次通话记录……

此前在陈光诚被软禁临沂时,就被一些人有意捧举为标志性维权人物,2010年的一场探访陈光诚“公共事件”曾经轰动一时。但当时陈光诚自己很少发声。现在,陈光诚从默默的幕后走向聚光灯前,更成为维权群体与中共斗法和博弈的中心。

长久以来,维权人士一直是弱势群体,自认为遭到粗暴的对待而无法形成集中有力的声音,此次借陈光诚事件,正可以不断利用机会表达观点,希望中国政府重视维权群体,也希望中国政府能改变过去官僚的、粗暴的、漠视法律的行为方式。

但此次美方与中方的“配合”,让他们十分不满,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将困难搁置的权宜之计,这将使中国政府错失自我检视的机会,破坏他们抬高“陈光诚事件”的良苦用心。

对起草关于陈光诚的美中协议做出贡献的美国的中国事务专家,陈光诚的朋友律师孔杰融(Jerome Cohen)也说,使他担心的是那些和陈光诚接触的维权人士,希望他们不要破坏美中之间在陈光诚问题上达成的协议,为了引起中共高层对中国人权的重视,中国的维权人士或许不希望陈光诚事件如此顺利地解决。

维权人士希望借此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这本无可厚非。事实上,他们的压力将有助于推进中共政府在处理此类事件方面的进步。但过分地强调目的,而无视现实情况的发展,则反映出维权人士一心想要改变中国,但实际上却在干预中国改变的逆反效果。更有甚者,个别维权人士还想借此满足个人英雄主义,趁陈光诚情绪激动、软弱无序的时机,指手划脚,将中国政府塑造为邪恶势力,将陈光诚捏造成弱智,而自己则扮演了“先知”、“超人”、“救世主”的角色,这种不是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为目的的维权人士,也应引起民众的关注和甄别。

压力测试下还需断腕重生

现实情况来看,尽管陈光诚一向很有自我主张,但由于正在被各种力量拉扯,情绪激动异常,颇为懦弱和无序,因此事件的发展也跌宕起伏、高潮层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近段时间非常紧张,甚至焦头烂额。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紧张的压力对中国亦是好事,可以逼迫中共在短时间内进行彻底的反思,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对地方护短是十分愚蠢的行为。

事实上,原本仅仅是“国内社会问题”的陈光诚事件,之所以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政治问题”,山东临沂地方政府可以说“功不可没”,其简单粗暴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矛盾的一再激化,目无法纪的长时间对陈光诚及其家人进行软禁和野蛮干涉,才导致了陈光诚被“营救”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引起国际轰动。

中共对这种由地方政府造成的国际“丑闻”如果还在护短、听之任之,那将一方面在国内失信于民,导致这种暴力执政行为泛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愤,胡锦涛所提出的社会管理一朝沦为空谈;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将无法再以一个民主的、法治的大国面目出现,过去所做的一切在提高国际形象方面的努力将功亏一篑,描述中共的仍然会是封建的、官僚的、独断专行的执政党。

此次陈光诚事件给中共带来的压力测试,就是逼迫中共在短时间内认识到过去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立刻下决心修正,在这类事情上,没有时间再“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地方政府罔顾法律,以慰问为借口,暴力执政的现象已非常普遍,如果中央不借陈光诚事件“杀鸡儆猴”,以断腕之决心,对山东地方政府严厉惩处,那将错过一次可以让全世界都看得到的自我修正的机会。倘若继续犹豫不决,后续的恶劣影响将远大于陈光诚事件本身。

因此,中共高层领导应该在事件中吸取教训,依法惩办腐败或草菅人命、违法乱纪的地方官员,彻底批判地方势力,着力规范地方执政行为,还百姓以现代公民社会应有的权利,以显示中共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党员的执政党,有足够的气量和宽宏的态度去直面此类事件,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施政,而不是为了保存地方政府的颜面,失去中央威信。

值得肯定的是,北京政府在解决陈光诚事件上采取了“依法”的原则,显示出 “柔性”解决的趋向。因此,中共还是有机会在此次事件中扭转形势得高分的:一方面,显示出中共在改变以往的处事原则和方式,即维持了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又让维权者心悦诚服;另一方面,可能成为中美良性面对各种文化差异挑战的很好借鉴,美国不必在中国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也不必刻意讨好中国,而中国也更能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一些涉国际事务,双方都放下曾经的傲慢,以更务实的姿态和诚恳的模式去解决问题。这将是“陈光诚事件”所能带来的三赢的结果。


(陈斐 陆一 撰稿)

五月三号王铮以及朋友在天安门被抓

4月3日天安门广场实况

 

近日,王铮老师呼吁民众为薄熙来公民下落不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报案。据悉,王铮老师于4月30日下午被捕,与王铮老师在一起的两位朋友也同时被捕。

5月3日上午8:30,北京的红色网友和几位重庆红色网友、工人带上报案材料进入天安门广场。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始终没有王铮老师的身影出现。许多红色网友一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静静地等候。约在9:20,一位红色网友的手机来了电话,刚拿出手机就有两位警察走过来查身份证和检查挎包,并询问是自己来的还是组织来的……有的红色网友发现现场情况不妙,立即关机并以游客的身份周旋于广场上。数位朋友聚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时,警察、便衣和协警将他们团团围住,并全部抓上警车。随后,又要将一位50多岁的北京老知青团团围住准备抓上警车,但是她却机智的变被动为主动,向年轻的“人民守护神”进行说服、宣传、教育,半小时后,警察们只好乖乖地让她离开。有游客伸出大拇指称她为智慧而又伟大的母亲

另据最新微博消息:

@徐开彬:今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请到文化宫派出所免费吃喝的8位朋友,7人已出来,还有1人因带横幅暂时还要继续免费吃喝。特此告知各位担心他们的朋友。
http://www.weibo.com/u/1820830087





5月3日上午的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戒备森严
  


 疑似便衣在活动
50多岁的北京老知青(戴帽子的女同志)被警察和便衣团团围住近半小时

50多岁的北京老知青(戴帽子的女同志)被团团围住后,她向警察和便衣及协警进行宣传教育,
半小时后,警察们只好无奈地让她离开。有游客伸出大拇指称她为智慧而又伟大的母亲

警察抓人时现场混乱



930前后,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鞠躬的人(10人左右)被抓上这辆警车
(注:对抓捕现场进行拍摄的人同样要被抓捕,以上照片均为隐蔽拍摄。)

在薄熙来问题上三个派别的分歧

徐水良
  
   在薄熙来问题上,目前国内和海外形成了三个派别。这三个派别是:1、革命民主派或反共民主派,2、挺薄最左极左派(包括毛左派),3、挺中共中央的中央极左派或一般极左派。
  
   本文谈海外。
   
   一、最左极左派
    
   挺薄熙来的最左极左派,包括王希哲,高寒,草庵,胡安宁,王军涛、洪哲胜等等。外加其他一些追随者,包括心理阴暗的小丑曾节明那样的人物。其中大多数是已经小丑化的人物。此外还有少数受高寒王希哲迷惑的真正反对共产党、主张民主的人士。
  
   他们的主张,以王希哲高寒为代表,一是王希哲的丛林法则,二是高寒主张和特别强调的,努力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恢复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节制内部矛盾和路线斗争,“变路线斗争为路线竞争,将相互 制约但又相得益彰引入体制建设”,使得共产党内部各派共存、共竞(共同竞争)、共荣,共治,用这些办法使共产党“变危机为转机”,挽救共产党。并把这种努 力争取共产党内各派土匪的共存、共竞、共荣,共治,“变危机为转机”,帮助共产党解除危机,以挽救共产党的努力,说成是“博弈”。
  
   其中,尤其是高寒的观点,以高寒《变危机为转机》等文为代表,为挺薄最左极左派的理论基础。王希哲原来极力主张丛林法则,也就是以力相搏,力大为 王,打天下坐天下,共产党或其他任何人,无论是毛泽东,薄熙来,胡锦涛,温家宝,还是反共民主派,谁有能力夺取天下,谁就是合法统治者。
  
   但是,由于薄熙来垮台,再坚持这个观点,继续死保和死挺薄熙来,就不再具有合法性。因为按他的丛林法则,胡温力大,拿下薄熙来就属合法。因此,他不得不转到高寒的理论上来,把争取共产党内各派土匪的“共存、共竞、共荣,共治”的理论,当作理论和策略武器。
  
   目前死保死挺薄熙来的人士,基本上就是高寒的这种理论。
    
   二、中央极左派
    
   中央极左派,或一般极左派,以支持中国极左派共产党及其胡温中央领导为特点。其中各个小派别和个人,情况各各不同。其中有的是拥共亲共派,有的是对中共中央抱幻想的改良派人士。为了节约篇幅,这里不详细论述。
  
   一般说来,最左派代表是毛左,但最左派不全是毛左。中央左派代表是邓左,但中央左派不全是邓左。
  
     三、革命民主派
    
   革命民主派或反共民主派认为,当代中国的问题,是马列主义共产社会主义和极左派中国共产党造成的。因此,革命民主派反对一切共产极左派的土匪统治,无论是毛左,薄左,中共中央极左派,还是中共各派的“共存、共荣,共治”的土匪统治,一律反对。
  
   革命民主派并且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只有推翻顽固拒绝和阻挡政治改革的中共各派土匪统治,才能进行。
  
   挺薄最左派自吹挺薄是伟大的政治改革。但死保死挺薄熙来,保卫薄熙来土匪统治,要中共各派土匪和谐共治,但这算什么政治改革?
  
   相反,拼命维护土匪统治,无论是维护薄熙来土匪统治,还是维护中共各派土匪的共存共荣共治,把土匪的共存共荣共治美化成民主,都是阻挡和反对政治改革,根本不是政治改革。
  
   要中共各派节制内斗和路线斗争,减少内斗厮杀,中共各派土匪和谐共治,他们对民众的统治将更加残酷,何来改革?何来进步?土改镇反肃反三反五反反右派,土匪内部矛盾不明显,对民众难道是不残酷?是进步了?其实,对于一般老百姓,这种土匪统治非常残酷。
  
   因此,反共民主派绝对反对高寒那样主张共产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节制内部矛盾和路线斗争,“变路线斗争为路线竞争”,争取共产党内各派土匪的共存、共竞、共荣,共治,“变危机为转机”,帮助共产党解除危机,以挽救共产党的努力。
  
   相反,共产党的内斗,越厉害越好,共产党的危机,越大越好,最好是共产党的危机大到共产党垮台。而不是帮助共产党“变危机为转机”,使共产党内部各派共存、共荣,共治,帮助共产党解除危机,以挽救共产党。
  
   正像有的朋友说的:“除非是共产党里的改革派占优势,启动政治改革,我们就支持这一派。并推动甚至迫使他们把政治改革向前推进。否则,共产党内部各派斗得愈厉害愈好。怎么能希望共产党内各派平衡共治呢?他们平衡共治了,民主运动还有空隙,人民还有活路吗?”
  
   最左极左派地挺薄理论的实质,是把极左派共产党黑社会内部分派和谐共治的土匪统治,美化成民主,以便保护极左派共产党中最反动的毛左势力,并为共产党继续其黑社会式的统治,制造合法性根据。
  
   正像我《再驳挺薄左派的一个谬论》一文说的:“这是过去革命与改良,及革命与解合作幻想的争论,在新的情况下改头换面继续进行。并且过去反对革命的 和解合作派,是幻想共产党与反对派和解合作,挺薄左派们的幻想,则变成幻想共产党黑社会内部和解合作,因此,他们比过去的和解合作派更反动。”
  
   不过,最后我们要声明,革命民主派支持和维护挺薄左派二百五们言论自由及其他权利,反对剥夺他们的这些权利。但我们不支持挺薄二百五们的挺薄言论本身。

此文于2012年05月03日做了修改

20年台独教育 台湾青年大多不认同中国

      新党主席郁慕明认为,两岸目前已进入“国统纲领”中程的“互信合作”阶段,为处理更高阶的政治协商工作,“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有其必要,但 应本于 “国统纲领”精神下运作。郁慕明说,“我们发现,经过20年台独史观教育的结果,台湾的年轻人大多数不认同中国了,这是两岸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郁慕明说,他基本赞同苏起和辛旗的意见,“其实是很具开创性的。”但他认为“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的定位很重要,它应该是在“国统纲领”之下,作为总统决策的咨询机构。在“国统纲领”进入政治谈判阶段扮演重要角色。
       
      郁慕明说,前总统陈水扁在2004年连任时就说要成立“两岸互动小组”,后来不了了之;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选举时也提过“两岸对话工作小 组”。这些讨论很多,蓝绿也都讲过,但诚心如何?马英九在竞选期间曾说,一定要经公投同意才会推动两岸和平协议,那“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就没有意义了。
   
       郁慕明表示,关于成立“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的类似讨论由来以久,关键仍是领导人的决心。现在马英九就是领导人,要有决心,他如有决心推动和平协议,民众都会支持。
     
      他说,“国统纲领”在近程阶段由海基会和海协会扮演桥梁,中程阶段则由“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担纲,远程则可由“国统会”负责。基本上符合“国统纲领”的架构。
     
      郁慕明指出,“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必须是领导人的决策咨询机构,由双方领导人担任主任委员。未来进入到远程协商统一阶段,就是“国统会”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郁慕明表示,他认同辛旗所提,两岸必须超越西方国际法的思维。两岸都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最大的资产,也是确立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石。
     
      “我们发现,经过20年台独史观教育的结果,台湾的年轻人大多数不认同中国了,这是两岸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郁慕明说,他曾多次唿吁马英九正视这个问题。
   
    
《旺报》

英媒:北京为陈光诚事件找下台阶

英国的主要报章5月4日继续报道有关陈光诚的消息,焦点均放在他说想到美国的意愿。

《金融时报》、《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这则消息的标题相近,都说陈光诚希望坐希拉里·克林顿的飞机到美国。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5月3、4日在北京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金融时报》社论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不能不理会陈光诚,当陈离开美国使馆回到中国领土上,“华盛顿在保护陈和他周围的人的能力有限。”

“现时的情况易变和难以理解,但清楚看到的是中国对陈光诚的安全保证是否能兑现,令人产生严重的质疑,无论那是因为中共高层内、还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分歧。”

“假若奥巴马政府严重质疑北京是否履行承诺,他们应该展开庇护陈和其家人的谈判,这看来也是陈光诚期望的。”

丢脸

《泰晤士报》的麦卡特尼(Jane Macartney)的评论回顾了中国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在六四事件后进入美国使馆一事。

麦卡特尼说,当时方励之夫妇被中国通缉,他们在美国大使馆躲藏超过一年,藏身之处秘密得连美国大使夫人也只是无意中才在使馆范围内碰上两人。

“由于他们被警方通缉,使谈判非常复杂。中国让他们离开是非常丢脸的事,而且更意味着北京无法控制国民和在自己国土上发生的事情。”

“现在陈光诚没有被控任何罪,情况应该简单一点……比较困难的可能是北京以什么条件让陈的家人到外国。他们离开后,几乎可以肯定不会获准再返国。”

麦卡特尼在文章结尾说,北京将希望找一个使自己不会太丢脸的解决办法。


BBC

《新京报》“言不由衷”蹊跷道歉

周五(5月4日),北京几家媒体刊登文章,就陈光诚事件批评美国。

其中《北京日报》还点名批评了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其用词选择、措辞强烈引发一阵热议。

有中国大陆以外媒体注意到,一时间,《北京日报》竟然成了互联网上的搜索禁词。

相比之下,《新京报》的文章口吻更加温和,提醒“外交官不能逾越自己的本分”。

颇为蹊跷的是,当地时间5日零点,《新京报》在新浪微博页发表一番奇怪的“道歉”。

这则博文说:在夜深人寂时,卸下言不由衷的面具,对真实的自己说声“对不起”。晚安。

博文下附发一张黑白图片:一个小丑在寂寞地抽烟,旁边好像是一个马戏团的大帐篷。

这则奇怪的“对不起”同样引起了关注。

《华盛顿邮报》称《新京报》的举动“很不寻常”,看来是在从前一天的社论立场“往后退”。

文章还说,也许《新京报》是试图在自身和公愤之间拉开距离,也许,是为了挽回一点原来的名声。

但是,《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还反问,博文插图中的“小丑”指的可能是谁呢?


BBC

呼吁新闻媒体追究法拉利谣言

    法拉利,已经成为中国权贵奢侈生活的政治符号。用来支付他们这种奢侈生活的钱当然不可能是政府给他们的正常合法的工资收入,只有可能是从百姓手中偷来抢来的。这就是薄熙来的支持者们为什么要拼死抵赖的原因。

    日前,《纽约时报》对薄瓜瓜开法拉利约会美国大使女儿的故事进行了追踪报道,客观公正地报道了六名与此事件有关的人士的访谈内容。围绕着红色法拉 利这个关键词,有三个受访者作出了说明。薄瓜瓜说当天他既没有开车也没有坐在一个红色的跑车里。薄瓜瓜的朋友说他们乘坐一辆黑色的奥迪车去酒吧。而洪培博 的女儿说是薄瓜瓜开着一辆貌似法拉利的红色跑车去酒吧。该报道并没有认定任何一种说法的真实性。Details Are Refuted in Tale of Bo Guagua’s Red Ferrari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发表后,作为专业媒体的多维新闻网发表了“李辨明”撰写的新闻对其作出报道:“《纽约时报》原文写到,洪博培在重庆见到了 薄熙来和薄瓜瓜,对薄瓜瓜印象极为深刻,非常希望他的小女儿与薄瓜瓜交往。但薄瓜瓜没有兴趣,因此小女儿便编造谎言说薄瓜瓜开了一个红色法拉利。其实是个 黑色的奥迪,司机是他人。”
   
    这宗报道不仅把《纽约时报》对不同的故事不加偏向的报道歪曲成《纽约时报》认定洪培博的女儿撒谎,而且还无中生有地从《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捏造出一个王子拒绝交往公主心怀怨恨的故事。
   
    《纽约时报》报道披露了洪博培大使有意让自己的孩子认识薄瓜瓜(he wanted the children to get together)。报道表明洪博培大使的两个女儿是第一次见到薄瓜瓜。但是没有用任何词句表示她们中的任何一个有没有结交薄瓜瓜的愿望,更没有提到薄瓜 瓜对与她们交往有没有兴趣。报道中Ms. Livingston 自己陈述晚餐结束后她没有和薄瓜瓜等人一起去酒吧。去酒吧的是她的姐姐,洪博培大使27岁的女儿Mary Anne Huntsman。Mary 与薄瓜瓜和他的一个“欧洲朋友”在酒吧里一两个小时后乘出租车回家。
   
    多维新闻网的这篇报道在多家网站转载,使这个纯属伪造的故事污染了华语新闻媒体。本文笔者尼罗河呼吁各种主流新闻媒体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谴责这种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制造谎言欺骗读者的行为。要求多维新闻网对相关责任人作出警告,向读者作出道歉并澄清事实真相。
   
    附:多维新闻网相关报道的链接: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514166&id=1149463
    http://china.dwnews.com/news/2012-05-01/58722217.html [博讯来稿]

不要期望陈光诚近期能够赴美

     自从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华大使馆以后,经过中美的紧急磋商陈光诚于5月2日走出美国驻华大使馆到朝阳医院疗伤。在这期间陈光诚要求去美国留学,美国纽约大学 也向陈光诚发出邀请。5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陈光诚可以通过正常申请手续到美国留学。美国方面也在敦促中方特事特办,尽快为陈光诚办理赴美手 续。现在舆论普遍乐观认为陈光诚会在近期赴美求学,但是笔者认这件事没有如此乐观。

     首先,陈光诚进入美国大使馆的事件给即将举行的“中美第四次战略对话”的成功举办增加了变数。所以陈光诚如果留在美国大使馆是中美双方共同的“麻烦”。然而陈光诚走出美国大使馆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变成美国单方面的“麻烦”了。

     因为,美方将陈光诚送出大使馆以后舆论一片哗然,陈光诚被美国“出卖说”甚嚣尘上。舆论纷纷指责奥巴马政府在此问题的做法。中美“第四次战略对话”的成功 举行虽然会助推美国经济,但是陈光诚离开美国大使馆又明显违背了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尤其今年又是美国总统的“大选年”,如果奥巴马总统在 这个问题上有所失误就会给政治对手攻击他以“口实”。所以奥巴马要尽快的解决这个“麻烦”。最好的做法就是让陈光诚到美国读书。然而如果陈光诚近期离开美 国他就会变成中方的“麻烦”。

     因为如果中方真正允许陈光诚近期离开中国就会给党内保守派以“向敌对势力低头”,“面对敌对势力的猖狂进攻软弱无力”的指责。更有甚者,党内可能有人会提 出“警惕睡在我们身边的戈尔巴乔夫”的口号,在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敏感时刻中方是不会放陈光诚离开中国的。

     笔者认为陈光诚离开中国起码要在“十八大”以后。虽然中方表示陈光诚可以正常申请,但是提出申请并不等于批准,中方会用各种借口进行“拖延”。而且,中方 已经答应调查陈光诚在老家受迫害的情况,这就给官方阻碍陈光诚出国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陈光诚及其家人有义务留在中国协助调查。

     当然陈光诚留在国内的人身安全是有保证的。官方打压他的手段不会再向以往那样“低级”。


     作者:华颇 2012、5、4 于北京
     联系电话:13521189377 [博讯来稿]

参与殴打江天勇律师致耳聋的北京国保曝光

     (参与2012年5月5日讯)5月3日,著名维权律师江天勇因为看望陈光诚而遭到北京海淀国保杜宇辉等五人殴打,致使江天勇律师鼓膜穿孔,失去听觉。江天 勇律师妻子金变玲说:“江天勇说他的耳朵好像进水了一样, 擤鼻涕时,左耳发出像口哨一样的响声,当他憋气让头部的空气集中耳部时,感觉气气从左耳排出,右耳不通,根据这些症状,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可能他的耳朵 是鼓膜穿孔了。”
   
    江天勇律师被殴打致耳聋后,海淀国保一直不允许江律师去医院看医生。金变玲昨天(5月4日)说:“那些便衣原来在我家楼下守着,现在已守在我家门 口了。”不仅如此,海淀国保还不让朋友看望江天勇律师,今天(5月5日)去探望的李清振律师遭到搜查,身份证被搜走。金变玲说:“刚李老师来探望江天勇, 被楼下便衣阻拦。搜查李清振李老师的包,身份证被搜走,李老师电话:13520129636请关注”
   
    对于参与殴打江天勇律师的海淀国保,唐吉田律师揭露:“对江天勇施暴的熊猫头子杜宇辉电话:13801173517,看门的家丁程 某:13911833703,日常‘帮教’的腿子:吴13801211110、胡18910876850。请多问候这些卖力干私活的!”唐吉田律师还说: “从江夫人披露情况看江天勇遭酷刑的地方疑似索(或考)福特体育中心(海淀熊猫基地):院子较大,有游泳池,夏天可露天烧烤;09年5月末我被关进去过, 万延海也曾在里面。”
   
    对于参与殴打的国保,网友发起人肉搜索。维权人士、记者苏雨桐说:“杜宇辉,你丫有本事就接电话 13801173517 从今天起求人肉杜宇辉家人,我绝不报道,但会告诉他所有亲人,杜宇辉做的是什么肮脏的事情.杜宇辉的孩子会希望有这样的家长吗?”苏雨桐还公布了一些北京 作恶国保的电话:“慢慢玩(一) 北京国保孙荻:138010343 42 ;朱旭:13701357770 ;杜宇辉:138011735171 ;王春辉13911832744 ;张建:13601291877。”“慢慢玩(二) 求人肉北京国保:韩旭峰、刘卫、张雷。”
   
    苏雨桐表示:“慢慢来,不怕,他们的恶事都在纪录下来了,无法撤销,我只想先把这些记录下的事情告诉这些恶国保的亲属, 再公之于众。”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

活动人士:陈光诚案后中国可能加紧控制

     一些中国异议人士认为,即使当局允许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及其家人离开中国,政府今后并不会放松管制。 
   
    有异议人士说,中国当局甚至可能加紧对著名异见者的控制,严防人们受到陈光诚案的鼓舞而挑战统治。
   
    为防止出现阿拉伯国家发生的抗议活动,中国当局去年对异议社区严厉镇压。
   
    数十位活动人士、维权律师、知识分子等被当局逮捕、审问,甚至受到酷刑折磨。
   
    而陈光诚从软禁的家中逃脱,并前往美国大使馆寻求庇护鼓舞了中国异议社区的士气。
   
    星期五(5月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陈光诚可以申请去美国读书。星期六(5月5日),陈光诚仍然停留在北京朝阳医院,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身边守候。
   
    尽管大多数中国其他异议人士欢迎陈光诚事件的进展, 但是,他们认为此事不会为中国当局改变对他们的态度铺平道路。
   
    星期四(5月3日),艺术家、陈光诚的朋友刘懿试图前往朝阳医院看望他的时候被便衣警察殴打。
   
    美联社引述刘懿表示,陈光诚事件之后,异议人士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坏,因为政府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是无限的。
   
    在湖北省的维权观察组织者刘飞跃发现了美国介入在陈光诚案中的重要性。
   
    美联社引述刘飞跃表示,此案只是一个单一事件,因为这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事件,对中国有很大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当局作出允许陈光诚出国读书的让步。
   
    但是,刘飞跃认为,并不是每一位异议人士的案件都可以成为国际问题。
    美联社还引述中国人权保护协会调查员王松莲说:“不幸的是,陈光诚事件不是中国人权的胜利。因为尽管他的近亲可能得到自由,但是他的大家族成员可能会遭到报复,曾经暴力对待他和家人的那些人不会受到惩罚”。
   
    还有活动人士担心,管片儿内有异议者的地方官员也有可能加紧监督、管制,防止他们模仿陈光诚逃往外国使馆。
   
    美联社援引作家莫之许说,从陈光诚事件,官方也会汲取教训,采取措施更严厉地看好、监督类似关键人物。


BBC

陈光诚事件三方角力 中共经受"压力测试"

中国民间维权人士陈光诚5月3日通过美国听证会表示“我可能需要到美国休养”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4日在北京表示,就陈光诚未来,中美协商已经取得进展,两国将继续努力达成最终协议,并称陈光诚愿意携带妻儿赴美学习。而陈光诚曾在此前表示希望继续留在中国从事自己的事业并继续深造。分析人士认为,陈光诚对于是否赴美的反复,反映出他情绪并不稳定,这是因为在他背后有中、美以及维权群体三种力量在拉扯,这让陈光诚事件的发展渐入高潮,如果中共能在其中很好地掌握处理手法,通过“压力测试”,将有可能形成“共赢”的局面。

陈一改初衷赴美或有“黑手”

陈光诚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停留了6日后,在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于5月2日离开大使馆前往朝阳医院接受治疗。随后,美国开始对外放风称,陈光诚没要求离开中国,也没有寻求美国政治庇护。然而,当晚就有媒体爆出,陈光诚改变主意欲前往美国。而后,美国国会与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5月3日举行有关陈光诚的紧急听证会。在听证会上,陈光诚透过电话坦言“我可能需要到美国修养”。

出现了这样的反差,据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据多维新闻记者从朝阳医院观察的情况看,医院内外都遍布警力,在医院门口拉起了警戒线,院内还搞起了“清场”,将媒体拦在院外,凡有看似可疑者,便会被盘问,凝造了一个高压控制环境,这样的环境极易造成陈光诚的“窒息”。另外,按照陈光诚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电话采访时所表示的,“使馆游说我离开,并保证会有人在医院陪我,但我下午进入病房后,发现他们都走了。”的确,在美国驻华使馆人员护送陈光诚去医院后,由于到了医院规定的探视时间,所以在就医当日,送陈光诚去医院的车牌号为使224002使馆车于下午6时30分左右离开。虽然,次日一早该车再次来到朝阳医院,但造成了没有美国外交人员“经常”到医院与他见面的感觉,会让被留下的陈光诚有被“抛弃”的感觉。试想,原本一个山村里的盲人,在经过“越狱”、山东“逃亡”到北京,还一时间成为全球媒体追逐的对象,自己心里自然会出现剧烈波动,这也是人之常情。

其次,陈光诚就医当晚,美联社报道称,离开大使馆是因当局以他家人的安全作为要挟,他开始担心,并推翻原先要留在中国进修的说法,改口称想要离开中国。更有媒体报道称,因其妻儿遭死亡威胁,所以陈光诚被迫发声望离开中国。但随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首先澄清,同陈光诚交谈的美国官员没有提及其妻儿人身安全受威胁和法律威胁,中国官员也没有发出类似威胁。而后,听证会上,陈光诚本人也指出,是自愿离开美国驻华大使馆并前往朝阳医院接受治疗,并非被诱骗离开。

那么所谓“威胁”何来?这里有一个人物很关键,即是陪同骆家辉一起护送陈光诚去朝阳医院的美国国务院首席法律代表高洪柱(Harold Hongju Koh)。高洪柱,曾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是希拉里国务卿的法律顾问。这个人物之“鬼”在于,他会汉语,是美国大使馆唯一一个能够直接与陈光诚顺畅对话的人。


陈光诚与美国官员之间的对话都要经过他翻译。据悉,高洪柱是一位国家安全法与人权领域的专家,正是这样的一个身份背景,这么样一个人为达目的,从中动一些手脚,将一些话在传递的时候放大数倍,在陈光诚那里所起到的影响就会完全不一样。

听证会上, 国会议员也同时指出了美国大使馆的失误。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方面称,原本中方与陈光诚达成互谅后,决定留在中国。陈光诚离开大使馆之前,高洪柱并没有记录下协议(agreement),究其原因是没有时间。作为一个耶鲁法学院毕业的律师,如果在一场协议中不做笔录,这是要取消律师资格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人的品行有待商榷。陈光诚会不会在他的危言耸听下一改初衷,也未置可否。

除高洪柱外,还需看到另一位带有很强目的性的人。在陈光诚决定赴美后,传出他希望能登上希拉里飞机一同赴美的消息。但从听证会上,陈光诚的讲话看,他并没有此意,他更多的只是希望她协助保障家人安全。听证会现场承担翻译角色的美国对华援助协会的会长傅希秋(Bob Fu)问,对正在中国访问的国务卿有什么要求?似有诱导陈光诚去跟希拉里提出更多的要求。会如此判断,是因为傅希秋在听证会上自称非常熟悉陈光诚逃生细节,并握有导致陈光诚离开美大使馆的“大量一手信息”。他认定,陈光诚是受威胁后,才别无选择地、不情愿地离开美国大使馆。其中有一些重要插曲非常令人困惑,亟待澄清。

而陈光诚只是回答说,希望当面谢谢她,并没有搭腔,随即呵呵笑了两声,便很快就转到对家人安全的担心问题上。整个听证会发言,陈光诚回答谨慎。反而是提问者诸多指向性,似乎在引导什么。观察人士认为,虽然傅希秋无足轻重,但他的言语间在教唆陈光诚如何将问题扩大化以达到海外人权组织目的。听证会最后,或是由于陈光诚实在保守没有说出点什么,余下的时间就成了国会议员史密斯自说自话,甚至还提议希拉里应该亲自去医院探望陈光诚。

维权群体的斗法和博弈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助推陈光诚希望离开中国的一股力量就是来自于那些维权人士。此次参与美国国会紧急听证会的人员,除美国国会对华执行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史密斯(Chris Smith)外,还包括美国得克萨斯州人权组织对华援助协会主席傅希秋(Bob Fu) 等人,陈光诚的电话就是由傅希秋接通,并翻译给参会人员。从整个陈光诚事件,可以看到维权人士一直贯穿其中,并且积极参与,罕见的成为事件中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

据了解,陈光诚从家中逃走,到北京进入美国大使馆,是由包括何蓓蓉和郭玉闪维权人士队伍“救援”的结果。在此期间,包括大陆知名维权人士胡佳的妻子曾金燕在内的维权人士频频就陈光诚事件通过海外媒体发声。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也就此发声,称“陈光诚是自由的公民,郭玉闪和珍珠(何蓓蓉)也是”,并表示全力关注处于险境中的陈光诚妻子、母亲、女儿、大哥、侄子,还有郭玉闪和珍珠。另外,曾经和陈光诚合作过的维权律师滕彪,5月2日晚发出他与陈光诚四次通话记录……

此前在陈光诚被软禁临沂时,就被一些人有意捧举为标志性维权人物,2010年的一场探访陈光诚“公共事件”曾经轰动一时。但当时陈光诚自己很少发声。现在,陈光诚从默默的幕后走向聚光灯前,更成为维权群体与中共斗法和博弈的中心。

长久以来,维权人士一直是弱势群体,自认为遭到粗暴的对待而无法形成集中有力的声音,此次借陈光诚事件,正可以不断利用机会表达观点,希望中国政府重视维权群体,也希望中国政府能改变过去官僚的、粗暴的、漠视法律的行为方式。

但此次美方与中方的“配合”,让他们十分不满,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将困难搁置的权宜之计,这将使中国政府错失自我检视的机会,破坏他们抬高“陈光诚事件”的良苦用心。

对起草关于陈光诚的美中协议做出贡献的美国的中国事务专家,陈光诚的朋友律师孔杰融(Jerome Cohen)也说,使他担心的是那些和陈光诚接触的维权人士,希望他们不要破坏美中之间在陈光诚问题上达成的协议,为了引起中共高层对中国人权的重视,中国的维权人士或许不希望陈光诚事件如此顺利地解决。

维权人士希望借此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这本无可厚非。事实上,他们的压力将有助于推进中共政府在处理此类事件方面的进步。但过分地强调目的,而无视现实情况的发展,则反映出维权人士一心想要改变中国,但实际上却在干预中国改变的逆反效果。更有甚者,个别维权人士还想借此满足个人英雄主义,趁陈光诚情绪激动、软弱无序的时机,指手划脚,将中国政府塑造为邪恶势力,将陈光诚捏造成弱智,而自己则扮演了“先知”、“超人”、“救世主”的角色,这种不是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为目的的维权人士,也应引起民众的关注和甄别。

压力测试下还需断腕重生

现实情况来看,尽管陈光诚一向很有自我主张,但由于正在被各种力量拉扯,情绪激动异常,颇为懦弱和无序,因此事件的发展也跌宕起伏、高潮层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近段时间非常紧张,甚至焦头烂额。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紧张的压力对中国亦是好事,可以逼迫中共在短时间内进行彻底的反思,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对地方护短是十分愚蠢的行为。

事实上,原本仅仅是“国内社会问题”的陈光诚事件,之所以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政治问题”,山东临沂地方政府可以说“功不可没”,其简单粗暴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矛盾的一再激化,目无法纪的长时间对陈光诚及其家人进行软禁和野蛮干涉,才导致了陈光诚被“营救”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引起国际轰动。

中共对这种由地方政府造成的国际“丑闻”如果还在护短、听之任之,那将一方面在国内失信于民,导致这种暴力执政行为泛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愤,胡锦涛所提出的社会管理一朝沦为空谈;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将无法再以一个民主的、法治的大国面目出现,过去所做的一切在提高国际形象方面的努力将功亏一篑,描述中共的仍然会是封建的、官僚的、独断专行的执政党。

此次陈光诚事件给中共带来的压力测试,就是逼迫中共在短时间内认识到过去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立刻下决心修正,在这类事情上,没有时间再“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地方政府罔顾法律,以慰问为借口,暴力执政的现象已非常普遍,如果中央不借陈光诚事件“杀鸡儆猴”,以断腕之决心,对山东地方政府严厉惩处,那将错过一次可以让全世界都看得到的自我修正的机会。倘若继续犹豫不决,后续的恶劣影响将远大于陈光诚事件本身。

因此,中共高层领导应该在事件中吸取教训,依法惩办腐败或草菅人命、违法乱纪的地方官员,彻底批判地方势力,着力规范地方执政行为,还百姓以现代公民社会应有的权利,以显示中共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党员的执政党,有足够的气量和宽宏的态度去直面此类事件,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施政,而不是为了保存地方政府的颜面,失去中央威信。

值得肯定的是,北京政府在解决陈光诚事件上采取了“依法”的原则,显示出 “柔性”解决的趋向。因此,中共还是有机会在此次事件中扭转形势得高分的:一方面,显示出中共在改变以往的处事原则和方式,即维持了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又让维权者心悦诚服;另一方面,可能成为中美良性面对各种文化差异挑战的很好借鉴,美国不必在中国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也不必刻意讨好中国,而中国也更能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一些涉国际事务,双方都放下曾经的傲慢,以更务实的姿态和诚恳的模式去解决问题。这将是“陈光诚事件”所能带来的三赢的结果。

阳光时务做的“闯馆安全手册”,很有用

转发此新闻:


中国茉莉花革命

胡少江评论:向“拯救陈光诚”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相信随著事件的推移,陈光诚事件的真相将会更多地披露出来。无论盲人陈光诚是怎样进入大陆中国“最安全的地点”-美国大使馆的,也无论他是在怎样的 一种情形下离开美国大使馆的,有一点已经板上钉钉:中国政府又输了。无论是在国际舆论面前,还是在它们极力掩盖事实真相的中国民众面前,中国政府又一次颜 面尽失。他们对于陈光诚的凶残、对于舆论的欺骗、对于外国人的妥协,这一切一切的丑恶都被一个“拯救陈光诚”行动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

当今之中国,无论是曾经在官府中负责镇压民众的前公安局长和副部级干部,还是一直饱受这个政权迫害的手无寸铁的残疾人,当他们遇到了生命 危险的时候,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同样的选择:那就是到美国使馆,寻求美国政府的保护!这是一种何等的具有讽刺意义的共识!它清楚地表明:在道义上抛弃中国政 府的,已经不只是底层的民众,也包括那些深谙中国内幕的高级官员。

盲人陈光诚,竟然冲破密不透风的层层包围,跌跌撞撞地穿越垄沟和河流, 逃出那个野蛮的山东村庄;然后,在接应者的帮助下,奔赴六百多公里之外的美国大使馆。当我读到“陈光诚已经到达了一个安全地点”的报道时,我为陈光诚的坚 持所感动;为陈光诚的脱险而庆贺;同时也为那些冒著危险帮助陈光诚“千里大逃亡”的支援者们的英雄气概而热泪纵横!

我要由衷地赞美这些支 援者们帮助弱者的善良。北京独立文化人郭玉闪、南京的珍珠姑娘何培蓉、以及一大批在幕后帮助陈光诚的无名人物,他们帮助陈光诚创造了奇迹,他们是中国人良 心的所在 。正是由于他们的人道主义的帮助,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盲人、一个被政府雇佣的地痞流氓围困、欺凌而无处申述的残疾人,才能够成功地走出危 险。

我要由衷地赞美他们为了主持正义而不畏风险、挑战强权的勇气。这些站在陈光诚身后的无名英雄们,冒著被山东的地痞流氓殴打的危险、不 畏惧专制政府监禁的威胁,通过“拯救陈光诚”的行动将这个没有人性的政府及其邪恶的爪牙们押上了道德的审判台。他们通过对陈光诚的帮助,向人们展示了专制 政府的高压不可以永远地使被压迫者沉默,从而给专制制度下的弱者们输送了勇气。

我还要由衷地赞美他们在关键时刻通过这一戏剧性的举动向 世界揭露中国专制制度的智慧。在王立军进入美国领馆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倍感尴尬,正在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方式掩盖制度的腐败和王立军、薄熙来事件的实质。 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完全地被蒙蔽在政府刻意散布的无数谎言之中。郭玉闪等人帮助陈光诚进入美国使馆,再一次地将中国恶劣的人权状况昭示于人,再一次地使得虚 幻的“中国和谐”成为世人的笑柄。

我相信,虚伪的中国政府仍然是顾忌世界舆论的压力的,因此此刻的陈光诚应该使安全的。但是我仍然担心陈 光诚的以后;担心郭玉闪、何培蓉等人是否会遭到报复;也担心更多的不知名在那块“不安全”的土地上生活的同胞们。我想“拯救陈光诚”行动告诉我们,只有更 多的郭玉闪、何培蓉的出现,才是中国被剥夺了权利的人们的希望所在。

纽约时报:飞车、秘密谈判、改变想法

北京——一场大胆的夜间逃生,主人公还受了伤;一名地下活动者向国务院高层官员秘密请求人道保护;一场北京街头的追车,阻止异议人士躲入警卫森严的美使馆。
   
这些周三早上披露的细节,又一次刷新了陈光诚的十日传奇。这位盲人维权律师自山东农村被看管的家中逃亡出来,设法到达北京并寻求美国保护,此后开始了一系列与中国政府之间高度不寻常的秘密谈判。
   
这传奇故事里有密谋,有英雄,也有一些参与其中的人所称之为的背叛。对维权人士、陈光诚的朋友和美国官员来说,这一传奇故事还远未结束。陈光诚现在担心如果自己留在中国,他的安全将受到威胁。
   
但若先不去管那未卜的结局,单只看陈光诚的经历与美国人的处理,这些故事无疑会流传多年,成为中美漫长而曲折的外交史上最戏剧化的章节之一。
   
"陈光诚成功地从非人的监禁状态中逃脱出来,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极大的鼓舞。"李方平,这位曾在2006年代表陈光诚的律师称陈光诚那时被判入狱四年多完全是基于莫须有的罪名。"不管此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对中国的人权状况都有正面影响。"
   
据陈光诚的朋友和支持者们说,陈光诚成功飞跃东师古,源于他长达数月的准备。自2010年9月他被释放出狱而后被软禁在自家农宅起,他就开始和妻子一道策划如何逃脱。
   
这对夫妇并没有受到任何法律指控,但当地官员下定决心要把他家变成一座日夜轮值的监狱。高墙、高薪雇来的看守、还有堵住他们的窗户的铁条。当地政府有双重目标,一是要防止陈光诚再从事反对野蛮计生的法律工作,二是要把这对夫妇与世隔绝。
   
每当陈光诚破坏规矩——试图向外界传递消息,或者秘密制作一个讲述自己悲惨遭遇的视频时,他们都会遭到痛殴。
   
计 划的一部分是陈光诚装病好几个星期,诱骗看守们让他们以为他卧床不起。然后,在四月二十二日那个月黑之夜,他开始了逃离东师古的狂奔。在看守们睡觉时,他 翻越了头几道墙。就是在他争分夺秒的最开始,他就严重弄伤了脚。总之,他告诉朋友们,他曾摔倒200次,最后才到达了预定的接头点。

到那 以后,他拿出口袋里的手机,插上电池,然后打给了何培蓉。何女士是一位远在南京市的前英语教师。她是关注陈光诚的困境的一个松散网络中的一员。她曾多次试 图去看望陈光诚和他妻子。每一次,她刚到东师古村的入口就被驱逐。有时候看守们会打她,有一次,他们抢了她的钱和手机之后,把她扔在了远处的野地。
     
她对朋友们说,非暴力抵抗的影响不大。
   
她接到了陈光诚,而后他们必须做个决定:要么尝试在基督徒活动家的帮助下偷偷离开这个国家,要么就尝试在中国独立地生活。"陈光诚明确表示,他没有兴趣流亡国外"傅希秋说,这位发起对华援助协会的华人流亡者曾经帮助很多人逃出中国大陆,"他想留在中国,让情况转好。"
   
何女士遵从了陈光诚的愿望并驱车驾驶到三百公里以外的首都。在北京,他见到一众他的忠诚的支持者们,这些人确保他每晚换一个地方睡觉,而同时,他们试图想出个周全的方案来。
   
"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浑身是伤,连站都站不起来"胡佳,这位身在北京的异议者,将他和陈光诚会面的照片贴到了互联网上,也嘲讽了中国当局。"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把他藏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他们认为,只有美国大使馆能够为陈光诚提供这种保护。按一位曾参与事件协商的美国官员的说法,另一位朋友首次联络了美使馆,告诉他们陈光诚脚伤严重,需要美使馆的帮助。
   
这件事马上引起了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高洪柱(Harold Koh)的注意,他那时正好在中国忙于公事。高先生与国务院高级官员协商过后,确定陈光诚的伤病与失明的情况,让他有资格得到美使馆短期的人道主义救助——据一位美国官员说,这就像提供一种善心人的救助那样。
   
于是他们商定了在大使馆几英里外的一处地点会面,计划是大使馆的车会与载有陈光诚的车接头,然后把陈光诚带进使馆车里。
   
但当两车要碰头的时候,突然美国人发现了中国安全部门的车正在尾随着,一辆跟踪使馆车,一辆跟踪载着陈光诚和他朋友的车。一位美国官员做简报时提及此事。
   
很显然,交接将只能在匆忙间完成了。载着陈光诚的车开进了一条小巷,随后使馆的车沿途驶入,马上盲人律师就被拉入了美使馆的车。美官员说,美使馆的车摆脱了两辆中国车的追踪,一路驶回了美使馆。
   
陈光诚一旦被安全地安置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宿舍,美国外交官立刻下令封锁信息——包括拒绝确认陈光诚在他们手中——同时他们和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就陈光诚的命运展开谈判。
   
在使馆内,美国人问陈光诚的想法。陈光诚明确表示他不想寻求政治庇护。相反,在他与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高洪柱和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交谈时,他热切地提出他的想法:他希望留在中国,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团聚,在远离家乡山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他告诉我们一些他过往悲惨的生活,"坎贝尔说,"他一开始就很清楚他想留在中国,继续他的事业,保护家人平安。"
   
美国大使骆家辉很快也从巴厘岛的度假中赶回来,参与到谈判中。他在大使馆时,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和陈光诚谈话。
   
美方表示,陈光诚自己的愿望是他们与中国外交官谈判的基础。中国外交官起初是以比较敌视的姿态来面对陈光诚的要求,即使他们明显收到上级指示要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访华会谈前为此事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在接下来的几天,美国官员一直来回穿梭在留在使馆内的陈光诚和几里之外的外交部之间。有时候,一天三次。谈判桌前的一方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带领的六名官员,另一方则是美国官员们。
   
美方表示,他们怀疑,如果双方不能迅速就陈光诚达成一向满意的协议,则中国政府里的强硬派很可能会从稍软弱的外交部手里接管此事。陈光诚也被告知他的妻子已经被带到北京了,中国官员们威胁说如果他不同意达成协议的话就会把她再送回山东——协议包括他走出大使馆,。
   
在与中国外交官早一些的谈判上,美方建议陈光诚可以转移到上海,那里的纽约大学正计划开一个法学院。但他们说,这个方案被中方拒绝了。
   
而当中方向陈光诚提出把他送回山东省内其他地方时,美国谈判代表意识到,中方可能愿意让陈光诚一家搬离故乡。
   
双方之后达成协议,列出了七个城市,陈光诚可选择在那里进修法律。陈光诚选择了天津,这对美方来说也似乎是个合适的选择,因为它离北京很近,可以让人们一直聚焦在陈身上,也可以让身在北京的陈光诚支持者和外交官们频繁地来看他。
   
周三的时候,骆家辉说,中方看来已经满足了陈光诚的要求,然后,他如何离开使馆,又为什么会离开的具体条件也清楚地对他说明了。
   
" 我们有一项非常严格的条款,在那儿我们必须明确地问'你是不是想离开,这是不是你的真实想法'",骆家辉说。"除非在证人面前得到肯定的答复,否则我们不 会允许任何人或让任何人离开领事馆或大使馆。"据美官员说,没有一份包含双方保证的所有细节的书面文件,因为这要花太长的时间最终确认。
   
最后,他们说,陈光诚没有犹豫。当骆家辉问他是否准备好离开大使馆并前往医院看他的妻子孩子时,陈光诚回答道"走"——中文的"走",一位美国官员说。
   
但陈与家人团聚的兴奋很快就消退了。陈的妻子告诉他她受到当局威胁,而陈光诚接听了几个支持者的电话之后,似乎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
   
朋友们说,他被医院周围密布的便衣警察吓坏了。更糟的是,美国官员到了晚上就都回家了。
   
陈光诚的日益担忧或许可以从他与滕彪的通话记录中体现出来。滕彪是他之前的法律顾问,也是一位优秀的维权者。他在推特上发布了他们通话的记录。
   
在这次通话中,滕彪力劝陈光诚,为了全家人重新考虑拒绝美国庇护一事。
   
“他们的承诺最多在一两周内有效,如果你继续留在中国是非常危险的。”滕彪说,“报复起来会很可怕,不只是关押四年、监视两年半这么简单,他们的酷刑是很可怕,很难熬的。”

核心提示:迄今为止陈光诚进入美领馆的最详细细节披露。

原文:A Car Chase, Secret Talks and Second Thoughts
作者:JANE PERLEZ 和 ANDREW JACOBS
发表:2012年5月2日
本文为转载,原译者不明,“译者”的志愿者对本文进行了二次校对

VOA专访珍珠:接应陈光诚过程出奇顺利

帮助维权人士陈光诚逃离软禁的珍珠(何培蓉)说,陈光诚从东师古村居所完全是一个人跑出去的,没有网上传说的得到良心未泯的看守相助。珍珠还透露当时她在接应陈光诚的过程中出奇地顺利。

正在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中国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星期五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曾呼吁媒体和公众多多关注营救他的珍珠(何培蓉)等人的安全。今天(星期六)美国之音记者打通了珍珠女士的手机。珍珠在4月27日发布陈光诚逃离山东的重大消息之后不久就被南京警方拘捕。

两 天前才恢复自由的珍珠表示,她为陈光诚所做的事情是她应该做的,将继续支持陈光诚并为他们一家祝福。她对自己被拘留期间网友和舆论对自己的关注表示感谢, 并表示将支持陈光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判断所作出的任何决定。她还披露,已经跟另一位参与营救陈光诚的志愿者、在北京的学者郭玉闪通了电话,说他也已经恢复自由。

珍 珠指出,陈光诚逃离东师古村居所时完全是一个人跑出去的,没有网上传说的得到良心未泯的看守相助。珍珠还透露当时她在接应陈光诚的过程中出奇地顺利,甚至在遭遇汽车爆胎、走错路和找不到人等“乌龙”之后仍能很成功地解救脚骨受伤的陈光诚。在奇迹般地救出被长期非法囚禁的陈光诚之后,珍珠表示希望尽快恢复以 往的宁静生活,让大家忘掉她。

奥巴马政府对陈光诚的看法如何被揭露?一条一条推出

核心提示:在陈光诚“自行”走出美国驻华使馆时,美国政府本来处于公关活动胜利者的位置,但推特上陈的朋友们的一条条推文揭示出协议中更黑暗的一面,“就像”中美两国想跳舞的时候被扇了一记耳光“ 。

原文:How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Narrative About Chen Guangcheng Unraveled, One Tweet at a Time
作者: 艾丽米·帕克(@EmilyParker)
发表:《新共和》2012年5月4日
本文由推友"哈皮范"(@happyfan)翻译,"译者"的志愿者对此文进行了二次校对

Inline image 1
【"译者"编辑配图】

当 陈光诚星期三得到明确保证他会安全地生活在中国并继续工作,于是离开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时候,似乎一场严重的国际危机已经化解。在令人吃惊的短短几天,美国 和中国官员达成了一个协议,似乎既可以保护陈,同时也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中国国家媒体报道,陈是"自行离开",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陈离开大使馆 符合美国的"价值观"。不久之后,美国大使馆发布了一些场面愉快的照片,开心的陈握着一位美国官员的手,甚至不胜感激地说他想"亲吻"国务卿克林顿。

以前,这些能为中国和美国的危机谈判塑造公共形象的说法至少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显然,这种日子已经过去。星期三,政府所偏好的说法在陈的朋友通过推特发布的陈述前迅速瓦解。北京和华盛顿可能已经习惯了秘密交易,但是推特的作用在中国不断扩大,让这种秘密比以前更难维系。

我要特别澄清,我指的是推特,而不是新浪微博(中国国内知名的微博客网站)。当西方人谈论中国的社交媒体,他们往往说的是微博。的确,乍看之下,推特不可能 与之竞争。推特估计只有几万中国大陆用户,而微博却有上亿用户。这主要是由于推特在中国被完全封锁,而微博只是被严格审查。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可低 估。但在[政府所塑造的]陈的故事分崩离析的早期阶段,推特在协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发挥了更重要作用。

中国的推特用户是一个相对有限社 区:毕竟,他们积极地选择来这儿。为了上推,他们必须首先翻越"防火长城"(GFW)。GFW,最简单的说,能阻止某些网页的内容在中国得以看见。一些网 站,如推特和脸谱网被完全被屏蔽。然而,尽管准确的用户数量很难统计,推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影响力的中国人社区。他们通过一些工具上推特,如代理服务器或 虚拟专用网络(这些让身处中国的人如在国外一样不受限的接入互联网)。

推特在防火长城之外,因此大多数中国人来不了,但这也意味着它不被 审查。这很大程度上使它成为一块吸引中国政治活动家们的磁铁。中国推特用户也会张贴"我早饭吃了什么"之类无聊话,但这个社交网站更广泛地视为一个论坛, 可以在这儿大胆交流敏感话题。中国异议人士艾未未称推特是照进黑屋子的"一束光"。

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在陈光诚事件上,推特揭开了陈离开大使馆一事更黑暗的一面。几个小时后,陈的朋友,曾金燕,发了一条紧急英文推文:"光诚和我通话了。媒体报道有误。" 之后,因为陈获得自由而进行庆祝陷入停顿。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越来越令人不安的中文推文。曾金燕的追随者在推特得知陈不是要"吻"(kiss)克林顿国务卿,而是要"见"(see)。曾接着说,陈离 开大使馆似乎不是出于自愿。相反,他被告知,如果他不离开,他的妻子会被送回山东,明确暗示回去会遭遇不幸。随着曾的推文被转发,人们要求她详细描述。陈 的另一个朋友,滕彪,也发推说明情况,声称陈是受到威胁才离开大使馆。外国记者中有许多人也上推,竞相确认这些说法。一些人与曾交谈,确认她的推文是真实 的。

在几个小时之内,推特上的怀疑和指责让大家情绪一落千丈。当陈自己最终可以对媒体谈话时,事情变得更严峻了。总的来说,这些推文汇成 对中美两国政府的协议的决定性的一击。华盛顿本来处于公关活动胜利者的位置,现在处于了防守位置。中国记者和高产推友安替评论说,对于美国,公众反应就 像"他们想跳舞的时候被扇了一记耳光" 。

曾金燕决定在推特上公布她的怀疑不是出于偶然。中文博主毛向辉(Isaac Mao)在曾金燕发布第一条引人注目的推文后,就与她谈话。毛告诉我她对发这个推很紧张,不确定是否她的声明将帮助陈还是会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毛说,她还 没有准备好直接对媒体说。而是在推特上试了一下水,推特是一个她熟悉和信任的社区。她得到的鼓励让她有勇气说更多。"随着推特圈的反响,她说得越来越 多",毛说。毛认为,这种链式反应在严格审查的微博不可能发生。"他们肯定会选择推特,"他指的是曾金燕与滕彪。

这并不是说,微博上没有 在讨论陈。微博可能不像推特那样随心所欲,但很多信息还是能成功传播出去。中国网民早就找到一些办法逃避审查,比如用异体字。其他时候,惊人的速度和信息 量通过微博传播,使之不可能完全被控制。我们看到最近,关于共产党官员薄熙来政治阴谋的传闻就不胫而走。去年,当火车在温州郊外相撞,与沉默的铁道部形成 鲜明对比的是微博上发布了超过两千万条消息。

安替承认微博可以塑造中国大众的想法,而推特更多是一个"政治平台" 。推特不仅是中国持不同政见者的紧密网络,它也直接与外国媒体关联。因此,它可以成为中国人发送求救信号到外部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几年前,博主郭彼得宣 称,推特帮助他出狱。他遇到了麻烦,传播据称牵涉到当地官员犯罪的消息。他被捕后,他用自己的手机上推求助。他的情况迅速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几周之后他 被释放。

当然推特在陈的例子中所起的作用不全是积极的。社会媒体可以助推错误信息,激进的政治反应和总体上的混乱。但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天里,推特允许普通中国公民介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互动。在二十一世纪,外交不再只是严格的政府事务了。

艾米丽·派克是新美国基金会的正高级研究员和数字外交顾问,在那里她正在写一本关于互联网与民主的书。她也曾经是美国国务部的克林顿国务卿的政策规划处的一名成员。

謀殺、謊言、濫權……《時代》剖析中國醜聞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Time)以王立軍與陳光誠先後逃往美國使館事件做封面故事,深刻分析「中國世紀的謀殺、謊言、濫權及其他罪行」。報導悲觀預測,一旦中國高層領導出現不穩,鎮壓可能無法避免,更多醜聞細節也可能曝光。

今 年2月6日,前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闖入成都美國領事館,要求庇護。兩個多月後,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從遭軟禁的山東家中逃脫,並於4月27日進入北京美國大 使館求助。專文指出,兩起事件都使北京震驚,牽動中美敏感的外交神經。但面對兩個截然不同背景、不同際遇的求助事件,美國的差別待遇相當明顯。

鑑 於美中政治關係微妙,美方對王立軍的請求,幾乎毫不考慮加以回絕,隨後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順利抵達華盛頓訪問,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風平浪靜。但是,陳 光誠事件大不相同。美國一向高調倡導、維護人權,儘管陳案相當棘手,也不能不管。困難的原因是,陳光誠從嚴密監控下逃脫,令北京顏面盡失,態度勢必強硬, 不易為陳的出路談出好交易。

時代指出,更重要的是,這兩起事件反映出中國的兩個世界。王立軍出逃,扯出了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貪污、濫權證據,反映當權者的腐敗,而陳光誠則代表著心情苦悶、無助的中國基層百姓的聲音。

針 對王立軍事件,由於牽涉中國政治,美國小心翼翼,儘管王提出政治庇護要求,美國政府予以拒絕,並把他交給中國國家安全局,從此王立軍再也沒有露面。不過, 他在美國大使館的短暫停留,在中國政壇掀起驚濤駭浪,激起一場血雨腥風的權力鬥爭。最後導致薄熙來垮台,妻子谷開來因為涉嫌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而遭到逮 捕。

陳光誠的命運則大不相同。在他軟禁期間,不斷有西方媒體多方設法採訪他,更有多位友人想盡辦法助他脫逃,最後順利將他送到美國大使館接受保護。美方並盡力折衝,國務卿喜萊莉?柯林頓親自出馬,設法搭救。

薄熙來醜聞引起中國人民熱議,反映基層百姓已蠢蠢欲動,中國領導階層是否有能力全面掌控?未來他們將更嚴密控制?還是是像經濟發展路線一般,逐步放手?備受全球關注。但專文在結語中悲觀預測,在中共18大領導班子更迭前,鎮壓可能無可避免。

最新一期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不約而同,也以中國醜聞做封面報導,專文明言:「中國領導人現在騎虎難下,只能繼續騎下去,希望不被老虎咬到。」

世界新聞網




陈光诚事件 北京让世界媒体看得眼花缭乱

在饱受迫害和虐待的中国盲人律师陈光诚的问题上,中国当局5月4日星期五的表现犹如万花筒一样多彩多变,令世界媒体看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与此同时,美国也以美国当局所谓的“合作性美中伙伴关系的精神”(in the spirit of a cooperative U.S.-China partnership)尽力给中国当局提供了配合。

*早上,寒风凛冽*

盲人律师陈光诚及其家人长期遭受山东临沂地方当局的迫害虐待,成为国际大新闻。在借助支持者的全力帮助逃脱地方当局的非法拘禁、进入美国驻华使馆之后,陈光诚成为更大的国际新闻。在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开始之际,陈光诚离开美国使馆、随后又明确表示对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感到担忧、希望出国之后,陈光诚更是成为爆炸性的国际新闻。

星期五上午,中国《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官方报纸发表文章,以罕见的激烈措辞,对陈光诚以及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和美国进行了强力的抨击,令读者感到恍如时光倒流,倒退到1970年代之前北京和华盛顿关系的冰河期。

星期五上午,中国各地报纸以及所有的主要网络新闻门户网站集体发表显然是执政党共产党宣传部门指令发表的说法:

“5月4日,北京日报刊文指责陈光诚已成为美国政客抹黑中国的工具和棋子,并称美国驻华使馆行为有损国格。此外,该文指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处心积虑地跑到中国找茬捣乱,其‘平民生活秀’、检测北京空气质量等行为,与其大使身份极不相称。”

*久违了的“文革”+冷战语言*

中国网民对《北京日报》的等北京官方报纸的这种“文革”+冷战式的语言作出了热烈的反响。网民潮水般蜂拥而至的嬉笑怒骂的反响之热烈,使“北京日报”一时间上了中国用户最多的新浪微博的热搜榜,而且名次迅速窜升。

到了北京时间星期五晚上8点左右,“北京日报”突然成为新浪微博以及其他中国微博门户网站的搜索禁忌词,用户不再能看到有关《北京日报》的评论。显然,中国公众、中国网民的热烈反响,让中国当局感到受不了了。(有关的详细报道,请看“中国网络观察:北京日报成笑柄”)

对于星期五上午北京呈现的这种官方媒体奇景,英国《每日电讯报》驻北京记者马尔科姆:摩尔的描述是:

“在几乎彻底完全的沉默一个星期之后,中国报纸今天集体发动宣传攻势,攻击盲人律师陈光诚。目前,陈光诚处于中国和美国的外交角力的中心。《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以及英文《中国日报》指责40岁的陈光诚是‘美国的工具,’被用来在政治上给中国抹黑。

“《北京青年报》还说,陈光诚奇迹般地逃出他被非法囚禁其中的村庄之后,美国(驻华大使馆)收留陈光诚6天,是‘违反了基本的外交和道德准则。’”

北京时间星期四夜间和星期五白天,在美中两国当局就陈光诚及其家人的问题进行紧张而微妙的谈判之际,北京官方为什么要放出火药味如此浓烈的媒体焰火?摩尔的解释是:

“对陈光诚如此这般的突然攻击可以有两种解释。或许这种攻击是在陈光诚可能前往美国之前当局给自己保留面子的一种行为。再一种解释是,这种攻击可能预示着,假如留在中国,陈光诚的前景不妙。”

*晚上,春风荡漾*

按照北京媒体对陈光诚的描述,他显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汉奸卖国贼,将他再软禁起来、甚至动用打手时常揍揍他恐怕还是太便宜了他。

于是,星期五上午和白天大部分时间,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成千上万关心陈光诚及其家人的人不禁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然而,到了星期五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北京发表令陈光诚支持者感到高兴的简短声明:

“中国政府今天声明,陈光诚先生跟中国其他公民一样有权出国。陈先生已经得到美国一所大学的奖学金。他可以在那里有妻子和两个孩子的陪伴。中国政府表示,将接受陈光诚出国的申请文件。美国政府预期中国政府会尽快办理申请文件,并照顾他目前的身体状况。美国政府将优先关照他和家属的签证申请。这一事宜是以合作性美中伙伴关系的精神得到处理的。”

换句话说,中国方面表示愿意放陈光诚一马,而美国方面也竭力为中国政府提供了配合与合作。

在此之前,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驻华使馆在过去的三天里受到许多人的强烈批评。批评者认为,美国将盲人陈光诚交给多年来持续虐待、迫害他的中国当局有损于美国的形象,违反美国的基本价值观。

*为陈光诚未来担心*

陈光诚问题如此解决,显然是一种让中美两国当局都可以保全面子的双赢结局。陈光诚出国的具体安排过程是否还会出现意外的梗阻,那些多年来对他和家人实行世界媒体广泛报道和纪录的残酷虐待的官方势力是否还会变换新花样折磨他,目前尚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在陈光诚尚未出国之际,就有人提前为陈光诚出国之后的前景表示担心。星期五,日本主要报纸《每日新闻》发表记者成泽健一和白户圭一分别从北京和华盛顿联合署名发表的报道说:

“5月3日深夜跟陈光诚通电话的经济学者郭玉闪在互联网上表示,陈光诚接到‘纽约大学的邀请,将以自由的身份到美国去,并希望将来回国。’郭表示,陈光诚出国的目的,并不是先前传闻中所说的流亡。

“然而,中国政府先前准许反对派活动家出国,并且不准许多人返回中国。陈光诚也有可能不能归国。”

*为陈光诚目前担心*

对目前在北京的陈光诚来说,北京时间星期五早上的形势,显然可以毫无夸张地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到了北京时间晚上,形势显然又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然而,同是在北京时间星期五晚上,美国主要报纸《华盛顿邮报》发表记者基斯·里奇伯格、杨佳琳(Jia Lynn Yang)和威廉·万(William Wan)三位记者联合署名的长篇报道,对陈光诚接下来所面临的形势表示担心:

“分析家们表示,战略意义上说,中国准许陈光诚离开中国是合算的,因为他离去之后大概国际知名度就会降低。让他出国接受治疗或学习,也可以让中国领导人保留面子,而不会被中国公众认为是屈从于外国压力。

“但陈光诚现在没有护照。假如他通过正常的手续出国,就可能要面临漫长的等待,而且不一定得到出国的许可。”

这三位《华盛顿邮报》记者在报道中不无担心地指出:

“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位自学成才的律师要‘像其他中国公民一样,通过正常的渠道’提出申请。这可能意味着他要返回山东临沂的东师古村去申请护照。他在那里长期遭受囚禁和殴打。”

顺便说一句,在美中战略经济对话会议星期五结束之际,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北京表示,在盲人人权活动家陈光诚的未来被决定的时候,美国将持续跟他保持联络。

*给中国抹黑*

中国近年来花费上百亿美元的重金试图打造在国际间的光辉形象。然而,不幸的是,来自中国的图像常常是不妙的。英国《出版检查指数》杂志编辑乔·格伦维尔星期五借着陈光诚事件,在英国大报《卫报》发表文章,描述了当今中国的政治黑暗:

“陈光诚的绝望惨况是中国如何对待其异议人士的生动写照。陈光诚在2005年揭露了政府强迫人工流产的政策,在过去的7年被监禁和软禁,受到骚扰和威胁。中国当局控制遏制不法行为揭发者和人权活动家的常用手法是软禁。陈光诚则是在2010年出狱之后被与世隔绝,生活在恐惧之中。目前其他著名的软禁受害者包括藏族诗人唯色,艺术家艾未未。艾未未还试图把中国当局的软禁监视倒过来,在自家安装监视摄像机(以便监视当局对他的监视)。

 
5月2号,中国维权人士陈光诚和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中会面

美国务院:尽快解决陈光诚“问题”

    美国高级官员说,国务院正在努力,尽快解决陈光诚“问题”。有报道说,美中双方已达成协议,允许陈光诚以访问学者身份来美学习。上星期开始“大逃亡”的山东临沂盲人陈光诚,2日离开美国驻华使馆进入朝阳医院检查,发现右脚三根骨折,正在进行治疗。
   
    美国国务院官员星期五说,本来陈光诚在使馆时曾表示要继续留在中国,但离开使馆见到妻子后又改变了主意。星期四美国国会为陈光诚案专门召开听证会,会上陈光诚也通过电话作证,希望能来美国学习。

*克林顿坐阵北京指挥,力争及早解决问题*
   
    熟悉整个情况的美国高级官员说,这一两天(星期四、星期五)里,美国驻华使馆在(在北京开会的)克林顿国务卿直接指示和领导下,直接参与此事,展开重要和密集外交。“希望能很快解决问题。”

*陈光诚可望及早来美学习*
   
    洛杉矶时报星期六发自北京报道说,美国国务院表示,已经同中方达成协议,允许陈光诚在家人陪同下来美国学习,前提是不得申请政治避难。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星期五说,陈光诚已经被一所美国大学授予奖学金,他将可以携带妻子和两名子女前往这所大学就读。中国政府表示将接受陈光诚有关旅行证件的申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星期五说,陈光诚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他如果想出国留学,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可以像其他中国公民一样,依法通过正常途径到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华盛顿邮报星期五也报道说,纽约大学美中法律研究所的科恩(孔杰荣)教授已经邀请陈光诚到他们学校当访问学者。这样,陈光诚就可以以访问学者身份来美国,而不用寻求政治庇护,这样,还可以避免美中双方都尴尬。

*美国务院:密切同陈光诚联系*
   
    美国国务院官员星期五说,陈光诚5月2日离开使馆到朝阳医院以来,使馆一直同他保持密切联系,还通过陈光诚妻子袁伟静多次谈话。
   
    没有透露身份的两位国务院高级官员星期五在华盛顿举行吹风会,向记者简报了这几天有关陈光诚的情况。
   
    美国官员说,星期五,骆家辉大使同陈光诚谈了有20分钟。这几天,使馆一直和陈光诚夫妇保持经常联系。星期五,使馆工作人员和医生到朝阳医院探视了陈光诚,询问了他的治疗情况。

*陈光诚脚骨折,但体检正常*
   
    美国官员说,检查结果这么快就出来了,陈光诚非常高兴。另外,检查结果一切正常,陈光诚也非常高兴。陈光诚询问我们的医生,结果如何?我们的医生 也说,没什么问题。医院的主治医生和领导也都认为,检查结果很好。医院对陈光诚的脚做了CT扫描检查,发现右脚有三根骨折,已经打上石膏。
   
    国务院官员星期三的简报说,陈光诚逃离家乡时,曾翻越多道墙,跳下来时伤到了右脚。
   
    国务院官员星期五说,医生检查结果是,内科检查结果正常,没什么问题。肠胃有些问题,但也不要紧,需要继续观察。

*陈光诚儿子医院过生日,得到礼物*
   
    美国官员说,医院方面领来了陈光诚的孩子,给他们理发,换上了新衣服。有的孩子这几天有点发烧,也在吃药和治疗。星期五是男孩的生日,使馆官员还有医院都给孩子准备了生日礼物。医院给孩子准备了生日蛋糕。
   
    海外媒体报道,这是陈光诚儿子陈克睿12岁生日。

*陈光诚希望来美学习*
   
    美国官员说,陈光诚非常高兴,一再表示感谢,感谢使馆对其一家的关怀和照顾,骆家辉大使问他有什么计划和打算,他和袁伟静商量后说,他希望能到美 国学习。另外,他还对大使说,那天他曾说,他想亲吻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他现在感到此举不妥,有些失礼,他对此表示歉意。

*美国务院:主动将陈接入使馆。*
   
    参与处理陈光诚案的美国高级官员说,上个星期,由于情况特殊和紧急,美国主动把陈光诚带进了大使馆,因为他急需人道援助。陈光诚一进使馆,医生就 开始诊治其伤病。“我们还不断和陈光诚交流,看他有什么打算和计划。当时,他明确表示,希望留在中国,继续发挥作用,使得中国最终能出现公民社会。

*北京派要员探视陈光诚,许诺解决问题*
   
    美国之音记者(中国时间)星期五上午电话采访陈光诚时,陈透露,中央派负责干部来探视他,承诺解决问题。
   
    美国官员在(美国时间)星期五的吹风会上也说,这一两天,陈光诚向前来病房探视的中央干部陈述了他及其家人这些年来所遭到的迫害。美国使馆方面也同中国有关方面一直沟通,把陈光诚这些意见都转给中方。


    来源:美国之音 记者:海涛
   
    5月1号,陈光诚和家人在北京一家医院团聚,骆家辉大使也在场 图片来源: 美国国务院
    美国务院:尽快解决陈光诚“问题”

王铮为薄犯上下落不明 人权团体发声明

    北京教师王铮不久前呼吁民众和她一起举报所谓“中共中央非法拘禁全国人大代表薄熙来”。目前她下落不明。中国一家知名的人权团体就此发表声明。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王铮不久前在公开信中写道:“涉嫌严重犯罪的9常委公开迫害受民众爱戴的干部”。她表示,将在5月3日上午9点在天安 门广场纪念碑前鞠躬后前往公安部报案,如果她不去,就说明她失去了自由;如果她去了,那么不见薄熙来被释放,她绝不离开公安部。
   
    北京高校女教师王铮 王铮网易博客资料 博讯提供
    王铮为薄犯上下落不明 人权团体发声明
    王铮曾对VOA证实这封信是她写的。后来,记者几次给她打电话,都听到录音说对方已经关机。

*警方严阵以待 广场围捕数人*
   
    毛派的《红色中国网》发表《5月3日红色网友天安门广场活动实况》和在现场秘密拍摄的照片。文章说,据悉王铮于4月30日被捕。5月3日上午 8:30,北京的红色网友和几位重庆红色网友、工人带上报案材料进入天安门广场,没看到王铮。在9:20,一位红色网友刚拿出手机接电话就有警察来查身份 证,检查挎包,并询问是自己来的还是组织来的。这篇文章还说,几个人聚集在纪念碑前,被警察、便衣和协警团团围住,抓上警车。
   
    但是四川人权组织“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得到的消息是,王铮也在其内,她和7个人在天安门广场被抓,外界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

*也为左派争人权*
   
    5月5日,这个人权中心发表《就王铮女士等八位公民遭拘禁的声明》,要求当局释放他们。
   
    天网的义工蒲飞说:“按照中国法律,(扣留)超过24小时以上,就可以认定,她已经被拘留。”
   
    天网人权事务中心负责人黄琦说:“作为公民,前往人民英雄纪念碑行一个鞠躬礼就被当局传唤走,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法治国家所能容忍的。”
   
    记者:“可是按照王铮的公开信,下一步他们就要去公安部举报国家领导人了。”
    黄琦:“他们计划下一步去公安部举报谁,这也是公民的权利。”
   
    天网的声明说,对事实真相的掩盖是滋生各种谣言的温床,呼吁当局尽快通报对薄熙来的调查情况。
   
    在一些红色网站流传的一条微博说:“今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请到文化宫派出所免费吃喝的8位朋友,7人已出来,还有1人因带横幅暂时还要继续免费吃喝。”据说这是徐开彬写的。记者查阅了徐开彬的微博,发现它现在空空如也,可能上述帖子被删除了。

*毛左多无奈 谁殉薄熙来?*
   
    薄熙来垮台后,尽管有不少毛派左派和薄熙来政策的受益者表示不满或者不解,但他们一般来说没有激烈行动,有些过去拿过重庆好处的学者不接受媒体采 访,没有为薄熙来挺身而出。所以左派有人套用古诗而写道:“十四亿人齐解甲,更无几人是男儿。可悲。向王铮老师致敬!”而自由派网民嘲讽毛派是纸老虎,有 人写道:“怎么重庆这次就没出几个江姐呢?”
   
    来源:美国之音 记者:丁力
    
    一名参加天安门广场左派活动的人被推上警车 图片来源: 红色中国网
    王铮为薄犯上下落不明 人权团体发声明

廖亦武:起诉李必丰是政治谎言

    ●据“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消息,四川异议人士李必丰案即将开庭。中国当局对其以“经济诈骗”为由起诉。流亡作家廖亦武披露,当局定罪李必丰的真正原因为:怀疑他资助廖亦武逃亡费用。
   
    流亡德国的作家廖亦武
    廖亦武:起诉李必丰是政治谎言

    "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5月5日消息,四川异议人士李必丰案最新进展情况为:在本周早些时候,四川省绵阳市射洪县司法当局已经通知李必丰代理律师马小鹏,该案将于5月8日在射洪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李 必丰是四川知名异议人士、地下诗人。在1989年后先后两次因从事民主运动被当局逮捕入狱,曾与目前旅居德国的流亡作家廖亦武为狱友。2011年,四川绵 阳警方以"经济犯罪"为由将李必丰逮捕。在李必丰被捕后,警方人员曾将李必丰提讯,多次调查他从事民主运动的情况。当局亦曾多次调查他是否资助著名诗人廖 亦武离开中国。
   
    获悉李必丰被捕后,廖亦武于4月底为李必丰发出呼吁书,他简述与李必丰的相识过程及李必丰因从事民主活动 而多次被捕入狱经历,他明确表示李必丰与他的逃亡没有任何关联,认为中国政府以"莫须有"罪名,再次发出政治谎言。4月28日,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 主赫塔·穆勒(Herta Mueller)成为该呼吁书的第一个签名者,随后中国知名作家王力雄、唯色、许晖及维权律师滕彪及海外作家一百余位签名声援。

"李必丰在这个事情上没有资助我"
   
    廖 亦武告诉德国之声,在最初时并不知道李必丰在他出逃两个多月后即被抓捕,最近有朋友辗转将李必丰被捕消息告知他,他也始知中国当局对李必丰定罪的真正原 因,既"资助廖亦武出逃经费"。而国内也出现诸多传言:廖亦武逃到自由世界,而留下李必丰代为承受中国当局的打压。
   
    "直 到最近我才听说,他们抓李必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说我出走的经费,是李必丰资助的,当然也有一些其它原因,因为这么多年他还资助了一些从监狱出来的人,这是 很荒唐的一个事情,有点象小说。李必丰在这个事情上没有资助我,但这件事给我造成的心理压力非常大,第一他是我的好朋友;他也是我的同行,他是一个诗人和 同行。如果李必丰再被判重刑,这会给我造成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我这两天都在失眠、做噩梦。"

"这是独裁政权的错和谎言"
   
    廖 亦武也透露,就在他倍感压力时,赫塔·穆勒写信给他,告诉他这不是廖亦武造成的,世界范围内所有的独裁政府都经常以政治谎言来迫害异见人士:"她说以前在 罗马尼亚就是这样,用当局抓得住的人来给其他人的良心上、道德上造成压力,这是一种很烂的伎俩,他说你一定要搞清楚,这是独裁政权的错而不是你的,所有的 独裁政权都是一样的撒谎。所以她说,我愿意成为第一个签名者。"
   
    5月2日,德国柏林国际文学节主席乌里·帅伯再发出一封公开信,将廖亦武呼吁书以中、英、德三种文字发给世界各地的作家,请作家们对中国政府谎言发声。
   
    截 止5月3日,已有来自德国、瑞典、巴西、波兰、美国等37位全球作家联署。前《华盛顿邮报》驻中东记者,著有《为埃及而战》的作家雅丝明·艾·娆茜迪 (Yasmine El Rashidi)表示:声援李必丰,要求撤回起诉,这是一次代表力量和勇气的行动,我诚愿中国当局能够超越迫害妄想之症,展示一个真正领导人的特质。
   
    罗马尼亚诗人、小说家米尔恰·查塔瑞斯库(Mircea Cărtărescu)在呼吁书清晰写下:我对中国当局挑起可耻又蛮横的压迫非常清楚,这就是我为什么加入支持中国异见人士支持者名单的理由。

"一只蚂蚁改变了谁"
   
    5 月4日,廖亦武再为李必丰写下文章《一只蚂蚁改变了谁》,他坦承未曾想到李必丰一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广泛的回应和支持。他表示:"我在自由的世界,但 是我的心不自由,因為我的出逃,他們迁怒于我的朋友。一个国家强暴一个平民,转眼提起裤子,就把生殖器换成了手枪,堂而皇之向世人宣称--这个人是个贼。 李必丰不是名人,他不是精英,他仅公是我书中无数小人物中的一个,请你们关注他,关注一只蚂蚁的命运,一只蚂蚁的命运终将改变一个国家,在突尼斯是这样, 在中国,最终也会这样。"

    廖亦武也认为当前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有很多人将视线集中到中共高层权斗或冀望中共内部作出政治改革,而 很少有人关注到国家中公民个体的命运,他期待有更多的国人站出来声援李必丰:"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改变了突尼斯,改变了中东,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命运都是小人 物去改变的。"
   
    本文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吴英父亲因吴英更换律师紧急进京上访

    核心提示:5月3日,吴英父亲吴永正前往全国人大信访局,要求监督浙江省有关方面公开审理吴英案。紧急上访缘于吴英突然更换律师。吴父担心吴英受到了外在压力而被迫为之。
   
    “我怀疑吴英是受到外界压力而被迫更换律师,我们又无计可施。”吴永正说,他担心突换律师背后另有隐情,因而担心吴英未来命运。
   
    4月30日,一家媒体以《突换律师吴英案再起波澜》为题报道了吴英案发回重审后的最新进展。4月29日,吴永正紧急赶往北京。5月3日,他前往全国人大信访局,要求监督浙江省有关方面公开审理吴英案。
   
    “不能排除任何一种可能,但官方不希望北京律师深挖案件,或不满意后者通过公开案件审理情况向司法机关施压应为最有可能的原因。”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律师说。

当地律师要独立办案
   
    吴永正的突然上访源于吴英案重审阶段冒出的更换律师事件,他认为吴英受到了外在压力而被迫为之。否则,很难解释吴英在命运转折当口将鼎鼎大名的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变更为浙江百畅律师事务所年轻律师吴谦,而后者鲜有刑辩经验。
   
    吴永正告诉记者,进京前他曾面见吴谦律师,对方曾口头应允在会见吴英时由原来代理案件的北京律师杨照东或张燕峰陪同会见,但几天后即生变。吴永正转述,吴谦律师称要独立办案。“可能她受到压力而改变了主意。”吴永正说。
   
    “她哪能独立办案啊?”吴永正毫不隐讳自己的不满。资料显示,吴谦的业务专长为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人事合同方面的诉讼,而缺乏重大刑事案件的辩护经验。据他透露,吴取得律师从业资格的时间很短。
   
    一直被媒体忽视的细节是,突然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吴谦律师,此前一直接触吴英案,并非“半路杀出”。吴永正透露,按照金华看守所的惯例,会见当事人 须有两位律师在场,而此前代理吴英案的杨照东和张燕峰律师均在北京,为节省成本,通常只安排一人前往会见。为此吴家每次会见时都聘请在金华执业的吴谦陪 同,因此吴谦曾多次陪同会见吴英。
   
    吴永正的质疑来自于对浙江金华中院的不信任。他说,吴谦是接到来自金华中院张法官的电话才知道吴英希望委托她代理重审案的,而且随后由这位法官陪 同会见了吴英。“其一,张是判吴英死刑的一审主审法官;其二,他们会见吴英后未通知家属,直到北京律师过问才告知,吴英已经另行委托律师并完成会见,很不 正常。”吴永正说。
   
    5月4日上午,《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涉事法官张昌贵,对于吴英是否受到压力而更换律师一事,张昌贵以“不存在这种事情”作答。对于记者的追问,他建议记者联系金华中院办公室,自己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意在控制炒作?
   
    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吴英案原代理律师张燕峰分析,吴英在案件重审阶段更换律师有多种可能,一是为节约支出,因为委托本地律师可以减掉北京律师往返浙江的差旅费;二是吴英受到外界压力影响,被迫更换律师。
   
    吴永正倾向于吴英受到威逼利诱而更换律师。他说,在狱中的吴英虽然能看到最高法院的裁定,但不一定能充分理解其中含意。“如果有人以继续判她死刑施压,而以不请北京律师就判死缓或无期相诱惑,对法律并不精通的吴英可能会改变主意。”他说。
   
    张燕峰律师也备感蹊跷。从熟悉案情角度而言,他和杨照东律师显然比吴谦更了解,北京律师陪着会见,更方便后者了解案情,也是正常的案件交接,为什么不允许陪同会见。“我们也怀疑是有关部门的意思,他们希望不要让北京律师介入。”他说。
   
    北京市珺山经纪事务所经济顾问胡玉勇认为,案件接下来可能涉及到民事部分,比如吴英资产处置、债权债务清偿,涉及面较广,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当地律师在保守机密方面会做得更好,而北京律师则不然。
   
    王才亮进一步分析,当前律师执业由当地司法局管理,因此一般认为律师受当地政府管理,外地律师则不受当地牵制。“一些经济类案件往往存在很多不宜 对外人所讲的秘密,外地律师说话很粗,而当地律师一般较克制,也相对保守秘密。”王才亮说,最为重要的是,外地律师可能为当事人利益或追求影响力而深挖案 情,所以当地司法机关更希望由本地律师代理。
   
    “说直白点,外地律师可以借舆论炒作,推动案件审理公开化,而本地律师则不会这样做。政府当然不希望炒作。”王才亮说,在他从业数十年间,类似于 吴英案临时更换律师的情形并不鲜见。一般逻辑是,有关方面希望通过当地可以“控制”的律师,间接影响当事人,将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
   
    吴英之妹吴玲玲说,吴英在行事上果断干练,很有主见。此番变更律师,并无征兆,较为罕见。她回忆说,在二审结束后,家人一直未收到吴英的信件。在此期间,一位与吴英关系较近的债权人收到其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让其帮忙存钱,并问家人为何不给她写信。
   
    吴玲玲对记者说,事实上,收到那封信之前几天,家人刚刚给吴英账户存了钱。“我们觉得吴英的信被扣押了很长时间,这很不正常!二审至今,家里仍未收到吴英哪怕一张明信片。”吴玲玲说。
   
    而另一件不正常的事是,自2011年11月会见吴英后,家人和律师已有5个月无法与吴英见面。
   
    “我们现在无计可施!”张燕峰5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无奈,外界质疑吴英更换律师并非发自内心,而苦于无法会见的家人和律师找不到一个突破口。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陳光誠事件 重挫歐巴馬、胡錦濤威信

鄭端耀/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有關陳光誠現況,目前至少有三種說法:第一、美中達成協議,同意留在大陸天津展開新生活。第二、美方全部跑光,被騙了。第三、中國同意陳可以申請至美國留學。

在這三種說法中,對美方造成最大殺傷力的是第二種說法,顯現美國的無知和怕事,而且在消息一傳出後,立刻引起美國輿論反彈。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對此表示高度關切,全力聲援陳光誠,質疑歐巴馬政府外交處置不當,而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則直接批評歐巴馬人權的軟弱。

陳 光誠案的美中外交談判實際內容,外界無法知悉。不過,因該案關係重大,不只會影響兩國關係,而且會直接波及歐巴馬的總統選情,照理美方勢必會盡其所能尋求 適當解決方案,既要避免兩國關係尷尬與對峙,同時還須維護歐巴馬政府捍衛人權的形象。本來以為第一種方案是理想的結局,但不知美方是不是為了想擺脫難題, 而太過相信中國承諾,忘記中共政權本質,還是陳光誠因身心飽受摧殘、驚嚇害怕,慌亂中說出心中的不安感受。

無論如何,在陳光誠離開美國使 館,人在中方控制的情況下,美國對陳案已失去主控權,將來會如何的發展,主要決定在中共,美國最多只能對北京施加外交壓力,至於會產生何種回應,還是掌控 在北京手中。現在中方表示陳可以申請至美國留學,看來似有意對美國做出善意,顯現不願在該案多造成困擾,此是否意味該案到此可告一段落?

以 目前情況看,恐怕不然。中方的回應很可能僅是緩兵之計,申請赴美留學須經歷相當過程,在這段期間到底會發生什麼事,中方還會有那些行動,仍然大有內容。中 共一向對挾洋以制中的人權分子深惡痛絕,如果將陳案輕輕放過,要如何立威治理天下;王立軍事件已讓中共顏面大失,如今陳光誠事件更造成二次傷害,短短時間 前後兩案嚴重打擊中共領導威信,在此狀況下,如果不能有後續挽回作為,恐會累及今秋即將舉行的十八大交班安排計畫。

美國的狀況也是相同, 由於美方外交輕忽,陳案已對歐巴馬政府形象造成傷害。近一年來,美國曾盡其所能形塑重返亞洲的積極作風,一方面展現持續留在亞洲主導太平洋的決心,另一方 面支持美國在亞洲盟邦和友邦對中國崛起進行打壓,以此凸顯歐巴馬的強勢領導,並爭取總統選舉的支持。然而,在一個小小的陳案中,如果美國都無法承受中共壓 力,不能改變中共意志,美國重返亞洲有何實質意義?

一個陳光誠事件竟然牽動兩國外交,且直接衝擊雙方內政。此暴露美中關係敏感脆弱、美國外交缺乏擔當和中國內政問題叢生。



台灣 聯合報

向權勢說真話 一起來做個「現狀攪亂者」

先來說一個小故事。

我有位同事,要坐火車出差。進火車站的時候,他被一個警察攔住了。這位同事雖然個子並不強壯孔武,但臉上留了一把落腮鬍,興許是這把鬍子讓警察隱隱覺得他不是個「好人」,便攔住要查驗他的身分證。

此時,換了你,會怎樣做?

雖然心裡有小小的不爽,還是乖乖地放下行李,從皮包裡掏出身分證,交給警察。——是,多數人都是這樣做的。我也不例外。

但我這位同事不是。

他說:「要看我的身分證可以,但是我要先看你的證件。」

這 名警察,沒想到有人會提出這樣「非份」的要求——他壓根兒沒有想到,會有人要查驗他作為一名警察的證據。雖然他們早有規定,在執勤的時候必須出示證件,否 則你有權拒絕他的任何要求。但是在這塊土地上——或者說,在火車站進站口,這名警察多少年都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所以,如你所知,這名警察沒有攜帶證件,他 也無法出示證件。

這名警察代表了我們生活裡一貫以來的威權。威權的特點在於,它無法接受任何人的挑戰、蔑視、質疑——至少表面上是如此。於是該警察勃然大怒,我的同事卻不依不饒。「今天你不給我看你的證件,我是絕不會給你看我的證件的。」

吵鬧聲引來了警察的上司。上司對此也無轍,只好讓我這位同事走了。

看起來,在這件事情上,我的同事已經勝利了:他已經達到了不出示證件的目的。但我同事不是止步於此,出差回來後,他向警察局上級機關一次次打電話投訴。最後,警察局的上司,與那名警察一起,來到我們單位當面向這位同事道歉。

這件事,在別的國家或別人看來,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太微不足道,太正常不過。然而在我們這裡,卻引起不小的轟動。少見多怪——在我們這裡發生這種事,真是太稀罕、太珍貴了。

香 港衛視副總裁兼執行台長,前鳳凰衛視資深時事評論員楊錦麟,前兩天到我們這裡講座。他引用了西方學者愛德華•薩義德的話——知識份子是在社會中有特殊公共 作用的人,不能降為一個無個性的專業人員。知識份子的公共角色是局外人,「業餘者」和現狀攪亂者,知識份子的公共作用是「向權勢說真話」。

向 習以為常的社會說「不」,向威權說「不」,做現狀的攪亂者——這是多麼可貴的態度。博物學家威爾森說,知識份子是與「當道」成 90度前進的人,一個社會要有夠多清醒並且時時保持批判精神的知識份子,這個社會才會有希望;如果敢說話的知識份子說的都是跟有權力者相同的語言,其他的 知識份子不敢說不屑說也不想說,這個社會只有愈來愈往一個方向走,那就是沈淪。

這樣的言論,應是常識,不過從習慣了逆來順受、以隱忍為美德的民族,在習慣了異口同聲高唱讚歌的人群來看,卻是需要普及、需要內化為精神內核的價值標準。

在這個微博(推特)時代,「說」的人很多,「轉發」也是舉手之勞,不費吹灰之力。轉發也是一種力量,只是相比於「說」,「做」會具有更大的成效。不必求遠,不必宏大,只要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就能推動這個世界一點點變得更好。

因此,我是相當敬重我的這位同事。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社會能變得更好,像他一樣的人,將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之一。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則是民族之大幸。

他說,「大家都在抱怨,說這個社會很糟糕,但是如果你自己都心甘情願放棄那些可憐的權利,不去爭取,那你又能怪誰呢?」


周華誠


台灣 聯合報

紀碩鳴:高智晟家人驚魂大逃亡

人權律師高智晟在獄中,夫人耿和及兒女逃離北京,從雲南出境,經越南﹑柬埔寨和泰國,在美國對華援助會傅希秋牧師等人的幫助下,終於抵達美國,回憶經過仍心有餘悸,深感「生命的尊嚴被剝奪了,有的時候比可能失去生命更令人可怕」。

目 前被關押在新疆沙雅監獄的中國人權律師高智晟,因為主持社會正義遭到當局的不人道對待,他的夫人耿和及二個孩子也生活在恐懼中。今天身處美國舊金山的耿 和,講起三年前被逼離家出走的過程仍然心有餘悸。二零零九年在高智晟被當局「綁架」帶走的同時,北京六七名警察強行住進高家,還有幾十名警察輪流住在單元 的樓道中,並在高家窗口對面二米處蓋了一間房子,住在裏面的警察全天候地二十四小時監視、跟蹤耿和及孩子。高智晟的女兒必須坐警車上學,警察故意在她面前 嬉笑、侮辱高智晟,上課時警察就坐在孩子後面。耿和認為,至少也有上百人前後左右看著,一家人的生命尊嚴受到侮辱。

如果有正常生活誰願意 背井離鄉?如果有家庭安穩誰又會棄家而去?接受亞洲週刊訪問,耿和說﹕「我們實在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二零零八年奧運前,北京公安逼迫高智晟一家遠離奧運 去新疆。八月二十日,耿和帶著孩子回到北京,準備女兒上高中,但遭到所有報名學校的婉拒。開學了,女兒格格不能上學,情緒受到很大影響,整天不出門,怕鄰 居見到會問,「格格你怎麼不上學呀」?天黑時才會坐在家門口沉思。耿和還看到格格口袋有打火機,害怕她有意外。有一次,孩子還拿著利器在劃自己的胳膊,血 都流出來了,耿和的心刀割一樣難受。

即使這樣,警察還是不放過高智晟一家。高智晟雖然被判緩刑,但沒有自由,耿和也依然整天被警察跟蹤,「我們也不知道這種日子會繼續多久,我們不知道還能熬多久,這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實在太大了」!

無 奈之中,耿和與一位朋友通電話,訴說女兒不能上學,被迫害實在難以忍受的情況。那位朋友說﹕我們想辦法,你就在家等著。當時耿和想,為解決女兒的讀書問 題,或許朋友會秘密安排她們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隱姓埋名。耿和說﹕「我當時想,只要不被跟蹤就感平安,生活有尊嚴就知足了。」要知道,生命的尊嚴被剝奪 了,有的時候比可能失去生命更令人可怕。

高智晟北京的家門口有不少小攤。有一次,她出去買水果,那個小販問﹕「你是高智晟的太太吧?」似 乎在意料中,耿和只是點點頭,小販又說「我們都在你們家附近呢,你放心吧」。在付錢交水果時,小販給了耿和一張紙條,約耿和帶著孩子到北京南站,準備了三 張到雲南去的火車票。耿和帶著兩個孩子上了前往雲南的火車。

「一個人帶了兩個孩子,太恐懼了。但我們沒有退路,為了孩子能上學,只有往前 走。我與高智晟也聯繫不上,也不能聯繫,萬一出了什麼事,那將是萬劫不復的深淵」,講到此,耿和聲淚俱下:「出家門時我就知道,一出去身不由己了,我也不 知道幫助我們的人是什麼樣的狀態。對外面又不了解,也從來沒有去過雲南。雖然是鎆舖,我不敢睡覺,時刻盯著孩子,怕他們與人聊天露了口風。」

火車上還時不時會查身份證,耿和不敢冒這個風險,一聽說查身份證的人來了,就躲在廁所裏面幾個小時不敢出來。遇到風聲緊時,她把孩子藏在床角的被子裏面,讓他千萬不能動。「我就在廁所裏面躲著,緊張的心蹦蹦跳,都跳的發痛」。那一刻,耿和覺得人生太脆弱無助了。

在雲南時,每一天都是披星戴月地趕路,一拿到票就走,每到一地就是車站。在車站裏待著不能動,也不敢動,等下一班車,永遠是目的地但不知道盡頭是哪裏。餓了,耿和偷偷走出車站給孩子買些吃的,她不敢讓孩子走動。

到 了雲南某地,有接頭人送來好幾張電話卡,囑咐耿和開始坐巴士,一路走,一路電話聯絡,但到一個地方就必須換一張電話卡,換下來的就扔掉。一直搭乘到小巴 士,來到了中緬越南邊境的金三角。耿和只知道按指示走,並不知道前路是哪裏。到了雲南邊境進入越南時,領路人才說會把耿和她們送到美國,「這美國到底是什 麼樣的地方呀?人在艱難的旅途中,當時一點都沒有輕鬆的感覺」。

有一天,看到路上有不少穿著越南軍服的人,耿和知道應該在越南了。領路人給他們都辦了身份證,並告訴她,按正常行走約十多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泰國。但當過了二個關卡,她們被攔住了,因為兩個京城的孩子皮膚白晢,與當地的孩子相差實在太遠,被要求原路返回。

耿和傻眼了,接頭的人趕緊找人幫忙,晚上二﹑三點坐摩托車,又重新去一個新的指定地點,進入緬甸境內,但第二天中午在山林中又被緬甸軍人發現了。被攔住不讓走。耿和和孩子身上沒有證件也沒有錢,問什麼都不說,無法證實她們三個人來自哪裏。

緬 甸有各種地方部隊,正爭持不下時,又有其他的武裝部隊來把耿和接走了。見了當官的,還說可以給家人打電話,耿和根本就不敢。武裝部隊的人還給她們做飯吃, 讓耿和多少感到一些寬慰。隨後,她們又被帶到武裝部隊的一個官員家中,讓她們換下牛仔褲,穿上緬甸人的長裙子。等天黑月高時又開始出走的旅程。隨著車子東 顛西轉,才把耿和帶到了泰國的邊境。講起那段經歷,耿和至今還覺得暈呼呼的,那時就跟著一站一站往前走,卻不知道前面等著的會是什麼結果。

零 九年一月九日耿和帶著孩子從北京登上南下的火車,一路艱辛,一走就是二十天,不記得轉換了多少趟車,走了多少路才到達泰國。朋友為耿和一家租了一間房。一 家人躲在屋裏還是不敢出門,一聽到敲門聲就害怕。在緊張中等待美國對華援助協會傅希秋牧師。當傅牧師接到消息從美國飛到泰國,耿和那顆緊繃的心才鬆弛下 來。「傅牧師帶我們去吃飯,告訴我們如何辦理去美國的手續、申請登記、和美國政府溝通,希望第一時間接納我們。」

這中間也遇到不斷有人敲 旅館的門,傅牧師幫耿和一家不斷更換酒店。但耿和顯得輕鬆的說,「有傅牧師在,好像有得到了久違的甘泉那種感覺。尤其是那兩個孩子都圍著他,女兒情緒不好 時,傅牧師還會陪她聊天,出去吃飯,也讓她上上網」。零九年三月十一日,耿和辦妥所有手續,帶著兩個孩子安全到達美國,這才告別恐懼,開始沒有迫害的新生 活。

在泰國時,女兒有時跑出去後就找不到了,實際上她就藏在樓層中,也沒有走遠,但不願見人。到美國有時也這樣。耿和第一時間給女兒找來 心理醫生。五月份兒子就上學了,女兒格格是九月份進學校上學的。今年九月,格格即將上大學,已被美國二所大學錄取。兒子已經就讀小學三年級,耿和也一直在 學習。

只求得到公平公正

那時高智晟一直沒有消息,耿和接受媒體訪問、到國會聽證。她對亞洲週刊表示,實際上只是作為一個 妻子﹑一個母親在講述所經歷的一件不幸事件,「我只是在請求社會給予這個家庭公正公平的對待。沒有任何的政治目的和要求,我們只是一個普通家庭,高智晟作 為律師,只是依法在維護社會的正義,沒有其他目的。只是高智晟陝北漢子的性格比較耿直。我們希望得到家庭的團聚,過一個正常家庭的生活」。至今,耿和都不 敢相信自己會有這麼大的勇氣帶著兩個孩子走完這個路程。一直以來,家裏事都是高智晟主外,耿和主內,她盼望高智晟可以早日出獄,可以繼續為她、為這個家主 外。



亞洲週刊

克林顿离开中国 陈光诚事件悬而未决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夫人周六(5月5日)结束对中国的访问,离开北京前往孟加拉。

中国维权人士“陈光诚事件”依然没有定论。

路透社在北京首都机场的记者说,克林顿夫人搭乘的飞机在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左右离开了中国。

此前有许多猜测说,陈光诚有可能与克林顿夫人一行同机离开中国,但据信,陈光诚现在仍然在北京的朝阳医院内。

据报道,周六,朝阳医院仍是保安严密。医院外的记者没有在附近地区看到任何美国使馆的车辆。

BBC在北京的记者马腾说,一小批抗议人士来到朝阳医院,利用这个机会向等候陈光诚消息的记者倾诉自己的抱怨。警察迅速将示威者驱散。

谨慎看待

中国外交部周五表示,陈光诚可以申请出国留学。

但是,BBC记者马腾说,现在克林顿走了,陈光诚仍然停留在“和监狱差别不大”的医院。治安人员不准任何人探望陈光诚,“陈光诚戏剧”并没有结束。

同时,活动人士也表示,对中国表示允许陈光诚出国必须谨慎看待。他们说,北京当局可能会拖拖拉拉地给办理陈光诚出境手续。

活动人士说,中国担心,如果在陈光诚事件上表现得很“软弱”,可能会给其他试图挑战当局的人“打气”,对在今年晚些时候高层权利平稳移交不利。


BBC中文网

王丹撰文称支持陈光诚暂时出国

前八九学运领袖王丹在美国《纽约时报》撰文,称支持中国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选择暂时出国。

王丹在文章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表示不后悔在1998年选择出走美国。

王丹称,尽管流亡海外14年,他仍可通过网络及全球化继续对中国大陆发挥影响力。

王丹表示,如果陈光诚认为离开中国就失去自己争取公民权利的影响力,那是一种过于悲观的想法。

“没有后悔”

王丹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表示,他在1993年及1998年曾经有两次机会选择留在中国与否。

王丹说,自己第一次曾经和陈光诚一样,希望继续留在中国争取民主和人权而拒绝出国,而第二次他答应出国赴美的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家人。

王丹表示,陈光诚的故事令他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他认为陈光诚的家人现在可能有机会到美国去过安全、和平的生活。

他在文章中说:“虽然我很希望能够回国,但我没有后悔在这里渡过的时光。”

包括王丹在内的六位流亡海外的异见人士此前曾发表致中国政府公开信,再次呼吁中国当局允许他们回国看看。

六四事件已过去20多年,以王丹为首的当年学运领袖至今不能回国。



BBC中文网

陈光诚走出美使馆后北京当局发出不同声音背后的分析

     自从陈光诚5月2号走出美使馆进入北京朝阳医院后,北京当局的做法和表达的声音明显不同,显示了高层内部斗争的新动向。虽然周永康自4月26号接见土耳其代表团后没有露面,但北京当局的一些动作明显看出周仍然在发挥作用并且在向胡温发出挑战。

     例如,陈光诚进入医院以后到下午五点院方就以探望时间已到将使馆人员撵出医院,并且直到晚上九点不给陈的孩子送饭,显然这不是无意的疏忽,也不符合美方传 出的中美若干协议中中方保证陈光诚自由和安全的承诺。中美双方的协议在中方来说势必经胡锦涛批准和过目,因为胡锦涛是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组长,这个权限规 则想必是按规定执行的。虽然具体的执行步骤胡不一定清楚,但明显的有违协议的动作下边执行人是应当清楚的。明知还做,这显然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显然是故 意让胡难看。如果说这些违反协议的动作还属小动作,但是第二天在江天勇律师去准备看望陈光诚时被国宝警察殴打致聋却明显是在挑战胡温。而接下来的5月4号 北京当地报纸齐发攻击、谴责、抹黑陈光诚和美国大使骆家辉的文章完全可以看出是李长春把持的宣传系统在配合周永康的动作,完全可以看出是在向胡温挑战。因 为5月4号陈光诚在医院受到了据说是中央授权的司局级代表的探望并给陈光诚带去了鲜花。显然按照北京日报评论员的文章陈光诚就是美国抹黑中共的工具,不可 能还会得到中央授权的代表的探望并给陈光诚献上鲜花。这是最明显不过的矛盾之举。而且中央代表还对陈光诚表示如他所反映的山东临沂当地的违法问题属实中央 一定会严肃处理。这些都是完全南辕北辙的不同意思的表达,但却恰恰同时发生了,让外界的人们不怀疑都不行,到底在对待美国以及陈光诚的态度和事件处理上那 一种意思是中国政府的官方意思。或者说哪一种是胡温的意思。而最后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陈光诚可以到美国去上学又究竟是表达了什么?

     前些天博讯网上发表的官场工作室昭明的文章说江泽民接见了军方的代表并大谈中央有人是卖国贼同美国人勾结云云也许不是空穴来风。不然网上风传李长春之弟涉 嫌贪腐十个亿,李长春还胆敢让北京当地报纸攻击抹黑陈光诚明显是为周永康站台,李长春这个老滑头如果没有什么后面的支撑,恐怕在薄熙来已被拿下直牵连到周 永康的大势下是绝不敢向胡温挑战的。 (
 
     其实就算周永康加上李长春背靠江泽民死命对抗胡温习李也算不了什么,毕竟薄熙来已被揭出的问题足以使他们处在胡温的下风了,因为周、李都曾经为薄熙来站台 到重庆去大赞重庆如何如何好,实际上是在帮助薄熙来阴谋向中央叫板夺权,至少是一种分裂党的行为。这种分裂党的行为在毛邓时代是必然要被清算的。因此至少 李长春是不敢跟胡温叫板的。

     为什么周、李敢跟胡温叫板,有一种很大的可能就是军队中的确有一些太子党例如网传的刘源、张海洋等很可能真的卷入了薄熙来的阴谋活动,但是胡温又一时没有 证据不好处理,但若不处理就随时对胡温是个威胁。所以周、李二人才敢在陈光诚的问题上叫板胡温。可见中央高层内部斗争的确是进入到了白热化。有句话说得 好,狭路相逢勇者胜。胡温此时若不果断出手,恐怕悔之晚矣。

     其实中共的太子党们远不如满清和国民党的太子党,例如清末的谭嗣同,台湾的蒋经国。中共的太子党们只知道维护他们老子所打下的江山,眼中很少有国家和人民 的长远利益。像江泽民、周永康、薄熙来这样的民族败类,只知道出卖国家领土,向海外转移纳税人的血汗钱,却打着什么维护红色江山的名义欺压人民、剥削和压 榨人民,如果太子党们和他们站到一起,将一样最终被人民所唾弃和推翻。


     [博讯来稿]

茅于轼获美“推进自由奖”遭闹场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茅于轼在美国华盛顿获颁以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命名的“推进自由事业奖”。
   
    茅于轼对美国媒体表示,回顾他这些年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间,把市场经济的道理告诉广大的中国老百姓。
   
    不过,茅于轼发表获奖演说前遭遇不速之客闹场,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在会场出现,抗议茅于轼获奖。
   
    这名男子高举的两张标语牌,抨击茅于轼是“美国人的走狗”以及“为美国富人服务”。
   
    本文来源:BBC中文网

陈光诚安置初步解决,外界谨慎反应

    中国政府与美方就可能允许维权人士陈光诚出境一事达成的协议引起外界的谨慎反应。人权组织大赦国际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只要陈的家人仍然掌握在中国 当局的手中,这样的许诺就是空洞的。该组织指出,中国政府已经对陈的安全和自由进行了长达多年的侵害。在经过多日的反复和僵持之后,中美双方基本就陈光诚 的安置问题达成一致。中国政府表示,陈光诚可以和任何其他普通中国公民一样,走正常渠道申请赴美国留学;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Victoria Nuland)周五表示,美国一所大学已经向陈授予奖学金,他的妻子和孩子可以陪读。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周六已经结束对中国的访问行程,返回美国。
   
    本文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与茅于轼聊家常、政改、就业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茅于轼先生2012年5月2号晚间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5月4号晚间出席[卡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的颁奖大会,正式领取该研究所授予他的“弗里德曼奖”(全称:米尔顿·弗里德曼推进自由事业奖Milton Friedman Prize for Advancing Liberty)。此间(2012年5月3号),茅于轼先生在位于华盛顿的[卡托研究所]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燕青的采访,双方聊了一些家常之余,就中国的 政局,包括温家宝改革的诚意、薄熙来的前途、以及中国农民的处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做了一番问答。下面是问答的主要内容。
   
    见到茅于轼先生,不知怎的,先是说起了家常。
   
    燕青:听[卡托研究所]的人说,您有孩子在美国?
   
    茅于轼:是的,我的儿子他们一家在美国,我的女儿一家在加拿大。儿子本来在Detroit(底特律),现在他到中国去打工去了!
   
    燕青:给谁打工啊?
   
    茅于轼:是一个汽车制造厂,在深圳,他是那儿的技术总监。他有一个女儿出生在中国,就是我的孙女;她8岁就到美国来了,现在28岁,在美国20年了。现在做采购工作,在Philadelphia(费城)。
   
    燕青:家里还有别的人在美国吗?
   
    茅于轼:没有了;有一些亲戚(在美国),但是不经常来往。
   
    *相依为伴*
   
    燕青:那在中国,现在就您和老伴儿?
   
    茅于轼:对了,现在就我们两个人在中国了。
   
    燕青:家里有人给帮忙么?
   
    茅于轼:没有,我太太自己做;洗衣服、擦地板、买菜、烧饭,都她做。
   
    燕青:这些年,您有没有帮忙?
   
    茅于轼:嗯,她说她不需要别人帮忙,她说自己做,对健康还有好处!
   
    燕青:她比您小一点?
   
    茅于轼:她比我小6岁 -- 5岁到6岁;她也不小了,77了、78了。
   
    燕青:还自己买菜?
   
    茅于轼:自己买菜、自己擦地板、自己洗衣服。
   
    燕青:是不是觉得别人一来家里(做家政),就有些妨碍?
   
    茅于轼:也是一个原因……
   
    *去留*
   
    燕青:有些父母,孩子出国以后,也随同孩子一块儿出国,到美国或者加拿大居住,您想过么?
   
    茅于轼:我没有想过,因为我在中国有好多的事儿要做;我到国外就没有事儿做了;我还是愿意为社会做点事儿。
   
    *回顾*
   
    燕青:您这些年在中国所做的事儿当中,您觉得最重要的、或者是让您感到最骄傲的,有哪几件?
   
    茅于轼:最重要的,我想我还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间,提供了许多建议,特别是把市场经济的道理,告诉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我还是(以)经济学家的立场,从我的优势出发,做经济学方面有关的事情。
   
    燕青:除了那以外呢?
   
    茅于轼:除了那以外,我还做了一些扶贫的工作,帮助穷人的工作;这个也做了十几年了。
   
    燕青:帮助哪里的穷人呢?
   
    茅于轼:首先是在山西的一个很贫困的农村,提供他们小额贷款,就好像是孟加拉国的尤努斯教授做的一样。然后我又办了一个家政培训学校,就是让边远地区的妇女到北京来培训,而且给她们找到工作。从02年开始到现在,十多年了,我们(已经)培养了两万多个妇女了。
   
    *北京的行情*
   
    燕青:就是到别人家里帮忙?
   
    茅于轼:对;起点比较低、文化低的也能够找到工作,而且待遇很不错的;现在家政服务员的工资涨得很快。
   
    燕青:现在在北京请一个阿姨要多少钱?
   
    茅于轼:现在一开始要2000到3000块钱,以后慢慢地还要加。
   
    *就业*
   
    燕青:美国一位官员曾经说过,某一年,胡锦涛来美国,被问到,让您晚上睡不着觉的,是什么事儿?胡锦涛回答说,是怎么解决这么多人就业的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美国之音燕青
    茅于轼2012年5月在华盛顿
    *基础人群就业不难*
   
    茅于轼:从最近这一年或者两年的发展看,中国的基础人群的就业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现在发生了民工荒的问题,很多企业找不到人,所以(民工工人) 工资在上升;现在困难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比较难,因为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加得非常快,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需求没有上来,供给增加了很多,于是大学毕 业生的就业就比较困难,他们的工资也在往下掉。就整个工作的情况来看,还算可以,就业情况还不算非常严重。
   
    燕青: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下一步会怎么走?
   
    茅于轼: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大学扩大招生以后,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差不多增加了十倍,但是GDP在过去这七、八年里头,并没有增加这么多。人材的需要还是跟经济增长发生关系的。
   
    燕青:大学生人数这么多,找不到工作,是不是有些人就应该选择不去念大学了?
   
    *大学生不再是‘上等人’*
   
    茅于轼:从长远来看,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他们的好多普通工作也都是大学生在做;所以从长远来看,整个人口的教育水平提高了,职业选择,跟过去的想 法也不同了。过去,大学生都是高等人,都是白领阶层;以后,我想慢慢会变成白领和蓝领的界线会越来越模糊;大学毕业以后也一定要做白领工作,也可以做蓝领 工作。甚至我提到的家政服务的工作,都有不少大学生在做;本来(大家)认为这是一个低的就业,现在大学生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而且挺受欢迎。
   
    燕青:这意味着什么呢?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
   
    茅于轼:对;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进步。因为普遍的教育水平提高以后,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整个老百姓的教育提高了。现在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比例很高的;过去,这个比例不到10%,现在超过60%到70%,大部份高中生都能上大学。
   
    *教育、教师质量*
   
    燕青:那现在的大学的质量呢?
   
    茅于轼:质量比过去差。膨胀的太快,质量就下降;因为首先老师就没有这么快地培养出来。学生你可以多招一些,但是老师,你要招多了,质量就下降了。老师的质量是大问题,这使得整个大学的质量下降。
   
    茅于轼:中国的大学,修了好多的很漂亮的大楼,图书馆也都非常漂亮,但是老师质量不行。这是个大问题;但是这个也快不起来。老师质量的提高,要好多年。
   
    *限制视野*
   
    燕青:在目前这种政治比较封闭的情况下,老师质量的提高,是不是更难?
   
    茅于轼:你说得不错,特别是人文科学。对于人文科学来说,政治上的封闭,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不过,这个情况也在改善,现在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教授,越来越多了,包括文科的;比如说经济学界,很多老师都是在外国拿到博士学位,回到中国去教书。
   
    燕青:回去以后,他们能畅所欲言么?
   
    茅于轼:嗯 -- 他们的情况 -- 因为经济学,现在讲mathematical economics(数字经济学),它跟政治没有太大关系,它非常技术化,它讲的都是数学公式。但是你如果讲law、讲法律,讲政治,那肯定是受影响。
   
    *城乡差别依然严重*
   
    茅于轼:中国的地区差别,现在在缩小;就是说,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本来这个差别很大,现在这个差别越来越小;现在连小城市都有五星级宾馆,很豪华的。现在唯一差距特别大的,还是农村。农村的变化不大;城市的变化、(不论)大、中、小城市,变化都非常大。
   
    燕青:现在有这么多农民出来打工,还把钱寄回家、带回家,农村为什么还没有多大的变化?
   
    *靠种地发不了财*
   
    茅于轼: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农业的产出还是非常地低,从价值、从钱数来讲;靠农业,是发不了财的。要赚钱,必须要到城里,做农业以外的工作。
   
    中国的农业,到目前,还是50%的人口,只产出10%的GDP;所以农村的人均收入一定是很低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农业一定要大量进程。
   
    *转型*
   
    我们在改革开始的时候,人口当中有80%多的农民,现在降低到50%,有30%已经变成工人或者是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了;但是现在人口当中还有一半是农民;(如何)让这些农民摆脱农业,还有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做,城里面要提供更多的就业,这还是很艰巨的工作。
   
    美国的农业人口现在还不到(总人口的)5%;发达国家都是5%以下;我想(在中国)未来的二、三十年,降低到20%、30%是有可能的。
   
    *机械化农业与小农经济*
   
    燕青:但是发达国家的农业都是大规模机械化的,中国的农业不是这样一种情形。
   
    茅于轼:不错;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要采取‘集中’,将小农户变成大的农场;这个过程还需要一点时间。
   
    燕青:您觉得那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一小块一小块地经营?
   
    茅于轼:那肯定是效率很低的;一定是大农场的效率比较高。
   
    *从低收入中走出来*
   
    燕青:虽然效率低,但是它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呀!
   
    茅于轼:但是那是一种低收入的就业;你要提高收入,就必须放弃农业。农业产出占GDP的比例,已经从过去的30%降低到了现在的10%,以后还要 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百分比还要上升,农业的百分比还要下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肯定要减少。这是一个发达国家都走过的共同的道路,没有例外,都 是这条道路。
   
    *进城*
   
    燕青:这些(农业)人口到城市里,还都能被吸收?
   
    茅于轼:现在还可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很难在城里住下,因为城里头的住房太贵了,所以他们变成流动人口,在城里头,很多人挤在一间屋里;家 里的配偶、小孩儿都不能来,就一个单身(汉),到了春节的时候回家去,过个半个月、一个月,再到城里来,变成这么一个状态,现在中国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这 个问题。
   
    燕青: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茅于轼:让他们在城里有一个起码的安家的条件。
   
    *美国变化不大*
   
    (茅于轼回忆说,他1986年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也是跟其他几个人一起合租一个公寓,几个人住在一起。)
   
    燕青: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您觉得美国有什么变化?
   
    茅于轼:我倒不觉得美国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不像中国,变化非常、非常地大。相比之下,美国的变化远没有中国的变化大。这不到30年期间,我的很多朋友都退休了,还有死掉的也很多,人的变化不小;但是其他方面,我觉得变化不是太大。
   
    燕青:这是不是说明(美国)社会已经比较成熟了?
   
    茅于轼:对了。
   
    *政改*
   
    燕青:有报道说,中国现在也在考虑下一步如何进行政治改革;您对这些都关注么?
   
    茅于轼:非常地关注。
   
    燕青: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卡在哪儿?
   
    茅于轼:既得利益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另外,中国(目前)的(领导人的)选择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机制,它是上一代人选下一代人,不是老百姓去选他们,是上一代的领导,选下一代的领 导。他们选下一代领导的原则、也就是说按照什么标准?就是维护共产党的统治。所以现在新上去的人,并不是一种民主派,而且要维护共产党的权利。这是他们选 人的一个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政治改革就比较困难。有一个既得利益的集团,而且领导人中间,比如说,这一届,从胡锦涛开始到温家宝,他们这几个人当 中,只有温家宝有比较强烈的改革的愿望。
   
    燕青:但是人家说温家宝不过是“影帝”而已,只是说,具体没看到做了什么。
   
    *挺温家宝、批吴邦国*
   
    茅于轼:(笑)这个他们大概不了解温家宝;温家宝他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呢?他能讲这些话,已经很不简单了;你看他碰到的这些人,比如说吴邦国,那就是很大的改革障碍,他不是有“五个不搞”嘛;这说明在最高层领导人中间,有改革思想的,恐怕是少数;我的印象是这样。
   
    燕青:所以(还)没有成气候。
   
    茅于轼:对。就是我说的,他们这一代人,是上一代选的,他们怎么选,就是这么选;现在这一代人选了下一代,比如说习近平等等,他们也同样有这个原则,你必须维护共产党的政权,这是第一选择(任务)。
   
    (注:在采访期间,另外提到温家宝的时候,茅于轼说:“我见过他一次,但是没有跟他讲过话。”他说:“我的伯父茅以升基金会,有一次开会,我们茅 家的人都去了,温家宝他(也)出席了那次会,跟我们见了面,但是也没有说话。”茅于轼说,那次见面,大概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和世界潮流碰撞*
   
    燕青:但是全世界现在都知道,一党制是不科学的。
   
    茅于轼:(笑)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要这么选呀!所以说,世界潮流跟中国现在的政治结构是有很多的碰撞的地方的。但是中国政治的转变,也是势在必行,不可避免的。
   
    *看跟谁比*
   
    茅于轼:你看我们改革30年,虽然大家说政治改革很落后,但是也有很多的重大的进步。
   
    第一个进步,没有杀过政治犯。你看那些国家都杀政治犯呢;什么埃及、叙利亚、利比亚,都杀政治犯;中国这过去30年来,没有杀过政治犯。第二,中 国领导人,一代一代传下来,是 很和平的,没有流血;别的发展中国家,非常激烈;暗杀,等等,巴基斯坦不就是暗杀么;过去,印度,菲律宾也都有暗杀的,中国没有。第三,就是领导人之间的 斗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的;不像毛泽东的时候,那时候真是你死我活的;现在,什么意思呢?斗失败了,失败了就失败了;毛泽东时代,失败了还不行,还要把他 整死,到死才歇手,不死不歇手的(置之死地方罢休)。现在,罢了官就歇手了;比如说赵紫阳,把他从总理的位置上拿下来了,但是没有把他弄死呀;他还活得好 好地,一直到生病死了。
   
    *挑战*
   
    燕青:您说得这些有道理,但是假如我要挑战您的说法的话,那么,第一,虽然政治犯没有被明确地杀死,但是,浙江钱云会村长被卡车碾死,大家都觉得 那跟谋杀一样;还有广东乌坎村,一个村民进去(警察局以后),就说心脏病死了,但是他家里人说,根本没有心脏病史;还有新闻记者,要揭露点什么,一进去, 一下子又病死了这种事;那岂不都是变相杀人?
   
    还有说到领导人之间的斗争比较平和这一点,原来从外表上看,似乎是这样的,但是这回薄熙来事件一出来,老婆被抓走了,他自己也怎么样了,领导人之间的争斗似乎也要变得更加暴力了,您怎么看?
   
    *看跟谁比*
   
    茅于轼:你要看到这中间的变化,看跟谁比,你要跟美国比,那当然是还不行;但是跟过去比,那当然是大进步;毛泽东的时候杀了多少政治犯啊?!几百 万、几百万的杀;现在,你说得那些,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十个、一万个,顶多几万个吧;我们叫作‘躲猫猫’,就是说,人被抓到派出所去了,死掉了,为 什么死了(怎么死的)呢?说是玩‘躲猫猫’撞死的,就是说是玩捉迷藏撞死的;像这种死的,一年也不过几百,顶多一、两千人吧,跟毛泽东的时候比,就是大大 地进步了!要这么看这个问题。一步跳到美国这样,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还是有很大进步,从政治上讲。
   
    *发展中国家排第一*
   
    茅于轼:我们跟别的发展中国家做比较,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比较)办法,不能跟美国比;你跟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埃及,跟它们比,那中国算好的;中国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中,说老实话,中国政府,恐怕算第一。
   
    *胡说八道*
   
    燕青:那有些人又说什么“大国崛起”,跟美国平起平坐,甚至还要超过美国 --
   
    茅于轼:这个是胡说八道。说什么话的人都有;但是看现实,还差得远。
   
    *薄熙来案*
   
    茅于轼:比方说薄熙来这件事,到现在为止,(还)不是一个政治斗争;而是一个刑事案件,就看你有没有犯法,到现在,都还是在调查嘛;我看温家宝讲 的这些话,还有网上一些比较可信的消息,这场斗争,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但是最后,还是要拿法律来说话。就是说,假如你没有犯法,顶多把你(从官职上) 拿下来,就像赵紫阳那样,不会把你整死的,这不可能的;中国政治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可能性了。
   
    就是(即便是)薄熙来,他干了好多坏事,只要他没有犯刑事罪,他很安全;这是我的判断。中国的政治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再走回去,对他们来讲,他们也不可接受,因为生死斗争对谁都没有好处。
   
    燕青:不定哪天斗到自己头上 --
   
    茅于轼:嗯;你还是要走上依法治国的这条路。这对他们集体来讲,是有好处的,尤其是下一代,下一代更不希望看到流血的斗争。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你看别的发展中国家,还没到这一步呢,是吧!(笑)
   
    *弗里德曼奖*
   
    燕青:您被授予的这个“弗里德曼奖”,弗里德曼他1988年去中国的时候,还见过赵紫阳呢。
   
    茅于轼:这个我知道。
   
    燕青:那您见过他(弗里德曼)本人没有?
   
    茅于轼:没有,但是我比较了解他的总体上的那一套理论。
   
    燕青:您准备拿这笔奖金做什么?
   
    茅于轼:捐给非政府组织;一个是我的[天则经济研究所],还有我办的一个扶贫基金会。
   
    *行程*
   
    和茅于轼同时来美国的,还有他的夫人赵燕玲女士。星期五(5月4号)接受[卡托研究所]的颁奖之后,茅于轼先生还将携夫人赶赴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地发表演讲,夫妻双双将于5月12号启程回北京。


    美国之音记者: 燕青

“完全没有法律依据”- 软禁与中国异议人士

中国当局对待异议人士的态度往往是打压和迫害,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中国的法律。陈光诚一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自1999年以来"法治国家"这一概念被写入了中国宪法。宪法第五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在对待政治异见人士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仍然是一派专制。

失 明人权人士陈光诚就亲身体验到了这种专制。2006年他因"故意破坏财物和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的罪名被法院判处4年徒刑。2010年刑满出狱后,陈光诚却 没有获得自由。当局对他和家人实施软禁,他和妻子多次遭到殴打。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陈光诚逃离山东的家,来到北京并进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中美两国间引 发了一场外交危机。本周三(5月2日)陈光诚离开美国使馆,有迹象显示他此前受到了中国当局的巨大压力。

中国资深维权律师张思之认为,陈光诚一案,从司法程序到目前的最新进展,一些地方官员的一系列做法都是违反宪法和法律的。

没有法律依据的软禁

中 国当局对待政治反对派的一种常见方法是软禁。被软禁的异见人士只有在警方陪护下才能离开自己的住所。虽然在刑法中有"监视居住"的规定,但适用范围很小。 科隆大学研究中国法律的专家阿尔(Björn Ahl)解释说,中国刑法规定,只有在对当事人存在刑事犯罪的嫌疑,而且已开始调查程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监视居住,是作为一种较为温和的候审拘押的形 式。阿尔说:"对异见人士采取的软禁,例如出门购物也要有警察跟随,这样的刁难在刑法中是找不到依据的。"

株连九族

受到 专制拘禁的不仅是异议人士,而且还有他们的家人。陈光诚的妻子孩子也一同被软禁。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妻子刘霞自2010年10月以来日夜受到安全人 员的监视。法律专家阿尔认为,这是一种株连九族的做法。"当局在压制异议人士方面,威胁当事人的家庭或其中的个人是惯用的手法。这当然也是完全没有法律依 据的。"

在今年3月举行的人大会议上,中国总理温家宝还再次强调了政治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作者:Christoph Ricking 编译:叶宣

责编:李鱼



德国之声中文网

河南访民李明翠同访民到医院看望陈光诚被抓

    5月5日下午,河南省汝州市纸坊乡东村的访民李明翠,同众访民前往朝阳医院看望陈光诚时遭到警方阻拦。下午4点左右,李明翠只身一人在离朝阳医院不远的地方被跟踪抓走,目前已无法与李明翠取得联系。
   
    据一同前往并目睹的访民刘助英(13260131617),刘炳同(13007513996)提供,他们一同前往朝阳医院看望陈光诚,被警方把守阻止,其后,众多访民向在场媒体记者手举冤状,揭露政府视访民为敌人,不仅不解决访民们的合理诉求,还进行打压迫害。
   
    李明翠当场向媒体记者哭诉政府的腐败与黑暗,她被政府干部打伤致终身残疾,得不到赔偿,上访遭拘留、威胁,女儿考取大学无钱上的生存困境,她无数次向汝州市公安局上访申诉,要求依法追究三个凶手的刑事责任,但汝州市公安局至今不理。
    
    2008年7月21日,当李明翠由女儿陪同到平顶山市信访局去上访时,被以乡党委书记范文档、村干部李正等人追去抓住毒打,致使母女俩都身受重 伤,李明翠又住院5个多月。在这无处说理的地方政府,李明翠把希望寄托在北京的上访路上,继续进京上访。同年12月,乡政府和派出所人员到北京见到李明翠 后,要她跟着回去,表态一定解决好她的上访诉求,当李明翠被骗回到地方后,政府干部威胁她说,周永康、胡锦涛、温家宝有批示,若你再到北京去上访,就会劳 教判刑,直到老死为止。
    
    2009年元月16日,汝州市公安局以李明翠到北京上访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为由对其行政拘留10日,而这次却对李明翠超期羁押6天,共关押了 16天才放出。同年8月30日,李明翠在北京上访时,又遭地方截访干部范文赤和公安干警侯秋花等6人挟持绑架到北京虎坊路一处黑监狱中堵嘴毒打,押送回地 方后又报复拘留10天。
    
    2010年1月21日,汝州市公安局又将李明翠送进拘留所关押10天,不出据任何手续。同年12月,地方政府和公安对李明翠拘留、殴打的手段感到 不起作用时,就雇请不明身份人将李明翠的肋骨打断,然后又强行将在崇文区医院住院的李明翠,在2月29日由当地公安雇人将李明翠强行由崇文区医院绑架回纸 坊乡政府,遭早有防备的李明翠拼命反抗和呼救后脱身。
   
    这就是访民李明翠向媒体控诉政府暴力伤害后,又遭迫害的经过。
   

    来源:维权网 信息员:关小令

大赦国际指北京对陈光诚的承诺空洞

    中央社消息,国际特赦组织今天说,中国政府允诺让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与家人出国留学,但只要中国继续监禁陈光诚的家人、并报复他的支持者,这些承 诺都属空洞。总部位在伦敦的国际特赦组织亚太部副主任巴柏尔指出,当美国与中国就陈光诚与他的家人事宜进行协商时,中国政府却打压陈光诚的朋友及支持者, 包括维权律师江天勇计划到医院探视陈光诚却被打。
   
    巴柏尔认为,中国高层官员的保证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陈光诚与家人的命运仍无法确定,现在他们仍不安全、也不自由」。她进一步指出,本週稍早美 国与中国仓促的协商,是造成陈光诚命运未卜的原因之一,美国应该告诉全世界,究竟中国政府对陈光诚及他的家人做了什么承诺?是谁做了那些承诺?更重要的 是,美国将採取什么具体的步骤以确保陈光诚及他的家人能过他们想要的生活。
   
    巴柏尔表示,中国政府已多次证明不在乎陈光诚的安全或自由,7年多来陈光诚只是因为用法律保护民众的合法权利及人权,就被非法软禁或入狱,这週更 多次不守信用。她呼吁美国及其它政府必须要求中国政府,立刻停止对陈光诚家人及支持者的报复。目前陈光诚的哥哥被公安拘禁,姪子及母亲下落不明。国际特赦 组织同时呼吁中国政府必须信守对陈光诚及美国的承诺,调查陈光诚在山东被非法软禁时遭虐待的指控,并确保所有的调查结果都公诸于世。
   

    来源:法广中文网
   
    大赦国际指北京对陈光诚的承诺空洞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获颁俄罗斯最高勋章

【俄塔社莫斯科5月3日电】据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新闻处通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天向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颁发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

  圣安德烈勋章是俄国第一枚勋章,1698年由彼得大帝设立,是俄罗斯帝国的最高奖赏,1917年停止使用。1998年7月1日叶利钦总统颁令,恢复该勋章的使用,仍作为俄罗斯最高荣誉的象征。

  戈尔巴乔夫的助理帕维尔·帕拉日琴科解释说,勋章是一年前戈尔巴乔夫8 0岁生日前夕由总统颁令授予的,今天举行了授勋仪式。

  戈尔巴乔夫在受勋时表示感谢,并称很激动。他坦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问心无愧。他强调,他进行改革不是为了赢得敬重和荣誉,而是因为认识到,“国家像需要空气一样需要变革”。

  他承认犯过错误,并至今还在为这些错误而烦恼。但他认为:“短短几年所走过的路,使专制的过去永远成为了历史。”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