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12」8級大地震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與汶川位處同一斷裂帶的四川雅安市蘆山縣,昨晨發生7級強震,造成至少161人死亡,近5900人受傷,150萬人受災。震央所在的蘆山,與寶興、天全3個縣災情嚴重,蘆山縣龍門鄉逾九成房屋受損,寶興縣城更因對外交通與通訊中斷而成「孤島」。總理李克強親赴災區指揮救災,下令軍隊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徹夜逐戶拍門搜索生還者,又決定向災民每人每日派糧一斤及10元,為期半年。
7級地震 至少161死
地震於昨晨8時2分發生,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震央位於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的蘆山縣與寶興縣交界處,距省會成都約110公里,震源深度約13公里。至昨晚,災區發生846次餘震,最強達5.7級。除了雅安,四川成都、德陽、阿壩、甘孜與眉山等州市均有人罹難,成都市至少8人死亡,其中3人受驚嚇跳樓死亡,5人被倒塌房屋或圍牆砸死。
交通通訊中斷 寶興縣成孤島
四川省政府昨晚稱,蘆山縣至少96人死,逾2500人傷;寶興縣至少22人死亡。不過,寶興縣地震後交通與通訊中斷,至昨晚才有部分城鎮結束「孤島」狀態,實際災情可能更嚴重。當地電訊公司空投兩部海事衛星電話到寶興縣,供官員匯報災情。武警先頭救援部隊昨晚徒步抵達寶興縣靈關鎮,深夜進入縣城。
李克強抵災區 令徹夜逐戶拍門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要求把搶救生命作為救災首要任務。李克強昨午率領副總理汪洋及國務院秘書長楊晶搭專機赴災區。他抵後到醫院探望傷者,又到龍門鄉古城村視察災情。在機上部署救援任務時,他下令軍隊徹夜搜救,他指地震發生時很多人在家中,「今晚要挨家挨戶敲門,房沒塌不意味人沒傷,特別是老人和孩子自救能力差」,並強調「要科學救援,一定要科學救援」。
國家地震局、四川省政府與國務院在地震後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實行交通管控、開闢應急通道,並已準備及運送4.2萬個帳篷、15萬張棉被。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派出5架無人機到災區,拍攝災區影像。當局已動員近2.9萬人員,其中逾1.3萬人已進入震央地區,對交通中斷地點,出動3架直升機空投醫療人員。
3直升機空投醫療人員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彭宗超向中通社表示,汲取汶川地震教訓及救援經驗,今次政府各方面反應更快。四川前天完成兩天的跨區地震救援演練,對當局昨日迅速動員救災亦有幫助。演練假設省內發生7級以上強震。
雅安與汶川同處綿延500公里的龍門山斷裂帶,但內地專家認為,蘆山地震位於汶川地震餘震區外,屬獨立地震。中新社引述中國地震台網中心主任潘懷文稱,蘆山地震屬「主震餘震型地震」,能量釋放需要一段時間,未來數天仍可能發生較強餘震。
蘆山教育局獲悉,截至昨晚11時,震中蘆山縣中小學校因地震死亡學生10人、重傷2人、輕傷5人,教師重傷1人、輕傷1人。
明報
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
H7N9確診破百 浙江增5例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大陸浙江省衛生廳今天通報,截至下午3時新增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大陸截至昨天確診96例,加上新增浙江5例,累計病例破百。
綜合新華社和中新社報導,截至發稿為止,浙江累計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共38例,死亡5例,出院1例,成為大陸近期發病數量最密集省分。
浙江新增5例確診病患年齡至少58歲,其中76歲羅姓農民4月8日即發病,今天上午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死亡;其餘4人都發病多日而且病重,醫院正在積極救治中。
另外,14日確診的危重患者62歲王女士,昨天(20日)晚上因病情進一步惡化,搶救無效死亡。1020421
陸H7N9共102例 20死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截至今天16時,共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102例,其中死亡20人,康復12人,70人正在治療。
新華社引述這份通報說,從20日16時至21日16時,大陸報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6例,其中江蘇省1例,浙江省5例,江蘇的病例在上海就診。
截至目前,H7N9病例分佈於北京(1例)、上海(33例,死亡11例)、江蘇(24例,死亡3例)、浙江(38例,死亡5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3例),尚未發現人傳人的證據。1020421
綜合新華社和中新社報導,截至發稿為止,浙江累計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共38例,死亡5例,出院1例,成為大陸近期發病數量最密集省分。
浙江新增5例確診病患年齡至少58歲,其中76歲羅姓農民4月8日即發病,今天上午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死亡;其餘4人都發病多日而且病重,醫院正在積極救治中。
另外,14日確診的危重患者62歲王女士,昨天(20日)晚上因病情進一步惡化,搶救無效死亡。1020421
陸H7N9共102例 20死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截至今天16時,共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102例,其中死亡20人,康復12人,70人正在治療。
新華社引述這份通報說,從20日16時至21日16時,大陸報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6例,其中江蘇省1例,浙江省5例,江蘇的病例在上海就診。
截至目前,H7N9病例分佈於北京(1例)、上海(33例,死亡11例)、江蘇(24例,死亡3例)、浙江(38例,死亡5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3例),尚未發現人傳人的證據。1020421
纪念中华圣女林昭
2011-04-29
今天是林昭的祭日。总想写点什么,但不知道写什么好,天阴沉沉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1968年4月29日,年仅36岁的林昭在上海龙华被枪决,5月1日, 劳动节,公安人员来到林家说了三句话:“我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林昭已在4月29日被枪决。家属要交5分钱子弹费。” 她的母亲许宪民听到后,立刻晕倒在地。有人说,她不久后就疯了。7年后,这个当年坚定的抗日分子、热情帮助过共产党革命的民主人士,死在上海外滩街头。
她在信中说:“现在我真是一无所求,就是对家庭的感情也淡多了。我心中只有一颗红星,我知道我在这里,他(毛泽东)却在北京或莫斯科,每一想起他,我便感到激动。” 在信中,她多次将毛泽东称为“父亲”。
1958年到1959年间,她在人民大学资料室被监督劳动时,每个星期天,她几乎都要带朋友甘粹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基督教堂做礼拜,并且给毫无宗教
知识的甘粹讲圣经故事。甘粹回忆说:"林昭从小信的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右是不平等、不公平的。为了这个不公平,她出来替他们说话"。
一次,经过一场惨无人道的刑讯折磨之后,林昭用血在狱墙上写道:"上帝,上帝帮助我,我要被逼疯了!可是我不能够疯,也不愿意疯呀!……"
“诚然,我们不惜牺牲,甚至不避流血,可是,像这样一种自由的生活,到底能不能以血洗的方法,使它在血泊中建立起来呢?中国人的血历来不是流得太少,而是太多。即使在中国这么一片深厚的中世纪遗址之上,政治斗争是不是也有可能,以一种比较文明的形式进行,而不必诉诸流血呢?”
在一份林昭服刑期间重新犯罪的记录中,这样写道:“林犯关押几年来,一贯拒不接受教育,书写了大量的反动血书,虽经工作人员多方教育,并采取了单独关押,专人负责管教,家属规劝等一系列管教措施,但林犯死不悔改,公开扬言:永远不放弃宗旨而改变立场。”
“光是镣铐一事,人们就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样来。一副反铐,两副反铐,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最最惨无人道酷无人理的是,无论在我绝食中,在我胃炎发病痛得死 去活来时,乃至在妇女生理特殊的情况下,不仅从来未为我解除过镣铐,甚至从来没有减轻,比如两副镣铐中暂除掉一副……”
就在这惨无人道的处境下,林昭还给迫害者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向你们,我的检察官阁下,恭敬地献上一朵玫瑰花。这是最有礼貌的抗议,无声无息,温和而又文雅。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
"作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属于我的上帝----我的信仰。为着坚持我的道路,或者说我的路线,上 帝仆人的路线,基督政治的路线,这个青年人,首先在自己的身心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为你们索取的,却又是为你们付出的。先生们,人性,这就是人的心 啊!为什幺我要怀抱着,以致对你们怀抱着一份人性,那么一份人心呢?归根到底,又不过是本着天父所赋予的恻隐、悲悯与良知。在接触你们最最阴暗、最最可 怕、最最血腥的权利中枢、罪恶核心的过程中,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的闪光,从而察见到你们心灵深处,还多少保有未尽 泯灭的人性,在那个时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
她在狱中一度和基督徒俞以勒同室,二人成为好友,这大概是她在狱中最开心的时光。她自称是:"一个奉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志士"。在追思被刺杀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时,她说:"作为基督门徒,我们各人诚实的灵魂无论何时永远共同呼吸、居住而活跃在基督的爱里"。
"我默默抠着墙上的血点,只有想到那幺遥远又那么切近 的慈悲、公义的上帝时,我才找到要说的话。这个满腹委屈的、孤愤的孩子无声地祷告过:天父啊,我不管了!邪心不死的恶鬼这么欺负人,我不管了,我什么都不管他们了!"
1980年8月,上海高级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 当年年底,北大的部分同学和老师为林昭召开了追悼会,没有骨灰,只摆放了一束林昭的头发,和一张遗像。照片上,林昭梳着两条麻花辫,双眼沉静、忧伤而略带笑意。
在这个追悼会上,出现了一副无字的挽联―――
上联是:?下联是:!
今天是林昭的祭日。总想写点什么,但不知道写什么好,天阴沉沉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只好摘录一些资料。
1968年4月29日,年仅36岁的林昭在上海龙华被枪决,5月1日, 劳动节,公安人员来到林家说了三句话:“我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林昭已在4月29日被枪决。家属要交5分钱子弹费。” 她的母亲许宪民听到后,立刻晕倒在地。有人说,她不久后就疯了。7年后,这个当年坚定的抗日分子、热情帮助过共产党革命的民主人士,死在上海外滩街头。
林昭中学就读苏州景海女中,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在学期间,她每星期日都去教堂做礼拜,不久,从一位美国传教士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但在政治上,她自幼深受其母和大舅的影响,其妹彭令范说她有"家传的政治基因"。在读中学时她就参加了左倾的、类似中共的外围组织的"大众读书会"和"大地图书馆",读过许多西方政治哲学方面,包括马列和毛泽东的书籍,甚至还做过几天中共地下党员,抨击国民党统治。
林昭从苏州景海女中毕业后,即脱离了教会。
1948年,为追求政治进步,她宁肯不去美国留学,跳窗从家里出逃,随之考入中共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她满怀希望地迎来1949年,同年参加土改工作队到苏南农村
她在信中说:“现在我真是一无所求,就是对家庭的感情也淡多了。我心中只有一颗红星,我知道我在这里,他(毛泽东)却在北京或莫斯科,每一想起他,我便感到激动。” 在信中,她多次将毛泽东称为“父亲”。
在谈到“爱国主义”时,林昭写道:“对地主的仇恨是这样,对爱国主义也一样。这种爱与恨,也同样是我前进的力量。当我看到了志愿军的英勇战斗的故事,从纸上的战云中探出头来,望一望窗外的恬静美丽的春天的田野,我就更加重一些对工作的责任心。这样的祖国,决不能让它受难。”
五七年反右派是林昭生命的转折点。她被打成右派。同学们回忆说,“几乎所有的右派都检讨了。我知道的惟一一个不肯检讨的,就是林昭。”陈爱文回忆说:“不仅不检讨,还在会上公开顶撞。有人对她说,你是什么观点,讲出来。林昭回答:我的观点很简单,就是人人要平等,自由,和睦,和蔼,不要这样咬人!
被打成右派后,她开始逐渐回归于基督教信仰。有一次,她的同学羊华荣跟她议论无神论和基督教等话题时,林昭说:"你不要贬低上帝,我信 奉基督教"。
林昭曾叹息:
“怎么不是血呢?我们的青春、爱情、友谊、学业、事业、抱负、理想、幸福、自由,我们之生活的一切,这人的一切,几乎被摧残殆尽地葬送在这污秽、罪恶的极权制度的恐怖统治之下。这怎么不是血呢?”
一次,经过一场惨无人道的刑讯折磨之后,林昭用血在狱墙上写道:"上帝,上帝帮助我,我要被逼疯了!可是我不能够疯,也不愿意疯呀!……"
林昭写到:“不、不!上帝不会让我疯的,在生一日,她必需保存我的理智,与同保存我的记忆!”
由于林昭在监狱坚决地抗争,也使她遭受到了惨毒的折磨,有一次,林昭被一个女狱警殴打后。林昭写到:我默默地抠着墙上的血点,只有想到那么遥远而又那么切
近的慈悲公义的上帝时,我才找到了要说的话。这个满腹委屈的孤愤的孩子无声地祷告过:天父啊!我不管了,邪心不死的恶鬼这么欺负人!我不管了,我什么都不管他们了。……
钱理群:林昭她自称为奉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志士,这一点可能意义更重大,就是她对自由有一个解释,她说:自由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只要还有人被奴役,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实而完满的自由。……
林昭在狱中曾用血书这样写到: 作为人,我为自己的完整、正直而干净的生存权利而斗争那是永远无可非议的。作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属于我的上帝,我的信仰。为着坚持我的道路,或者说我的
路线,上帝仆人的路线!基督政治的的路线!
关于文革,她用血写的文章里说“我的眼睛看见了比地狱还更悲惨、更阴森、更血腥淋漓地可怕的地狱!既然我的眼睛看见了最阴险恶毒、最荒谬可耻的罪恶谋杀!——看见了最怨恨深重最凄怆沉痛的不幸的死亡!”
在一份林昭服刑期间重新犯罪的记录中,这样写道:“林犯关押几年来,一贯拒不接受教育,书写了大量的反动血书,虽经工作人员多方教育,并采取了单独关押,专人负责管教,家属规劝等一系列管教措施,但林犯死不悔改,公开扬言:永远不放弃宗旨而改变立场。”
“光是镣铐一事,人们就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样来。一副反铐,两副反铐,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最最惨无人道酷无人理的是,无论在我绝食中,在我胃炎发病痛得死 去活来时,乃至在妇女生理特殊的情况下,不仅从来未为我解除过镣铐,甚至从来没有减轻,比如两副镣铐中暂除掉一副……”
就在这惨无人道的处境下,林昭还给迫害者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向你们,我的检察官阁下,恭敬地献上一朵玫瑰花。这是最有礼貌的抗议,无声无息,温和而又文雅。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
"作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属于我的上帝----我的信仰。为着坚持我的道路,或者说我的路线,上 帝仆人的路线,基督政治的路线,这个青年人,首先在自己的身心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为你们索取的,却又是为你们付出的。先生们,人性,这就是人的心 啊!为什幺我要怀抱着,以致对你们怀抱着一份人性,那么一份人心呢?归根到底,又不过是本着天父所赋予的恻隐、悲悯与良知。在接触你们最最阴暗、最最可 怕、最最血腥的权利中枢、罪恶核心的过程中,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的闪光,从而察见到你们心灵深处,还多少保有未尽 泯灭的人性,在那个时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
她在狱中一度和基督徒俞以勒同室,二人成为好友,这大概是她在狱中最开心的时光。她自称是:"一个奉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志士"。在追思被刺杀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时,她说:"作为基督门徒,我们各人诚实的灵魂无论何时永远共同呼吸、居住而活跃在基督的爱里"。
林昭有肺病,但却不愿治疗。她说:"作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属于我的上帝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愿意甚至希望从自己中学时代的导师、带领我受洗进教的美国传道士那里得到对于肺病的药物治疗的"。
"既然我的生命属于上帝,而且已经活过那幺些艰难困顿至于严峻地残酷的日子,那幺,无论病躯怎幺衰弱,假如上帝要使用我而要我继续活下去,我一定可以活得下去!......
而假如上帝需要我成为一个自觉的殉道者,我也只会发自衷心地感激施赐与我这样一份光荣!"很显然,林昭把自己当作一个殉道者,甘愿将自己的血洒在祭坛上,
在信仰中获得升华。
"我默默抠着墙上的血点,只有想到那幺遥远又那么切近 的慈悲、公义的上帝时,我才找到要说的话。这个满腹委屈的、孤愤的孩子无声地祷告过:天父啊,我不管了!邪心不死的恶鬼这么欺负人,我不管了,我什么都不管他们了!"
下面就是她的血书的题目:《灵耦絮语》(约十八万字)《基督还在世上》《不是练习——也是练习》《练习二》《练习三》《鲜花开放在悲壮的五月》《囚室哀志》《秋声辞》《自谏》《血诗题衣》《血衣题跋》,这些血书到现在为止还在,在上海市公安局。还不肯让它面世
1980年8月,上海高级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 当年年底,北大的部分同学和老师为林昭召开了追悼会,没有骨灰,只摆放了一束林昭的头发,和一张遗像。照片上,林昭梳着两条麻花辫,双眼沉静、忧伤而略带笑意。
在这个追悼会上,出现了一副无字的挽联―――
上联是:?下联是:!
林昭的诗歌:《自由颂》
生命似嘉树,爱情若丽花;
自由昭临处,欣欣迎日华。
生命巍然在,爱情永无休;
愿殉自由死,终不甘为囚。
这首诗写在监狱的墙上。
自由昭临处,欣欣迎日华。
生命巍然在,爱情永无休;
愿殉自由死,终不甘为囚。
这首诗写在监狱的墙上。
还有一首:“自由无价,生命有涯 宁为玉碎 以殉中华。”
“啊,大地,祖国的大地,你的苦难,可有尽期?在无声的夜里,我听见你沉闷的叹息。”
林昭说:“怎么不是血呢?我们的青春、爱情、友谊、学业、事业、抱负、理想、幸福、自由,我们之生活的一切,这人的一切,几乎被摧残殆尽地葬送在这污秽、罪恶的极权制度的恐怖统治之下。这怎么不是血呢?”
林昭说:“我相信成千上万个鸡蛋去撞击,这顽石最终会被击碎的!”
来源:范学德新浪博客
Labels:
林昭
圣女林昭复活记——林昭遇难以后被世人逐步了解和阐释的艰难历程
成文日期:2011-02-21 04:10:53
摩罗
--------------------------------------------------------------------------------
希望把今天的苦难告诉给未来的人们!
——林昭遗言
林昭1932年12月16日出生于苏州市,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为许多她所敬重的同学被被打成右派 分子,她仗义执言,为这些同学辩护,于是也被打成右派分子。此后她一直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对反右倾、大跃进、人民公社等等运动提出批评,面对大饥荒的 现实忧心如焚,于1968年4月29日,以反革命罪在上海被枪毙。她是中国文革期间因为坚持独立思考而被残酷杀害的千千万万无辜受难者之一。
文革结束以后,个别受难者因一些偶然因素被世人所知,林昭像千千万万受难者一样,一直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长时间不为人知。虽然八十年代初大规模为 死难者和蒙冤而活者平反时,也有一些文字提到林昭,但因为材料太零星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上世纪末,借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机会,才有一些读书人将 目光投注到林昭身上,发现她是1949年以后最能体现北大精神的学子。关于林昭的文章,从此艰难而又顽强地在各种媒体上闪现,其坚贞不屈的姿态一如林昭当 年与集权主义殊死搏斗的英姿。
笔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偶尔从某个地方读到上海当局在枪毙林昭以后向林昭的母亲征收了五分钱子弹费的故事。当时所受到的震撼至今还记忆犹新。此 后我一直留心寻找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言说,但一直不见踪影。天长日久,我只记得五分钱子弹费,连林昭的名字也渐渐忘了。直到上世纪末年,才一次次读到关于 林昭的惊天动地的故事。
由于林昭遇难以后,她所写下的文字一直被关闭在档案室服无期徒刑,她在狱中的具体行状和遇害经过也依然无从查考,所以,人们了解她的过程显得十分艰 难,迄今为止对她的许多谈论甚至多少带有猜测的成分。林昭人生选择的伦理意义、受难的勇气、政治思考的深度、精神上的高度等等——知识界对这些因素的认 识,虽然正在逐渐深化,但依然远不充分和深刻。有些人用圣女称号概括林昭形象,其中包含的感情倾向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但这个称号本身是否完全准确,因为材 料不够充分而一直得不到证实或者证伪。这个了解和阐释的艰难过程,其实也是林昭在我们心中艰难复活的过程。对于她作为一个受难者形象的完整认识及其历史意 义的准确阐释,至少需要等到她的著作和历史真相解密的那一天。那时候,林昭不但复活在我们心中,也必将复活在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和精神血液里。
本文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梳理1980年代以来、主要是最近几年以来知识界逐渐勾描出林昭形象、并逐渐将这形象推到世人面前的过程。至于描述和言 说林昭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崔卫平在讨论胡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时有一段话恰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胡杰的纪录片“终于将被遗忘的林昭 鲜活地带回到人们当中来,让这个精神上的冤魂、孤魂重新回到亲人们的怀抱。”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表彰她的业绩,使她成为民族精神、道德上不可或缺的资 源。”
1980年
1980年8月,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复查以精神病为由对林昭宣告无罪。
1980年12月11日,林昭生前老师和同学以及她的妹妹彭令范、舅舅许觉民等在北京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八十多人参加了追悼会。罗列致悼词。
这一年,官方大规模地为几十年来在各种政治运动中遭遇打击的人物平反昭雪,林昭追悼会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召开的。但官方对于林昭的正式平反还得等到一年之后。
1981年
在官方审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政治氛围中,新华社记者穆青等人写作了报告文学《历史的审判》,发表在1981年1月27日《人民日报》上。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谈到林昭:
在我们熟悉的朋友中就有这样一位同志。这是一个勇敢纯真的南国女性,名叫林昭。由于她不愿意向风靡一时的现代迷信活动屈服,被关进了上海的监牢。但 是,她坚持用记日记、写血书等种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真理的坚强信念,心甘情愿地戴着“顽固不化”的枷锁,过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就义的详细经过至 今无从查考,我们只知道这样一个消息:一九六八年五月一日清晨,几个“有关方面”的代表找到了她年迈的母亲,宣告林昭已于四月二十九日被枪决。由于“反革 命分子”耗费了一发子弹,她的家属必须交纳五分钱的子弹费。这真是使人毛骨悚然的天下奇闻!在中世纪被判“火刑”烧死的犯人无须交付柴火费,在现代资产阶 级国家用“电椅”处死的犯人也从未交过电费,唯有在林、江的法西斯统治下,人们竟要为自己的死刑付费,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创造发明!
——穆青 郭超人 陆拂为《历史的审判》,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写迄
这区区几百字是林昭被害13年后这个社会第一次对她投来的关注。据说这段文字为林昭获得平反起了推动作用。
陈伟斯《林昭之死》,发表于上海《民主与法制》1981年3期。这是官方媒体第一篇详细介绍林昭家世、事迹、死难经过的文章,对她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品质给予高度评价。
1981年12月30日,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复判林昭案件,宣布林昭无罪,为林昭平反。
1988年
刘发清《一个不屈的英魂——忆林昭》,刊于《随笔》1988年1期。
笔者从好几本书中读到此文。其中《精神的光芒——一代人的心灵历史》在文末注明“《随笔》1988年第1期”,《林昭,不再被遗忘》文末注明 “1988年2月”。其他书中没有在文末注明写作时间和首刊出处。笔者疑心“1988”系“1998” 之误。后来读到马嘶文章《文弱女子性刚烈——忆林昭》,文中写到“直到1988年初,我才在《随笔》杂志上读到了刘发清《一个不屈的英魂——忆林昭》一 文……”随后又说:“直到1997年7月,我才在旧书摊上买到了1981年第3期的《民主与法制》,看到了《林昭之死》……”按照他的行文顺序,笔者对 《一个不屈的英魂——忆林昭》的发表时间终觉可信。
1993年
1993年11月17日,郭煌在读到杜烽介绍林昭追悼会的文章《一个不平常的追悼会》之后,匆匆写了诗歌《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活着走进会场——奇观一 瞬》,用非现实的写法,描述林昭本人走进自己的追悼会现场,反复宣告自己无罪,并说:“不能容忍错杀无辜者逍遥法外,不能让智者稚嫩的鲜血浇筑愚者向上爬 的官梯。”
1995年
1995年春节,冯英子写作《有关林昭的母亲许宪民的回忆文章——许宪民二十年祭》,文章写到,林昭遇难“不久之后,她同我谈到这件事时,真的哭 了。相识几十年,这个内心刚强到极点的女人,我第一次看到她流泪。她给我看了林昭一些遗作,这个不满40岁的江南女儿(指林昭,引者注),她那么深沉地哀 悼着民族的不幸,人民的苦难。我读着这些作品,也不能不流泪了。”关于许宪民的最后状况,作者写道:
正在复兴中路陕西路附近遛达,忽然有一个疯婆子向我迎面走来,她同我擦身而过之后,回过头来向我招呼:
“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我大吃一惊,赶忙回过头去。只见她披着一头乱发,穿着一套油渍斑斑的破衣,在秋风中显得很萧瑟的样子,脚上的鞋子已经没有 跟了,那毫无血色的面孔上,嵌着一对目光迟钝,满含忧伤的眼珠。她说话时环顾左右,带着一点恐怖神情,那样子有点像《祝福》中暮年的祥林嫂。但是我终于认 出来了,她是许宪民。“大姐,是你!”我惊诧得不知所以,看到许宪民变成如此模样,一种刻骨的悲哀,油然而生。但不等我说话,她已经加快脚步,走到马路对 面去了,很明显,她是避着我,也怕连累我,因为她那时头上带着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
1998年
1998年是北大校庆一百周年,也是林昭蒙难30周年。这一年将目光投注到林昭身上真是太自然不过。影响巨大的周报《南方周末》在这一年之内先后五 次发表关于林昭的文章。在林昭殉身30年之后,世人终于从历史的黑暗天幕中发现了一丝曦光,隐隐约约看见了林昭的鲜血,这丝曦光就是从《南方周末》的文字 缝隙里透露出来的。
1998年5月29日,《南方周末》人物版发表《没有哀荣——林昭》,在北大百年校庆的高潮中,文章询问道:“正在欢庆北大百年校庆的北大人,不知 是否还记得他们的优秀女儿——林昭罹难的日子。”在赞颂了林昭的献身精神之后,接着说:“1981年,林昭冤案平反,但她没有获得如张志新般的哀荣。让我 们记住林昭!”
1998年7月10日,《南方周末》人物版发表吴浪文章《被埋葬的诗章——追忆林昭》。
1998年9月4日的《南方周末》发表了邱隐帆《狱中日记:林昭最后的日子——纪念林昭这位令人尊敬的自由战士》,文章公布了丁芸女士的狱中日记, 称丁芸是林昭少年时期的同学,后来又恰好囚禁在同一间囚室,与林昭一起经历了那段阴暗的日子。不过林昭的北大同学张元勋认为日记及其作者身份都是假造的。 虽然其真实性受到质疑,但是文章对于林昭的命运和遭遇的详细描述,却借助《南方周末》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深切关注。
后来小巴子在《高贵的林昭》一文中说:“邱隐帆先生早年曾参加地下党,1949年后在苏州市公安局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平反 后,他开始收集有关林昭的材料,访问过一些林昭的亲属和友人,其中包括现在美国加州大学任助教的彭思华(系林昭之弟),以及林昭在苏州萃英中学读书时的同 窗陆震华等,同时收集了各报刊上关于林昭的文章,这几乎成了他退休之后的精神支柱。编者到苏州拜访他时,他翻出了这些年收集和写就的文章,尽管由于年代的 久远,许多当事人的离去,他的文章难免在某些细节上与事实有出入,但老人为能在晚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感到自豪。”
1998年12月11日,《南方周末》发表记者徐列的专访《张元勋:从绚烂回归平淡》。张元勋深情回忆了她与林昭的交往和以未婚夫身份去监狱探望林 昭的经过。张元勋说:“直到我被捕前,林昭是平安的。她如果一直保持她的审慎,她完全可以度过那个风狂雨骤的年代而走到今天。但她在一批北大人相继入狱, 全国景象一片肃杀的情况下,竟不可自已地按着自己的良心走了下去。在五七年的北大人中,能够合乎鲁迅先生所界定的人格标准的,恐怕只有林昭一人。林昭的事 未能家喻户晓,是我们活着人的悲哀,也是我们负疚之极的事。”
张元勋谈话间提出一个惊人的猜测,他认为林昭之死至今依然还是一个谜:“为什么没有找到林昭的遗体?她遗留下来的狱中用物也应该由家属领走,为什么 没有通知?前年,张元勋在看电视剧《我爱我家》时,觉得其中一位演员与林昭酷似,‘我似更以为她确实还活着’。” 但在第二年写作的长文《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中,作者没有坚持这种猜测。
1998年12月25日,《南方周末》发表编辑小巴子《高贵的林昭》,文章称赞林昭“这是我们民族半个世纪以来知识分子精神独立的一根孤独的标竿。 即使像我这样麻木已久的心,今年以来也不能不为林昭而一次次地震动。她使我看到,我们活得多么渺小和萎缩。”并质询道:“为什么没有一个刽子手良心发现, 说一声是我杀死了张志新,是我杀死了林昭?真的,我一直在等这样一个声音,像等待世纪末应运而生的民族英雄。但是,仍然没有见到忏悔,没见到良心发 现。……因此我深深地忧虑着:一个隐恶的民族心理,会不会是反复作恶的心理基础?”
除此之外,《南方周末》还在1998年11月13日发表了当年北大的右派学生陈奉孝、张元勋、周振礼的文章《读《原上草》有感》,将读者带到了林昭最初罹难的那个年头:1957。
这一年其他出版物中回忆和谈论林昭的文章还有以下一些。
1998年4月25日,也就是林昭遇难三十周年忌日前夕,陈伟斯写作《应共冤魂语 投书寄灵岩——林昭三十年祭》,介绍林昭一家的悲惨遭遇。文中披露,林昭1962年保外就医期间,写作了30万字的《狱中回忆录》。这部至今没有面世的回 忆录说:“林昭可早把话说在前头,有得这么抬举我(指反铐),不如干脆赐我一死,我倒感到成全。民间本有传说,死刑犯受的子弹,应由自己出钱,而一颗子弹 一毛五,我就自费买了也无问题。……而林昭的血,是一点一滴流在无人看见的阴暗角落……”堪称一语成谶。
由著名作家方方主编的《今日名流》杂志,1998年第5期发表了林昭的妹妹彭令范的文章《姐姐,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这是林昭的亲属第一次公开发表长文悼念这位不幸的死难者。
1998年9月,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牛汉、邓九平主编的《思忆文丛》三卷。这套集中讨论1957年反右运动并展示右派分子悲惨命运的丛书在当时引 起了巨大反响。其中《荆棘路》收录了林昭的北大同学刘发清的文章《一个不屈的英魂——忆林昭》。文中谈到作者在大西北劳改期间,遭遇饥荒,幸蒙林昭从北京 寄赠三十多斤全国粮票,才渡过难关,保住一条性命。
这一年,余杰以《思忆文丛》的材料为依据,写了《若为自由故》,对林昭追求自由的高贵精神予以高度评价。文章发表在当时令人注目的《方法》杂志上,后收录在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的余杰个人文集《说还是不说》中。
1999年
《今日名流》杂志继去年发表了彭令范《姐姐,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之后,又于1999年2期发表了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这篇影响巨大的文章全面 记述了林昭蒙难的经过以及他们一家因此蒙受的巨大折磨与痛苦,同时还介绍了间接获悉的林昭遇难经过(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今日名流》杂志主编方方女士还在同期发表自己的文章《林昭的光芒》。文章说:“林昭在前,我们怎能不无数次地反思,……反思我们自己。偶尔的时候,也摊开自己的双手,思忖一下,自己的手上是否也留有林昭的血痕。”
1999年9月,刘智峰主编的《精神的光芒——一代人的心灵历史》由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九章《思想的殉难者》是关于林昭的专章,发表了 方方《林昭的光芒》,彭令范《姐姐,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我的姐姐林昭》,刘发清《一个不屈的英魂——忆林昭》共四篇文章。
前一年,《北京文学》杂志编辑李静女士向林昭的同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张元勋反复约稿,请他撰写回忆林昭的文章。张元勋写作了长文《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完稿时间是1999年1月18日。但是约稿的杂志因故没有发表这篇文章。
林昭北大同学张玲写作《幽明心语——忆林昭》,文末注明写作时间“1999年5月1日,林昭三十二年忌辰后二日”。文章写到,大约大学二年级期间,有人批评林昭有“小资产阶级情调”,还提示她“不要与单纯的小青年儿过于接近,以免对人家有不良影响”。
“由于这样一些生硬、过左的干预,敏感的你又尚未做好承受的准备,因此显得脆弱;再加上情爱无所寄托(其实,怎能说你那份纯真可贵的情不是所托非人 呢!)你有了明显变化。由风趣机巧变得沉默寡言,脸色更见苍白,身形更显瘦弱,明澄的双眸多了一层愁翳,嘴角平添了悲戚。你更多地独来独往,有时只身在圆 明园的废墟上徘徊到深夜。”
2000年
2000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林昭的舅舅许觉民先生编选的怀念林昭的著作《林昭,不再被遗忘》,全书18万字。该书是李辉主编的《历史备忘 书系》的一种,除了李辉的总序和许觉民的《前言》,收录了26篇文章和4组诗歌,另有附文一篇,附录一篇。全书目录如下:
陈伟斯《林昭之死》
林斤澜《玫瑰花》
方方《林昭的光芒》。
冯英子《悼许宪民、林昭》
陈伟斯《应共冤魂语 投书寄灵岩——林昭三十年祭》,
陈箴《追求与幻灭》
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上》。
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下》。
张元勋《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
张玲《幽明心语——忆林昭》,
羊华荣《回首往事》
孙文铄《血溅罗裙直道存》
马嘶《文弱女子性刚烈——忆林昭》,
刘发清《一个不屈的英魂——忆林昭》,
倪竞雄《沙雕美食 遥寄英灵》
甘粹《北大魂——林昭》
林斤澜《读 [我的姐姐林昭]》
黄政《故乡人民的骄傲》
陆震华《林昭三十一年祭》
李虹岗《化作春风意更长》
顾麋《不可多得的才女——林昭》
李茂章《流芳千古》
钱惕明 史洪 叶强 王润《今日红花发》
陈淑方《林昭二三事》
羊华荣《林昭的欣慰和遗憾》
谷天《林昭,您在哪里!》
沈如英《无声的歌》(诗歌)
朱怀真《悼林昭七律二首》(诗歌)
邓荫柯《献给林昭》(诗歌)
郭煌《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活着走进会场——奇观一瞬》(诗歌,本诗附有杜烽文章《一个不平常的追悼会》。)
附录:《林昭追悼会纪实》
《今日名流》2000年2期刊出张元勋《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与此同时,南方周末解密版之“链接”栏目发表如下消息:“《今日名流》2000年第 2期《最知情者的回忆: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作者是张元勋,本报曾发过对他的专访。全文近三万字,看来和着作者的血泪,极具冲击力;而反右前夕及期间北 大独特的风习以及林昭罹难全程的事实,更具冲击力。”许多读者借助这条消息的提示寻读张元勋的文章。
张元勋的文章全面介绍了自己和林昭同窗共学、一起被打成右派分子以及自己出狱以后以未婚夫身份到上海监狱探望林昭的情况。会见时林昭嘱咐:“我随时 都会被杀,相信历史总会有一天人们会说到今天的苦难!希望你把今天的苦难告诉给未来的人们!并希望你把我的文稿、信件搜集整理成三个专集:诗歌集题名《自 由颂》、散文集题名《过去的生活》,书信集题名《情书一束》。”
张元勋声称要“把一个真实的林昭介绍给我们的友人与陌生者”,其中这么一段话非常重要:“死于悲壮的林昭,其思想与决心确实有一个成长、成熟、自我 矛盾与自我斗争的痛苦过程,她是非常爱我们的国家、爱共产党的,解放前,那时她才十五六岁,就为苏州地下党跑腿、捎信,(尽管她不是地下党,但她却知道她 帮忙的危险性。)解放后,尤其是考入北京大学后,她写了许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诗文,在校内外的各种刊物上络绎问世……”
这篇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震惊,许多网民对林昭事迹发表评论。
《今日名流》杂志这是三年内第三次发表纪念林昭的文章。在目前笔者所了解的回忆林昭的所有材料中,具有最丰富第一手资料的两篇文章,就是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和这篇张元勋《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
《今日名流》在发表张元勋《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之后,杂志遭到停刊整顿,主编方方被撤职。
2000年12月8日为纪念彭令昭而建《彭令昭——林昭——永远的林昭》网上纪念馆,该馆二级域名是linzhao.netor.com。
2001年
网上出现林昭的几首遗诗,尽管主要是残片,还是传达了相当多的信息。摩罗读诗后写下一篇千字文感想《林昭的思想高度》。其中有言:“林昭将她写给这 个世界的书信命名为‘情书’,表明了她对每一个同代人和后来人的爱。那位研究林昭的朋友还说,林昭在戴着右派帽子劳改的那几年,老是谈到上帝问题和基督教 问题,并皈依了基督教。这更加激起我对林昭精神世界的种种猜测。直到去年,我才感到读书界第一次有成批学子正在关注终极价值和精神出路问题。也许林昭40 年前就已经在这方面思考得很多。如果是这样,林昭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决不只是什么反抗的激情与牺牲的勇气,而是我们最可仰承的最直接的精神资源。这样的资 源决不应该无限期地封存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应该尽早返回到世人的手中和心中。”
2002年
2002年4月,为了纪念林昭冥寿70周岁、遇难34周年,《中国评论网》组织几位作者撰写纪念文章,编发了《拒绝遗忘:纪念林昭特辑》,其中的文章有:
钱理群《面对血写的文字——初读林昭[致人民日报编辑部信]》
肖雪慧《历史还在忍辱含垢》
摩罗《林昭年谱初稿》
金雁《历史不能忘记》
秦晖《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荒林《是一颗,不是两颗》
由一家媒体组织多位学人撰文阐释林昭的思想贡献和精神意义,这在中国文化界可能是第一次。
钱理群的文章说:“她不同于张中晓、顾准,不是思想家型的战士,而是以道德、情操的崇高和反抗行动感召人、震撼人心的一位受难的殉道的‘圣女’。” “林昭身上有明显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气质,她的反抗具有鲜明的"青春代"的色彩。但更为可贵的是,她同时清醒地意识到青春激情被利用的可能 性。她自己就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因此,她在反抗外在的压迫的同时,更以同样非凡的勇气反省自己"政治上的幼稚"和应负的历史责任,她说,‘在严肃而沉 痛的自我审判中林昭对于自己的责备那是比别人之别有用心的提问更要尖锐而严厉得不知几倍;。’在这个意义上,她又是一位已经清醒、觉悟了的不被利用的‘青 春战士’。在这一点上,林昭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为在她同时代以及以后,就发生了红卫兵的青春激情被利用的悲剧。”
2002 年7月,一直在采访拍摄林昭事件的独立制片人胡杰写作了《林昭年表及相关事件》。其中关于林昭早期生活的许多材料特别宝贵。
2002年8月3日,摩罗在郑州作家协会以《文革时期的潜在写作》为题发表演讲,其中涉及林昭的内容甚多。摩罗说:“那个时代寻找人的尊严的最响亮的声音,我认为是诗人黄翔和政治反抗者林昭分别喊出来的。”
“林昭对自己有几个称号,一个是年轻的反抗者。她说自己是年轻反抗者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强调自己拥有了新的资源,跟年长一代人不一样。还有一个称号 是大陆青春代自由战士,还有一个说法是捧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战士。当她讲自由时,体现了她与西方人文主义资源的深刻联系,当她讲十字架时,体现了她对基督 精神的皈依与弘扬。这些资源都是毛泽东和他的同僚们所不具备的文化财富,他们甚至长期自觉地与这些财富为敌。”
“林昭受到这样非人的摧残,当她正面表述她对这个世界的愿望和期待时,她的精神是那么幽深高远,心灵是那么博大慈悲。她不是要用阶级报复的方式来对 付政治迫害,而是提倡用文明的方式进行政治斗争,以求达到利益的平衡和社会的整体平衡,这种思想在中国的政治哲学上是极大的超越。”“我们当下的中国文化 界,还没有出现林昭这样的具有超越性和建设性的言论。林昭的思想到现在还是最‘先锋’ 最‘前卫’的。而且她的思想是封存得最严密的对象之一,真是令人悲哀。”
2002年8月16日,余杰写作《林昭与弓琳——两个北大女生的对照》一文。具有针对性地强调林昭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
这一年,网上流传着旅居美国的中国学者丁抒先生文章《林昭与《星火》杂志》,介绍了林昭在饥荒年代与一些有识之士共同创办《星火》杂志,极力向决策 层传达灾情民情,要求他们立即放弃极左路线的各种努力。《星火》同仁全部以反革命罪被捕判刑。“本来,张春元被判无期徒刑,杜映华判刑五年,二人都被关在 专门收押重刑犯的甘肃省第三监狱。杜映华刑满后,名曰‘释放’,却如别的犯人一样不得回社会,留在省第三监狱‘就业’当工人,唯一区别在有一定的外出自 由。一九六八年上海当局处决林昭的前后,甘肃当局诬指张春元‘密谋暴动越狱’,杜映华被指为张传递消息,两人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枪决。”
2003年
张元勋的文章《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问世以后,有很多网民发表短文或者跟贴,对林昭事件表示震惊,对林昭表示景仰,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冲动。 《林昭,不再被遗忘》一书出版以后,人们对林昭的遭遇、思想、精神具有更加丰富的了解,网民们的感慨也更加深切。这些纪念文章和相关言论在网上林昭纪念馆 有一定的反映,于是这里成了众多网名了解林昭、感染她的浩气、仰承她的精神资源的空间。这里援引网上林昭纪念馆的两则留言,以见一斑。
2003年6月22日,网民omc发言:“对于林昭事件,我们所应负的,不是国家、民族、社会、组织和集体的责任,而是直接的个人责任——即个人直接面对上帝。”
2003年4月30日,网民萨哈夫发言:“我为抗非典而戴上口罩,但口罩无法掩饰我内心的虚弱,我需要呼吸!今天我是偶然来到这里!我惭愧,为我的无知;更为造成我无知的现实而悲哀。但我们不应忘记,做一个真正的人是何等艰辛,但又何等重要。”
2004年
林志生将自己缅怀林昭的文章命名为《公元2004:我们书写林昭》,好像暗暗期待这一年成为林昭年,成为一个民族借助林昭的鲜血寻找历史记忆的年 头。2004年已经过半,就这半年期间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对于林昭的谈论的频率以及参与谈论的人员社会构成之广泛而言,今年好像真的是林昭年。
2004年成为林昭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林昭的骨灰在一位义人秘密保存几十年后重新露面,林昭的亲友和同学为骨灰举行了安葬仪式。第二个因素 是电视拍摄者胡杰从他多年积累的素材中剪辑出一部初步成型的电视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在小范围中播放这部片子激起了巨大反响,促使许多人不得不严肃地面 对林昭。胡杰原是新华社的新闻记者,因为被林昭的鲜血所打动,决意要了解林昭、研究林昭、拍摄林昭、传播林昭。于是辞去公职,费时五年,耗资十万,辗转几 万里,采访了每一位愿意接受采访的林昭亲友以及与林昭案件有关的人(胡杰说,在林昭生前最后五百天内和她接触的人,没有一人愿意接受采访!),还采访了一 些对当代精神事件具有研究兴趣的学者,积累了大量有关林昭的材料。《寻找林昭的灵魂》只是他的最简单最初步的成果。
胡杰完全是以林昭精神在拍摄林昭,他代表了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真相的寻找和对于血腥记忆的捍卫。他的努力是对林昭精神的最直接的继承。当我们观看这部片子时,打动我们的不只是林昭,而是由林昭和胡杰构成的一种精神血统,一条精神链条。
2004年3月7日,广州中山大学的多媒体教室里坐满了观众,艾晓明教授组织一些学人观看胡杰拍摄的电视片《寻找林昭的灵魂》。艾晓明记述 道:“2004年三八前夕,我们以‘再现妇女和其他边缘人群’为主题放映了纪录片独立制片人胡杰的一系列作品,包括《平原上的山歌》,还有《寻找林昭》。 后来,广东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分别邀请胡杰去放映了这些作品。我听说林昭的老同学,一些白发老人纷纷赶来,他们看完后拥着胡杰哭了。我想这是他们第 一次看到自己的青年时代的影像,看到自己的追求、牺牲被后一代的人所承认和尊重,他们感到自己的生命被肯定了。”
《寻找林昭的灵魂》电视片激起了巨大反响之后,中山大学网站性别教育论坛组织了《林昭纪念专辑》,其中发表的文章有:
吴敏《林昭:一个女性的殉道者——胡杰《寻找林昭》观后》
转载《有关林昭的母亲许宪民的回忆文章》
熊芳《看《寻找林昭的灵魂》有感》
黄峪《寻找女性的价值:从妇女节开始的思考》
高泓《面对林昭:一个我们曾一无所知的女大学生》
杨昊鸥辑录《龙华的桃花开了——纪念林昭》
林志生《公元2004:我们书写林昭》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吴敏女士的文章认为:“无论从史料意义还是从纪录片的艺术追求来说,胡杰所拍的这部《寻找林昭的灵魂》,都是卓有价值的。影片安 排了一个“寻访者”的眼睛和平静的叙说声音来贯穿始终,从而将零碎的画面自然地组合到一起,流畅地展开去,结构上具有整体性,并且暗合、激发了观众“寻 找”的期待心理。在影像画面选择上,影片一面大量地将摄影镜头推近于林昭遗稿,让观众直面林昭,另一面又穿插了多重身份的当下人采访实录,这样,林昭史实 本身与当下人评说这二者之间又构成一种“对话”,推衍出新的历史意义,令观众既在读林昭,又在读当下社会。此外,这部片子相当注重细节:飞雪、寒风、看门 巨狮晃动的大口、凄惋低沉的配乐、包裹着林昭半白头发的1966年《解放日报》的纸张声音、旧照片和历史录像材料,等等,既有情绪的渲染,又有理性的沉 思。多视线的聚焦,拓展了影片含义的丰富性。作为独立制片人的胡杰,通过影像,也显示了他自己作为一个知识者的思想意义。”
高泓的文章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权利,有沉默的权利、有胆怯的权利、有明哲保身的权利,也有人云亦云附和几声的权利。每个人的承受能 力有限,任何一种选择都不能说是错。然而当面对林昭时,这些灵魂也就会常常感到惭愧。因为只有一种选择才能被人称为英雄,而人格的力量也只在这一种选择中 光彩夺目,比方林昭,还有黄宗羲,还有顾文选……”
2004年3月1日,天涯社区网站关天茶社论坛网友天高地厚(居住上海)发表贴子《邀请天涯网友赴苏州灵岩山扫墓暨天平山踏青》,其中云:“江南三 月,草长莺飞。春光明媚,万物更新。特邀请天涯网友共赴苏州灵岩山,祭扫林昭墓,以民间方式祭奠这位思想史上的殉道圣女。”得到一些网友的响应。
2004年3月13日,一批上海关天茶社网友举行去苏州祭扫林昭墓的活动,在上海上车的一共有32位网友,他们在车上观看了胡杰拍摄的专题片《寻找 林昭的灵魂》。他们来到林昭墓地时,遇上包括胡杰在内的来自苏州和南京的十几位朋友,他们共同缅怀林昭,对胡杰的工作表示隆重感谢,并捐款支持纪录片《寻 找林昭的灵魂》的后期制作。事后网友孤灯下97发表《周六我们祭扫林昭墓》、天高地厚发表《这是一次团结的春游胜利的春游》,记述了他们组织祭扫林昭墓活 动遇到重重阻碍、最后终于成行的经过以及扫墓活动的具体情形。
关天网友的祭祀活动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事件,在商业社会的夹缝中和网络虚拟世界里漫游的这些年轻人,竟然接收到了林昭的精神密码,并且充满了解读的热情和敬意。这从一个特定角度说明林昭与当下生活的相关性非常广泛和深切。
2004年3月20日,旅居加拿大的中国学者陶世龙主持的五柳村网站(该网站开设纪念林昭专辑域名为http://kanchao.51.net /memo_linzhao.htm),收到林昭同学谭天荣撰写的回忆文章《一个没有情节的爱情故事——回忆林昭》并及时在网站发表。作者是当年北大物理 系学生,最著名的学生右派分子。他在文章开头说:“在林昭诗一般的生命旅程中,我有幸和她同过一小段路。或许,这段往事算得上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可惜今天我已经处于半失忆状态,虽然竭尽全力,也只能写出这篇贫乏的回忆。”据此估计是最近的作品。
2004年3月30日五柳村发表林昭同班同学赵雨田回忆文章《未名湖畔之梦》,这篇文章最后一次改定是2004年2月。
2004年4月13日,五柳村网站发表章立凡于前一天写成的文章《中国有北大,北大有林昭》。
2004年4月22日,林昭亲友和同学在苏州郊外灵岩墓地举行林昭骨灰安葬仪式,骨灰是一位上海女性秘密保存几十年之后刚刚公开奉献出来的。到会者共56人。仪式由林昭舅舅许觉民和林昭妹妹彭令范主持,许觉民先生宣读祭文。感人至深的祭文全文如下:
林昭,今天是我们将你的骨灰下葬的一天。你离别人世已经有三十六年了,经悠悠岁月才找到你的骨灰。骨灰盒中还有你母亲保留下你的一缕头发,一块你随身用的丝巾,现在随着你的英魂一起下葬了。
林昭,你被迫害的痛苦,如此的深重呵!现在,聚集在你墓前的,有你在新专的同学、北京大学的同学和你的亲友们。我们都怀着极其沉痛的敬仰的心情向你祭奠。
苍天茫茫,痛心如割,林昭,你安静地长眠吧!
你走过的那个世纪是个悲惨的世纪。在那些黑暗的年代,不少先驱者为了追求真理奋斗不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你的生命之被摧 残分外地惨烈,我们完全理解和敬佩你视死如归的精神。你的不屈,你在监狱和就义前的英勇姿态,你追求真理的锲而不舍的意志,永远教育着我们,我们永远永远 地不会忘记你。名人黄宗羲的诗句中有:“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你的弦歌至今不绝在祖国大地上传播。
林昭,你安息吧!
2004年4月,林昭遇难36周年之际,广州《南风窗》杂志发表崔卫平文章《寻找林昭的灵魂》,文章说:胡杰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将被遗忘的林昭鲜 活地带回到人们当中来,让这个精神上的冤魂、孤魂重新回到亲人们的怀抱;表彰她的业绩,使她成为民族精神、道德上不可或缺的资源。如果我们相信在我们的世 俗生活之上还可能有另外一种生活,那是一种世俗语言甚至无法与之对话的精神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在女英雄林昭和有关林昭的这部影片面前,有所克制,学习用 心灵来感受、承受。”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崔卫平说:“我印象较深的是,她于1957年在北大作学生时就用‘极权主义’ 形容当时的社会,是很了不得的。那时,‘极权主义’这个词在国际社会也是才浮现不久,正在讨论的。这是现代社会特殊的专制现象,除了暴力以外,还有思想的 控制。她在1957年就使用这一概念,表明她对社会的了解,她的思想是非常深刻、非常彻底的,挺前卫的。”
2004年5月19日,彭令范写作广播稿《我的姐姐林昭》。
2004年6月9日,老酷在《真名网》发表《纪念林昭——一篇迟到的悼文》,文章指出:“在内心深处,我是把林昭放在圣女的高度上来仰视的。……林 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无论把她放在基督教历史上,还是放在中国思想史上看,她的特殊性都不可忽视。……林昭自然不是天才和大师,她称不上文学家,也算不上 思想家,但是跟鲁迅相比,她却拥有鲁迅所不具备的两个优点:一是她的思想认识到了根子上,通过基督教,她懂得了“不以暴力抗恶”的伟大意义,而且懂得了一 切都只能由个人来担当,而不是什么“被发动起来的人民”;二是她以自己无所畏惧的勇气把这种思想付诸了在当时看是飞蛾扑火、现在看却是雷霆万钧的有力行 动。”
2004年6月17日,艾晓明在《世纪中国》网站发表《林昭给我们的精神挑战——给诱人谈林昭》,盛赞“林昭保存了她诗意的想象和美感。林昭以诗篇 雕刻灵魂,日复一日地铭刻人性的力量,捍卫和强化她的精神意志。我相信这种美是林昭的武器和旗帜,她以此抵御暴力和人性扭曲。”同时也提出了作为一个女性 和一个女性研究者所体会到的独特问题。她说:
我感觉这里有纪录片作者理解林昭的限度,作为一个男性艺术家,为着体现林昭精神的纯粹而升华了她的肉体,把林昭的生命经验多少有点提纯而简化了。这 样一来,影片本身也要支付分量不小的一个代价,因为这种提纯造成距离:一边是疏离了林昭本人、一个青春年华的女子每天都要承受的、作为女人的身体经验;一 边是疏离了观众——有着男性的身体或女性的身体,有着同样的食欲、性欲、生死爱欲的凡人的身体感觉。我们理解林昭不是光凭理念的,正如林昭成就她的信仰, 也不是空穴来风;她以自己的青丝白发、伤痕眼泪、涌流或枯竭的经血、背拷180天的所有创痛以及狱中每一天每一分钟的肉搏……拷问我们对身体和精神的理 解。林昭的血不是象征性的血,是她千百次疼痛着刺破自己、手臂创痕累累的血。正如友人吴敏回应这篇文章时说,因为精神上的剧痛远远超过了肉体,林昭承受了 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肉体之痛。而我还要说,她的身体,是“被着镣铐且在绝食之中的负病而衰弱的囚人”的身体,是在“历时十天的绝食中,被苦苦逼迫、虐待得 命如悬丝”的身体;这是中国当代思想先哲中最脆弱的身体啊。在她之前,有过张中晓、与她同时者,有过顾准、遇罗克;可是我们何尝有过林昭这样在镣铐下、在 不过双人床大小的囚室中以血书写了几十万思想檄文的身体?假如林昭可以变成我们的精神遗产,她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肉体的实践。林昭挑战了我们所有人理解女性 的政治生命、思想生命和肉体生命的限度。
2004年6月25日,网上出现林达文章《林昭在为我们寻找--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观后》。
2004年7月4日,北京北小河边
圣女林昭与中国教会的复兴
来源:观察
余杰:近年来,海内外、教会内外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看重数量的增加。许多时候,人们向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中国有多少基督徒?是八千万,是一亿,是一亿两千万?在我看来,数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真理的扎根,是生命的改变,以及用改变了的生命去改变社会。如果真理不扎根,生命不改变,名义上的基督徒的人数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仅仅躲藏在教会内部,满足于舒适的教会生活,将教会生活当作是一种“精神按摩”和“心理治疗”,这样的基督徒又怎么能够充当“光”和“盐”呢?当今的中国基督徒生活在此一特定的时空之中,究竟有何时代性?
金明日:我也一直认为,人数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基督徒。在这里,我要谈及我们北大的一位学长,中国教会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女——林昭。我看了林昭的文章以及胡杰为之拍摄的纪录片之后,一夜未眠,流了很多眼泪。在中国,聪明的人很多,有才华的人很多,有学问的人很多,但为真理把自己摆上祭坛的人很少。林昭就是罕见的一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尤其需要林昭这样的基督徒。
那么,今天的中国城市教会中,是否能走出一批具有林昭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质的公共知识分子基督徒呢?换言之,教会的生活能否熏陶与教导出像林昭这样的基督徒来?基督徒能为这个败坏的社会提供什么样的精神方向?我想,这才是中国城市教会面对的一大挑战。
余杰:是的,中国教会的复兴,如果没有林昭的精神为催化剂,这种复兴便很可能是是昙花一现的。我在许多文章中多次强调说,我们需要对林昭进行“普及”。在北大校史上,林昭是一个失踪者。百年校庆的时候,我还在学校里,那时校庆纪念的主角是些什么人呢?是毛泽东——这个除了在北大当过几天临时工之外与北大没有太大关系的、却疯狂戕害北大精神的暴君;是李大钊——这个与苏联特务勾结起来出卖国家利益的共产党人(当时,有关卖国的文件均在苏联使馆中被查抄出来并在媒体上公布)。而真正的北大最优秀的学子林昭却无人知晓。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教会内部普及林昭——在海内外华人教会中,没有多少基督徒知道林昭。
我在访问德国慕尼黑“白玫瑰”基金会的时候,基金会的负责人告诉我,德国曾经有一次民调,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年轻的女大学生索尔榜上有名,与歌德、贝多芬邓伟人并列。她就是一名基督徒,是慕尼黑大学中“白玫瑰”小组的成员,因为本着圣经中爱与公义的原则,撰写传单反对希特勒,而被判处斩首。战后,德国人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他们的圣女,关于索菲,有许多传记和多部电影,有塑像、纪念馆和基金会。中国人却忘记自己的圣女——林昭的苏州郊外灵岩山的墓地,因为有人去祭扫,当局居然在旁边的树上安装摄像机,以示威胁。一个习惯遗忘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不能从历史中寻求精神资源和传统的教会,也无法扎根于中国社会。林昭理应成为中国教会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她是中国基督徒“活出基督”的典范。
金明日:我们教会开过三次以林昭为主题的研讨会。当时有一位知识分子,到教会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一直是慕道友,从理性上不愿接受基督信仰,并且反问说:“当反右发生的时候,文革发生的之后,这个民族在受苦的时候,基督徒在哪里?”当他看完林昭的纪录片,流了很多眼泪,并决志信主了。他说,还真没有想到当代中国出现过这么伟大的基督徒!他从林昭的言行和生命中认出耶稣基督来,这是多么美好的见证啊!我们还专门组织了一个读书会,许多弟兄姊妹一开始以为读书会要学习一些灵修作品。但我的想法不一样,我们最近在读三本书,一本是林昭及怀念林昭的文集,一本是朋霍费尔的《狱中书简》,一本是于歌的《美国的本质》。这样的学习尤其是对青年人潜移默化,很有帮助。
我最近读到南京的一位学者潘知常写的题为《林昭、海子与美学的新千年》的演讲稿。潘知常将林昭提到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甚至认为鲁迅之后最伟大的中国知识分子和精神创造者就是林昭。他特别赞赏林昭在狱中用鲜血写下的这段话:“为什么我要怀抱着,以至对你们怀抱着人性呢?这么一份人心呢?归根到底,又不过是本着天父所赋予的恻隐、悲悯与良知。在接触你们最最阴暗、最最可怕、最最血腥的权利中枢、罪恶核心的过程中,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闪光。从而察见到你们的心灵深处,还多少保有未尽泯灭的人性。在那个时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对此,他评论说:“我觉得在那个时候,能流泪能流血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而在那个时候还在微笑,还在振臂高呼革命口号,还在把忠心献给谁谁,我觉得,那样的中国人几乎不能算做人,而只能算做奴隶啊。……这个时候的林昭已经最终脱离了在少年时期就被灌注的阶级、斗争、革命、解放这样的一些观念。她的心灵真正地自由了。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她走上了一条新的思想道路。”
通过了解林昭的史料,我发现林昭在世的时候,从未在教会得到过牧养、安慰、支持和帮助(那个时候的城市教会几乎被消灭了),除了她在狱中接触过一名基督徒俞以勒之外,她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直接与上帝交流,通过读经和祷告来获取属天的智慧和勇气——在监狱中的时候,连圣经也读不到了,就只能祷告了。今天,教会更有必要认识林昭,让林昭的生命与每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发生碰撞。林昭的身上有四种极其重要的精神要素,可以供众教会分享,那就是:饶恕、公义、盼望和爱。没有这四种精神要素,中国便没有健康光明的未来。
余杰:林昭身上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她的信仰带给她的精神上的升华,就是她用的是这些与她的对立面完全不一样精神资源来进行这场“公义之战”。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中国的历史是以暴易暴的历史,是成王败寇的历史,是比赛厚黑与无奈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是前一个朝代的循环。所以,以“二十四史”或“二十六史”论,归根到底其实是一部历史。如果走不出此种历史循环,我们的未来就是没有希望的。
近代以来,政治家和革命者当中出现了不少自称基督徒的人物,但他们都是表面上的基督徒,他们的公共行为与他们的信仰不符甚至背离。比如孙中山、蒋介石、冯玉祥以及今日之香港特首曾荫权(天主教徒)等人,均是如此。我惊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化力和破坏力,这确实是一群悖逆之民,这确实是一片磐石般的土地。
然而,我们总算有了一个林昭,这是上帝对我们中国人的怜悯与恩典。有林昭和没有林昭,中国的思想史和教会史肯定是迥然不同的写法。遗憾的是,对林昭的接受和介绍,并不是从基督徒和教会开始的。直到今天,在认识林昭这方面上,大部分的教会和基督徒仍然是“后知后觉”。我在一些基督徒的论坛上,甚至发现若干否定林昭是基督徒的言论,这与当年某些德国教会的头面人物对朋霍费尔拒斥何其相似:一九五三年,在浮罗森堡集中营举办了朋霍费尔的追思会,当地的主教麦塞却示威性地缺席。麦氏认为,朋霍费尔是政治异议者,而不是教会的殉教者。林昭是基督徒,这是毫无疑问的,她在狱中用血书这样写到道:“作为人,我为自己的完整、正直而干净的生存权利而斗争那是永远无可非议的。作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属于我的上帝,我的信仰。为着坚持我的道路,或者说我的路线,上帝仆人的路线!”许多基督徒和教会因为“政治”的原因而对林昭“敬而远之”,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怯懦和冷漠。林昭不是一个政治人物,她为上帝的公义而战的圣徒,她是付出生命代价彰显真理的先知。中国的基督徒和教会应当为回避林昭而认罪悔改。
而从中国教会疏远林昭这一现象可以看出,中国教会缺乏符合圣经原则的“政治神学”。此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此种状况我们该如何反省与检讨?
金明日:毋庸讳言,中国教会有两个负面的传统。其一,神学的保守主义导致政治上的幼稚主义。一些过于基要的神学观念,使得基督徒和教会选择“隐居”式的生活。其二,信仰过于内在化,对真理狭窄化的处理,从而使得教会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如倪柝声的神学便存在此类问题。这样,中国教会便缺失了旧约中很重要的先知传统。基督徒不能把握时代的脉络,不能圣经的真理去“参透万物”,解读不了身边发生的一切。
余杰:基督徒既是天国的子民,又是地上的公民,基督徒需要有现代公民意识。许多基督徒对圣经十分熟悉,也按时参加教会、经常祷告,但在面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时候,其言行顿时与圣经真理背离,也不符合现代公民的身份,被当局长期的教育和宣传洗脑的后遗症立即表现出来。比如,有基督徒说,中共当局对藏族民众的打压是应当的,因为藏族人信仰佛教,所以这是上帝借政府的力量来警告这些异教徒,这是一种表面上的原教旨主义,实质上的怯懦和冷酷;再比如,有基督徒说,一旦台湾有风吹草动,就支持中央政府对台湾动武,因为国家统一不容破坏的,这是“爱国”(其实是“爱党”超过了爱教会和爱真理)。在这些反面,教会如何教导会友作出正确的判断呢?
金明日:基督教不能回避政治,不能闻政治而色变。基督教是弥赛亚宗教,弥赛亚的核心就是拯救世界,而不像佛教那样离开这个世界去独自修炼。弥赛亚宗教在相信耶稣基督是弥赛亚的时候,就已经表达出了鲜明的政治观点。
我们需要做的是寻找上帝的旨意,谋求他人的利益,不求自己的益处。如果整天都在考虑自己的得失,如何如主祷文所说“让主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上帝最不愿看到的是便是人类失去良心,这良心是上帝安放在人身体之内的。基督徒应当成为一个社会最后的良心,当其他人都放弃良心的时候,基督徒仍然不放弃良心。基督徒没有权利绝望。基督徒必须出于基督精神为民族尽责。
余杰:近二十年来,许多公共知识分子受洗成为基督徒,并将信仰带入公共领域,这是上帝对中国教会特别的祝福,这一现象,在北京尤其明显。对于已受洗的基督徒公共知识分子来说,有教会生活和没有教会生活,其生命状态有极大的差异;到教会中是例行公事、走马观花,还是真正委身下来、谦卑服事,其生命状态亦有极大的差异。而他们生命状态的差异,直接影响他们在公共领域的发言和表现。教会如何吸引受洗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对他们进行“全人”式的牧养?
金明日:近年来,我也注意到有大批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关怀和责任感的、有批判能力的知识分子加入城市教会,使得教会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而且在质量上有了提升,能够更加深刻地去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这样的形而上的问题。
在教会里,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样的,但牧师确实应当更多地关注公共知识分子基督徒,特别是在灵性的成长上帮助他们。锡安教会里有你的朋友经济学者张大军,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授王东成,他们都具有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都是很好的弟兄。我跟他们保持密切的接触,大家一起读经祷告。他们经常将他们的文章和人文社科方面的一些文章发给我看,我也从中了解学术界和知识分子圈子里的动态。传道人自身的素养要提高,无论在神学上,还是在其他知识领域,这样才能给予到教会的公共知识分子基督徒以充足的灵粮。
(圣女林昭与中国教会的复兴全文完)
余杰:近年来,海内外、教会内外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看重数量的增加。许多时候,人们向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中国有多少基督徒?是八千万,是一亿,是一亿两千万?在我看来,数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真理的扎根,是生命的改变,以及用改变了的生命去改变社会。如果真理不扎根,生命不改变,名义上的基督徒的人数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仅仅躲藏在教会内部,满足于舒适的教会生活,将教会生活当作是一种“精神按摩”和“心理治疗”,这样的基督徒又怎么能够充当“光”和“盐”呢?当今的中国基督徒生活在此一特定的时空之中,究竟有何时代性?
金明日:我也一直认为,人数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基督徒。在这里,我要谈及我们北大的一位学长,中国教会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女——林昭。我看了林昭的文章以及胡杰为之拍摄的纪录片之后,一夜未眠,流了很多眼泪。在中国,聪明的人很多,有才华的人很多,有学问的人很多,但为真理把自己摆上祭坛的人很少。林昭就是罕见的一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尤其需要林昭这样的基督徒。
那么,今天的中国城市教会中,是否能走出一批具有林昭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质的公共知识分子基督徒呢?换言之,教会的生活能否熏陶与教导出像林昭这样的基督徒来?基督徒能为这个败坏的社会提供什么样的精神方向?我想,这才是中国城市教会面对的一大挑战。
余杰:是的,中国教会的复兴,如果没有林昭的精神为催化剂,这种复兴便很可能是是昙花一现的。我在许多文章中多次强调说,我们需要对林昭进行“普及”。在北大校史上,林昭是一个失踪者。百年校庆的时候,我还在学校里,那时校庆纪念的主角是些什么人呢?是毛泽东——这个除了在北大当过几天临时工之外与北大没有太大关系的、却疯狂戕害北大精神的暴君;是李大钊——这个与苏联特务勾结起来出卖国家利益的共产党人(当时,有关卖国的文件均在苏联使馆中被查抄出来并在媒体上公布)。而真正的北大最优秀的学子林昭却无人知晓。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教会内部普及林昭——在海内外华人教会中,没有多少基督徒知道林昭。
我在访问德国慕尼黑“白玫瑰”基金会的时候,基金会的负责人告诉我,德国曾经有一次民调,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年轻的女大学生索尔榜上有名,与歌德、贝多芬邓伟人并列。她就是一名基督徒,是慕尼黑大学中“白玫瑰”小组的成员,因为本着圣经中爱与公义的原则,撰写传单反对希特勒,而被判处斩首。战后,德国人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他们的圣女,关于索菲,有许多传记和多部电影,有塑像、纪念馆和基金会。中国人却忘记自己的圣女——林昭的苏州郊外灵岩山的墓地,因为有人去祭扫,当局居然在旁边的树上安装摄像机,以示威胁。一个习惯遗忘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不能从历史中寻求精神资源和传统的教会,也无法扎根于中国社会。林昭理应成为中国教会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她是中国基督徒“活出基督”的典范。
金明日:我们教会开过三次以林昭为主题的研讨会。当时有一位知识分子,到教会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一直是慕道友,从理性上不愿接受基督信仰,并且反问说:“当反右发生的时候,文革发生的之后,这个民族在受苦的时候,基督徒在哪里?”当他看完林昭的纪录片,流了很多眼泪,并决志信主了。他说,还真没有想到当代中国出现过这么伟大的基督徒!他从林昭的言行和生命中认出耶稣基督来,这是多么美好的见证啊!我们还专门组织了一个读书会,许多弟兄姊妹一开始以为读书会要学习一些灵修作品。但我的想法不一样,我们最近在读三本书,一本是林昭及怀念林昭的文集,一本是朋霍费尔的《狱中书简》,一本是于歌的《美国的本质》。这样的学习尤其是对青年人潜移默化,很有帮助。
我最近读到南京的一位学者潘知常写的题为《林昭、海子与美学的新千年》的演讲稿。潘知常将林昭提到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甚至认为鲁迅之后最伟大的中国知识分子和精神创造者就是林昭。他特别赞赏林昭在狱中用鲜血写下的这段话:“为什么我要怀抱着,以至对你们怀抱着人性呢?这么一份人心呢?归根到底,又不过是本着天父所赋予的恻隐、悲悯与良知。在接触你们最最阴暗、最最可怕、最最血腥的权利中枢、罪恶核心的过程中,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闪光。从而察见到你们的心灵深处,还多少保有未尽泯灭的人性。在那个时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对此,他评论说:“我觉得在那个时候,能流泪能流血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而在那个时候还在微笑,还在振臂高呼革命口号,还在把忠心献给谁谁,我觉得,那样的中国人几乎不能算做人,而只能算做奴隶啊。……这个时候的林昭已经最终脱离了在少年时期就被灌注的阶级、斗争、革命、解放这样的一些观念。她的心灵真正地自由了。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她走上了一条新的思想道路。”
通过了解林昭的史料,我发现林昭在世的时候,从未在教会得到过牧养、安慰、支持和帮助(那个时候的城市教会几乎被消灭了),除了她在狱中接触过一名基督徒俞以勒之外,她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直接与上帝交流,通过读经和祷告来获取属天的智慧和勇气——在监狱中的时候,连圣经也读不到了,就只能祷告了。今天,教会更有必要认识林昭,让林昭的生命与每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发生碰撞。林昭的身上有四种极其重要的精神要素,可以供众教会分享,那就是:饶恕、公义、盼望和爱。没有这四种精神要素,中国便没有健康光明的未来。
余杰:林昭身上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她的信仰带给她的精神上的升华,就是她用的是这些与她的对立面完全不一样精神资源来进行这场“公义之战”。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中国的历史是以暴易暴的历史,是成王败寇的历史,是比赛厚黑与无奈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是前一个朝代的循环。所以,以“二十四史”或“二十六史”论,归根到底其实是一部历史。如果走不出此种历史循环,我们的未来就是没有希望的。
近代以来,政治家和革命者当中出现了不少自称基督徒的人物,但他们都是表面上的基督徒,他们的公共行为与他们的信仰不符甚至背离。比如孙中山、蒋介石、冯玉祥以及今日之香港特首曾荫权(天主教徒)等人,均是如此。我惊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化力和破坏力,这确实是一群悖逆之民,这确实是一片磐石般的土地。
然而,我们总算有了一个林昭,这是上帝对我们中国人的怜悯与恩典。有林昭和没有林昭,中国的思想史和教会史肯定是迥然不同的写法。遗憾的是,对林昭的接受和介绍,并不是从基督徒和教会开始的。直到今天,在认识林昭这方面上,大部分的教会和基督徒仍然是“后知后觉”。我在一些基督徒的论坛上,甚至发现若干否定林昭是基督徒的言论,这与当年某些德国教会的头面人物对朋霍费尔拒斥何其相似:一九五三年,在浮罗森堡集中营举办了朋霍费尔的追思会,当地的主教麦塞却示威性地缺席。麦氏认为,朋霍费尔是政治异议者,而不是教会的殉教者。林昭是基督徒,这是毫无疑问的,她在狱中用血书这样写到道:“作为人,我为自己的完整、正直而干净的生存权利而斗争那是永远无可非议的。作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属于我的上帝,我的信仰。为着坚持我的道路,或者说我的路线,上帝仆人的路线!”许多基督徒和教会因为“政治”的原因而对林昭“敬而远之”,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怯懦和冷漠。林昭不是一个政治人物,她为上帝的公义而战的圣徒,她是付出生命代价彰显真理的先知。中国的基督徒和教会应当为回避林昭而认罪悔改。
而从中国教会疏远林昭这一现象可以看出,中国教会缺乏符合圣经原则的“政治神学”。此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此种状况我们该如何反省与检讨?
金明日:毋庸讳言,中国教会有两个负面的传统。其一,神学的保守主义导致政治上的幼稚主义。一些过于基要的神学观念,使得基督徒和教会选择“隐居”式的生活。其二,信仰过于内在化,对真理狭窄化的处理,从而使得教会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如倪柝声的神学便存在此类问题。这样,中国教会便缺失了旧约中很重要的先知传统。基督徒不能把握时代的脉络,不能圣经的真理去“参透万物”,解读不了身边发生的一切。
余杰:基督徒既是天国的子民,又是地上的公民,基督徒需要有现代公民意识。许多基督徒对圣经十分熟悉,也按时参加教会、经常祷告,但在面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时候,其言行顿时与圣经真理背离,也不符合现代公民的身份,被当局长期的教育和宣传洗脑的后遗症立即表现出来。比如,有基督徒说,中共当局对藏族民众的打压是应当的,因为藏族人信仰佛教,所以这是上帝借政府的力量来警告这些异教徒,这是一种表面上的原教旨主义,实质上的怯懦和冷酷;再比如,有基督徒说,一旦台湾有风吹草动,就支持中央政府对台湾动武,因为国家统一不容破坏的,这是“爱国”(其实是“爱党”超过了爱教会和爱真理)。在这些反面,教会如何教导会友作出正确的判断呢?
金明日:基督教不能回避政治,不能闻政治而色变。基督教是弥赛亚宗教,弥赛亚的核心就是拯救世界,而不像佛教那样离开这个世界去独自修炼。弥赛亚宗教在相信耶稣基督是弥赛亚的时候,就已经表达出了鲜明的政治观点。
我们需要做的是寻找上帝的旨意,谋求他人的利益,不求自己的益处。如果整天都在考虑自己的得失,如何如主祷文所说“让主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上帝最不愿看到的是便是人类失去良心,这良心是上帝安放在人身体之内的。基督徒应当成为一个社会最后的良心,当其他人都放弃良心的时候,基督徒仍然不放弃良心。基督徒没有权利绝望。基督徒必须出于基督精神为民族尽责。
余杰:近二十年来,许多公共知识分子受洗成为基督徒,并将信仰带入公共领域,这是上帝对中国教会特别的祝福,这一现象,在北京尤其明显。对于已受洗的基督徒公共知识分子来说,有教会生活和没有教会生活,其生命状态有极大的差异;到教会中是例行公事、走马观花,还是真正委身下来、谦卑服事,其生命状态亦有极大的差异。而他们生命状态的差异,直接影响他们在公共领域的发言和表现。教会如何吸引受洗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对他们进行“全人”式的牧养?
金明日:近年来,我也注意到有大批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关怀和责任感的、有批判能力的知识分子加入城市教会,使得教会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而且在质量上有了提升,能够更加深刻地去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这样的形而上的问题。
在教会里,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样的,但牧师确实应当更多地关注公共知识分子基督徒,特别是在灵性的成长上帮助他们。锡安教会里有你的朋友经济学者张大军,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授王东成,他们都具有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都是很好的弟兄。我跟他们保持密切的接触,大家一起读经祷告。他们经常将他们的文章和人文社科方面的一些文章发给我看,我也从中了解学术界和知识分子圈子里的动态。传道人自身的素养要提高,无论在神学上,还是在其他知识领域,这样才能给予到教会的公共知识分子基督徒以充足的灵粮。
(圣女林昭与中国教会的复兴全文完)
Labels:
林昭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