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报驻北京记者加布里尔•格雷西戎的报道文章的标题是:中国经济未来的赌注在上海。强调上海自贸区凝聚了中国总理李克强相当一部分的政治资本。文章介绍了中国政府设立上海自贸区设想过程,指出早在2006年,时任中国主席胡锦涛就提出要使上海成为一个国际贸易,经济以及金融中心。而这一计划最近一段时间内被迅速获得落实,今年三月,李克强制定出了自贸区的框架,今年六月,自贸区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三个月后的今天自贸区正式启动。虽然就目前而言自贸区计划框架还显得相对模糊,但是,李克强总理的目标却十分明确:也就是要在上海浦东28平方公里之内创立一个尽可能开放的自由经济的空间。根据中国当局的规划模式,今天在上海开启的自贸区,明天就很可能成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参照。按照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今天在上海的试点,明天将有可能在全国推广。
文章引述财新网的介绍指出,上海自贸区原则上将实施98条特殊的政策,其中54条可以立即实施,而其他四十多条要等到年底才能实施。这98条政策主要围绕三大杠杆:首先,加强上海港口贸易,凭借优惠的税务政策透明的管理程序与香港和新加坡展开直接竞争;其次,是开放服务行业,为外企与中国企业竞争创造同等的投资经营条件。尽可能地开放各大行业,最大程度地减少国有企业对战略性行业的垄断现象;最后,试验金融行业的改革,因为中国政府十分清楚中国不可能永远与国际金融市场分割。事实上,金融改革的大致脉络已经十分明晰,向外国银行开放银行储蓄业务,允许银行自行决定储蓄利率,目前已经有多家西方银行跃跃欲试,另外,中国当局也有意开放人民币自由流动,允许人民币自由出入中国国境。
回声报记者专门就北京创设上海自贸区的动机采访了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陈波向记者解释了三大原因:首先是内部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初具规模,中国正在逐渐丧失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但却还没有涌现出一大批在技术上大幅度创新的龙头企业,为了使中国经济避免在中等水平原地踏步,中国有必要象1984年出台自由化政策以及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时一样,出台举措大力推动发展创造型的企业;其次,发展上海自贸区是为了因应来自外部的威胁。环太平洋国家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自由贸易联盟,也就是著名的TPP,中国虽然也要求加入TPP,但是,中国希望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自己先做好准备,设立上海自贸区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测试一下在国家掌控趋向于零的背景下,自由经济将如何在中国运作。同时也借此测试一下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国际自由竞争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最后,设立上海自贸区是为了推动金融业的改革。中国的金融制度效率底下,而要刺激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进行工业改革,而陈波认为工业改革应该由银行业来推动。他说,中国银行业改革虽然已经提出了十多年,但到今天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或许开放金融市场将迫使银行业必须做出深层次的改革。
香港在司法独立上比上海占优势
那么,上海自贸区是否将对香港构成威胁?香港首富李嘉诚的担心引发法国回声报的关注,不过,回声报认为李嘉诚不必对此过分担心。因为香港同上海相比还具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司法优势,因为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而对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来说,独立的司法环境实在至关重要。这对上海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保障外国企业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的权利,那就需要一个完全独立的司法部门,能够在不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前提下真正按照法律作出独立的裁决。回声报就此提问道:长期受中国共产党左右的中国司法部门是否有能力在浦东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司法天堂?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此外,除了司法领域之外,人民币在自贸区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也将对中国经济构成不小的威胁。中国当局计划在上海自贸区内自由兑换人民币,这就意味着将会有大量的人民币涌往国外。因为目前人民币虽然还不能自由兑换,但就已经有大批的中国人想方设法将个人资产转移到国外。一旦人民币能够自由兑换,可以想象中国将有大笔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国外。这不仅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再投资,也将对国外的房地产业以及其他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鉴于上述原因,中国当局不得不有限度地开放对人民币的兑换,并且控制货币的流动量。也就是说,香港暂时还可以缓一口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