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梁京:从启东事件看胡锦涛留给习近平的维稳难题

太子党对胡锦涛的不满,最清楚地体现在“抱著定时炸弹击鼓传花”的指责上。有人说,胡锦涛对这句话非常在意,曾表态“绝不抱著定时炸弹击鼓传花”。此后不久,薄熙来就东窗事发,身败名裂。也许胡锦涛说的定时炸弹是指薄熙来,而他在十八大之前清除了这个定时炸弹。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薄熙来出局,对习近平是有利的。

但太子党所指的定时炸弹,当然不是薄熙来,而是胡锦涛执政十年留下的大量难题。而胡锦涛现在则不得不面对他最不愿看到的局面:还没有等到交班,“定时炸弹”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爆炸。接连发生的什邡事件和启东事件,让世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这一点。

为什么在当局最怕出事的时候反而纷纷出事?我以为与胡锦涛维稳彻底失败有直接关系。证明胡锦涛维稳方针彻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去年底的乌坎事件。乌坎村民在反抗中不仅表现出很大的勇气,而且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组织能力。正是这种组织能力,一方面迫使当局不敢轻易动武,同时也给谈判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乌坎以谈判化解了群体抗争,但这个经验对全国有没有普遍意义?中央当局一直并没有明确表态。而最近,也就是在什邡事件发生之后,周永康突然高调肯定了乌坎经验,这让我颇感惊讶。

周永康在此时肯定乌坎经验究竟说明了什么呢?在我看来,什邡事件中青少年面对政府暴力那种毫不畏惧的气势一定极大地震撼了中共当局,他们对于继续靠武力来弹压和震慑群体事件的后果产生了空前的恐惧。最大的顾虑之一,就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前就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让胡锦涛,也让整个中共政权,处于极其难堪的境地。为此,中共高层很可能对地方官员调动武力镇压群体事件的权限作了重大调整,而明令地方官员不得轻易动用武力来对付群体事件,而要尽量通过谈判和让步来平息民众。

我们现在无从得知,此次启东事件的发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什邡事件的鼓舞,但是,启东官员对于抗议民众所表现出的所谓“理性”态度,显然与周永康宣示的维稳“新思路”有直接关系。那么,中共维稳思路的这个转变能成功吗?我认为周永康自己也没有信心,他之所以要变,一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变,二是他反正要走人了,成功与否他并不在意。

从启东事件官民双方的实际博弈过程来看,新的维稳思路虽然比过去更讲人道和理性,但面临著中国现实的巨大挑战。在官员一方,由于上级强调不得轻易动用武力,一旦民众奋起抗议,马上就不知所措,似乎除了立即宣布放弃排污项目,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事实上,这个项目涉及多方重大利益,这么快就决定放弃,要么说明原来的决策轻率和不负责任,要么说明现在的政府轻率和不负责任。总之,没有了国家暴力来撑腰,地方官员并无责任之心和担当能力。而这正是胡锦涛多年“刚性维稳”方针的必然结果,也是靠买官卖官来分配权位的必然结果。地方执政官员中,多为贪渎平庸之辈,要他们直接与抗议民众进行理性谈判,实在是强人所难。

在民众一方,启东事件虽然有推动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这次抗议的组织化程度,完全无法与乌坎村相比。推动者既不可能约束抗议民众的行为,更不可能出面与当局谈判。而这样的局面也毫不令人奇怪,因为当局多年来的一贯方针就是要把一切具有政治领袖潜质的人,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都要清除干净。虽然事实上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当局确能让民众保持一盘散沙,让有领袖潜质的人无用武之地。

于是,胡锦涛就给即将接班的习近平留下了一个维稳难题,靠武力来威慑和恐吓已经开始失效,而靠理性的博弈和谈判又完全没有社会自组织基础。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博弈各方都有善意,都愿意妥协,但还是会出现大家都输、甚至玉石俱焚的局面。何况启东的青年人再次表明,在胡温执政下长大的新一代,不仅对这个政权毫无信任,而且对官员的人格也不存敬意。(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