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溫家與平安保險過從甚密

解決貪腐中國最難題。
明鏡新聞網編譯蕭伃君
 
   中國貪腐事件頻傳,廣泛程度也已經不是政府的零星打擊可根除的。除了賄賂和官員誇張的花費,對中國最具腐蝕性的貪腐就是在政府中普遍有人為親或裙帶關係的情況。201210月,《紐約時報》報道溫寶家族隱密的財富就是官員家族利用“關係”在商界攫取利益的最佳例子,它也是一連串官員貪污遭到揭發的最高潮。而在此事件1個月後的1124日,《紐約時報》的記者張大衛(David Barboza)又再度針對溫家寶家族背後的平安集團如何累積財力以及避免分拆進行了深度報道,而平安集團也在報道刊登的2天後隨即回擊,示報道不實並打算採取法律行動。
   貪腐之於中國就如壞天氣之於英國──眾人抱怨卻又必須忍受它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路透社博客Breakingviews的專欄作家賦理(John Foley)1126日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但是網際網絡的興起和經濟長的趨緩已預示中國不能繼續走這條老路。
中國貪腐的種形式
    30年 前,當中國開始向外國貿易開放市場時,貪腐在當時似乎只是發展上的溫和阻礙,賄賂幫助私營企業得以有管道獲得資源、信用和许可证,而這些是在計畫經濟下不 可能擁有的。前領導人鄧小平認為假使不開門,那麼可預期地只有蒼蠅得以進入。事實上,賦理認為並沒有所謂“溫和的貪腐”,當對一家公司而言,可獲益的行為 變為每家公司在做的時候,只會變成整體經濟的負擔。
   今天的中國還不只有一種形式的貪腐問題,它有3種:賄賂、官員浪費、以及裙帶關係。賄賂已變得過於普遍、也更為複雜。原黑龍江政協主席韓桂芝2005年在她任內於哈爾濱販賣黨內職位,這種手法與現在更無法追蹤的現代手法比較似乎已顯得過時,高明的現代手法包括將賄賂對象的小孩送至美國的大學、或是直接將錢置於他們的倫敦銀行帳戶裡。
   但是賄賂的普遍性質並沒有因高層的大額賄賂變得複雜而消失。《融時報》1114日的報道表示,在黑龍江的盤古,假使你有能力賄賂的話,什麼都有可能。儘管政府對伐木有嚴格的限制,但是載著過木頭的卡車仍然不斷地從這個中國最大木頭載運中心之一的檢查口經過。一位當地的檢查人員解釋:“那些有許可證的貨運車可以過,那些沒有許可證的,在他們繳錢後也可以過。”
   這位檢查人員表示,賄賂在這裡是必要的,因為他假使沒有這個金錢來源,光靠他1個月860元人民幣的薪水沒有辦法過活。他的月薪從他30年以前開始做這份工作時到現在都沒有漲過,因為薪水漲的部分都被更資深的官員放入自己口袋。他向記者表示:“中國全部的官員都貪,小官小貪、大官大貪。”
   另外一種貪腐是官員過度的花費。路透社的賦理認為,這個問題就跟中國本一 樣古老。商朝的最後一位統治者招待他的親朋好友到酒池肉林玩樂,直到他的朝代於3千年前崩潰。当局已針對3項浪費進行調查:旅遊、宴會以及高級跑車。但是 針對這些公共浪費的強制調查非常寬鬆,公務員的薪水又過低,導致問題看似無止無盡。黑色奧迪和勞力士已成為中國貪腐的象徵。
在中國貪腐的第三種形式,大概也是最具腐蝕性的,就是裙帶關係。當法律和規則不明確時,“關係”就成為關鍵要素,也可成為官員累積財富的管道。即將卸任的溫家寶總理家族即是一例,《紐約時報》報道溫家家族因溫家寶在政府的位置累積了巨額的財產﹔而1124日又再公布中國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的平安集團與中國政府和溫家的利益勾結。
溫家與平安保險過從甚密
    《紐時》最新的報道則表示,在1999年,平安保險向中國政府要求不要拆分平安保險後,溫家寶的家族獲得了平安保險的股份,這則報道援引了企業的公開資料和信件與紀錄的影本。
    平安保險在亞洲金融風暴後陷入破產危機,平安的董事長馬明哲向中國領導層請求放鬆要求拆分該公司的規定,並於1999929日寫信給當時的副總理溫家寶,詳述平安保險的金融表現。馬明哲在信中請求道﹕“懇請溫副總理從更高的層次予以領導和協調。”《紐時》也報道,平安高層管理人士於1999年開始與溫家寶的家人進行接觸。經前平安員工證實、平安公司記錄也顯示,1999617日下午,馬明哲與溫家寶的妻子,以及時任平安駐北京代表處主任的李春彦會面,隨後還共進晚餐。
    報道也指出,大約在同一時期,由溫家寶妻子張蓓莉的親戚部分控制的鑽石公司,開始進駐平安位於北京的辦公大樓。另外,在那之後,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在與友人共同建立的創業企業,也從平安那獲得了高利潤的科技合同。
平安遊說政府高層轉虧為盈
    當初平安面臨拆分危機時,馬明哲開始寫信給北京的領導人們。向助手口述的備忘錄中,他提醒自己要為高層官員“購買高爾夫球桿”,並詳列表格,規定平安高層人士每個人應有的遊說責任。
馬明哲將自己的個人精力放在遊說中國最高層的行政機關─國務院,它擁有38位成員,其中當時最高的兩位是朱鎔基總理和溫家寶副總理。平安也尋求中國央行行長戴相龍的幫助,戴也擁有監管保險產業的權力。
    20024月,中國最高監管部門作出了判決,國務院和保險監管部門皆批准平安不被拆分,平安也開始它轉型成金融集團的過程。平安不僅得以保留財產險和人壽險的牌照,也獲准保留經營證劵公司和信託公司的牌照,並同時被允許取得銀行的牌照。
    分析家表示,這些牌照在中國這個嚴格管制的市場中價值連城。瑞士銀行(UBS)長期關注保險產業的香港分析師梁智勤(Bob Leung)表示:“他們(平安)是少數得以享受挖金礦利益的人。”
 高層裙帶關係醜聞漸現形
    在平安得到免拆分的准許後,由溫家人掌控的泰鴻公司在200212月購買了平安的股份,泰鴻購買股份的價格是2個月前匯豐控股購買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為止,泰鴻當初65百萬美元的投資已有37億美元的價值,而溫家人在此項投資中的獲利大約是22億美元。
    《紐約時報》報道作者張大衛認為許多待解答的問題的其中一個,就是泰鴻如何得以用極其優惠的價格買進平安的股份。在2002年年底泰鴻購買平安股份時,平安在匯豐的投資後成為擁有很好的IPO前景的公司。一些法律專家認為,這些問題的解答也許是要看是誰在平安2004年的公開發行之前,作為中間人介紹溫家人購買平安股份,以及這些中間人是否有試圖從監管人員獲得好處。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司法系統專家孔傑榮(Jerome A. Cohen)表示:“最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是這些人、他們又如何得到股份?很明顯地,每個人都會想要在前景看好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獲得該公司的股份。”
    路透社的賦理表示,雖然吸引投資機會並不違法,《紐時》也沒有表示溫家寶本人有因此得利,但是許多高層裙帶關係的醜聞,已經使得中國政府中央領導層不再能以“我們很乾淨,都是地方官員在貪”等說辭說服中國民眾。
    《金 融時報》也指出,在薄熙來醜聞爆發後,共產黨也曾因其牽涉廣泛而掙扎於試圖降低此醜聞的危險性。一位受訪的退休資深檢察官表示:“關於是否要將薄熙來以貪 汙罪名送審,在黨內有過長時間和激烈的討論。因為這件事是這樣的黑,你怎麼解釋薄熙來長年在不同位置上違反黨規和國家法律,卻一直沒有被抓到或審查的原 因?”
平安集團反駁紐時報道
    10月的《紐時》報道曾使得溫家人雇用律師發表聲明反駁,這次針對平安保險的報道,也引來該公司的不滿並揚言採取法律行動。
    1126日 平安保險在一份手寫聲明中表示,平安注意到近期有個別媒體的報道,其中部分涉及平安保險的內容“嚴重失實”,並指報道採用“歪曲事實、斷章取義的方式以及 錯誤的邏輯,嚴重誤導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給中國平安造成嚴重傷害。”平安保險也表示,將“視報道對中國平安的傷害和影響,採取相應的法律行動。”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平安並沒有在聲明中指名《紐約時報》,但是平安的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它的確就是指紐時在24日發表的報道。
    美聯社則表示,平安保險的聲明並沒有指出紐時針對平安遊說政府官員的調查結果哪裡有錯誤、也沒有提出任何證據挑戰紐時針對溫家人以模糊的合夥關係從投資平安中得利的這項報道。
共產黨很難監管自我貪腐
    或 許這則聲明與當初溫家人的聲明一樣,都只是意在表明立場,而非真正想採取什麼法律行動,畢竟不管是中國的官員或企業,皆很有可能經不起過於深入的審查。中 國本身其實不乏反貪腐的規定,賦理表示,事實上在中國,要是一個官員的資產比起他官方收入要多得太多,就能以此進行調查。但是許多中國的反貪腐規定都沒有 被確實執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新領導層應該要求高級官員公開資產,他並說,他正在遊說黨領導層採取這項改革以喚回公眾的信任。但是《金融時報》表示,問題在於這些作法早在之前就已經提過非常多次。當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到貪腐問題會導致亡黨亡國時,他的遣詞用字與10年前江澤民的說法沒有差多少。
中國有一套法律和共產黨內部的規定用以處理貪腐問題,近年來也不斷地針對各方面的貪腐更新加強刑法法典。但是,中央黨校教授林則表示,實際上貪腐判決的數目、涉及的金額和層級卻是繼續攀升。
    2009年起,中國所有的城市、鄉鎮和區開始了地方官員公開資產的計畫,但是大部分都在一輪後就停止。中國官員必須定期報告他們的收入和資產,但是這些資料只對內部報告。要求中國的立法機構立法強制官員公開資產已經連續推了7年,但是此法至今依舊無法通過。
向共產黨提建議的專家表示,大多時候這些資產報告沒有被審議。他們更說,中央組織部一直以來都以藉口延遲採取一些更為嚴峻的調查手法。分析家得出的結論是,也許對一黨專政、沒有獨立制衡機關的政體來說,要求它監管自己是有點過度期待了。
    一名位於上海、處理貪腐案件的法律公司合夥人張青松說:“重點是連規則也是官員定的,因此根本不太可能要求他們訂定一些會傷害自己的法規。”
解決貪腐是中國最大難題
    賦 理建議,處理貪腐就像是一個調整代價和利益的問題。中國政府必須提高因非法行為遭逮捕、或是因不道德的作法遭揭發的可能性。面對更高的層次,這表示中國政 府必須增強黨的紀律檢查部門,它必須得到高層的允許進而去追查高層的官員。更多的新聞媒體自由也會是一個揭發官員非法行為的關鍵點。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科學教授呂小波也如此認為。他說道:“我想北京的領導人已經充分理解到在網際網絡和信息快速流動的年代,他們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打擊貪腐。近期多件由社群媒體揭發的貪污案件,已經使得共產黨政體的合法性受到愈來愈多的質疑。”
賦理也建議在低層反腐的關鍵則是強制力和教育,香港即是一例。當香港於1970年代幾乎被貪污癱瘓時,它對賄賂採取了絕不忍受的態度,即使是非常小的貪汙案也照查不誤。有限度地原諒官員之前犯的小錯誤也可以創造一種告密的風氣,它將香港成功地轉型成為東南亞最乾淨的商業環境之一。
    降低貪腐的利益則會比較困難。中國由國家主導的經濟依然讓許多非法交易有許多機會在裡頭橫行。地方政府擁有如何分配土地、發行牌照和安插人員的權力。能源、水、信貸等資源的價錢對與政府友好的人們遠低於市價。中國有句話很貼切地形容了這個問題:“不靠市場靠市長。”
    賦理認為,中國最大的挑戰是貪腐問題似乎已經變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這使得中國政府必須面對兩難:忽視貪腐和違法行為,執政黨會倒;太積極處理貪腐,執政黨一樣會倒。
    同時,經濟上的壓力也升高了。根據美國學者裴敏欣的說法,中國每年浪費了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在貪污和資本外逃上,這在2012年可換算成約25百億美元。在中國漸漸必須脫離低成本的生產方式時,這樣的資本應該要有更好的運用方式。賄賂、過度花費和靠關係的陋習應該要根除。
編譯參考新聞:
1. http://blogs.reuters.com/breakingviews/2012/11/26/chinas-nemesis-bribes-banquets-and-backslapoo/
2. http://www.ft.com/intl/cms/s/0/ea714b70-2d86-11e2-9988-00144feabdc0.html#axzz2DOxmDlWO
3. http://www.nytimes.com/2012/11/25/business/chinese-insurers-regulatory-win-benefits-a-leaders-family.html?_r=1&
4.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11/26/china-premier-wealth-idUSL4N0961UN20121126
5.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insurer-oo-an-attacks-nyt-story-on-wen-jiabao-family-getting-rich-after-it-avoided-breakup/2012/11/26/cf4eb38c-37e0-11e2-9258-ac7c78d5c680_story.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