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中国金融资源贫富不均:穷人去存款 富人忙贷款

自去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事件所引发的问题一度引起了公众对金融改革的呼声。近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关消除金融资源分配 不均、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的讨论,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普通民众如何才能享受更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为何一直难以解决?为此,本报 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银行热衷“傍大款”

  就在去年银根紧缩,小微企业贷款陷入困境的时候,以五大国有银行为首的中国银行业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羡慕的成绩单。与银行业利润大幅增长相反的是,在政 府和监管部门连续数年督促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根本性缓解。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报 告》显示,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企业表示,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全国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在过去3年中有62.3%的融资来自民间借贷。

  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坦言:“放一笔50万元的贷款给中小企业和放一笔5亿元的贷款给大企业,成本是一样的。谁不喜欢发展大客户呢?”即使是银行对中小企业所定的贷款利率比大企业要高,但因为大企业贷款量大,银行从中可以获得的绝对收益要高很多。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聂大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抵押担保难。而且,当前小微企业正处于由小到大的艰难盘活期,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规模较小。

  穷人去存款,富人忙贷款。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均,两极分化,同样体现在普通储户身上。越富的人越有信用获得资金,变得越来越富,而普通居民因为没有担保 和信用记录,想融资创业和发展,便只会招来银行的白眼。有专家认为,这种金融资源的“冰火两重天”,是制度的不公和程序的歧视,将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两 极分化。

  建立“草根金融”服务民众

  “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两多两少’的尴尬局面。”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民间资本多而投资渠道少,民营企业多而信 贷融资少。为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大量资金流向民间借贷领域。从民间资金需求来看,借贷主体多是中小企业,它们在正规金融体制内融资困难,不得不向体制外寻 求融资。

  此次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将“草根金融”逐步引入金融体系,无疑是对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辜胜阻表示,其最大的突破是打破银行垄断,重构竞争有序的金融生态。

  怎样才能让普通居民享受到除了存款之外的更多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顾问、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刘克崮认为,构建和发展草根金融体系,全面提高 城乡基层金融的整体服务能力,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小微企业及个体户、农户是我国的微经济体系,对于微经济体系就应该有专门的草根金融机构为其服 务。只有建立起分层次的金融体系对应多层次的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小客户和实体经济服务。

  打破垄断是根本途径

  事实上,造成目前金融资源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是由我国金融体制所决定的,国有银行目前居于金融业的主导地位,金融资源的占有、分配高度集中。目前,在 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中,中农工建交5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一半,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二者合计占新增贷款的比例经常在80%以上。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银行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到核心作用,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资金的80%都靠银行贷款,如果银行不贷款,经济增长就会存在困难,但银行业对经济引领的作用没有更好发挥出来。

  “目前是打破银行业垄断的最佳时间窗口。”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现在中国银行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大量的设立金融机构,降低金融业的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即使发生一些风险,按照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我们也有承担这种风险的能力。

  “要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普通民众和实体经济,首先要增加‘毛细血管’。”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首先是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以此来增加中小金融企业发展的动力;第二是要做一些中小融资的创新;第三是鼓励中小企业的资本性融资,增加它的负债能力和强度。


消息来源:人民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