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3月7日星期四

媒体札记:哪种真话?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

终究还是高官们的两会言论被认为最有新闻价值。

顺理成章,习近平排名第一,而且谈的就是人人都可以插上一嘴的PM2.5。调侃中文名称的“喂人民服雾”以及《沁园春.霾》正在热传,搜狐和凤凰网昨天傍晚已用头条展现最高领袖的“淡定”,是引自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里的内容:“在谈及到关于雾霾天气的时候,习近平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些问题。他回忆到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黄沙子。到了冬天,加上煤烟气,情况就更糟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

可惜,有人没法淡定,甚至哭了出来。中新社一段《女记者提问数度哽咽》的视频,今晨亦得以出现在门户首页:“在6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供职一家境外媒体的女记者向代表提问关于环境治理的问题时数度哽咽,最终把提问代表变成了自我陈述……最后,当这位女记者谈到了GDP与健康之间的权重关系时,她再次哽咽,引得其他媒体记者驻足围观……女记者的提问结束了,代表们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复,只是大会主持人总结性表示说,这位女记者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如果听过名医诊断,恐怕男子汉也得哽咽。@新华视点昨天午时首发钟南山的“危言耸听”,称这位中国医疗界的良心代表告诫:“人体能对PM2.5产生抗体毫无依据。PM2.5作为颗粒物本身是一种载体,可携带二氧化硫甚至病毒,进入人体肺泡并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永远留在那里,影响肺功能。在广州,不少人到了四五十岁,肺变黑色,北京情况就不知道了。”

南粤尚且如此,北方情何以堪?此言一出,微博转发中最多的就是恐怖和流泪的表情,得知杭州市长在两会期间死讯的人们,更是频频猜测其心脏病发是否亦与北京空气相关。

新京报今晨迫不及待地用社论《建议尽快建“京津冀联合治污”机制》,广州日报总算愿意以“政府若下决心治理灰霾,不超十年肯定效果明显”的标题带来些许慰藉,但南方都市报就是要继续剥开伤疤,不仅同刊这段“空气颗粒可携带病毒致病”,由钟院士强调“这并非耸人听闻”,还补录了更多指控:“钟南山驳斥了灰霾与油品质量关系不大的言论,列举数据证实机动车油问题占了空气污染原因22%-27%”;“谈烟草院士,我们怎么面对几百万肺癌病人”;“直批‘现在的所谓发展绿色烟草很荒谬’,加入中草药更不对”……

《空气有毒,我们有屌丝心态》——这份广东畅销小报倒也不避讳自己代言群体的定位,在街谈栏目里由孙不熟嬉笑怒骂:“这两天,空气成了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或者,更准确地说,北京的空气成了两会上的头等大事。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北京城里来了贵客吧……虽是‘千里朦胧、万里尘飘’,但至少有一个人的心情还不错,那就是马云。他前几天在知名的亚布里论坛上说了,北京的雾霾让他很高兴,因为特权阶层有特权的水,这次却没有特供的空气了。呵呵,这是典型的屌丝心态:怎么着,我没有的东西,你不是也没有?”

屌丝更愿意相信阴暗面,相信自己被骗被隐瞒。虽然水利部部长陈雷早前已对着话筒宣告“山东地下水污染查无案例”、“网上反映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出入”,新华社今天又带来了山东潍坊市长“政府绝对不会与污染企业站一起”的信誓旦旦,不过,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上午也还是在全国政协记者会上承认:“也不排除现在地下水有污染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从城市周边向农村扩散,从浅层水向深层水扩散”。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肯定不能算作屌丝,但他不仅没能保持“情绪稳定”,反而喊出了“最危险的时刻”。摘录其言的新华社电稿昨天一经发出,亦是广获转载:“大家都在说食品安全问题是因为缺乏监管,我认为,环境污染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进口的种牛,一到上海港就开始打喷嚏,一到饲养场就开始用抗生素。我国最适合发展养殖业的地区,像河北、陕西等,恰恰又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这样的环境,怎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所以,环境污染让中国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食品安全,千夫所指,尤其是国产奶粉,人人皆可唾弃。所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愿意出面站台实在需要一点勇气,根据北京晚报等媒体的共同记录,对于公众普遍质疑的国内外奶粉标准问题,杨刚举例说:“我亲戚朋友家中的小孩90%以上都吃国产奶粉……奶粉的国内标准现在也不低,有些还比国外标准高……国家质检总局用了很大力气来抓乳制品的产品质量问题,这些年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有些人是盲目崇拜国外的奶粉,其实,国外的奶粉也不是没有问题,并且是屡出问题。”

“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国内的乳制产品86%都是合格的,出口产品98%都是合格的”,这是杨副局长想用数字说明问题。不过,由于86%这个数据与出口产品98%合格率,以及与此前政协发言人声称国产奶粉99%合格之间的差异,立刻被心存不满者抓住把柄,钱江晚报今晨更来了一篇《网友:不要数字,我要“放心”》,所摘一段微博评论是:“谁都不会忘记那些令人恐惧的事实,即使你定的标准再高,现在的消费者也都会存有戒心,公信力的丧失,难以弥补。”

的确,人们就是在互相传播那些恐惧故事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恐惧,以一种“集体偏执狂”的状态面对有关中国乳业的一切好消息或者坏消息,尤其是那些不仅拥有消费能力还拥有话语权的中产阶层、知识分子,他们以一种不给蒙牛伊利以及监管官员任何机会的决绝姿态站在舆论阵地上。最典型的莫过于@肉唐僧,虽然已经愿意承认“道理上讲,我相信现在的国产奶粉质量过关,性价比远超进口奶粉”,但他宣称“就是不买,一辈子也不买”,“因为你们欠一个说明,一个道歉”。

晶报同持此论,声明《公众要的不是抱怨与自夸,而是道歉》,将杨刚之语讥作“幽怨”:“这么说来,倒是公众对国产奶粉的质量担忧显得不识时务、少见多怪了。事实上,类似这样的腔调对公众来说并不陌生,面对引起广泛关注的公共治理事件,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否认、解释、拿出一些数据来为自己贴金,几乎是相关官员模式化的回应套路,却惟独对公众缺一个真诚的道歉……进一步说,既然国内官员没有道歉更没有引咎辞职的习惯,问责的板子就不能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一关之隔,深圳本就是受奶粉限带令冲击最大的内地城市,所以,这份本地报纸还要带来香港特首梁振英“并非针对内地居民,希望理解和谅解”的姿态,以及《政府不应继续坐视“奶粉战争”》里的奉劝:“中国妈妈和中国奶粉正在进行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通过用脚投票把国产奶粉逼上绝路,这固然有可能使之实现涅槃新生,但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比如,外资品牌将暂时垄断中国市场,而洋奶粉的不断涨价,也增加了中国父母的负担。政府不应该继续坐视这场注定两败俱伤的战争,必须有所作为。”

按照作者信海光的思路,政府作为有二:“尤其不能被个别巨头对地方的税收贡献、解决就业等因素所掣肘,必须将问题企业彻底逐出市场,以此全面恢复内地奶粉的质量口碑”;“正视国内奶粉口碑尽失的现实,正视消费者对境外安全奶粉的真实需求,以人为本,灵活地调整偏高的奶粉关税,减轻相关家庭的负担。”

能从污染和安全话题里抢得新浪腾讯网易首页头条位置的,就只有薄熙来的命运了。一年之后,物是人非,那位曾经权倾一时的红二代再无可能坐在人民大会堂里谈笑风生,但根据国际在线等网络媒体的即时播报,昨天的重庆代表团团组开放还是吸引了170多名记者,约相当于重庆团代表人数的三倍。

今时今日,坐在正中位置的换成了孙政才。当被记者问及稍早前雷政富等重庆官员涉不雅视频一事时,这位现任最年轻的直辖市书记反复强调“依法”一词:“对这个问题,重庆市委态度一直是鲜明的,措施是坚决的,就是要依法办事、依法处理……最后的处理结果有关部门会适时对外发布;对涉嫌利用不雅视频敲诈勒索,司法机关也会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依法进行处理。”

孙书记当然有备而来。例如,新京报昨天曾刊出对辅佐薄、张、孙三位市委书记的黄奇帆的访谈,由这位自称“更愿意外界把他当做一个经济学者”的市长讲述自己如何利用土地储备的“奥妙”,来实现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却没有债务危机。不过,编辑们选来作为提要的必然又是不合黄市长心意的一段:“明明是金融报的记者,不给你提金融问题,偏偏要问那几个腐败的官员怎么掉进陷阱里的。碰上我这样的还不赶紧问点经济问题,不珍惜自己的采访时间。”

其实,在这场以围堵明星官员为节点的两会大战中,媒体是最珍惜时间和版面的。还是新京报,今天正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先全面小康广东任务很重》、《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车牌拍卖收入应对社会公开》为策应,播报孙政才有关“薄熙来案件正在侦查阶段”的表态。

比起昨日消息中类似“据重庆团介绍,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案目前正在依法审理”的笼统描述,门户编辑今晨终于有了更多细节可供展示,腾讯的说法就是《重庆市委书记主动回答薄熙来案:正在侦查》,源自京华时报报道:“两个多小时的审议发言后,全体代表开始接受记者提问。媒体记者先提了关于经济、民生、协调发展的三个问题,随后场边一位记者提问了有关薄熙来案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孙政才主动接过问题:‘薄熙来案件已经移送司法机关,目前案件的侦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当中。’”

一年之前,是温家宝在新闻发布会上用缓慢但坚定的语气宣告了薄熙来的末路,即使是那些一再诟病其总理能力的右派意见领袖,也多数承认他在呼吁政改、反对左倾方面的功绩。如今,到了自己的谢幕时分,他又一次标志性地引用古诗——“雏凤清于老凤声”。

根据新华社所发电稿,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温家宝表达告别之意,并称:“这些年来,如果说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那都是人民信任、理解和支持的结果,都应该归功于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那是由于我个人的能力所限,希望得到人民的谅解。”

很多人还是不能谅解,尤其不能谅解他在工作报告中对遏制房价物价以及对四万亿刺激经济决策“完全正确”的自我肯定。于是,一位老部下挺身而出,批评对应对危机的措施过多指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回头看,形势变了,原来的刺激政策需要退出,但不能说当时的决策是错误的。一件事情不能十全十美,总是有利有弊。现在应该花力气总结我们应对危机的经验和不足,以利于未来怎么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适当降低经济增速,推动改革、创新、开放,使我们的经济健康发展……所以,我很赞同这句话,‘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回过头来,情况变了,形势变了,过去有些做法现在不能延续,某些刺激消费的政策又要退出。”

不过,尽管李毅中自称是要赞同总理结论,但当媒体编辑和微博意见领袖们摘取出类似“四万亿决策内幕首曝光,财政部长称我兜里没钱了”的标题时,反而呈现出了火上浇油的效果,认定温家宝当年刺激经济的政策埋下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祸根的人们,认定时任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是因为“兜里没钱”而转向大肆印钞,最终剥夺民财。

究竟什么才是“实事求是”?环球时报正在就此感慨,以《悦耳和不悦耳的真话都要讲》劝告同胞:“两会正酣,舆论正旺,委员代表的话频频登上媒体,带出层层涟漪。讲真话、讲实话成为会场内外的共同道德要求,但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实话,这个看似一目了然的问题,其实并不十分简单。”

以钟南山“黑肺”论、大规模延长国人休假、给每个家庭一套经济适用房等要求建议为例,强调这些“都挺悦耳,发牢骚发得让舆论愿意鼓掌,提建议提得即使实现不了,也让人觉得这人挺亲民”——但这篇社评的主旨显然不是要表扬“互联网上比比皆是”的这类真话,而是要强调“另一类的真话,那就是中国的国情”:“在全力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接受解决任何难题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一些公开场合讲前一类真话的人越来越多,讲后一类真话的人则在变少。这似乎是因为不仅舆论喜欢各种‘牢骚话’,而且讲这种话的体制性障碍也在快速减少。说后一类真话首先舆论不爱听,甚至有可能在网上遭到围攻。而且舆论的风向有时还会引发更多对发言者不利的现实后果。”

反正这份人民日报子报早就被自由派知识分子钉在了“五毛党”的榜单上,所以不如再反攻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市场化媒体同行:“我们认为委员代表们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媒体也应全面报道两会上的意见表达,避免一味用价值取向对委员代表的讲话进行截取和编织……过去是批判政府很难,如今变得讲述中国国情越来越难。后者常被互联网舆论说成是为中国的问题进行辩护。互联网上这种不理性已经对很多人在公开场合讲真话构成压力。”

作为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倒也有《代表委员应弥合社会分歧》的梦想。昨天,他已经讲解了为什么在互联网上弥漫着“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情绪,今天则是剖析何以官民互不信任:“在一些问题上,无论官方说什么,公众都会选择不相信,习惯性地怀疑,习惯性地用阴谋论的思维去想像官方;而民众的意见在一些官员那里有时候也得不到尊重,常被戴上‘别有用心’和‘不怀好意’的帽子……其实,两会应该是凝聚共识的机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该是弥合这种社会分歧的中介。”

新京报也在鼓励“真话越多两会才开得有实效”,只是,作者朱昌俊所举的例子——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呼吁“各级中共党委的领导要有雅量”,在互联网上最流行的不是这幅模样。针对这场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及全国工商联主席的记者会,门户编辑昨天选择重点展现的是民革主席“鞋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那一句,而微博意见领袖连番奚落的也正是这一句。

根据答问记录,当纽约时报记者询问“你们是否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参与多党竞选”后,万鄂湘表示:“我们按照这种政党制度跟执政党经过几十年的合作,已经尝到了目前这种政党制度的甜头……中国有一句老话,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制度是最好的,但是肯定有一种制度是最适合这个国家目前的发展阶段必须要坚持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改变我们目前的这种政党政治制度,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