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30日星期三

直选:从工会开始,从深圳开始

    ●在深圳,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正致力推动"千人以上企业工会直选"。直选的背景如何,它能否成为一个趋势?就此,德国之声的记者采访了中国工会及劳工权益问题的专家。
   
    据中国大陆多家媒体报道,因劳资纠纷在两个月前发生罢工的深圳市欧姆电子公司,5月27日迎来了自己的"大选":工人们首次完全按照民主程序,一人一票选举产生了新一任的工会主席及核心成员。
   
    今年三月,欧姆电子公司员工因不满公司的工资制度和福利待遇,提出加薪和提高福利待遇等12项诉求。但劳资双方未能达成共识,700余名员工进行 了罢工和静坐抗议。此外,员工更提出改选工会的诉求,希望选出一个真正代表自己的工会组织。此事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4月底到5月上旬,公司员工通过无记 名投票方式,先后选出分会委员,75名工会会员代表, 以及14名工会委员会候选人。
   
    位于深圳的理光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也为工会直选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素材。理光成立于1991年,现有员工4536人。该公司2007年11月建立工会 时,会员代表否决了公司提名的工会主席人选,企业也对此结果表示尊重。2010年11月工会换届选举时,工会委员依然由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今 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视察了理光公司工会,要求推广理光工会经验,即"民主选举、规范运作,获得认可"。
   
    有媒体认为,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支持的"深圳市企业工会直选",不仅对深圳市,甚至对整个大陆企业的工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它也是汪洋在广 东进行系列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就"深圳市推动工会直选"的背景和前景,德国之声的记者采访了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的刘开明所长和中国劳工通讯的蔡崇国先 生。

"工会直选"背景一:日益增加的劳资冲突
   
    刘开明对德国之声的记者介绍说,深圳市的劳动争议案件曾占全国的10%,现在这个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国最高的。在这种劳资矛盾冲突激烈的 背景下,工会和各级政府也面临很大的压力,比如"维稳"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因此,政府也一直在寻求建立更和谐的劳资关系的方法。推动直选,即符合了中国 现行工会法"工会领导干部应该由会员选举产生"的要求,也不失为解决冲突的尝试,同时也是"维稳"的一个新思路。
   
    蔡崇国也认为,工人直接推动了"工会直选"的出现。他说,近年来,工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日渐增强,来自社会的呼声、来自舆论和工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罢工也逐渐增多。单靠传统的"压制"方式已经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工会直选"背景二:提高内需的需要
   
    蔡崇国认为,"工会直选"还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就是政府"拉动内需"的需要。当今中国面临经济转型,需要提高内需。这就需要先使占人口相当大比例的 工人、农民工的收入得以提高。而这些人的收入无法提高,恰恰是因为中国的工会有问题,中国的工人没有集体谈判的能力,没有刻意代表他们利益的组织。只有当 工会能够代表工人了,工人的收入提高了,提高内需才成为可能。

"三赢"的直选
   
    在采访中,蔡崇国还表示,"工会直选"其实是一件对各方都有好处的事情:对政府,带来了"提高内需"所需的制度上的保证;对工人,他们有了自己的 代表,利益得到保障,罢工就会减少,也有利于稳定;对企业,有了能代表、维护工人利益的工会,企业就不能再靠压榨工人来获利,这就使它们必须依靠技术创新 来保持企业发展,资本家就会变成有现代头脑的管理者,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有利的。

 直选,能够走多远?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在欧姆公司工会的选举上说,"以后工会民主选举不该成为新闻,而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在深圳,今年还有163家员工达到千人以上的企业将举行工会的民主换届选举。
   
    刘开明认为,"直选"虽然是一种很重要的形式,但它在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

全国人大选举会议选举现场
   
    比如:目前的"工会直选"还是在工会内部进行的,企业管理人员对选举还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此外,选出来的工会核心成员能否真正代表工人,全国总工 会能不能接受和容忍这种相对独立的基层工会,都具有很大的挑战。他认为,目前还看不到这种"工会直选"能由深圳市进而推广到广东省、甚至全国的迹象,因为 不是所有的地方对这种"直选"都表示鼓励,很多地方还是容忍或者默许的态度。
   
    蔡崇国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姆公司的经验的大面积推广,还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如何保证企业工会的选举是公开、透明和公正的;第二,怎样使 工会选举后代表工人的利益,能够和资方谈判;第三,政府在推广"直选"过程中,遇到如罢工、抵制等问题时能否不逃避,而是坚持下去。
   
    本文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