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美版"战略新兴产业"的启示】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香港媒体披露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三种提法】
【形势要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若干讨论内容】
【形势要点:从工信部报告看中国企业生存负担】
【学界观点: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在制度而非速度】
【形势要点:"简政放权"要的是质量而非数量】
【形势要点:种粮国家队购买乌克兰农田验证了安邦观点】
【形势要点:9月汇丰PMI继续反弹显示内外需同步改善】
【学界观点:中亚学者对中国利用上合组织存在微辞】
【形势要点:推广基础设施公私合营关键在制度】
【形势要点:"中国存在"事实上影响TPP谈判进程】
【政策:发改委明确油品升级成本由消费者和企业共担】
【学界观点:30年改革政策的核心是变相补贴投资者】
【形势要点:厉以宁称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权保护】
【形势要点:4G标准之争不能再次重蹈数字电视覆辙】
【形势要点:香港竞争力为何越来越不如新加坡?】
【市场:业界预期服装企业还需四五年时间去库存】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美版"战略新兴产业"的启示】
金融危机后,为吸取金融经济容易导致波动的教训,奥巴马政府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希望以制造业的复兴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日前,美国"先进制造业合作委员会"(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发布未来展望,划出了11个技术领域,认为将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应当成为未来研发行动的重点。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该委员会强调的部分内容。该委员会由奥巴马总统发起成立,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按国内的传统语言,我们将之称为美版"战略新兴产业",有可能成为美国"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
总体来看,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自动化、人性化与精细化的基本特征,尽可能地使用机器替代人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诸多领域中,涵盖了原材料、制造理念、制造工艺及制造方式等多个环节,既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未来工业"如增材制造(即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材料工业、纳米工业以及生物工业,也包括一些传统工业的"升级版"如数字制造技术、先进成形与连接技术以及传感、测量和过程控制。从展望中,我们几可看到一副未来工业生产的图景——人工智能,全自动化,借助各种辅助工具,产业工人得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对其中的三项制造技术非常感兴趣。相比于其他略显"科幻"的技术,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以及增材制造,无疑更加贴近中国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有可能率先被国内制造业引进(事实上,其中的一些已经在国内部分先进工厂里实现了)。数字制造与增材制造一起,可以帮助工程师迅速将理念变现;工业机器人则能大幅替代人工,高效、高精度地实现规模化生产。
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近日在现代汽车于北京杨镇的工厂中,近距离观察到了工业机器人的运作。不同组别的机器手臂分布在流水线的各个环节,依次从事冲压、焊接与涂装工作,只有在总装和质量检查环节,才用上了少数的人力(这也是大规模定制的要求)。相比之下,我们所走访的另一家国内汽车厂,工艺水平就落后得多了,流水线上都是由工人手工操作,在制造精度、生产效率及人工管理方面,都瞠乎其后。从这方面看,国产汽车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并不只体现在设计理念这些图纸上的功夫,更重要的,在制造工艺与生产效率方面,远远被落在了后面。从未来看,像杨镇工厂这样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应当成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既然国内已经有企业(北京现代是中韩合资的企业)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为什么这样的工艺并没有惠及国产品牌呢?一个尴尬是,中国虽然已经实现利用工业机器人制造汽车,但在工业机器人本身的生产制造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国内工业机器人80%的市场份额被国际巨头占据;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还没有完全自主化,难以形成突破。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及德国这些更先进的工业国,能够更理直气壮地把工业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因他们不仅能够使用机器人,还可以从原材料开始,实现机器人的生产、组装与运作。这是国内企业有心学习,也学不到的。中国工业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基础工业的落后;只有在基础工业上全面突破,中国的工业才能从做大走向做强。或许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美版的"战略新兴产业"覆盖了制造流程上的多个环节,未来工业的竞争力,也正是体现在这些不易被模仿"山寨"的关键领域中。
那么,中国有机会在这些关键领域实现逼近甚至赶超吗?取决于以下几方面要素:一是自身的产学研能否紧密结合,先发展出适用于现阶段的工业技术,然后再朝着"未来技术"演进;二是可以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技术储备;三是招徕海外人才,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回国效力;四是营造良好的、具有创新亲和力的商业氛围,这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指出的是,在美版"战略新兴产业"上,我们不仅需要看到技术上的差距,更要看到"制度鼓励创新"上的差距。以上这四方面要素,都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或许是在中国推行赶超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之前,最应当,也最有可能做到的一点。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美版"战略新兴产业"对中国有诸多启示。在工业技术方面,我们是全方位落后的。究其原因,除了工业底蕴,恐怕还应反思制度建设;制度与技术加起来,才能承托起"创新型国家"。(ALX)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香港媒体披露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三种提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11月召开,各界对会议内容颇多猜测。据香港媒体报道,三中全会的文件也被叫做改革方案,这一方案将会是一个框架式或纲领性的方案。其主要内容主要关注的是"重大提法",而不是具体的改革条款,因为在纲领出台后,将再陆续出台相应的改革实施方案。据悉,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三中全会的"重大提法"如何称呼,在学界引起议论。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据此有专家提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叫三十五年改革再起步,这是第一种提法。这个提法的重要意义是指这次改革的正统性、延续性,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传承,这个提法可以消解一部分反对阻力。再一个"重大提法"叫"全面改革",也就是说,未来的改革纲领要勾勒改革轮廓,不会专门强调改革的具体范畴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第三个重大提法是强调此次改革的突破口,文件起草专家私下的说法叫"截肢",而正式的说法则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所谓"截肢"是指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要"拿掉"。而专家理论化的提法,是指政府改革的突破口,要把行政干预的全能政府改革成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把与民争利的发展型政府改革成面向公共利益的服务型政府。(BYXD)
【形势要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若干讨论内容】
据官方媒体报道,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称,由中央14个部门联合起草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于近期提交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中央将在年底前择机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根据目前的规划内容,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线是,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将从六个方面统筹推进,即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坚持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据了解,在规划中,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设定了18项新型城镇化指标,其中包括"努力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具体要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建立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子女教育、公共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有权威人士解读说,一个努力的方向是,"领取无门槛,服务有差异"。"未来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群,有序放宽中等城市,逐步放开大城市。但要合理设定超大和特大城市的落户条件。"此外,还将在全国优化城镇布局。中国现在有"北上广"三极的发展比较饱和,如果不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第四极或第五极,那么全国各地的人口、资源还会继续源源不断地流向前三极。即将提交讨论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地,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城市群要彻底改变粗放低效的模式,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控制人口规模。"据了解,中国还将调整城市划分标准。新型城镇化规划可能将小城市由20万人以下调整为50万人以下,相应中等城市由20万-50万提升为50万-100万,大城市由50万-100万提升为100万-500万,特大城市由500万以上调整为500万-1000万,新增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到2015年,快速铁路网、高速网基本建成,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人以上的城镇,高速公路网覆盖20万个城镇。(LHJ)
【形势要点:从工信部报告看中国企业生存负担】
支持企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就业,扩大内需,还能保证社会稳定。日前,工信部首次发布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在主营收入中,占比是最高的达到13.6%,而企业缴纳的税金则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其中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和营业税,从被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已交的税金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7.8%,其中应交增值税占营业收入的达到3.69%,7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税收负担比较重。另外,企业普遍反映的困难主要有:71.6%为用工成本攀升,67.35%为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67.22%为融资难,53.94%为融资成本,59.33%为招工难,45.84%为市场增长乏力,37.47%为市场恶性竞争。从各地政府的惠企减负落实政策情况来看,多数企业认为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还不够理想,认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完全落实的也只有35.64%,仅有18.4%的企业认为职业培训补贴完全落实,而不清楚相关惠企政策的高达50%左右。从被调查企业的反馈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对企业负担、经营环境表现得并不满意。从其他比较数据来看,中国企业成本也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据相关统计,美国企业费率为16.1%,日本为25.24%,韩国为15.13%。其中,中国企业30.75%的企业费率仅低于法国(35.14%)与意大利(31.91%),居全球第三。加上12%的公积金,企业"五险一金"的费率高达42.75%。基于微小企业的重要性,为它们减负、促发展必须落到实处,而不能停留在倡导和制定政策层面。(RLJL)
【学界观点: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在制度而非速度】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太快,因此产生了过剩的社会财富,推高了日用产品房屋价格,加重了基层人民生活负担,所有这些都会引发巨大的浪费。香港大学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许成钢认为,中国的问题在制度而不是速度。从增长速度本身来看,中国并没有太快。但如果是由于政策上硬提上来的速度,那令当别论。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许多都是超出经济增长之外的社会经济问题。人为干预降低增长速度可能危害改革,导致就业下降,社会矛盾尖锐,同时财政收入下降,金融、财政风险上升等。超出经济增长之外的社会经济问题。另外,就算有意识地降低增长速度,也并不会自动地推进改革。他认为,过去的改革靠的是地方之间竞争GDP,连市场的发展、连民企的发展都是靠着这个激励机制带来的。如果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方式来压制经济增长,就明显违反了市场改革的方向。中国如果不深化改革,就没有办法解决激励机制问题,也没有可能解决中国当下的问题。中国经济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与地方之间GDP竞争不无联系,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然而,由上级考核下级,下级互相竞争,这样的方式实际上不可能长期解决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问题。地区竞争和地区实验,实际上是权宜之计。目前,中国唯一的出路是制度改革。(RLJL)
【形势要点:"简政放权"要的是质量而非数量】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措施。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并公开承诺:将再削减国务院各部门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截至目前,国务院已五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累计291项。据相关报道,地方政府"简政放权"的动作也陆续展开,其中黑龙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1项,河南85项,江苏70项,江西43项,山东119项,广西340项。其实,在过去十多年间,国务院已经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比近70%。从中央和地方已经取消和下放的数量上看,部分政府已经在行动中。但是,行政审批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相关专家表示,行政审批还存在水分,一是目前"砍掉"的多是含金量不高的审批事项,尚难触及核心事项;二是在执行中还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例如,据报道去年广东某市上次审批改革保留下来的只有590多项,但今年该市却清理出1120项。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决定出台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但是目前为止,中央只是要求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边界,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权力需要下放、转移以及如何界定审批放权的边界。另外,已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未公开,或者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未公开。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仅仅是简单公布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数据并无太大意义。(ALJL)
【形势要点:种粮国家队购买乌克兰农田验证了安邦观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加速,粮食产量"九连增"都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粮食需求,粮食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进口快速攀升。与此同时,国内为保障粮食安全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污染状况都在日益恶化。今年以来,国内外粮食价格已然倒挂,但农民种粮收益却不见多大提高。为应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困境,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早就提出,中国应该放弃完全以自给自足来保障粮食安全,而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选择多元化的农业安全战略。最近几年我国粮食安全思维的逐渐转变也正好验证了安邦(ANBOUND)的观点。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乌克兰农业公司KSG AGRO签署协议,后者将向中国提供10万公顷农田,而最终购买数量或将增加至300万公顷。9月17日,安邦(ANBOUND)农业研究团队高级研究员丁力就此事接受了《南华早报》的采访,丁力指出,截至2009年4月,中国跨国作物种植面积一共只有208.02万公顷,因此,此次中乌300万公顷的协议规模非常大,体现了我国已确立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思维。中乌农业合作项目若按300万公顷全部开发(折合4500万亩),每亩按500斤粮食产出计算,相当于1100多万吨的产量,也就是说相当于2012年粮食的全部净进口数量。此外,这些粮食是由"国家队"生产的,与国际上单纯购买粮食不同,应该说饭碗还是端在自己手里。再加上新疆兵团在当地农业开发中注意种植、养殖及加工流通各环节,全产业链一起上,不但能够保证食品安全,而且增加附加值,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很大贡献。中乌农业合作对双方都有多好处,为我国农业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提供了范例,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LLFJ)
【形势要点:9月汇丰PMI继续反弹显示内外需同步改善】
受微刺激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影响,中国经济7、8月份以来持续好转。汇丰集团9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汇丰PMI延续了8月的反弹趋势,预览值升至51.2,再次高于预期,创六个月最高水平,8月终值为50.1。在各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创下6个月高点,产出指数为5个月高点,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6个月来首次回到50%以上的扩张区间,显示内需与外需同步改善,经济增长继续企稳回暖。从8、9月的数据来看,我们对中国三季度及年内的GDP增长抱以乐观预期,有可能从二季度的7.5%回升到7.7-7.8%的水平,脱离年内经济运行"下限"。不过也应看到,从7月开始的这轮"稳增长",仍然是走投资需求扩张的"老路",可持续性存疑,并加大政府与企业的债务压力。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下行通道,仍须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RYXD)
【学界观点:中亚学者对中国利用上合组织存在微辞】
上合组织成立已十三周年,它对整个地区的影响逐步显现,但它和广义上有效的安全共同体还有一定距离。哈萨克斯坦管理经济战略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地区研究院副教授伊里•梅利奇(Jiri Melich)认为,战略地位和自然资源是中国关心的重点,但是在这方面的合作并不能给中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带来全面的发展。中国应该更加关注中亚国家在改革、现代化和经济多样化等方面的需求,这样的话中亚就能够成为中国平等的伙伴。他觉得上海合作组织目前给本地区带来的收益有点低于最初的预期。例如,中俄似乎还没有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进行真正的多边能源合作,这可能归结于上合组织并不能为它们提供超过各自与中亚国家打交道时所能获得的利益。有些人认为这恰恰是上合组织缺乏真正的多边主义的例证。在这些人看来,上合组织仅仅是一个"地缘战略的象征"、一个提供外交磋商和专家对话的平台,缺乏实际的产出。他建议,中国不妨更加建设性地促进上合组织成为实际的提供安全与合作的平台,而不是仅仅将上合组织看做促进自身安全利益的工具。(RLJL)
【形势要点:推广基础设施公私合营关键在制度】
中国财长楼继伟在19日至20日在印尼举办的"第20届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上表示,在当前私营部门修复资产负债表,公共部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应通过PPP等方式积极调动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发展。据悉,PPP这一模式在我国并非新生事物,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的BOT(建设-经营-移交)、BT(建设-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等公私合作管理模式都属于PPP模式的一种。从财政部的支持来看,对PPP模式的争议已经落定。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不断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推动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这无疑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并减少腐败,不过,由于PPP模式涉及社会公众、私营投资者以及公共部门等多方利益,如果公司治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配套政策跟不上,民营资本的利益缺乏保障,如此公私合营模式实际依然会无法推广,尤其在运营领域。这在杭州湾大桥项目竣工前民营资本纷纷退出已有所体现,更是铁路等领域难以引进民间资本的原因。(AYZR)
【形势要点:"中国存在"事实上影响TPP谈判进程】
虽然中国游离于TPP谈判之外,但实际上它对TPP的谈判进程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据相关分析,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是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马来西亚和韩国。日前马来西亚谈判官表示"对谈判进程表示担忧"。站在反对论最前沿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公开称"参加TPP谈判可能对与中国的贸易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国会议员也对此表示赞同。中国是马来西亚来最大贸易伙伴,2012年对华出口占到其出口总额的17%。因为对美出口陷入低迷,对中依赖日益增强。据马外交人士称,在国内"马来西亚有可能中途放弃谈判"的意见正浮出水面。安邦(ANBOUND)也曾分析过韩国在宣布加入TPP谈判之前也表现了类似的担忧和考虑。另一方面是推动作用,典型是越南。越南有很多国企,也存在对外资的限制,在知识产权、劳动、环境、企业竞争政策等方面问题堆积如山。虽然加入TPP对于越南来说存在障碍,但其国内却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越南谈判官员明确表示"参加TPP是政府首脑已确定的事项"。因为南海岛屿所有权上存在争议,越南外交人士认为,对于越南来说参加TPP意味着"接近美国,牵制中国",目的在于考虑本国的安全保障。越南甚至逐步接受对本国经济不利的要求,加速缔结相关协定。长远来看,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建议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TPP,多接触和参与以便为今后可能加入做好充分准备。虽然不能马上参与谈判,但中国仍需要通过让TPP谈判国考虑中国因素,扩大中国自身影响力,避免因未参与TPP谈判而陷于不利局面。(RLJL)
【政策:发改委明确油品升级成本由消费者和企业共担】
目前中国各地油品质量升级进度不一,市场第三、四、五阶段标准的油品并存。国务院此前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2013年年底前全国供应国四车用汽油;2014年年底前全国供应国四车用柴油;2015年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车用汽柴油。9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明确升级成本由消费者和企业共担。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国四"标准)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发改委在书面答问中指出,上述加价方案是根据成本审核结果,考虑炼厂消化部分成本因素制定的。发改委表示,要按照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一部分的原则确定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标准。发改委并称,此前北京、上海等地区汽、柴油质量从第二阶段升级至第四阶段时,每吨已累计分别加价410元和480元。按此次加价政策,上述地区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五阶段时,每吨只需再加价50元。针对加价政策对下游用户可能产生的影响,发改委表示,中央财政将按现行油价补贴机制对种粮农民、林业、渔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对出租车,在运价调整前,继续由财政给予临时补贴。(LLFJ)
【学界观点:30年改革政策的核心是变相补贴投资者】
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最突出的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高增长,第二个就是严重失衡,如投资占GDP的比重很高,经常项目顺差很大,收入不公平,污染严重等等。为什么中国在过去30年形成了这样一个增长模式?北大教授黄益平认为,中国经济走了30年其实不是一个彻底市场化的过程,是一个不对称的市场化改革,例如中国目前的产品市场,农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几乎已经没有政府干预,产品的价格多多少少都是由市场的因素,供求关系来决定。但是,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投入品的市场,要素市场,从劳动力到资本,到土地,到能源,到水,几乎没有一个市场看不到政府的干预,而且干预其实是相当严重。那么,这个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压低了过去投入品的价格,实际上压低了生产成本。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国30年改革政策的核心就是变相的补贴企业,向居民征税,或者从居民向企业的一个收入再分配过程。如果这个概括成立,那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过去发展出这样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因为中国在过去30年在做的就是在变相的补贴投资者,补贴生产者,补贴出口商,而居民的相对收入不断的下降。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增长越来越强劲,但是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接下去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包括消费占GDP的比重越来越低,GDP增长每年10%,可是我们的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的下降,居民的收入赶不上GDP的增长,消费占GDP的比例当然会下来,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个可能是理解我们过去经济改革和成功问题的一个角度。(LLFJ)
【形势要点:厉以宁称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权保护】
当前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在哪里?很多人在谈困难,包括融资难、工资成本上升、税赋重、出口订单减少等待。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保护。如果一个企业家经营了好多年,有了一定积累,而一旦发现财产或者利益被非法侵占却没法保护,这就是很大的问题。厉以宁表示听到和看到这样一些情况:在有的地方,前任市长、书记在任时签的合同,新任来了不承认,以前的谈判结果或签订的合同等于作废;还有的就查当初企业建立的过程,看当初是不是手续齐备,找毛病,其实当时有当时的原因,有些就是惯例。而这就让经营者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不会认真经营,所以,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产权保护问题。另外厉以宁还认为,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的钱作为商业纠纷,就没事,民营企业欠国有企业的钱就被认为是侵占国有资产,这也是一种不对等,只有在法律上一视同仁,在经济往来中把握事情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有形成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LLFJ)
【形势要点:4G标准之争不能再次重蹈数字电视覆辙】
中国的4G牌照至今尚未发放,显然已经过了去年9月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的将在一年内发放的期限。而在国际上,据GSA(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统计,全球LTE网络、或者在建的网络已经高达200个,用户已有1亿,许多市场在拥抱LTE,一些市场甚至直接从旧的GSM跳到LTE,LTE比GSM数据服务快100倍。从国家来看,韩国LTE普及率最高,覆盖人口62%;日本21%居第二;澳大利亚21%居第三;美国19%居第四。中国迟迟没有发布,原因可能又陷在技术标准的争论之中了。据悉,4G发展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FDD-LTE,它已成为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另一种是TD-LTE,是中国主导的标准,由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唐电信、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等共同开发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前者是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支持的标准,而后者则被中国移动重点支持。中国移动已率先完成超过200亿元的TD-LTE主设备的招标工作,2013年将通过新建和平滑升级扩张到20万个基站,网络覆盖100个城市,采购超过100万部终端。中国电信也低调启动了4G网络招标,规模达到了6万个基站。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4G标准之争可能重蹈数字电视标准之争的覆辙。自1995年中国立项研究数字电视标准,到2006年正式颁布标准,期间企业联盟与广电总局围绕标准大打口水仗,延误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大好机会,标准十一年不定,企业担心押错了方向,以致于50%市场在海外的国内彩电业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资金和技术投入。利益集团纷争,以致中国数字电视技术从国际领先沦落为只能为国外做OEM,还得额外交付20美元到30美元的专利费。因此,中国还须尽快公布4G标准明确产业预期。(AYZR)
【形势要点:香港竞争力为何越来越不如新加坡?】
9月20日,欧盟与新加坡将双方的自由贸易协定送交批准,欧盟将此视为与东南亚建立贸易协定的垫脚石。双方承诺放开政府采购,并就机动车、电子和绿色科技等领域的技术标准达成一致,这无疑将再次促进新加坡制造业的升级。目前,新加坡人口尽管只有500万人,但占欧盟与ASEAN所有贸易额的1/3左右,占双方投资往来的六成以上,超过9000家欧洲企业在新加坡设点。反观同为全球自由贸易港的香港,并没有与欧盟达成类似协议,产业结构、购买力和创新能力更是大大落后于新加坡。1990年代GDP与新加坡相当的香港,与新加坡差距不断拉大,人均GDP更只有新加坡的70%,如果加上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庞大的海外投资回报,以人均GNP衡量的差距更为扩大。此外,香港的高房价更不是新加坡可比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香港花了整整十年才将本地生产总值恢复到了1997年的水平,但把制造业几乎完全抛弃了,而同期新加坡成功地推动了产业升级,除电子、石化炼油与船舶工程之外,医疗、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致于至今新加坡制造业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同为城市经济体的香港和新加坡,服务东南亚经济的能力差距将继续拉大。实际上,香港背靠华南经济区,如果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自身能很好的作为,无疑具有更大的经济发展腹地。但当下的政策协调以及香港和华南区的经济融合似乎都只是小步推进,并不理想,随着新加坡与欧盟自由贸易的快速推进,香港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还将持续边缘化,这对中国推进与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计划显然为负面,更不用说升级国际金融中心了。(AYZR)
【市场:业界预期服装企业还需四五年时间去库存】
在服装业整体进入"大库存"时代之后,各大服装企业去库存压力进一步加重。据业内人士反映,不管什么牌子,是T恤还是羽绒服,库存拖到不得不出的时候,收购均价也就几块钱一件,远低于生产成本。而一些库存过久的服装已经无人问津。越来越多的老板选择"断腕"清仓以求资金,否则只能等来工厂的加速倒闭。例如上半年生产的货,下半年就要加速处理掉,此时卖给库存商价格合适,也尚有讨价还价空间。放着只会贬值,还要付出各种成本。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迫使服装企业放下身段,用尽浑身解数"去库存"。在还未正式入秋的时候,不少服装品牌的秋冬款已经在抢着做活动,打折、买赠、限时抢购,花样繁多。从运动品牌、休闲服饰,到品牌男女装,几乎无一不在打折,且折扣力度明显高于往年。以往只是困扰运动、休闲品牌的库存压力,如今已经蔓延到了整个服装行业。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判断,服装业的高库存大约还将延续四五年时间。(RYXD)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